李大伯找到李綺節時, 她剛剛紮了一個歪歪扭扭的菱形粽子, 樣子雖然不大好看, 好在草繩纏得緊, 沒有漏米。
李昭節和李九冬力氣小, 包的粽子是三角形的。
看到李大伯,李九冬連忙捧著自己包的小粽子給他看,才走了兩步路,已經灑了一地的糯米。
李大伯摸了摸李九冬的頭發辮子,誇她手巧, 眼睛卻看向李綺節, 下巴輕輕點了一下。
李綺節知道李大伯會來找自己盤問楊天佑的事。
他忙中偷閑往武昌府走一遭,來迴奔波, 肯定不是閑著沒事幹。
李大伯看到他登門時已經有幾分懷疑,等得知他離開楊家, 再遲鈍的人,也該懷疑到李綺節身上了。
她放下舀米的湯勺,洗淨手,跟著李大伯一道走出灶房。
桂花樹密密層層的枝葉外麵生了一簇簇淡褐色的新芽,遠遠看去, 像開了一樹春花。
李綺節沒有絲毫隱瞞,把楊天佑之前的種種如實說了。
如果問她的人是李乙, 她當然不會這麽老實,但她麵對的是李大伯,那就沒什麽好顧忌的。李大伯和嚴謹的弟弟李乙不同, 有時候過於天真,不大靠譜,不過不靠譜也有不靠譜的好處。
李大伯沉默片刻,揪下一片橢圓形桂葉,揉來揉去,“三娘,你是怎麽想的?“
李綺節低頭看著微微泛青的青石板,思緒來來迴迴轉了個圈,“大伯覺得呢?“
她把問題拋迴給李大伯,聽起來像是不知道該怎麽決斷,但李大伯深知她的性子,她反問別人的時候,恰恰是因為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先等等看,如果真像你說的那樣,九郎離開楊家是早就計劃好的,那再過幾天,他也該現身了。“
李大伯心裏七上八下的,有點震驚,有點忐忑,不知道自己該不該由著李綺節做決定,生怕一個不察會害了她一生。
猶豫了一會兒,想起在武昌府見到楊天佑時,李綺節臉上惱雖惱,但並沒有一絲不快,暗歎一聲,最終還是決定支持李綺節,“等他再上門的時候,你不要見他,大伯先要問他幾個問題。“
李大伯肯出麵考驗楊天佑,李綺節當然樂得輕鬆。
楊天佑走得幹脆利落,楊縣令派遣府衙裏的官差幫著一道尋人,竟然始終找不到他的行蹤。眼看五郎楊天保和孟春芳的婚期越來越近,而楊天保還整天在外頭到處找人,孟娘子十分不滿,打發人到高大姐跟前抱怨。
高大姐把兒子的婚事當成頭等要務,根本不關心楊家一個庶子是死是活,讓人把楊天保拉迴家,揪著耳朵教訓了一頓:還想不想娶媳婦了?庶出的堂兄弟哪有自己的妻子重要?
下人們七手八腳扒下楊天保身上的舊衣裳,給他換了身簇新衣裳。
楊天保接過高大姐塞到他懷裏的請帖,委委屈屈地走出家門,按著帖子上的名單,一家家登門拜訪。
李乙坐船迴李家村,和李大伯商量該怎麽給楊家送禮。
李子恆沒有迴村,李綺節好奇道:“大哥呢?“
李乙冷哼一聲:“整天不務正業!我管不了他!“
李子恆拜了一個蹴鞠藝人為師,天天在球場消磨時光,吃住都在球場,有時候夜深進不了城,幹脆就在球場住下。李乙勸了他很多次,他左耳進,右耳出,權當沒聽見。李乙恨得牙癢癢,頗想把兒子摁到板凳上揍一頓,看到兒子人高馬大、已經比自己差不多高了,隻得打消使家法的念頭,繼續靠嘴皮子念叨荼毒兒子。
說起來,李子恆的不務正業還是李綺節刻意放縱的。她眨眨眼睛,輕聲道:“阿爺,大哥心裏有個掛念也好。“
雖然李子恆總是一副懵裏懵懂、沒心沒肺的憨樣兒,然而他當初確確實實對孟春芳動了真情。孟春芳改變心意後,他問都沒問一聲,利利索索把曾向孟家求親的事忘在腦後,隻偶爾提起孟舉人對他的折辱時,憤憤不平一陣,仿佛情竇初開之時對孟春芳的傾慕隻是一道過眼雲煙。
李綺節也曾訝異哥哥的初戀來得快,去得也快,還沒見著影兒呢,就已經散得一幹二淨。直到寶珠悄悄和她咬耳朵,說李子恆曾把他的房間翻來覆去找了十幾遍,還問他們有沒有見著一個荷包。
那荷包是李綺節拿走的,她親眼看著孟春芳把荷包燒了,事後她沒有和李子恆說什麽,隻能等他自己想明白,他才能從失落中走出來。
李子恆很早就想通了,可他還是不厭其煩地把房間裏裏外外搜了個底朝天——不是為了找到荷包,他隻是需要一個發泄方式罷了。
當時他鬧著要去參軍,也是因為大受刺激之下一頭鑽了牛角尖,才會一意孤行。
眼下孟春芳即將出閣,李子恆躲著不現身也好,他不必觸景傷情,孟春芳也不至於尷尬。
李乙想明白李綺節的暗示,張了張口,不說話了——他才不會承認,他已經把兒子曾經愛慕孟春芳的事給忘了!
給楊家的賀禮不難張羅,照著以往的禮節減幾分就夠了。讓李乙為難的是,楊縣令親自求到他跟前,請李綺節務必出席楊天保的婚宴。
楊縣令畢竟是一方父母官,又是多年親戚,舍下臉皮在李乙麵前求了又求,隻差給他跪下了,李乙實在不知道該怎麽拒絕。
“那怎麽行?!“
頭一個不答應的是周氏,“五郎鬧的那一出才剛消停沒幾天,縣裏人誰不曉得他是三娘的娃娃親?三娘去參加他的婚禮,不是送上門給人家奚落嗎?“
在角落裏老老實實站著當乖巧小娘子的李綺節悄悄吐舌,如果伯娘知道當時是她先把楊天保揍了一頓,不曉得會怎麽想。
李大伯也反對:“雖說兩家是親戚,三娘和五郎始終是從小一起長大的表兄妹,婚事不成,情義還在,可還是不合適。“
他能猜出楊縣令的用意,無非是找不到楊天佑,想請李綺節出麵,把他引出來。
李乙一張臉苦巴巴的,歎一口氣,頹喪道:“我也知道不合適,和楊縣令說三娘病了出不得門,他倒是沒有強求……“
李大伯和周氏對望一眼,鬆了口氣。
李綺節眼波流轉,走到李乙跟前,作了個揖:“阿爺隻管應下表叔的請求,孟姐姐出閣那天,我也去楊家湊個熱鬧。“
“三娘!“
李大伯和周氏異口同聲,同時用不讚同的神色看向李綺節:“這不是意氣用事的時候!你一個女兒家,別蹚渾水。“
李乙神色有些掙紮,想起楊縣令苦苦相求的樣子,心裏有些不落忍。
他不知道楊縣令想通過李綺節找到楊天佑,才會苦苦懇求他務必帶李綺節赴宴,還當是縣令想趁此機會讓兩家重修舊好,徹底化幹戈為玉帛。所以很有些意動,畢竟冤家宜解不宜結,兩家這一年來始終不尷不尬,長此下去,不利於李家在縣裏開展生意。
可到底還是自己女兒為重,李乙咬咬牙,“三娘,是阿爺想岔了,你別往心裏去。到時候我和你大伯、伯娘去楊家吃喜酒,你留在家裏照看兩個妹妹。“
李綺節知道李乙一麵同情楊縣令,一麵又怕她受委屈,笑了笑,從容道:“我知道大伯和伯娘擔心什麽,我去楊家赴宴,確實不大合適。“
周氏急得一跺腳:“那你還要去?“
“伯娘,我不去楊家看新媳婦。“李綺節挽起周氏的胳膊,鼻尖微微一皺,俏皮一笑,“可我要當孟家的送嫁親啊!“
送嫁親是瑤江縣嫁娶的習俗之一,一般由新娘子的姐妹或者姑嫂擔當,新娘子的兄弟和舅舅送嫁,隻會送到夫家門前。而送嫁親的姐妹和姑嫂,要和新娘子一起進夫家的內院新房,等新娘子安置好,在夫家吃過正午的迎親飯,再由夫家客客氣氣送迴新娘子家。
孟春芳的堂姐妹很多,姑嫂也數不勝數,擔當送嫁親的人選早就定好了,她頭一次和母親孟娘子吵了一架,執意要留一個位子給李綺節,不過李綺節之前已經委婉拒絕了。
現在李綺節改變主意,決定答應孟春芳的邀請,以孟家送嫁親的身份去楊家走一趟。
送嫁親代表新娘子娘家的臉麵,她們返迴女方家後,女方家的親戚會連續追問她們在男方家吃得好不好、收的紅包厚不厚、男方家對新娘子客不客氣。
如果送嫁親對男方家的評價高,那當然是皆大歡喜。如果評價不高,新娘子迴門的時候,嶽家會把女婿提溜到跟前旁敲側擊地數落一頓。
甚至曾經發生過有人家因為送嫁親被男方家人怠慢了,一氣之下衝到男方家,把才和新郎拜過天地的新娘子又給抬迴家去了的這種囧事。
所以,婚宴當天,男方家的人會使出渾身解數巴結討好送嫁親,哪怕送嫁親要星星要月亮,他們也得想法子搭梯子去摘。
而送嫁親為了顯示自家閨女的金貴之處,讓男方家重視新娘子,一般會全程冷臉,到處挑不是,直到男方家再三保證會好好對新娘子,才給男方家一個好臉。
李綺節如果以楊天保表妹和前未婚妻的身份去楊家賀喜,不說她尷尬,楊家也尷尬,孟娘子更得跳腳。
她以孟春芳的送嫁親姐妹身份去楊家,那性質就不一樣了。楊家人敢說一句她的不是看看?她當場就能以新娘子姐妹的身份,把楊家準備好的新房擺設批評得一無是處,楊家人不僅不能生氣,還得笑嘻嘻地誇她說得好,說得妙。
當然,她也得把握好分寸,不能真給孟春芳的婚禮添亂——孟春芳能力排眾議,非要請她擔任送嫁親,肯定費了不少周折,她得對得起對方的真心信任。
周氏眼睛一亮:三娘以女方家的身份去楊家赴宴,確實比借病不去楊家要好,她態度大大方方的,才能徹底湮滅之前楊天保退親給她帶來的麻煩。
李乙和李大伯嘀咕了一陣,想不出別的辦法,隻能同意。
出閣大禮,女方家比男方家的酒席要早兩天。
李綺節托人把決定告訴在家中籌備婚事的孟春芳,孟春芳喜出望外,本想親自找她談談,因為不日就要出嫁,出不了門,隻能手書一封,向她表明自己的欣喜之情。
李綺節和孟家其他幾個姑娘、妯娌見了一麵,約好當天要穿的衣裳服色。
瑤江縣大部分的閨中女兒沒有正式的及笄禮,出嫁頭一天開臉、梳頭,就相當於是小娘子們的及笄禮。
孟春芳開臉後,梳起婦人發式,她本來就生得秀麗,裝扮後更是皎若秋月、豐韻娉婷。微微低頭時,斜斜掃出來一個眼風,端的是柔美嬌媚,風情無限。
李綺節暗中感慨,好好一個端莊優雅的美人,就這麽被楊天保給拱了。
楊家來孟家迎親的當天,李綺節讓進寶去球場看著李子恆,以防他那邊有什麽意外。
她和孟表姑一左一右,攙扶身著真紅對襟大袖衣、頭戴鳳冠的孟春芳出門。
孟娘子也被人攙著,滿臉淌淚,哭得死去活來。
孟春芳卻沒怎麽哭,甚至還隱隱有幾分卸去重負後的輕鬆,“娘,您辛辛苦苦把女兒養這麽大,就是為了這一天。女兒從前事事都聽您的,嫁人以後,您可做不了女兒的主了。“
孟娘子不知是不是聽出了孟春芳話裏的怨苦之意,還是舍不得女兒出嫁,抓著她的袖子,嚎啕大哭。
花轎先行,然後是送嫁親們乘坐的馬車。
李綺節上車前,朝街巷邊圍觀的人群瞥了一眼。
烏泱泱一大片人,幾乎全都眼巴巴盯著婆子手裏貼了大紅喜字的笸籮——他們在等迎親隊伍分發喜餅、喜果和紅包。
楊天佑太賊了,說消失就消失,之前派來保護她的人,藏身技術也忽然一日千裏,她能感覺到暗中有人盯著自己,但就是找不出那人是誰。
“三娘,怎麽不上去?“
著一身寶藍地繡雄雞牡丹紋圓領窄袖錦袍的孟雲暉走到李綺節身邊,麵露關切,小廝牽著一匹高頭大馬,走在他身後,他是今天的送親舅爺。
送親隊伍前麵的人已經在迴頭張望了,李綺節收迴目光,朝孟雲暉笑了笑,登上馬車。
她有種強烈的預感,楊天佑今天絕對會現身,就算他不參加婚宴,也會想辦法溜到她跟前露個臉。
作者有話要說: 平民老百姓不能著鳳冠霞帔,結婚當天是例外。
李昭節和李九冬力氣小, 包的粽子是三角形的。
看到李大伯,李九冬連忙捧著自己包的小粽子給他看,才走了兩步路,已經灑了一地的糯米。
李大伯摸了摸李九冬的頭發辮子,誇她手巧, 眼睛卻看向李綺節, 下巴輕輕點了一下。
李綺節知道李大伯會來找自己盤問楊天佑的事。
他忙中偷閑往武昌府走一遭,來迴奔波, 肯定不是閑著沒事幹。
李大伯看到他登門時已經有幾分懷疑,等得知他離開楊家, 再遲鈍的人,也該懷疑到李綺節身上了。
她放下舀米的湯勺,洗淨手,跟著李大伯一道走出灶房。
桂花樹密密層層的枝葉外麵生了一簇簇淡褐色的新芽,遠遠看去, 像開了一樹春花。
李綺節沒有絲毫隱瞞,把楊天佑之前的種種如實說了。
如果問她的人是李乙, 她當然不會這麽老實,但她麵對的是李大伯,那就沒什麽好顧忌的。李大伯和嚴謹的弟弟李乙不同, 有時候過於天真,不大靠譜,不過不靠譜也有不靠譜的好處。
李大伯沉默片刻,揪下一片橢圓形桂葉,揉來揉去,“三娘,你是怎麽想的?“
李綺節低頭看著微微泛青的青石板,思緒來來迴迴轉了個圈,“大伯覺得呢?“
她把問題拋迴給李大伯,聽起來像是不知道該怎麽決斷,但李大伯深知她的性子,她反問別人的時候,恰恰是因為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先等等看,如果真像你說的那樣,九郎離開楊家是早就計劃好的,那再過幾天,他也該現身了。“
李大伯心裏七上八下的,有點震驚,有點忐忑,不知道自己該不該由著李綺節做決定,生怕一個不察會害了她一生。
猶豫了一會兒,想起在武昌府見到楊天佑時,李綺節臉上惱雖惱,但並沒有一絲不快,暗歎一聲,最終還是決定支持李綺節,“等他再上門的時候,你不要見他,大伯先要問他幾個問題。“
李大伯肯出麵考驗楊天佑,李綺節當然樂得輕鬆。
楊天佑走得幹脆利落,楊縣令派遣府衙裏的官差幫著一道尋人,竟然始終找不到他的行蹤。眼看五郎楊天保和孟春芳的婚期越來越近,而楊天保還整天在外頭到處找人,孟娘子十分不滿,打發人到高大姐跟前抱怨。
高大姐把兒子的婚事當成頭等要務,根本不關心楊家一個庶子是死是活,讓人把楊天保拉迴家,揪著耳朵教訓了一頓:還想不想娶媳婦了?庶出的堂兄弟哪有自己的妻子重要?
下人們七手八腳扒下楊天保身上的舊衣裳,給他換了身簇新衣裳。
楊天保接過高大姐塞到他懷裏的請帖,委委屈屈地走出家門,按著帖子上的名單,一家家登門拜訪。
李乙坐船迴李家村,和李大伯商量該怎麽給楊家送禮。
李子恆沒有迴村,李綺節好奇道:“大哥呢?“
李乙冷哼一聲:“整天不務正業!我管不了他!“
李子恆拜了一個蹴鞠藝人為師,天天在球場消磨時光,吃住都在球場,有時候夜深進不了城,幹脆就在球場住下。李乙勸了他很多次,他左耳進,右耳出,權當沒聽見。李乙恨得牙癢癢,頗想把兒子摁到板凳上揍一頓,看到兒子人高馬大、已經比自己差不多高了,隻得打消使家法的念頭,繼續靠嘴皮子念叨荼毒兒子。
說起來,李子恆的不務正業還是李綺節刻意放縱的。她眨眨眼睛,輕聲道:“阿爺,大哥心裏有個掛念也好。“
雖然李子恆總是一副懵裏懵懂、沒心沒肺的憨樣兒,然而他當初確確實實對孟春芳動了真情。孟春芳改變心意後,他問都沒問一聲,利利索索把曾向孟家求親的事忘在腦後,隻偶爾提起孟舉人對他的折辱時,憤憤不平一陣,仿佛情竇初開之時對孟春芳的傾慕隻是一道過眼雲煙。
李綺節也曾訝異哥哥的初戀來得快,去得也快,還沒見著影兒呢,就已經散得一幹二淨。直到寶珠悄悄和她咬耳朵,說李子恆曾把他的房間翻來覆去找了十幾遍,還問他們有沒有見著一個荷包。
那荷包是李綺節拿走的,她親眼看著孟春芳把荷包燒了,事後她沒有和李子恆說什麽,隻能等他自己想明白,他才能從失落中走出來。
李子恆很早就想通了,可他還是不厭其煩地把房間裏裏外外搜了個底朝天——不是為了找到荷包,他隻是需要一個發泄方式罷了。
當時他鬧著要去參軍,也是因為大受刺激之下一頭鑽了牛角尖,才會一意孤行。
眼下孟春芳即將出閣,李子恆躲著不現身也好,他不必觸景傷情,孟春芳也不至於尷尬。
李乙想明白李綺節的暗示,張了張口,不說話了——他才不會承認,他已經把兒子曾經愛慕孟春芳的事給忘了!
給楊家的賀禮不難張羅,照著以往的禮節減幾分就夠了。讓李乙為難的是,楊縣令親自求到他跟前,請李綺節務必出席楊天保的婚宴。
楊縣令畢竟是一方父母官,又是多年親戚,舍下臉皮在李乙麵前求了又求,隻差給他跪下了,李乙實在不知道該怎麽拒絕。
“那怎麽行?!“
頭一個不答應的是周氏,“五郎鬧的那一出才剛消停沒幾天,縣裏人誰不曉得他是三娘的娃娃親?三娘去參加他的婚禮,不是送上門給人家奚落嗎?“
在角落裏老老實實站著當乖巧小娘子的李綺節悄悄吐舌,如果伯娘知道當時是她先把楊天保揍了一頓,不曉得會怎麽想。
李大伯也反對:“雖說兩家是親戚,三娘和五郎始終是從小一起長大的表兄妹,婚事不成,情義還在,可還是不合適。“
他能猜出楊縣令的用意,無非是找不到楊天佑,想請李綺節出麵,把他引出來。
李乙一張臉苦巴巴的,歎一口氣,頹喪道:“我也知道不合適,和楊縣令說三娘病了出不得門,他倒是沒有強求……“
李大伯和周氏對望一眼,鬆了口氣。
李綺節眼波流轉,走到李乙跟前,作了個揖:“阿爺隻管應下表叔的請求,孟姐姐出閣那天,我也去楊家湊個熱鬧。“
“三娘!“
李大伯和周氏異口同聲,同時用不讚同的神色看向李綺節:“這不是意氣用事的時候!你一個女兒家,別蹚渾水。“
李乙神色有些掙紮,想起楊縣令苦苦相求的樣子,心裏有些不落忍。
他不知道楊縣令想通過李綺節找到楊天佑,才會苦苦懇求他務必帶李綺節赴宴,還當是縣令想趁此機會讓兩家重修舊好,徹底化幹戈為玉帛。所以很有些意動,畢竟冤家宜解不宜結,兩家這一年來始終不尷不尬,長此下去,不利於李家在縣裏開展生意。
可到底還是自己女兒為重,李乙咬咬牙,“三娘,是阿爺想岔了,你別往心裏去。到時候我和你大伯、伯娘去楊家吃喜酒,你留在家裏照看兩個妹妹。“
李綺節知道李乙一麵同情楊縣令,一麵又怕她受委屈,笑了笑,從容道:“我知道大伯和伯娘擔心什麽,我去楊家赴宴,確實不大合適。“
周氏急得一跺腳:“那你還要去?“
“伯娘,我不去楊家看新媳婦。“李綺節挽起周氏的胳膊,鼻尖微微一皺,俏皮一笑,“可我要當孟家的送嫁親啊!“
送嫁親是瑤江縣嫁娶的習俗之一,一般由新娘子的姐妹或者姑嫂擔當,新娘子的兄弟和舅舅送嫁,隻會送到夫家門前。而送嫁親的姐妹和姑嫂,要和新娘子一起進夫家的內院新房,等新娘子安置好,在夫家吃過正午的迎親飯,再由夫家客客氣氣送迴新娘子家。
孟春芳的堂姐妹很多,姑嫂也數不勝數,擔當送嫁親的人選早就定好了,她頭一次和母親孟娘子吵了一架,執意要留一個位子給李綺節,不過李綺節之前已經委婉拒絕了。
現在李綺節改變主意,決定答應孟春芳的邀請,以孟家送嫁親的身份去楊家走一趟。
送嫁親代表新娘子娘家的臉麵,她們返迴女方家後,女方家的親戚會連續追問她們在男方家吃得好不好、收的紅包厚不厚、男方家對新娘子客不客氣。
如果送嫁親對男方家的評價高,那當然是皆大歡喜。如果評價不高,新娘子迴門的時候,嶽家會把女婿提溜到跟前旁敲側擊地數落一頓。
甚至曾經發生過有人家因為送嫁親被男方家人怠慢了,一氣之下衝到男方家,把才和新郎拜過天地的新娘子又給抬迴家去了的這種囧事。
所以,婚宴當天,男方家的人會使出渾身解數巴結討好送嫁親,哪怕送嫁親要星星要月亮,他們也得想法子搭梯子去摘。
而送嫁親為了顯示自家閨女的金貴之處,讓男方家重視新娘子,一般會全程冷臉,到處挑不是,直到男方家再三保證會好好對新娘子,才給男方家一個好臉。
李綺節如果以楊天保表妹和前未婚妻的身份去楊家賀喜,不說她尷尬,楊家也尷尬,孟娘子更得跳腳。
她以孟春芳的送嫁親姐妹身份去楊家,那性質就不一樣了。楊家人敢說一句她的不是看看?她當場就能以新娘子姐妹的身份,把楊家準備好的新房擺設批評得一無是處,楊家人不僅不能生氣,還得笑嘻嘻地誇她說得好,說得妙。
當然,她也得把握好分寸,不能真給孟春芳的婚禮添亂——孟春芳能力排眾議,非要請她擔任送嫁親,肯定費了不少周折,她得對得起對方的真心信任。
周氏眼睛一亮:三娘以女方家的身份去楊家赴宴,確實比借病不去楊家要好,她態度大大方方的,才能徹底湮滅之前楊天保退親給她帶來的麻煩。
李乙和李大伯嘀咕了一陣,想不出別的辦法,隻能同意。
出閣大禮,女方家比男方家的酒席要早兩天。
李綺節托人把決定告訴在家中籌備婚事的孟春芳,孟春芳喜出望外,本想親自找她談談,因為不日就要出嫁,出不了門,隻能手書一封,向她表明自己的欣喜之情。
李綺節和孟家其他幾個姑娘、妯娌見了一麵,約好當天要穿的衣裳服色。
瑤江縣大部分的閨中女兒沒有正式的及笄禮,出嫁頭一天開臉、梳頭,就相當於是小娘子們的及笄禮。
孟春芳開臉後,梳起婦人發式,她本來就生得秀麗,裝扮後更是皎若秋月、豐韻娉婷。微微低頭時,斜斜掃出來一個眼風,端的是柔美嬌媚,風情無限。
李綺節暗中感慨,好好一個端莊優雅的美人,就這麽被楊天保給拱了。
楊家來孟家迎親的當天,李綺節讓進寶去球場看著李子恆,以防他那邊有什麽意外。
她和孟表姑一左一右,攙扶身著真紅對襟大袖衣、頭戴鳳冠的孟春芳出門。
孟娘子也被人攙著,滿臉淌淚,哭得死去活來。
孟春芳卻沒怎麽哭,甚至還隱隱有幾分卸去重負後的輕鬆,“娘,您辛辛苦苦把女兒養這麽大,就是為了這一天。女兒從前事事都聽您的,嫁人以後,您可做不了女兒的主了。“
孟娘子不知是不是聽出了孟春芳話裏的怨苦之意,還是舍不得女兒出嫁,抓著她的袖子,嚎啕大哭。
花轎先行,然後是送嫁親們乘坐的馬車。
李綺節上車前,朝街巷邊圍觀的人群瞥了一眼。
烏泱泱一大片人,幾乎全都眼巴巴盯著婆子手裏貼了大紅喜字的笸籮——他們在等迎親隊伍分發喜餅、喜果和紅包。
楊天佑太賊了,說消失就消失,之前派來保護她的人,藏身技術也忽然一日千裏,她能感覺到暗中有人盯著自己,但就是找不出那人是誰。
“三娘,怎麽不上去?“
著一身寶藍地繡雄雞牡丹紋圓領窄袖錦袍的孟雲暉走到李綺節身邊,麵露關切,小廝牽著一匹高頭大馬,走在他身後,他是今天的送親舅爺。
送親隊伍前麵的人已經在迴頭張望了,李綺節收迴目光,朝孟雲暉笑了笑,登上馬車。
她有種強烈的預感,楊天佑今天絕對會現身,就算他不參加婚宴,也會想辦法溜到她跟前露個臉。
作者有話要說: 平民老百姓不能著鳳冠霞帔,結婚當天是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