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一家子開始忙活了起來,買菜的去買菜,拿酒的去拿酒,還有去安排夥計好好打掃店鋪裏頭的。同時,把二樓最好位置的包廂給空了出來。讓人仔仔細細地打掃了好幾遍,青木還親自上陣,按照白苦瓜給的酒店布置大全,添了些花草,還改了些東西的擺放位置,使得整個的包廂提高了一個等次,看著就讓人舒適。
忙起來的時間總是佷快過去,一下子就到了申時。在王爺出門的時候,王府管家就先派了個小廝過來通知。小廝到後,趙家招待了茶水不說,還給了感謝費,小廝就更開心了。他一開心,就小聲跟旁邊陪著的趙老大多說了幾句,“我們家爺啊,這次是和兩位好友一起出來的,我家爺的口味清淡些,另兩位聽說口味重些。還有酒,酒可別拿太烈的。”
趙老大一聽,自是萬分感謝,又給塞了些錢,又加上兩份酒菜,拜托小廝給管家送去,小廝開開心心地接了迴王府去了。等小廝走了之後,趙老大立馬到廚房裏去通知趙老爹。原本準備好做的清淡一些的菜就不能夠全用了,還得加上些其他菜才行。好在廚房裏多買了些菜,不然怕是不夠用啊。
昨天晚上和今天一天,趙老爹都按照青木給的菜譜在做菜,也幸虧趙老爹平日裏也經常做菜,手藝刀工用料都熟悉著,手頭也準,加上菜譜裏的用料寫的仔細,不然,今天的菜怕是要搞砸。
趙老爹又是費了一番心思接著做菜,而瑄王爺和兩個好友雖然是走路來的,但是腳程快,很快就到了趙家的酒館。
遠遠地看著王爺他們來了,趙老大就使了個眼色,吩咐夥計把果盤擺上,還有通知青木泡茶。之後,便在門口迎著貴客。親自把貴客迎上二樓包廂,一路上向貴客介紹酒館將要上的酒菜。
三位貴客看著幹淨的酒館,就沒有挑剔什麽。等到了裏間包廂,看著那令人舒適的布置,就滿意了幾分。
其中一位手持青竹折扇的公子便對瑄王(諸葛熠,字光耀)說,“阿熠,你這次選的地方還不錯呀,看著挺舒服的,就是不知道這酒菜好不好吃了。”邊說還邊在房間裏轉悠,看著包廂裏的擺設。瑄王和另一位公子則是先坐下品茶了。
他們用的那茶是以前趙旭自己特意去京城郊外一個小有名氣的茶園裏討來的,打算中了秀才榜之後,慶賀宴席上用的。
趙旭為人不錯,又知禮懂禮,相當謙遜。在加上儀表翩翩,陽光開朗的個性,而且經常去茶園喝茶,那裏茶園裏的賣茶翁還是挺喜歡他這個年輕的小夥子的。之前聽他求的是打算中了秀才榜之後用的茶,那老翁特意囑咐了師傅要細細選料,把控好炒茶的火候,炒茶的時間等等。最後出的成品茶是可是精品中的精品。趙旭隻在和老翁一起品茶的時候泡了一次,之後迴到家之後,一次都沒舍得泡,寶貝得緊。
青木昨晚記起來就把茶給了趙老大,讓他招待貴客用。並且跟趙老大說,這茶茶湯橙黃濃厚,香氣高銳持久,香型獨特,滋味濃醇,經久耐泡,非常適合招待貴客。趙老大也不懂這品茶,隻是讓青木到時候到旁邊的包廂泡好茶。
那位手持青竹扇的公子是睿親王的幼子諸葛正,字正行,可是京城聞名的第一才子,因其常年手持青竹扇,所以人稱青竹公子。
而另一位公子則是玉華長公主(先帝嫡親小妹),當今嫡親姑姑的獨子,沈熙,字平盛。
諸葛正聞到茶香之後也坐了下來了,慢慢地開始品茶。夥計們看著三人喝過兩輪之後,便向王爺身邊的隨侍請示,是否可以上酒菜。
隨侍請示之後,向夥計點了點頭,夥計立馬就向等候信號的夥計打手勢,一路傳遞,不一會兒就傳到了廚房裏頭。
然後就開始上菜,先是每人一小盅的熬製的山藥排骨湯。山藥排骨湯湯香濃鬱,用一個小瓦罐裝著,裏頭放著幾塊排骨和山藥塊,再加上幾顆枸杞的點綴,非常開胃。
接著就是微辣的手撕包菜,選用的是較嫩的小青包和色澤鮮亮的幹辣椒。成菜紅白相間,麻辣鮮香,爽脆清甜,看著就令人口舌生津。
第三道是酸菜魚,以鮮草魚為主料,配以自製泡菜煮製而成。成菜肉質細嫩,湯酸香鮮美,微辣不膩;魚片嫩黃爽滑。
第四道菜是薑蔥雞,先是在水開時開蓋澆淋雞體致剛熟,不加佐料製成白切雞。在白切雞的基礎上,把薑茸、蔥絲鋪上雞麵,濺以滾油,使薑蔥的香辣氣味滲透雞的表層,再用白糖、加適量上湯於鍋中和勻煮沸,淋上雞麵,使之熱氣騰騰,薑蔥油香溢散。既具有保持鮮活肥雞的原味,又有濃鬱馨香的美味。
第五道菜是一碟秘製醬牛肉,其中的牛肉選用裏脊肉,先用家傳配方醃製一段時間使其入味後,放入配好的鹵汁中慢火熬煮,嚴格把控時間,在快要完全熟透的那一瞬間撈起,放置瓷碗中,擺盤放好,用蓋子蓋好,等到端上去打開的時候,牛肉就會剛剛好,鮮嫩又美味。
再在每人旁邊擺放一小碟醬料(醬料的碟子分成五個小凹槽,裏麵分別是:麻、辣、醬、醋、濃鹽水),貴客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沾些醬料來吃。
第六道菜是龍井蝦仁,是配以龍井茶的嫩芽烹製而成的蝦仁,蝦仁玉白,鮮嫩;芽葉碧綠,清香,色澤雅麗,滋味獨特,食後清口開胃,迴味無窮。
第七道菜是荷葉粉蒸肉,用當天的鮮荷葉,將炒熟的米粉和經調味的五花肉裹包起來蒸製而成,其味清香,鮮肥軟糯而不膩。
第八道菜是佛跳牆,不過上菜的時候報的是滿壇香。滿壇香的原料有十幾種之多,鮑魚、海參、魚唇、犛牛皮膠、杏鮑菇、蹄筋、花菇、墨魚、瑤柱、鵪鶉蛋等。要充分體現每一種食材的口味和特點需要先將這十幾種食材分別獨立製作成一道菜,再匯聚到一起,加入高湯和紹興酒,文火煨製十幾個小時以上,這種味道才能真正達到醇厚的特點。因為時空限製的原因,青木則把可以找到的食材寫了上去,而酒則是用加飯酒。這道菜是在昨晚就開始製作的,由青木按照白苦瓜給的量分毫不差地放入。
然後酒選的是趙家的招牌酒之一,竹清,因其芳香似竹而取其名。竹清的品質芳香濃鬱、純正典雅、醇厚綿柔,而且這酒不易醉人。
瑄王三人嚐過酒菜,頓時感到不虛此行。三人在包廂內盡情吃喝,推杯換盞之間,好不歡喜。
忙起來的時間總是佷快過去,一下子就到了申時。在王爺出門的時候,王府管家就先派了個小廝過來通知。小廝到後,趙家招待了茶水不說,還給了感謝費,小廝就更開心了。他一開心,就小聲跟旁邊陪著的趙老大多說了幾句,“我們家爺啊,這次是和兩位好友一起出來的,我家爺的口味清淡些,另兩位聽說口味重些。還有酒,酒可別拿太烈的。”
趙老大一聽,自是萬分感謝,又給塞了些錢,又加上兩份酒菜,拜托小廝給管家送去,小廝開開心心地接了迴王府去了。等小廝走了之後,趙老大立馬到廚房裏去通知趙老爹。原本準備好做的清淡一些的菜就不能夠全用了,還得加上些其他菜才行。好在廚房裏多買了些菜,不然怕是不夠用啊。
昨天晚上和今天一天,趙老爹都按照青木給的菜譜在做菜,也幸虧趙老爹平日裏也經常做菜,手藝刀工用料都熟悉著,手頭也準,加上菜譜裏的用料寫的仔細,不然,今天的菜怕是要搞砸。
趙老爹又是費了一番心思接著做菜,而瑄王爺和兩個好友雖然是走路來的,但是腳程快,很快就到了趙家的酒館。
遠遠地看著王爺他們來了,趙老大就使了個眼色,吩咐夥計把果盤擺上,還有通知青木泡茶。之後,便在門口迎著貴客。親自把貴客迎上二樓包廂,一路上向貴客介紹酒館將要上的酒菜。
三位貴客看著幹淨的酒館,就沒有挑剔什麽。等到了裏間包廂,看著那令人舒適的布置,就滿意了幾分。
其中一位手持青竹折扇的公子便對瑄王(諸葛熠,字光耀)說,“阿熠,你這次選的地方還不錯呀,看著挺舒服的,就是不知道這酒菜好不好吃了。”邊說還邊在房間裏轉悠,看著包廂裏的擺設。瑄王和另一位公子則是先坐下品茶了。
他們用的那茶是以前趙旭自己特意去京城郊外一個小有名氣的茶園裏討來的,打算中了秀才榜之後,慶賀宴席上用的。
趙旭為人不錯,又知禮懂禮,相當謙遜。在加上儀表翩翩,陽光開朗的個性,而且經常去茶園喝茶,那裏茶園裏的賣茶翁還是挺喜歡他這個年輕的小夥子的。之前聽他求的是打算中了秀才榜之後用的茶,那老翁特意囑咐了師傅要細細選料,把控好炒茶的火候,炒茶的時間等等。最後出的成品茶是可是精品中的精品。趙旭隻在和老翁一起品茶的時候泡了一次,之後迴到家之後,一次都沒舍得泡,寶貝得緊。
青木昨晚記起來就把茶給了趙老大,讓他招待貴客用。並且跟趙老大說,這茶茶湯橙黃濃厚,香氣高銳持久,香型獨特,滋味濃醇,經久耐泡,非常適合招待貴客。趙老大也不懂這品茶,隻是讓青木到時候到旁邊的包廂泡好茶。
那位手持青竹扇的公子是睿親王的幼子諸葛正,字正行,可是京城聞名的第一才子,因其常年手持青竹扇,所以人稱青竹公子。
而另一位公子則是玉華長公主(先帝嫡親小妹),當今嫡親姑姑的獨子,沈熙,字平盛。
諸葛正聞到茶香之後也坐了下來了,慢慢地開始品茶。夥計們看著三人喝過兩輪之後,便向王爺身邊的隨侍請示,是否可以上酒菜。
隨侍請示之後,向夥計點了點頭,夥計立馬就向等候信號的夥計打手勢,一路傳遞,不一會兒就傳到了廚房裏頭。
然後就開始上菜,先是每人一小盅的熬製的山藥排骨湯。山藥排骨湯湯香濃鬱,用一個小瓦罐裝著,裏頭放著幾塊排骨和山藥塊,再加上幾顆枸杞的點綴,非常開胃。
接著就是微辣的手撕包菜,選用的是較嫩的小青包和色澤鮮亮的幹辣椒。成菜紅白相間,麻辣鮮香,爽脆清甜,看著就令人口舌生津。
第三道是酸菜魚,以鮮草魚為主料,配以自製泡菜煮製而成。成菜肉質細嫩,湯酸香鮮美,微辣不膩;魚片嫩黃爽滑。
第四道菜是薑蔥雞,先是在水開時開蓋澆淋雞體致剛熟,不加佐料製成白切雞。在白切雞的基礎上,把薑茸、蔥絲鋪上雞麵,濺以滾油,使薑蔥的香辣氣味滲透雞的表層,再用白糖、加適量上湯於鍋中和勻煮沸,淋上雞麵,使之熱氣騰騰,薑蔥油香溢散。既具有保持鮮活肥雞的原味,又有濃鬱馨香的美味。
第五道菜是一碟秘製醬牛肉,其中的牛肉選用裏脊肉,先用家傳配方醃製一段時間使其入味後,放入配好的鹵汁中慢火熬煮,嚴格把控時間,在快要完全熟透的那一瞬間撈起,放置瓷碗中,擺盤放好,用蓋子蓋好,等到端上去打開的時候,牛肉就會剛剛好,鮮嫩又美味。
再在每人旁邊擺放一小碟醬料(醬料的碟子分成五個小凹槽,裏麵分別是:麻、辣、醬、醋、濃鹽水),貴客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沾些醬料來吃。
第六道菜是龍井蝦仁,是配以龍井茶的嫩芽烹製而成的蝦仁,蝦仁玉白,鮮嫩;芽葉碧綠,清香,色澤雅麗,滋味獨特,食後清口開胃,迴味無窮。
第七道菜是荷葉粉蒸肉,用當天的鮮荷葉,將炒熟的米粉和經調味的五花肉裹包起來蒸製而成,其味清香,鮮肥軟糯而不膩。
第八道菜是佛跳牆,不過上菜的時候報的是滿壇香。滿壇香的原料有十幾種之多,鮑魚、海參、魚唇、犛牛皮膠、杏鮑菇、蹄筋、花菇、墨魚、瑤柱、鵪鶉蛋等。要充分體現每一種食材的口味和特點需要先將這十幾種食材分別獨立製作成一道菜,再匯聚到一起,加入高湯和紹興酒,文火煨製十幾個小時以上,這種味道才能真正達到醇厚的特點。因為時空限製的原因,青木則把可以找到的食材寫了上去,而酒則是用加飯酒。這道菜是在昨晚就開始製作的,由青木按照白苦瓜給的量分毫不差地放入。
然後酒選的是趙家的招牌酒之一,竹清,因其芳香似竹而取其名。竹清的品質芳香濃鬱、純正典雅、醇厚綿柔,而且這酒不易醉人。
瑄王三人嚐過酒菜,頓時感到不虛此行。三人在包廂內盡情吃喝,推杯換盞之間,好不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