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安一迴頭,就看到薄霧中的視野極限處,有什麽東西動了一下。
他放下水壺,拿起望遠鏡,調整焦距,等視野變得清晰,他看到那東西又動了一下,是一雙靈巧的耳朵。
視線下移,在樹葉的掩映間,他又看到一雙濕潤的眼睛,警惕地向他的方向望過來。
“乖乖……真的把鹿引來了?”理查德喃喃說道,敬畏地盯著他腰間的小罐子,“這不科學!”
精靈們也是驚詫莫名,想象不出一個平平無奇的小罐子怎麽有那麽大的魔力。
張子安知道這時候如果再故意隱瞞,估計就要激起民憤了,他把小罐子從腰間解下,放到小溪邊一塊幹淨的石頭上。經過一上午的跋涉,罐子的重量已經輕了很多。
精靈們好奇地圍上去,鼻子靈的湊過鼻子仔細嗅了嗅,疑惑地說道:“怎麽像是……鹽的味道?”
張子安擰開瓶蓋,揭曉謎底。
“沒錯,就是鹽,超市裏買的最便宜的食鹽。而這個罐子,也隻不過是最普通的調料瓶,瓶蓋的孔擰一下可以出現,再擰一下又被堵上了。”他把瓶蓋翻過來,讓它們看到瓶蓋的內部構造。
就憑一個裝滿食鹽的調料瓶,就能把鹿引過來?
要說這真是阿拉丁神燈,也許大家的接受程度會更高一些……
張子安舉起望遠鏡又看了看,鹿還在那裏。
“這是中國東北一種特有的獵鹿方法,我不清楚其他國家有沒有,但美國起碼沒有,美國人獵鹿一般是為了享受獵鹿的樂趣,用槍打,比較簡單粗暴,但也少了幾分智慧和巧思。”他向精靈們解釋道。
如果說貓是一種粒鹽不沾的生物,那麽鹿就是一種嗜鹽如命的生物,這都是因為它們獨特的生理構造和習性。
貓是純食肉動物,它們吃下去的老鼠等小動物體內就含鹽,而它們本身基本不會因為出汗而損失鹽分,再加上它們的腎髒不擅長排泄鹽,所以不需要額外補充鹽。
鹿是純食草動物,植物裏不含鹽,而鹽又是它們賴以為生的必需品,所以就要想盡辦法補充體內的鹽。
沒鹽怎麽辦?就要找鹽。它們不僅逐水草而居,還逐鹽而居。
不止是鹿,山羊、犛牛之類的動物也同樣喜歡吃鹽,隻不過鹿是最喜歡吃鹽的,甚至隔著老遠就能聞到鹽的味道,也會隔著老遠不辭辛苦跑去吃鹽。
在養牛場、養鹿場、養羊場工作的人都知道,這些養殖場裏都會放置鹽磚,專門讓牛、鹿、羊用來舔鹽。
張子安的做法很簡單,就是利用了鹿對鹽的癡迷,往調料瓶裏裝滿鹽,這種調料瓶是用手拍擊底部時就會從孔裏漏出調料,而他把它掛在腰間,隨著他走路的顛簸,不停地有鹽粒從調料瓶中泄漏,泄露的速度很慢,但又能形成一條不間斷的食鹽軌跡。
如果有鹿聞到食鹽的氣味,定然會循著味道找來,一路跟著一路舔地上灑的鹽粒。
鹿在林間的行走速度肯定比張子安要快得多,即使是一邊舔鹽一邊走,也很快就趕上了他。
中國東北的老獵人們在解放前就是用這種辦法獵鹿,當然過去的食鹽很貴,他們舍不得這麽浪費,所以他們會先在林子裏尋找鹽堿地,然後埋伏在鹽堿地周圍等鹿來舔食鹽霜,一等可能就要等個兩三天,但是為了一家老小的生存,等待是值得的。
如果在林子裏找不到鹽堿地,可能就要人為製造鹽堿地,比如把岩鹽磨碎了灑在一片空地上,然後在必經之路的小徑中埋設陷坑、捕獸夾等陷阱機關。
鹿非常機警,聽力又極端靈敏,往往在一公裏之外就能聽到人類走動的聲音並遠遠避開,這就是為什麽國家公園裏的鹿其實不少,但遊客和徒步者卻很難見到的原因。
張子安清楚這次美國之行免不了要跟鹿打交道,但如果連見到鹿都很難的話,又談何調查?
他在網上找了找,發現了這種中國傳統的獵鹿手段,既簡單又高效,即使失敗了也不會損失什麽,於是來到美國之後,在超市裏買來食鹽和調料瓶,等飛瑪斯嗅到鹿的味道之後,拿出來嚐試一下,結果還真僥幸成功了。
這個方法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按理說是肯定可行的,之前他心裏沒底,因為中國東北的深山老林旁邊沒有海,然而紅木森林的西邊就是太平洋,這裏的鹿會不會根本不缺鹽?想吃鹽了就去海邊舔舔,似乎也不錯。
他考慮過這個問題,海水裏雖然含有大量的鹽,但海水的成分很複雜,不止是氯化鈉,還有氯化鉀、氯化鎂、氯化鈣等成分,鹿不一定會願意冒險離開森林跑到空曠的海邊去喝鹹澀的海水,味道難喝而且有暴露在獵人槍口下的危險,精鹽對它們的誘惑力不是海水能夠完全代替的,它們更願意在森林裏就能吃到鹽。
事實證明,他的判斷沒錯,區區幾美元買來的鹽和調料瓶完美地發揮了作用。
精靈們聽完他的解釋,心情複雜。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鹿……居然栽在了鹽上。”理查德歎息道,難得正經地說道:“這事可不能被美國的獵人知道,否則鹿就遭殃了!”
“老朽倒覺得,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因為有了欲望,所以有了弱點。”老茶卻從中悟出一些哲理。
其實無所謂,無論是中國的自然保護區還是美國的森林公園,都已經禁止獵鹿了,所以這個方法即使流傳出去,也隻不過是讓遊客和徒步者有一飽眼福的機會。
至於偷獵者……中國的偷獵者都知道這個方法,而美國的偷獵者隻是零星獵殺幾頭鹿,滿足自己的追蹤和殺戮欲望而已,不會用這種毫無激情和挑戰性的方法來獵鹿。
“現在怎麽辦?”老茶以為張子安要停下來研究後麵的鹿。
張子安卻搖頭,繼續收拾行李,“咱們繼續走,不用管它們,讓它們知道咱們是沒有惡意的,它們才會膽子大起來。”
他放下水壺,拿起望遠鏡,調整焦距,等視野變得清晰,他看到那東西又動了一下,是一雙靈巧的耳朵。
視線下移,在樹葉的掩映間,他又看到一雙濕潤的眼睛,警惕地向他的方向望過來。
“乖乖……真的把鹿引來了?”理查德喃喃說道,敬畏地盯著他腰間的小罐子,“這不科學!”
精靈們也是驚詫莫名,想象不出一個平平無奇的小罐子怎麽有那麽大的魔力。
張子安知道這時候如果再故意隱瞞,估計就要激起民憤了,他把小罐子從腰間解下,放到小溪邊一塊幹淨的石頭上。經過一上午的跋涉,罐子的重量已經輕了很多。
精靈們好奇地圍上去,鼻子靈的湊過鼻子仔細嗅了嗅,疑惑地說道:“怎麽像是……鹽的味道?”
張子安擰開瓶蓋,揭曉謎底。
“沒錯,就是鹽,超市裏買的最便宜的食鹽。而這個罐子,也隻不過是最普通的調料瓶,瓶蓋的孔擰一下可以出現,再擰一下又被堵上了。”他把瓶蓋翻過來,讓它們看到瓶蓋的內部構造。
就憑一個裝滿食鹽的調料瓶,就能把鹿引過來?
要說這真是阿拉丁神燈,也許大家的接受程度會更高一些……
張子安舉起望遠鏡又看了看,鹿還在那裏。
“這是中國東北一種特有的獵鹿方法,我不清楚其他國家有沒有,但美國起碼沒有,美國人獵鹿一般是為了享受獵鹿的樂趣,用槍打,比較簡單粗暴,但也少了幾分智慧和巧思。”他向精靈們解釋道。
如果說貓是一種粒鹽不沾的生物,那麽鹿就是一種嗜鹽如命的生物,這都是因為它們獨特的生理構造和習性。
貓是純食肉動物,它們吃下去的老鼠等小動物體內就含鹽,而它們本身基本不會因為出汗而損失鹽分,再加上它們的腎髒不擅長排泄鹽,所以不需要額外補充鹽。
鹿是純食草動物,植物裏不含鹽,而鹽又是它們賴以為生的必需品,所以就要想盡辦法補充體內的鹽。
沒鹽怎麽辦?就要找鹽。它們不僅逐水草而居,還逐鹽而居。
不止是鹿,山羊、犛牛之類的動物也同樣喜歡吃鹽,隻不過鹿是最喜歡吃鹽的,甚至隔著老遠就能聞到鹽的味道,也會隔著老遠不辭辛苦跑去吃鹽。
在養牛場、養鹿場、養羊場工作的人都知道,這些養殖場裏都會放置鹽磚,專門讓牛、鹿、羊用來舔鹽。
張子安的做法很簡單,就是利用了鹿對鹽的癡迷,往調料瓶裏裝滿鹽,這種調料瓶是用手拍擊底部時就會從孔裏漏出調料,而他把它掛在腰間,隨著他走路的顛簸,不停地有鹽粒從調料瓶中泄漏,泄露的速度很慢,但又能形成一條不間斷的食鹽軌跡。
如果有鹿聞到食鹽的氣味,定然會循著味道找來,一路跟著一路舔地上灑的鹽粒。
鹿在林間的行走速度肯定比張子安要快得多,即使是一邊舔鹽一邊走,也很快就趕上了他。
中國東北的老獵人們在解放前就是用這種辦法獵鹿,當然過去的食鹽很貴,他們舍不得這麽浪費,所以他們會先在林子裏尋找鹽堿地,然後埋伏在鹽堿地周圍等鹿來舔食鹽霜,一等可能就要等個兩三天,但是為了一家老小的生存,等待是值得的。
如果在林子裏找不到鹽堿地,可能就要人為製造鹽堿地,比如把岩鹽磨碎了灑在一片空地上,然後在必經之路的小徑中埋設陷坑、捕獸夾等陷阱機關。
鹿非常機警,聽力又極端靈敏,往往在一公裏之外就能聽到人類走動的聲音並遠遠避開,這就是為什麽國家公園裏的鹿其實不少,但遊客和徒步者卻很難見到的原因。
張子安清楚這次美國之行免不了要跟鹿打交道,但如果連見到鹿都很難的話,又談何調查?
他在網上找了找,發現了這種中國傳統的獵鹿手段,既簡單又高效,即使失敗了也不會損失什麽,於是來到美國之後,在超市裏買來食鹽和調料瓶,等飛瑪斯嗅到鹿的味道之後,拿出來嚐試一下,結果還真僥幸成功了。
這個方法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按理說是肯定可行的,之前他心裏沒底,因為中國東北的深山老林旁邊沒有海,然而紅木森林的西邊就是太平洋,這裏的鹿會不會根本不缺鹽?想吃鹽了就去海邊舔舔,似乎也不錯。
他考慮過這個問題,海水裏雖然含有大量的鹽,但海水的成分很複雜,不止是氯化鈉,還有氯化鉀、氯化鎂、氯化鈣等成分,鹿不一定會願意冒險離開森林跑到空曠的海邊去喝鹹澀的海水,味道難喝而且有暴露在獵人槍口下的危險,精鹽對它們的誘惑力不是海水能夠完全代替的,它們更願意在森林裏就能吃到鹽。
事實證明,他的判斷沒錯,區區幾美元買來的鹽和調料瓶完美地發揮了作用。
精靈們聽完他的解釋,心情複雜。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鹿……居然栽在了鹽上。”理查德歎息道,難得正經地說道:“這事可不能被美國的獵人知道,否則鹿就遭殃了!”
“老朽倒覺得,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因為有了欲望,所以有了弱點。”老茶卻從中悟出一些哲理。
其實無所謂,無論是中國的自然保護區還是美國的森林公園,都已經禁止獵鹿了,所以這個方法即使流傳出去,也隻不過是讓遊客和徒步者有一飽眼福的機會。
至於偷獵者……中國的偷獵者都知道這個方法,而美國的偷獵者隻是零星獵殺幾頭鹿,滿足自己的追蹤和殺戮欲望而已,不會用這種毫無激情和挑戰性的方法來獵鹿。
“現在怎麽辦?”老茶以為張子安要停下來研究後麵的鹿。
張子安卻搖頭,繼續收拾行李,“咱們繼續走,不用管它們,讓它們知道咱們是沒有惡意的,它們才會膽子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