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柳瑩所言,她的老家是位於濱海市更南的一座沿海魚村。
小時候,父母忙,每天出海打魚和賣魚,也自己承包了漁場養魚,家庭條件尚可,但代價就是她很少能見到父母的麵,從小被奶奶帶大,也養成了她內向的性格,後來上了大學並且參加工作之後,由於工作需要,她才慢慢努力讓自己變得開朗。
奶奶腿腳不方便,也不放心讓她去外麵跟其他孩子一起玩,因為那時鄰村鬧人販子的事鬧得很大,總有謠言說外地的拍花子已經流竄到附近,拐走了鄰村好幾個孩子,說得有鼻子有眼,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但她奶奶信以為真,每每把她關在家裏,不讓她出去。
小柳瑩覺得奶奶多少有些重男輕女,也許如果換成個男孩,奶奶就算是腿腳不方便也會帶著孩子出去玩。
家裏沒有什麽可玩的,電視沒通有線,隻能靠破解的衛星接收器收看有限的幾個電視台,其中還有說外文的,但信號不好,經常是一片雪花。
柳瑩在家裏閑得無聊,總是纏著奶奶,讓奶奶講故事,讓奶奶陪著一起玩。
奶奶可能是被纏得有些煩,耽誤做家務,特別是奶奶有很重的麻將癮,每天下午必定要去和村裏其他上年紀的老人一起打牌,風雨無阻,於是有一天,奶奶給她帶迴幾條小魚,讓她自己養著玩,自己則把院門一鎖,急急忙忙去打牌了,擔心去晚了沒位置。
所謂的小魚,其實就是幾條鯽魚和泥鰍,大概是奶奶從村邊的小河裏撈上來的。
那時從小河裏撈魚還挺容易,用紗網卷成口袋狀,裏麵放點米飯粒或者饅頭渣,往河裏一沉,過不了幾分鍾就會有蠢蠢的鯽魚鑽進網子裏。
後來不行了,村邊的工業企業汙染越來越嚴重,河裏基本撈不到魚了。
去河裏撈魚一向是村裏男孩子們玩的專利,得到小魚的柳瑩很開心,她有了新玩伴,奶奶不在家的午後終於不再寂寞了。
院子裏有個小水缸,是空的,小柳瑩往裏麵盛滿水,將鯽魚和泥鰍放進去養。
鯽魚和泥鰍很皮實,屬於那種你隻要不折騰得太過分就很難死的魚,隔三岔五往水缸裏扔幾顆飯粒或者饅頭渣就能活。
“現在迴想起來,那時的我根本沒把它們當寵物養,隻是把它們當成派遣寂寞的工具,甚至因為實在無聊而對它們做了很過分的事……”柳瑩歉疚地說道。
村裏的小賣鋪裏有兩毛錢一個的魚鉤,她借口想吃冰棍,向奶奶要來錢買了魚鉤,然後用縫紉機用的棉線綁在魚鉤末端,尖端紮上一顆飯粒,學人家的樣子釣魚。
無論是鯽魚還是泥鰍,都很容易上鉤,甚至像餓死鬼一樣爭搶飯粒,很快就有一條鯽魚咬了鉤。
小柳瑩興奮地把棉線提起來,沒想到鯽魚掙紮得非常厲害,力氣也超乎她想象的大,掙斷了棉線,啪地掉在黃土地上,不斷地打挺,渾身沾滿泥土,就像是入鍋炸魚之前給魚裹上一層麵粉差不多。
她手忙腳亂地想去把這條鯽魚撿起來,再扔迴水缸裏,但魚鱗很滑,鯽魚垂死掙紮得又厲害,她沒拿穩鯽魚,反而被魚嘴上的魚鉤刺中了手指,刺得還挺深,暗紅色的血一下子就湧出來了。
她疼得大哭,手一鬆,鯽魚又摔迴地上,掙紮了幾下不動了。
家裏沒人,她哭了十幾分鍾也沒人過來安慰她。
地上的鯽魚早已死透了,她手指的傷口也不再流血。
她漸漸停止抽泣。
魚鉤是她撒謊用買冰棍的錢買來的,因此她不敢把今天的事向父母和奶奶說,怕他們罵她淘氣,悄悄把事情隱瞞下來,隻說有一條魚死了。
然而,事情沒那麽簡單。
沒過幾天,她突然開始頭疼、頭暈、發熱,父母本以為是感冒,但是吃藥不管用,卻越來越嚴重,甚至全身痙攣。
父母連夜把她送到鎮裏的醫院,醫生說她是得了破傷風,再晚送來半天可能就危險了,問她最近是不是受過什麽傷。
在父母的逼問下,她這才哭著把手指被魚鉤刺傷的事情說出來。
如果不是她當時病情嚴重,等待她的肯定是一頓暴揍。
後來她病好了,從醫院迴到家裏,發現水缸已經空了,無論水還是魚,都不見了。
她沒敢問父母,父母因為花了不少錢給她治療已經很生氣了。
令她感到意外的是,經過這件事,奶奶似乎對她心懷歉疚,覺得是自己的疏忽才導致她大病一場,於是在她出院的幾天之後,從廟會上給她買了個魚缸——真正的魚缸,大約四十厘米長,晶瑩剔透,裏麵還有造景用的小房子。
從這時起,奶奶沒有再去打麻將,多年的牌癮似乎說戒就戒掉了,盡管時常有一起打牌的牌友們上門招唿,奶奶卻全都迴絕了,哪怕是三缺一也是如此。
“瑩瑩,一起養魚嗎?”奶奶的臉上綻開無數深深的皺紋,笑著揉著她的頭頂問道。
小柳瑩對奶奶態度的轉變著實有些不知所措,隻是茫然點點頭。
在出院後的一段時間裏,她對任何尖銳的東西都感到害怕,養魚的準備工作都是由奶奶來完成的。
奶奶從海邊拎著水桶打來海水,又推著獨輪車去挖來沙子,撿來礁石,布置在魚缸裏,一個粗陋的魚缸世界漸漸成型。
奶奶不僅買了個魚缸,還買了一個加氧泵,與一對小醜魚。
比起灰黑色的鯽魚和泥鰍,小醜魚可是漂亮得多,簡直像是醜小鴨與天鵝的對比,令小柳瑩欣喜不已。
她和奶奶開始一起養魚,琢磨著小醜魚吃什麽,每天一起拄著下巴趴在魚缸邊,欣賞小醜魚在水搖頭擺尾的優雅泳姿。
這段時期,是柳瑩最快樂的日子,她第一次覺得奶奶是那麽親近,而不再是以前那個粗魯地讓她自己玩的奶奶。
不過,問題隨之而來,小醜魚生病了,全身覆蓋了一層白膜。
她和奶奶束手無策。
小時候,父母忙,每天出海打魚和賣魚,也自己承包了漁場養魚,家庭條件尚可,但代價就是她很少能見到父母的麵,從小被奶奶帶大,也養成了她內向的性格,後來上了大學並且參加工作之後,由於工作需要,她才慢慢努力讓自己變得開朗。
奶奶腿腳不方便,也不放心讓她去外麵跟其他孩子一起玩,因為那時鄰村鬧人販子的事鬧得很大,總有謠言說外地的拍花子已經流竄到附近,拐走了鄰村好幾個孩子,說得有鼻子有眼,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但她奶奶信以為真,每每把她關在家裏,不讓她出去。
小柳瑩覺得奶奶多少有些重男輕女,也許如果換成個男孩,奶奶就算是腿腳不方便也會帶著孩子出去玩。
家裏沒有什麽可玩的,電視沒通有線,隻能靠破解的衛星接收器收看有限的幾個電視台,其中還有說外文的,但信號不好,經常是一片雪花。
柳瑩在家裏閑得無聊,總是纏著奶奶,讓奶奶講故事,讓奶奶陪著一起玩。
奶奶可能是被纏得有些煩,耽誤做家務,特別是奶奶有很重的麻將癮,每天下午必定要去和村裏其他上年紀的老人一起打牌,風雨無阻,於是有一天,奶奶給她帶迴幾條小魚,讓她自己養著玩,自己則把院門一鎖,急急忙忙去打牌了,擔心去晚了沒位置。
所謂的小魚,其實就是幾條鯽魚和泥鰍,大概是奶奶從村邊的小河裏撈上來的。
那時從小河裏撈魚還挺容易,用紗網卷成口袋狀,裏麵放點米飯粒或者饅頭渣,往河裏一沉,過不了幾分鍾就會有蠢蠢的鯽魚鑽進網子裏。
後來不行了,村邊的工業企業汙染越來越嚴重,河裏基本撈不到魚了。
去河裏撈魚一向是村裏男孩子們玩的專利,得到小魚的柳瑩很開心,她有了新玩伴,奶奶不在家的午後終於不再寂寞了。
院子裏有個小水缸,是空的,小柳瑩往裏麵盛滿水,將鯽魚和泥鰍放進去養。
鯽魚和泥鰍很皮實,屬於那種你隻要不折騰得太過分就很難死的魚,隔三岔五往水缸裏扔幾顆飯粒或者饅頭渣就能活。
“現在迴想起來,那時的我根本沒把它們當寵物養,隻是把它們當成派遣寂寞的工具,甚至因為實在無聊而對它們做了很過分的事……”柳瑩歉疚地說道。
村裏的小賣鋪裏有兩毛錢一個的魚鉤,她借口想吃冰棍,向奶奶要來錢買了魚鉤,然後用縫紉機用的棉線綁在魚鉤末端,尖端紮上一顆飯粒,學人家的樣子釣魚。
無論是鯽魚還是泥鰍,都很容易上鉤,甚至像餓死鬼一樣爭搶飯粒,很快就有一條鯽魚咬了鉤。
小柳瑩興奮地把棉線提起來,沒想到鯽魚掙紮得非常厲害,力氣也超乎她想象的大,掙斷了棉線,啪地掉在黃土地上,不斷地打挺,渾身沾滿泥土,就像是入鍋炸魚之前給魚裹上一層麵粉差不多。
她手忙腳亂地想去把這條鯽魚撿起來,再扔迴水缸裏,但魚鱗很滑,鯽魚垂死掙紮得又厲害,她沒拿穩鯽魚,反而被魚嘴上的魚鉤刺中了手指,刺得還挺深,暗紅色的血一下子就湧出來了。
她疼得大哭,手一鬆,鯽魚又摔迴地上,掙紮了幾下不動了。
家裏沒人,她哭了十幾分鍾也沒人過來安慰她。
地上的鯽魚早已死透了,她手指的傷口也不再流血。
她漸漸停止抽泣。
魚鉤是她撒謊用買冰棍的錢買來的,因此她不敢把今天的事向父母和奶奶說,怕他們罵她淘氣,悄悄把事情隱瞞下來,隻說有一條魚死了。
然而,事情沒那麽簡單。
沒過幾天,她突然開始頭疼、頭暈、發熱,父母本以為是感冒,但是吃藥不管用,卻越來越嚴重,甚至全身痙攣。
父母連夜把她送到鎮裏的醫院,醫生說她是得了破傷風,再晚送來半天可能就危險了,問她最近是不是受過什麽傷。
在父母的逼問下,她這才哭著把手指被魚鉤刺傷的事情說出來。
如果不是她當時病情嚴重,等待她的肯定是一頓暴揍。
後來她病好了,從醫院迴到家裏,發現水缸已經空了,無論水還是魚,都不見了。
她沒敢問父母,父母因為花了不少錢給她治療已經很生氣了。
令她感到意外的是,經過這件事,奶奶似乎對她心懷歉疚,覺得是自己的疏忽才導致她大病一場,於是在她出院的幾天之後,從廟會上給她買了個魚缸——真正的魚缸,大約四十厘米長,晶瑩剔透,裏麵還有造景用的小房子。
從這時起,奶奶沒有再去打麻將,多年的牌癮似乎說戒就戒掉了,盡管時常有一起打牌的牌友們上門招唿,奶奶卻全都迴絕了,哪怕是三缺一也是如此。
“瑩瑩,一起養魚嗎?”奶奶的臉上綻開無數深深的皺紋,笑著揉著她的頭頂問道。
小柳瑩對奶奶態度的轉變著實有些不知所措,隻是茫然點點頭。
在出院後的一段時間裏,她對任何尖銳的東西都感到害怕,養魚的準備工作都是由奶奶來完成的。
奶奶從海邊拎著水桶打來海水,又推著獨輪車去挖來沙子,撿來礁石,布置在魚缸裏,一個粗陋的魚缸世界漸漸成型。
奶奶不僅買了個魚缸,還買了一個加氧泵,與一對小醜魚。
比起灰黑色的鯽魚和泥鰍,小醜魚可是漂亮得多,簡直像是醜小鴨與天鵝的對比,令小柳瑩欣喜不已。
她和奶奶開始一起養魚,琢磨著小醜魚吃什麽,每天一起拄著下巴趴在魚缸邊,欣賞小醜魚在水搖頭擺尾的優雅泳姿。
這段時期,是柳瑩最快樂的日子,她第一次覺得奶奶是那麽親近,而不再是以前那個粗魯地讓她自己玩的奶奶。
不過,問題隨之而來,小醜魚生病了,全身覆蓋了一層白膜。
她和奶奶束手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