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張華與賈後也並非全無意見分歧,在廢楊太後和廢太子司馬遹一事上,張華都與賈南風作過抗爭。不過前事張華妥協,後事賈南風妥協,兩方都未因此產生嫌隙,張華在幫助戚族賈後的同時,匡扶國祚,力保皇嗣,兩者之間其實並無不可調和的矛盾。這也是陸昭對魏鈺庭的意思。


    當然,張華之後位居司空也是陸昭對魏鈺庭頗為含蓄的表達,至於誰是司馬瑋就需要魏鈺庭自己仔細咂摸了。


    司徒府內同樣不平靜。匣內的晉武帝十三王列傳早已傳入了吳淼手中,吳淼深深鎖眉,皇後這個時候派人暗送這份抄本顯然是想向他傳達什麽信息。


    晉武帝司馬炎在位期間曾封十三王,其中有不少人卷入了八王之亂。但其實如今局麵雖然有詔令傾向於宗王,但宗王手中的兵權遠達不到八王之亂的程度,而這十三王中又有早夭者。因此對比如今享有爵位的幾名宗王,吳淼率先劃去了汝陰哀王、東海王、代哀王、新都懷王、清河康王、成都王、城陽殤王、始平哀王、渤海殤王等人。而其中登基的惠帝、孝懷帝,自然也不在考慮之列。


    最後吳淼將目光鎖定在楚王司馬瑋、長沙王司馬乂、淮南王司馬允、吳孝王司馬晏這四人身上。


    吳淼緊接著排除了楚王司馬瑋。雖然司馬瑋是為賈後利用,又為賈後誅殺,但整個事件涉及類似他這種身份的人並不多,隻是張華和賈後小範圍的謀劃。隨後他又排除了司馬晏,在整個八王之亂中,司馬晏對於洛陽政局沒有太大的作用,最後死於漢趙亂軍。


    至於司馬乂,吳淼也否決了。誠然司馬乂是八王之中材力最高者,但其所為僅僅依憑晉惠帝與長安這個大義所在,拉打各方,但同樣並不涉及他這種三公的高層權鬥。


    而淮南王司馬允便不同了。司馬允在任淮南王之前曾封濮陽王,又曾被晉朝執政高層議為皇太弟,這與如今的濮陽王元湛的處境極為相似。且司馬允有一同母弟弟,元湛亦有同母弟。司馬允有國相劉頌,曾執掌晉朝律令,而元湛的母族薑氏亦曾把持廷尉。


    司馬允在朝中一直有一支強悍的力量,其力量的組成從他的濮陽國首任文學便可見一斑。首任濮陽國文學乃是刁協,其後任東晉尚書令,乃是漢末魏晉拾起潁川荀氏荀爽的姻親。而接任刁協的第二任濮陽國文學便是荀氏本支大宗,荀彧的玄孫荀崧。前者曾任潁川郡守,後者則是實打實的兗州豪族。其後司馬允在競爭儲副抵抗趙王司馬倫中兵敗而死,荀氏又轉投趙王,並以女嫁與司馬允的同母弟弟吳孝王司馬晏,也實在難稱有節。


    司馬允首次登上政治舞台則是在賈後奪權階段,其人作為製衡後黨的藩王被詔入洛陽。


    一切所指似乎有所明確,按照此節來看,司馬允當指濮陽王元湛,而荀崧當指王嶠。


    吳淼將司馬允一卷展開,取出削刀,默默歎了一口氣。


    待顧承業拜訪過魏鈺庭出府後,銅駝街上的扈從們也早已轉了迴來。


    迴到府內,顧承業打開裝有晉武帝十三王列傳的匣子,將司馬允一卷取出,隻見竹簡上所有刻有“荀崧”的地方全部被削掉了。


    顧承業將被削去的一節竹簡交給一名親信:“去稟告皇後,兩邊的事都成了。”


    陸昭於深宮之中等待,終於霧汐拿到了從宮外送進來的兩支竹簡。其中張華列傳中,竹簡上書“華白帝以瑋矯詔擅害二公”。而晉武帝十三王列傳中,則是將含有荀崧的部分全部用刀削掉了。


    其實在徐寧下詔封元湛為濮陽王的那一刻,王嶠就成為了陸昭必須幹掉的目標。當然,元澈在為賜詔時,應該也不無這方麵考量。若濮陽王能在洛陽占據主動,則意味這陸氏全麵敗退。若陸氏贏的政變,那麽陳留王氏也必然受到重創。


    而幹掉王嶠的想法,陸昭不能宣之於表麵。如果陸家在兵變中通過武力幹掉王嶠,那則會讓陸家和兗州世族矛盾直接激化,並不利於穩定之後的朝局,也不利於陸家摘取最後的勝利果實。最好的方式是通過引入第三方,通過能夠代表皇帝利益的人進行背書,在既定程序內除掉王嶠。對於此節,陸昭也要先試探吳淼,看看是否得到吳家的支持。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陸昭不得不為自己的孩子來作一個最後保障。如果這一胎是男孩,那麽傳承有序,濮陽王自然不足為患。但若是女孩,一旦南方戰事不利,甚至國君戰死,濮陽王就是第一順位繼承人。


    因此在這場政變後,必須要解決濮陽王元湛的處理問題。而殺死王嶠,處理濮陽王陸昭都不需要動任何手指。因為隻要王嶠一死,濮陽王係沒有一人在政變中起到關鍵作用。即便其人占據洛陽,替皇帝伸張大義,甚至於因皇帝戰死想要以皇太弟而繼位,但因威望不具,根本無法擺平功臣群體的利益。


    當然,曆史上也有特例,譬如當初擁立漢文帝的那幫老臣也是這麽想的,卻沒想到碰上了一個狠茬子,但漢朝那幾個老功臣又怎能和如今的門閥勢力相比。


    沒有代表其政變利益的龐大世族陳留王氏撐腰,濮陽王門下的屬官們、世族們又怎麽甘心看到勝利果實拱手於他人,因此必要對政變的其它參與者發起猛烈的攻擊。屆時,吳家由於人丁不旺,無人出任濮陽王屬官,魏鈺庭也非濮陽王一係,兩人就必須想辦法全力支持陸家,確保陸家仍然有權勢。這是確保陸、吳、魏三人聯盟最穩定的核心。


    兵變前夜,天色如墨。在所有人眼中已經失去禁軍、失去錄尚書事、失去荊州軍鎮支持甚至失去皇權大義的皇後,在樊籠般的殿宇中,煢然而立。


    第414章 劫變


    九月初三前夕, 洛陽各大寺院僧眾以及行台、中樞眾臣皆入宮參加禪修法會。然而這一日,靈岩禪院的秀安法師忽然由益州軍護送、彭廷尉陪同,抵達洛陽。


    眼下, 所有的台臣都將入宮,前往宮城西千秋門附近的宣光殿, 而皇後則在宣光殿南的浮圖所, 由玄能法師、曇靜、曇攸等人主持持咒法會。此時的徐寧身著朝服,但朝服內著貼身細甲,腰左懸玉具, 已經做好了隨時應戰的準備。他時不時地打探著入宮朝臣的情況,行台和中樞都如約而至, 隻是吳淼與王嶠二公至今未見。


    秀安法師入洛並不在他的計劃中,然而其作為玄能法師的師兄, 又持益州刺史、北涼州刺史的親薦書,在此敏感的時節, 洛陽方麵也絕對不敢怠慢。因此,千秋門附近很快便有一部分宿衛出宮迎接, 護送其入洛。


    徐寧在殿前來迴踱步, 內心思考著秀安入都的種種用意。突然禦道上傳來急匆匆的腳步聲,一名宿衛飛奔上前,情急道:“秀安法師才入洛都, 便遇賊人衝殺,遁入亂巷,洛陽令正在派人追查。此外彭廷尉也下落不明。”


    “賊人衝殺?”徐寧一驚, 第一個反應是佛門法統之爭。


    玄能法師作為親傳法嗣兼任沙門統, 意味著在佛教中有著無與倫比的地位。而在這場皇家舉辦的一係列法會上,秀安身為玄能的師兄, 很有可能想要借此機會分走光輝。玄能、亦或是入玄能門下的曇靜、曇攸等人,必然不忿於秀安貿然入都。


    再往第二層猜想,則是秀安出事完全是有人策劃,引導時流關注到玄能、曇靜與曇攸等人身上。


    而彭耽書更是益州刺史的愛女,在洛陽出此惡事,那麽無論如何,有司都要介入審訊,不得不給益州方麵一個交代。


    不過具體原因徐寧也難以斷言,隻能先傳令道:“命人前往浮圖所看一看,問問玄能等人知不知此事。再傳令浮圖所附近宿衛,封鎖法會場所,禁止任何人出入其中。”


    待一名宿衛離開後,徐寧又囑咐左右親信:“再去看看太保和司空來沒來。”


    今日變故突生,徐寧也隻能以最謹慎的態度處理。誠然他與佛門有所合作,但他也不希望這些沙門之間的恩怨影響到他的後續計劃。徐寧整了整衣冠,旋即命麾下宿衛一道與他前往千秋門附近,引導眾臣入宮。


    浮圖所近千秋門西遊園的淩雲台,有五層浮圖佇立其間。其去地五十丈,仙掌淩虛,鐸垂雲表,造工之美,堪比永寧寺。周圍也不乏講殿尼房,約有五百餘間。流瓦綺疏連亙,迴廊戶牖相通,珍木香草年年歲歲繁盛非常,不可勝言。


    講殿中,身為皇後的陸昭端坐與正中,坐塌四周則是四名護法僧人,或手托經書,或手持佛寶。曇攸則持法器立於陸昭身畔,周圍的博山爐中熏著檀香,整個講殿雲霧繚繞。而曇靜則手持一玲瓏剔透的蓮華盞,並持菩提葉,將盞中清水點點滴滴勻灑在陸昭周身。


    隨後曇靜退下,在一片梵唄聲中,曇攸開始手執法器,移步蹈舞。其動作靈敏好似騰猿,幾次眼看將要跌倒在地,然而踝足騰挪之間,卻早已翻轉身體,跳起一尺,而後穩穩落地。


    曇靜雖坐於席間,然而餘光則警惕地掃視周圍。按照原定計劃,持咒驅邪中程,他們會製造一些不祥之兆,以此為借口,將皇後移至已經準備好的幽宮之中禁錮,隻待皇後生產,把持皇嗣。隻見他頷首示意,便有幾名僧侶悄悄從講殿中潛出。


    千秋門處,大批時流正魚貫而入。然而此時忽然有人高唿:“快看那邊!”


    眾人抬首望去,隻見不遠處的浮圖所似有隱隱黑紅之光,在周圍殿宇的圍拱下,好似一尊寶鼎被濃重的黑煙繚繞。眾人見此異象紛紛驚唿起來,此時,徐寧安排的人也不乏加入討論。


    “國鼎生黑煙,此為不祥之兆。”


    “妖後戚族,竊位懷祿,苟進無恥,無匡救之益,而得列侯朝中,我早有此隱憂。”


    此時,除了徐寧安排的人,千秋門附近也聚集著大量朝臣,這會都各自聚成一團,有的與人辯解,有的煽風點火,有的根本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


    徐寧則闊步向前,安撫眾人道:“浮圖所異變突生,妖風盈都,宮中恐有不穩,諸公請暫且隨我入殿,等待法師鎮壓妖佞。”說完,便招唿一眾宿衛,又拱手對眾人道,“不得不稍作冒犯,請見諒。”


    吳淼和王嶠到現在仍未出現,徐寧已然警惕到了極點。再加上秀安出事,時流大半都關注著浮圖所的一舉一動,徐寧更加不敢讓此事拖延太久以至於消息泄露。因此不得不提前發動宿衛,將眾臣先行驅趕至宣光殿。驅趕的過程中,也難免發生肢體對抗,宿衛也毫不留情麵,長矛鐵盾加身,架著眾人便往宣光殿走。


    看到眼前這一幕,所有人都察覺出了危險,徐寧召集了這麽多禁軍將所有朝臣都困在一個大殿裏那隻有一種可能——徐寧要發動政變!


    在眾人被驅趕至宣光殿的路上,從浮圖所趕來的一批宿衛慌慌張張奔向在道旁監督的徐寧,大喊:“右軍,皇後她……似乎有早產跡象!北宮室還……”


    “站了!”徐寧厲喝一聲,生怕對方說出安排幽宮之事,然而此時已有不少臣僚望過來,顯然是聽到了皇後有早產跡象之語。


    皇後參與朝中數年,也不乏羽翼,聞得此言,連忙甩開身邊押解自己的宿衛,指向徐寧道:“妖僧作法,戕害皇嗣,此乃大事,請右衛將軍速與領軍將軍出麵,逮捕僧眾。”


    此言一出,也有不少人能夠反應過來。


    “彭廷尉與秀安法師受賊人襲擊,眼下又是國鼎不穩,事關皇嗣,妖僧持咒弄法,竟頻頻出此惡事,還當請太保、司空入朝,主持大政!”


    聽到百官們的怒斥與責問,徐寧已有些不能淡然,麵上的猙獰之態毫不掩飾,當即吩咐宿衛道:“法會之日,不宜有血光。但有違背軍令者,捆縛出城,沉入洛水。”


    此令一出,眾臣嘩然,一時間不免有驚慌逃跑、大聲疾唿者。而那些宿衛也不再有所顧忌,更加強橫地將這些人用戈矛聚攏至一處,逼向宣光殿前行。雖說要不見血光,但當所有臣僚都被困在宣光殿後,整個禦道不乏淋淋血跡。


    徐寧內心早已火冒三丈,按照最初計劃,浮圖所呈現不祥之兆後,當即幽禁皇後,然後脅迫群臣奉詔清洗吳淼、王嶠以及陸氏族人。而今天,先是秀安法師與彭耽書出事,讓他不得不提前發動,在大義上虧了一層。


    現在,原本的皇後禍國之兆竟變成了妖僧迫害皇嗣,他也不得不再次用強,禁錮百官,保住曇靜和曇攸。若真請馮諫和吳淼等人出麵主持局麵,那些僧眾絕對會為了活命將他們之前所做的惡事供認不諱。


    正當徐寧深思之時,幾名宿衛半是挾持半是攙扶地將汝南王元漳架至眼前。


    徐寧連忙上前行一拜禮,解釋道:“今日誠有國賊弄事,某不敢獨攬大局,屆時或請汝南王出麵,主持宗室事務。若有任何意外,大王隻怕還要肩負更多啊……”


    元漳冷冷看了一眼徐寧,又望了望灰暗的天空,繼而幹笑道:“右衛將軍不必卑躬屈漆,故作殷勤,我肩可負何力,我誠自知。至於將軍是否有覆公折足之患,宜作深思。”


    聽到元漳這樣說,徐寧也有些惱其不識時務,隻厲聲吩咐兵眾:“先將汝南王送至別殿,切勿讓其接觸時流。此外,華林園附近宮門禁閉,勿使一人出入!”


    汝南王也是徐寧手裏的一張底牌。皇帝詔書上抬舉濮陽王,濮陽王與自己也並非全無合作可能,但是兗州世族的力量仍然太過龐大,一旦濮陽王活躍台上,必然擠壓自己與同僚的生存空間。因此他必須將汝南王握在手裏,一旦勢情不利,把兗州世族與陳留王氏鬥倒也是必然選擇。


    不到半個時辰,所有的朝臣都被集中在宣光殿內。隨著實質性的一步踏出,此次法會徹底成為政變,所有參與者都不再有退路。一條黃色的經幡從簷下脫落,飛向陰雲之際,整個洛陽宮的節日氣氛不再,九月金秋,唯剩肅殺。


    一切安定後,內禦道上便接連響起一串串馬蹄聲。已戎裝在身的數名武將,以及徐寧的兒子徐鳳在兵眾的簇擁下行至宣光殿前。徐鳳上前拱了拱手道:“父親,宮城北與西皆入掌控,是否要將皇後移至北宮?”


    徐寧想著,陸昭既有早產之兆,自然也就伴隨著生育危險。女子生產九死一生,一旦出現問題,他這個主張移宮之人,必然承擔首責。徐寧深思後道:“皇後移宮乃是大事,需與三公尚書商議,既然太保、司空均不在……先與魏令定計,才是正理。”


    說罷,徐寧便帶兵準備進入宣光殿。


    此時宣光殿內被控製的眾臣已陷入極度的驚恐,亦不乏惱怒,或切切私語,或向宿衛怒斥,整座殿宇如同鼎沸。當大門軋軋打開,徐寧出現在殿門口時,所有人都安靜下來,並且向他望去。畢竟是身兼中書令與右衛將軍,這些人即便心存不滿,此時也不敢有任何過激的言語。


    徐寧邁入殿內稍許,又對眾人施了一禮,雖然人群中不乏有人對他嗤之以鼻,他也不作氣惱,起身道:“今日驚擾諸公,實在失禮。但事發突然,其中細由還請諸公稍假耐心,容某自陳。”


    然而此時吏部尚書蘇昀站了出來,頗有不忿道:“今日本是法會盛事,我等俱至宮中。但一日之內,前有秀安法師、廷尉遭襲,後有妖佞作法,迫害皇嗣,如今我等又被你禁錮於此。我倒想問徐令,諸多事件頻頻發生,以至時局動蕩至此,身為中書,身為右衛將軍,徐令可否給大家一個交代?”


    徐寧長歎道:“秀安法師與彭廷尉接連出事,我也是深感疑惑。隻是此事當由洛陽令出麵,我也不便插手。”


    柳匡如則嚴肅道:“洛陽令難以分眾追查,也是頗有苦衷。濮陽王之藩過境,都城諸君不敢不備。不過今日之事,是否也當請汝南王出麵?汝南王既為宗正,又為太常,更是宗中長者……”


    說到這裏,眾人也不免環顧四周,發現汝南王竟然不在此處。不少兗州世族子弟也開始警覺起來,望向徐寧。


    王儉從人群中站了出來,語氣頗似質問:“徐令,不知汝南王何在?”


    第415章 背叛


    徐寧凝眉深思, 眼前三人雖然都是親近陸氏者,但本身的立場也有所不同。


    河東柳氏出身的柳匡如是陸昭嫡係,且此次政變直接關乎河東柳氏在朝中的話語權, 因此提問中不僅迴護陸氏,也希望能夠借汝南王之力稍作抵抗。


    而吏部尚書蘇昀出身武功蘇氏, 毗鄰長安, 對於蘇昀來說更希望通過政變拿到話語權,當然,其人本身或許也與陸氏達成了某種合謀。


    而王儉則大不相同, 其人任職行台與中樞尚書台,雖然代表陸氏, 但未必不會為家族進行考量。陳留王氏應該已經對濮陽王有一定程度上的策動,因此王儉十分關注汝南王的動向, 希望在政變中不會太過被動。


    如今出了這麽大的事,徐寧知道, 但憑一己之力很難有所功成,必須要依靠一支力量。而蘇昀和柳匡如都不可靠, 唯一能夠讓彼此放心交易達成合謀的, 隻有陳留王氏及其背後的濮陽王。沒有中書製詔,即便濮陽王入京也難稱大義,


    徐寧能夠做到如今位置, 也是極會審時度勢,當即道:“畿內佛佞塞道,妖氛彌盛, 皇後皇嗣俱危, 某自當以大義為重,怎敢以私意奪公, 自作主張。既然濮陽王過境,使洛陽令調兵不便,何不請濮陽王入洛,與汝南王一道主持大事?”


    “隻是皇後如今安危弗定,雖有早產跡象,但仍有拯救之機。是否有必要請濮陽王入洛主事,還在兩論吧。”


    徐寧這一番話,主要還是說給王儉聽。皇後尚未生產,結果未定。可一旦生下皇子,那麽皇子自然是第一順位繼承人。按照統序,濮陽王還要排在後麵。他說出這些話也是要試探陳留王氏有沒有動謀害皇後與皇嗣的心思。要是這點覺悟都沒有,他也不必跟著摻和,直接保陸氏皇嗣就是。


    柳匡如聞言,當即嗬斥道:“徐令欲為袁紹,引董卓之禍乎!”


    此時一名兗州世族出身的官員站了出來:“濮陽王乃海內名王,出身顯貴,其實西北莽夫可比。況且其人身為皇室,入朝隻是協助主事,未必就要帶諸多兵馬。”


    話音一落,許多人也紛紛附和,徐寧也眉頭一舒。畢竟濮陽王寡兵入洛,對於世族和徐寧來說都是好事,力量弱才能更加依靠他們。


    此時的王儉頗為尷尬,身為兗州世族在此間的代表,他也不好罔顧鄉情。陳留王氏看似勢大,但由於王謙的失策,也讓家族背上大戰不力的罪名。支持陸氏,最多就是將功抵過,但支持濮陽王,或許陳留王氏就能一飛衝天。如今,陳留王氏就如受傷的野獸,在這種複雜的時局內,也要時刻警惕這些本土勢力。因此,如果眾人要引濮陽王入都,陳留王氏支持,則有魁首之名,但若一力阻撓,實在有些力不從心。


    可是這些人所謀實在太大。引濮陽王入洛意味著什麽?意味著內宮以陸氏為首的勢力都要割除,而前線皇帝也必須出意外。


    皇帝有皇帝的班底,濮陽王有濮陽王的班底,兗州的世族已經把所有的賭注壓在你濮陽王身上了,皇帝在前線,還活的那麽健康,咱得幫皇帝死啊!


    當然這也不是沒有運作的可能,畢竟江州刺史是由吳玥擔著,不是完全沒有機會。而且一旦吳、王聯合,推舉濮陽王以這種方式上位,別的不說,揚州刺史蘇瀛的處理上就能輕鬆不少,日後江揚豫這個金三角為兗州世族所掌,在朝堂上必然更加有話語權。


    看著眼前已經爭論起來的朝臣們,徐寧隻是冷然一笑,旋即吩咐道:“先去看看浮圖所的情形如何了。”


    蒲團上有水漬,淡而透明,待發現時,突然襲來的一陣腹痛已然讓陸昭難以言語。種種跡象指明,羊水已破,皇後即將生產。然而沒有人知道,正是清晨陸昭多進了好些獅蠻栗子糕,以至於有此跡象。


    麝香有活血化瘀之效,亦有催產之功,霧汐知道藥效的厲害,當即令眾人扶皇後移至別宮。曇靜、曇攸不知生產之事,驟遇此節也有些慌亂。然而受徐寧之命,他們亦不敢放人離開,遂讓一眾僧侶攔於門外,命人先行上報徐寧。玄能意欲勸阻,卻被曇靜、曇攸二人強行拉下。


    霧汐見此狀也是又驚又氣,當即道:“此番惡事,非獨涉皇後皇嗣之安危。爾等僧眾身為國教之徒,皇門子弟,作法不慈,行舉不義,既損修行,又傷陛下體麵。待陛下歸來,不知爾等幾人得活?”


    曇靜為人圓滑,雙掌合十,施了一禮:“施主勿慮,皇後生產一事,右衛將軍已提前做過安排,產宮、產婆、禦醫都有所預備。隻是如今百官將集於宣光殿,皇宮內外,多有走動。若遣皇後急出,難免不便,因此貧僧先令人上報右衛將軍,使人戒嚴清道,這才好護送皇後前往產宮生產。”


    霧汐望著一眾僧侶冷笑兩聲,歎息道:“我笑你們即將亡命於此,卻還懵然無覺。浮圖所忽現不祥之兆,又逢皇後早產,不知朝野輿論將作何解?究竟是妖後禍國,還是妖僧為亂?倘或母子平安,徐寧意欲何為,想來也不必我來點明。倘或母子俱亡,罪衍於何人,亦無需我來點明。樁樁罪孽,種種惡行,徐寧怎會來擔?不過是將爾等僧眾收斬論罪罷了,還能幫他毀滅先前罪證。”


    霧汐見曇靜、曇攸等人已有所動搖,當即道:“開門!宿衛護送皇後移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門閥之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詩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詩槊並收藏門閥之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