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進又是失笑,沒想到自己想太多了,這個禮物可不是壞事,洋人路易還有那兩個被抓來的火器工匠,終究隔了一層,如果能有個漢人工匠那是最好。
不過趙進也有疑慮,漢人工匠接觸火器製造到底能懂行到什麽地步,會不會和自家那個發明出炮架炮車的師傅差不多?雖說也很可貴,但對自己需要的方向卻幫助不大,趙進隨即又反應過來另一件事,開口問道:“你說這個人姓朱?”
這朱姓在大明可是國姓,不少都是宗室一流,這大明宗室和徐州可實在走不到一路去,徐厚生笑著點頭說道:“姓朱,叫朱行書,還真是宗室出身,說是楚王那邊的,不過年頭久了,什麽封爵也沒有,也可以出城做活維生,大哥你放心,這人一提大明什麽事情都是咬牙切齒的,恨到骨頭裏。”
身為大明宗室這麽痛恨大明,而且身為宗室居然去過南洋,通曉火器製造,這個朱行書實在是有趣,趙進也忍不住笑,徐厚生湊趣說道:“這個人的確有意思,姐夫你要見見嗎?”
“等事情忙完了再說,擴編改製馬上就要開始,你先安頓好他們,不見麵也不耽誤他們鑽研火器,我還是那句老話,花錢要儉省計劃,不過在火器上,該花的就花。”趙進笑著說了句。
在家過完八月中秋之後,趙進讓父母都留在何家莊這裏,看看孫女孫子,然後照顧下已經顯出肚子的木淑蘭,他這段時間要住在議事廳那邊了,因為這擴編改製是第一等的大事,不能有什麽錯漏和耽擱,而且對於目前的趙字營來說,沒有時間從容擴編改變,而是要在運作中把這些做完,而且不能搞出亂子,這實在是繁重的很。
首先要做的是家丁團升級為家丁旅,團正升為旅正,這個名目提出來之後倒是沒有什麽異議,因為這旅也是用在軍兵上的古字古詞,讓大家比較意外的是,這次升格並不是各團隊一同進行,而是先從陳昇的第一團開始,陳昇這個家丁旅下麵有四個團,旅正直轄第一團,第一團長矛家丁一千,火銃家丁四百,旗手三人,鼓手三人,號手兩人,第二三四團,每個團長矛家丁八百,火銃家丁或弓手共一百,旗手、鼓手各二人、號手一人。
裝備上火銃、長矛、弓箭、火炮這個都是趙字營的製式,在鎧甲上各個團有些區別,第一團所有人盔甲齊全,其餘三個團做到每個團三個連全甲,頭盔全員配備。
然後配屬第一旅有火炮一連,三磅炮六門,騎馬家丁兩個連共二百騎,這都歸旅正直轄,在戰鬥時候指揮搭配,除此之外,另有兩個團練大隊負責輜重糧草,每個大隊八個連八百人,配有車馬,和當地雲山行聯動,為第一旅的後勤負責。
第一旅有旅正、團正和團副,連正、連副,隊正、隊副,第一團隻有團副,團正由旅正兼任,兩個團練輜重大隊平時歸當地雲山行統轄,戰時歸旅正指揮,這次第一團的擴編,除了第一團原有家丁之外,其餘家丁都是由團練升任,常年在徐州、邳州、河南歸德府、孔家莊值勤守備的團練,以及曆次跟隨出戰的團練,這次都是優先升級。
最優秀的團練連隊會被打散,直接補入第一團的空缺,其餘連隊則是進行組合,成為二、三、四團,熟悉趙字營內情的人仔細些就會發現規律,那就是組成新編各團的連隊一定不會是長期共同行動和駐紮的隊伍,畢竟除了山東田莊那邊的護莊團練之外,原來各處的團練都是幾百上千共同駐紮某處。
新增三個家丁團的團正、團副、連正和隊正都是由親衛隊以及三個團中表現優異、立有功勳的各級家丁擔任,而連副和隊副則是由原來團練連隊的連正和隊正降半級使用。
在這一次的擴編中,馬隊和內衛之外,年齡過三十的家丁,還有年齡超過二十六的團練都是不能繼續擔任家丁或者團練,而要轉入巡丁的序列。
第一旅第一團駐紮在濟寧城東南的泗水河靠近運河的區域,距離濟寧城四十裏,距離兗州府府城滋陽六十裏,第二團駐紮在巨野和鄆城之間的某處莊園內,第三團在成武、定陶、巨野三縣之間的某處,第四團則是在滕縣和鄒縣之間的北沙河畔,兩個輜重團練大隊則是和第一團在一起,騎馬家丁和炮連也和第一團同在一處營地。
關於陳昇所在第一團升為第一旅的命令最先給出,整個徐州都為這件事開始忙碌起來,團練升為家丁是最簡單的事情,被優選出來的各個連隊去往指定的地點集合,然後有雲山行運送過去裝備和給養。
連黃河上的蔡家船隊,在這個時候都停了所有的船運生意,而是在渡口那邊待命,運送編組完畢的第一旅各部過河北上。
雲山行派往各處的快馬信使大量增加,在隅頭鎮那邊的耿滿倉開始無比忙碌,這麽大的隊伍去往山東,要準備足夠的口糧和草料。
除了雲山行的各處物資調撥,趙字營主管各個方麵的人都是忙碌非常,一道道命令送往各處,為新組建的第一旅準備營房和各項需求。
不管如何忙碌,陳昇所在的第一團現在叫第一旅的防務責任依舊在,而且山東那邊需要一支足夠的力量過去鎮守,所以這第一旅的組建過程並沒有耽擱什麽,需要的人員和物資不斷的匯集而來,編組成各團各連,然後向北開拔。
這編組、準備的過程本身已經驚人駭目了,這麽幾千家丁,要準備兵甲、糧草、營房,開拔去往山東需要車馬和船隻,需要沿途接應,如果是大明的官府和地方來操辦這個事情,最快也要幾個月,慢的一年也有可能,而且從上到下人人會伸手克扣,地方上會叫苦不迭,這新組建的兵馬也會騷擾百姓,甚至犯下案子。
可趙字營這個如此簡易快捷,幾乎是平地生成,命令發出,半個月不到,隊伍就已經集合完畢,現在已經過了黃河,據說前導馬隊已經進入山東了。
如此強大的組織和動員,如此驚人的效率,稍微懂行的人都會被這個速度震驚,如果再親眼看到這第一旅的行進和氣勢,就更會被震撼,這根本不像是一支剛剛組成的營頭,倒像已經征戰幾年甚至十年的強軍。
不過,能看出這些的隻是少數,這年頭文貴武賤、重文輕武,即便是在尚武的徐州,能看懂的也不多,看懂的往往都已經在趙字營中了。
真正讓大家震驚的是這道命令本身,這一個旅光家丁就近五千,加上輜重大隊,就是近幾千,而且這還是趙字營的家丁,不是官軍那種充數的步卒,更不要說那六門火炮,兩百騎馬家丁,近千杆火銃,幾百弓手,如果算上那鎧甲的裝備就更是驚人,差不多做到了一半全身鐵甲。
光是這紙麵上的數字拿出來就已經驚人駭目了,官軍那些總兵副將參將的,他們身邊的親衛親兵有幾個能穿全身鐵甲,有馬的還好說,沒馬的步戰親衛能有半身甲就要說主將大方了,這第一旅可是兩千多家丁有這樣的裝備!
陳昇手下直管近七千人,在大明軍鎮體係裏,如果不是九邊的邊將,身為總兵手下也不過四千到六千上下,而且這些兵卒中大部分都是充數的,也拿著兵器,也能上陣殺人,可隻能擺個陣勢打個順風仗,真正血戰攻堅,都要靠主將以及各級將佐身邊的親衛親兵,而徐州人都知道趙字營講究的就是人人能戰,那家丁可以披堅執銳、勇猛剛強,團練同樣差不了多少,這陳昇不光部下兵馬比大明的總兵要多,而且實力也是遠遠超過。
組建起這麽大的集團,然後放到山東那邊去,現在山東全省的兵力恐怕也就這個數目,而且還分散在各個府縣要衝,趙字營想要幹什麽?難道這就要造反了?可如果要造反,也不該這麽無聲無息,整個徐州和他們控製的地盤都該被動員起來,而不是這樣順理成章,好像朝廷任免一名官員一樣的簡單。
以往趙字營內有什麽升職,和趙字營關係密切的人知道了,都會前往那家人恭賀,這一次陳昇升任旅正,這名號大家都是似懂非懂,可手下實力的膨脹就告訴大家這個擢升到底是什麽程度,按說在徐州城內的陳家應該門庭若市,道賀送禮的人應該踏破了門檻,可實際上去得人很少,上門的人也被告知,老太爺去何家莊了,暫時不見客。
陳昇馬上要帶隊北上,父子馬上就要分離,當爹的要過去看看這不奇怪,不過誰也沒想到陳武唉聲歎氣了一路,見到陳昇之後,眼淚都流了下來,原本頗為粗豪暢快的陳武抓著陳昇的手說不出話來,就這麽看了半天才開口說道:“兒啊,咱們不跟著趙家走了,咱們去江南過太平日子好不好?”
*******
感謝“用戶東方、用戶風樺、用戶寒夜、在北方、元亨利貞、風中龍王”幾位老友的打賞,話說這是要把東南西北都湊齊了嗎?謝謝大家的訂閱和月票,謝謝大家
不過趙進也有疑慮,漢人工匠接觸火器製造到底能懂行到什麽地步,會不會和自家那個發明出炮架炮車的師傅差不多?雖說也很可貴,但對自己需要的方向卻幫助不大,趙進隨即又反應過來另一件事,開口問道:“你說這個人姓朱?”
這朱姓在大明可是國姓,不少都是宗室一流,這大明宗室和徐州可實在走不到一路去,徐厚生笑著點頭說道:“姓朱,叫朱行書,還真是宗室出身,說是楚王那邊的,不過年頭久了,什麽封爵也沒有,也可以出城做活維生,大哥你放心,這人一提大明什麽事情都是咬牙切齒的,恨到骨頭裏。”
身為大明宗室這麽痛恨大明,而且身為宗室居然去過南洋,通曉火器製造,這個朱行書實在是有趣,趙進也忍不住笑,徐厚生湊趣說道:“這個人的確有意思,姐夫你要見見嗎?”
“等事情忙完了再說,擴編改製馬上就要開始,你先安頓好他們,不見麵也不耽誤他們鑽研火器,我還是那句老話,花錢要儉省計劃,不過在火器上,該花的就花。”趙進笑著說了句。
在家過完八月中秋之後,趙進讓父母都留在何家莊這裏,看看孫女孫子,然後照顧下已經顯出肚子的木淑蘭,他這段時間要住在議事廳那邊了,因為這擴編改製是第一等的大事,不能有什麽錯漏和耽擱,而且對於目前的趙字營來說,沒有時間從容擴編改變,而是要在運作中把這些做完,而且不能搞出亂子,這實在是繁重的很。
首先要做的是家丁團升級為家丁旅,團正升為旅正,這個名目提出來之後倒是沒有什麽異議,因為這旅也是用在軍兵上的古字古詞,讓大家比較意外的是,這次升格並不是各團隊一同進行,而是先從陳昇的第一團開始,陳昇這個家丁旅下麵有四個團,旅正直轄第一團,第一團長矛家丁一千,火銃家丁四百,旗手三人,鼓手三人,號手兩人,第二三四團,每個團長矛家丁八百,火銃家丁或弓手共一百,旗手、鼓手各二人、號手一人。
裝備上火銃、長矛、弓箭、火炮這個都是趙字營的製式,在鎧甲上各個團有些區別,第一團所有人盔甲齊全,其餘三個團做到每個團三個連全甲,頭盔全員配備。
然後配屬第一旅有火炮一連,三磅炮六門,騎馬家丁兩個連共二百騎,這都歸旅正直轄,在戰鬥時候指揮搭配,除此之外,另有兩個團練大隊負責輜重糧草,每個大隊八個連八百人,配有車馬,和當地雲山行聯動,為第一旅的後勤負責。
第一旅有旅正、團正和團副,連正、連副,隊正、隊副,第一團隻有團副,團正由旅正兼任,兩個團練輜重大隊平時歸當地雲山行統轄,戰時歸旅正指揮,這次第一團的擴編,除了第一團原有家丁之外,其餘家丁都是由團練升任,常年在徐州、邳州、河南歸德府、孔家莊值勤守備的團練,以及曆次跟隨出戰的團練,這次都是優先升級。
最優秀的團練連隊會被打散,直接補入第一團的空缺,其餘連隊則是進行組合,成為二、三、四團,熟悉趙字營內情的人仔細些就會發現規律,那就是組成新編各團的連隊一定不會是長期共同行動和駐紮的隊伍,畢竟除了山東田莊那邊的護莊團練之外,原來各處的團練都是幾百上千共同駐紮某處。
新增三個家丁團的團正、團副、連正和隊正都是由親衛隊以及三個團中表現優異、立有功勳的各級家丁擔任,而連副和隊副則是由原來團練連隊的連正和隊正降半級使用。
在這一次的擴編中,馬隊和內衛之外,年齡過三十的家丁,還有年齡超過二十六的團練都是不能繼續擔任家丁或者團練,而要轉入巡丁的序列。
第一旅第一團駐紮在濟寧城東南的泗水河靠近運河的區域,距離濟寧城四十裏,距離兗州府府城滋陽六十裏,第二團駐紮在巨野和鄆城之間的某處莊園內,第三團在成武、定陶、巨野三縣之間的某處,第四團則是在滕縣和鄒縣之間的北沙河畔,兩個輜重團練大隊則是和第一團在一起,騎馬家丁和炮連也和第一團同在一處營地。
關於陳昇所在第一團升為第一旅的命令最先給出,整個徐州都為這件事開始忙碌起來,團練升為家丁是最簡單的事情,被優選出來的各個連隊去往指定的地點集合,然後有雲山行運送過去裝備和給養。
連黃河上的蔡家船隊,在這個時候都停了所有的船運生意,而是在渡口那邊待命,運送編組完畢的第一旅各部過河北上。
雲山行派往各處的快馬信使大量增加,在隅頭鎮那邊的耿滿倉開始無比忙碌,這麽大的隊伍去往山東,要準備足夠的口糧和草料。
除了雲山行的各處物資調撥,趙字營主管各個方麵的人都是忙碌非常,一道道命令送往各處,為新組建的第一旅準備營房和各項需求。
不管如何忙碌,陳昇所在的第一團現在叫第一旅的防務責任依舊在,而且山東那邊需要一支足夠的力量過去鎮守,所以這第一旅的組建過程並沒有耽擱什麽,需要的人員和物資不斷的匯集而來,編組成各團各連,然後向北開拔。
這編組、準備的過程本身已經驚人駭目了,這麽幾千家丁,要準備兵甲、糧草、營房,開拔去往山東需要車馬和船隻,需要沿途接應,如果是大明的官府和地方來操辦這個事情,最快也要幾個月,慢的一年也有可能,而且從上到下人人會伸手克扣,地方上會叫苦不迭,這新組建的兵馬也會騷擾百姓,甚至犯下案子。
可趙字營這個如此簡易快捷,幾乎是平地生成,命令發出,半個月不到,隊伍就已經集合完畢,現在已經過了黃河,據說前導馬隊已經進入山東了。
如此強大的組織和動員,如此驚人的效率,稍微懂行的人都會被這個速度震驚,如果再親眼看到這第一旅的行進和氣勢,就更會被震撼,這根本不像是一支剛剛組成的營頭,倒像已經征戰幾年甚至十年的強軍。
不過,能看出這些的隻是少數,這年頭文貴武賤、重文輕武,即便是在尚武的徐州,能看懂的也不多,看懂的往往都已經在趙字營中了。
真正讓大家震驚的是這道命令本身,這一個旅光家丁就近五千,加上輜重大隊,就是近幾千,而且這還是趙字營的家丁,不是官軍那種充數的步卒,更不要說那六門火炮,兩百騎馬家丁,近千杆火銃,幾百弓手,如果算上那鎧甲的裝備就更是驚人,差不多做到了一半全身鐵甲。
光是這紙麵上的數字拿出來就已經驚人駭目了,官軍那些總兵副將參將的,他們身邊的親衛親兵有幾個能穿全身鐵甲,有馬的還好說,沒馬的步戰親衛能有半身甲就要說主將大方了,這第一旅可是兩千多家丁有這樣的裝備!
陳昇手下直管近七千人,在大明軍鎮體係裏,如果不是九邊的邊將,身為總兵手下也不過四千到六千上下,而且這些兵卒中大部分都是充數的,也拿著兵器,也能上陣殺人,可隻能擺個陣勢打個順風仗,真正血戰攻堅,都要靠主將以及各級將佐身邊的親衛親兵,而徐州人都知道趙字營講究的就是人人能戰,那家丁可以披堅執銳、勇猛剛強,團練同樣差不了多少,這陳昇不光部下兵馬比大明的總兵要多,而且實力也是遠遠超過。
組建起這麽大的集團,然後放到山東那邊去,現在山東全省的兵力恐怕也就這個數目,而且還分散在各個府縣要衝,趙字營想要幹什麽?難道這就要造反了?可如果要造反,也不該這麽無聲無息,整個徐州和他們控製的地盤都該被動員起來,而不是這樣順理成章,好像朝廷任免一名官員一樣的簡單。
以往趙字營內有什麽升職,和趙字營關係密切的人知道了,都會前往那家人恭賀,這一次陳昇升任旅正,這名號大家都是似懂非懂,可手下實力的膨脹就告訴大家這個擢升到底是什麽程度,按說在徐州城內的陳家應該門庭若市,道賀送禮的人應該踏破了門檻,可實際上去得人很少,上門的人也被告知,老太爺去何家莊了,暫時不見客。
陳昇馬上要帶隊北上,父子馬上就要分離,當爹的要過去看看這不奇怪,不過誰也沒想到陳武唉聲歎氣了一路,見到陳昇之後,眼淚都流了下來,原本頗為粗豪暢快的陳武抓著陳昇的手說不出話來,就這麽看了半天才開口說道:“兒啊,咱們不跟著趙家走了,咱們去江南過太平日子好不好?”
*******
感謝“用戶東方、用戶風樺、用戶寒夜、在北方、元亨利貞、風中龍王”幾位老友的打賞,話說這是要把東南西北都湊齊了嗎?謝謝大家的訂閱和月票,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