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時,劉欣仍然少不了去新華書店看書。站在書櫃前,她完全投入到書的境界中,偶爾抬頭活動,她看見了一個熟悉的背影,父親的背影,對,父親的背影是這樣的,對石誌文是父親劉欣心裏開始懷疑,因為這個背影的原故。背影來到高考參考書的櫃台前,向服務員諮詢。從側麵劉欣看到那是祝以倫,祝董,他是碩成碩傑的繼父,可是他們為什麽會一個姓氏呢?他是來給碩傑買參考書的嗎?這樣的話,應該可以幫他忙,或者說幫碩傑忙。 “劉欣小姑娘,是你。你在這邊買書嗎?”祝以倫轉身看見了劉欣,很高興又驚訝地打招唿。
“我——今天休息,沒事就來書店逛逛。”
“為什麽不出去玩呢?古城蘇州可有很多值得去品嚐的地方,園林是一絕,留園,拙政園,虎丘,還有寒山寺,那首詩‘姑蘇城市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有學過吧,有聽到過寒山寺每晚的鍾聲嗎?是這個城市的又一絕哦。還有那些很有名氣的古鎮,七裏山塘,木瀆,同裏,去那裏看看,感受江南水鄉的韻味與意境。”說起蘇州,祝以倫如數家珍,他這個當年的書生,就喜歡天堂蘇州。從外鄉人到新蘇州人,十幾年他都在這裏呆了下來。也去過其它一些城市,還是死命熱愛蘇州。
“剛來這裏,不太了解,而且沒有朋友,沒人陪我去玩。以後會有機會的,我不會錯過它們的。祝董買什麽書呢?我來幫你找。”
“有關高考的,你應該懂吧。”
“買給你孩子的嗎?他很幸福,壓力很大吧。”邊挑書劉欣邊跟祝以倫說。
“難得那小子好好學習,我這個作繼父的欣慰了。”
“繼父?多不容易啊,很艱辛的吧,你很偉大!”劉欣多希望祝以倫能把她所有的疑問都給解答,但她知道時機不到,一切隻有順其自然。她語無倫次地說話能否套出祝以倫口中的秘密呢?不能的,久曆沙場的祝以倫不會輕信人,或許說不會那麽輕意地將秘密說出來,雖然憋在心裏很難受,很想找人傾訴。
“你喜歡什麽書,多挑幾本,我送給你。”祝以倫轉移了話題。
“不用了,我習慣在書店看書,但很少買書的。”
“是因為沒錢嗎?以前我也這樣的。”祝以倫笑了,劉欣紅著臉被看穿的窘迫,自己以前也有過,仿佛看到了當年的自己,無形中多了份親近感。
“就這些書,你要去哪裏?我帶你一程。”祝以倫把書遞給了服務員,轉身問劉欣。
“知道為什麽蘇州的房子都不高嗎?”祝以倫問劉欣。祝以倫的車上貼著那張照片,那支中國節也吊在了反光鏡上,那刻劉欣有了錯覺,以為是坐在父親的車上。
“不知道。”劉欣傻傻在搖頭,眉開眼笑地盯著那中國節遐想。父母當年的定情信物就是中國節,這是媽媽的,現在她掛在了這裏,這支中國節的主人應該是爸爸,可是祝以倫他是爸爸嗎?他有與爸爸一樣的背影,有自己當年的照片,他還有什麽?還有什麽可以證實他就是父親。劉欣想對自己,想對石誌文,想對祝以倫說對不起,她真的很抱歉,因為自己太不孝,才會不認識父親。
“因為保護古城,所以古城四周的房子都有高度限製,不能超出遮住了古城,這是很好的,保護文化遺產。看那粉牆黛瓦,雕簷翹角多美,多有特色。”從車窗望出去,劉欣正看到祝以倫口中說的。曾經也央求過父親,要帶女兒遊蘇州的,這算嗎? “好美。”劉欣一語雙關地說,不過這話的另一層意思隻有她才明白。
“我想下去看看那邊的工地,這是我們公司新開發的案子。”車開過一個大建築工地時,祝以倫對劉欣講。
劉欣跟祝以倫來到工地,看到忙忙碌碌辛苦賣力的農民工,就像看到了父親在其中勞作。他們沒多少文化,卻好心腸,他們可能粗魯點,卻沒有心計。他們是城市的建設者,卻也是城市的過客,像遊機戰爭似的,他們在城市內外打轉。
“我就是從農民工做起的,你看那邊的高樓,都是我們給建起來的。”祝以倫舉起左手張開手掌指著遠方驕傲地說,他很想給孩子們上一課的,但是碩成碩傑又怎麽可能來工地,他們會因為自己是建設高樓的工作而自豪嗎?也許女兒會,可是女兒會與自己相認嗎?
“哇,真偉大,多好的傑作啊。”順著手的方向劉欣望過去,那是一幢很雄偉壯觀的大樓,氣勢很渾厚。也因為順著祝以倫舉起的手,劉欣看到祝以倫左手上的痕,那年,爸爸為女兒做笛子時曾劃傷過左手,就那個位子,一條很長的記,包好手的爸爸把女兒抱在腿上,聽女兒天真的問題。問爸爸蘇州好還是四川好。爸爸笑著說都好。又問爸爸在蘇州做什麽工作?爸爸摸著女兒的頭,說在外麵建房子。修房子嗎?那爸爸也給女兒修房子好嗎?房子兩層樓,屋前要有梔子花,要有秋千。
跟祝以倫道了別,劉欣坐公交來到木瀆古鎮,青石板的路麵,木製小樓,如織的遊人,百年的店麵,絲綢的繡花,袖珍的折扇圓扇,陋窗,雲牆,樓亭,小榭,假山,石峰,池塘,金魚,古植物,一一地都在劉欣的眼裏,所想到就是馬誌遠筆下的小橋,流水,人家,美女,對還有碧玉佳人。的確是好地方,難怪祝董喜歡。祝董的背影,他手上的痕跡和自己小時候的獨照,一副副畫麵放電影似的在眼前閃現,他才是自己的父親吧?劉欣疑惑,可是石誌文呢?他不是修了親情屋嗎?父親隻有一個,是不能選擇的,但劉欣判斷不了。她很不滿自己,會有這樣的事,會有這樣的女兒嗎?想得心都痛了,老天爺在開怎樣的玩笑,這並不可笑呀,是可憐可悲可歎可氣可恨可恥。劉欣無力地靠在小橋的欄杆上,一股股冰凍感襲來,路人問她沒事吧,她揮揮手表示自己很好,強撐下來總算贏得勝利。
就在古鎮附近有不高的山,靈岩山是最近的,看見山就像看見了家鄉,無盡的親切與無盡的激動,讓劉欣的腳步朝山上而去。靈岩山又是一個景區,山路蜿蜒曲折,兩邊有各種小玩易的儺點,由這條主山路分開的山,一邊是樹木,一邊是竹子,景區與自然不同的是不雜亂,沒有亂生的野花野草,一切都井井有條。來到山頂,放眼望去,西方那邊也有群山,西方,家的方向,在家的山上,望出去的還是山,綿綿起伏的大小都不同的群山,在家的山上,可以感受一山更比一山高。這裏呢,能看到更多平原的風光。
在山頂,站在岩石上,立在山風中,劉欣朝著家的方向大叫媽媽,爺爺,三捺,飛宇,姐姐,也叫爸爸,那是聲嘶力竭的唿喊,是淚水都撒向了山風中的唿喊。
這時的四川,這時的劉欣家裏,媽媽拿著她的照片在發呆,爺爺床上桌上歎氣,弟弟在廚房做飯,繼父在地裏勞作,放假迴來的三捺,看到這樣的場麵,心都碎了,在外的劉欣能想像家的情況嗎?在外的劉欣過得怎麽呢?
“三捺哥哥,看爺爺每年都種的西紅柿又紅了,姐姐最喜歡生吃它了,你看我從地裏摘了多少迴來,你也吃幾個吧,幫姐姐吃。姐姐還愛吃魚,叔叔(三捺舅舅)送來的,爸爸教我做了,我做給姐姐吃,可是姐姐什麽時候迴來呀?”弟弟劉建很想姐姐,以前姐姐總和三捺一起迴來的,但這兩次姐姐都沒迴來,家裏人都沒有告訴他姐姐離家出走了,對外也封鎖了消息,所以連報紙的報道都沒有寫出具體的情況。
“姐姐很快就迴來了。”三捺走過去抱著弟弟的頭克製著情感傷感地說。
“劉媽媽,劉欣在網上給我留言說,她在外麵過得很好,讓你們不要擔心她,她會保重自己,她希望你們也好好地保重,說農活太重太累,做不了就算了,要好好休息。”三捺在撒謊,他寫出去了大量的郵件,劉欣隻迴複了一封,隻說自己在外很好,叫家裏人放心,並讓三捺多照顧多安慰家人,也讓他與弟弟好好學習。其它沒有了,關於她在哪裏,她在幹什麽?為什麽離家出走,為什麽放棄高考,她什麽也沒說。劉欣你幹了什麽?你要幹什麽?你為什麽這麽幹?三捺太想找到劉欣問個明白。
“是嗎?女子在哪裏,在做啥子,有沒有吃飽,有沒有穿溫,她說什麽時候迴家團圓?”三捺的話還沒說完,劉媽媽就激動地搶白,口沫四濺。
迴到城裏,三捺又開始給劉欣寫郵件,房間裏貼滿了劉欣的照片,三捺寫兩句就要起身看看劉欣照片,在心裏寫著另一封信。以前挑燈夜戰,他也會在想睡覺時,看劉欣的照片,以想她來給自己提神。
劉欣又穿上了那飛宇扔掉的衣服,為此飛宇很生氣,很生氣,真是個頑固不化的家夥。隻是看到劉欣無精打采,飛宇不忍數落,不想火上澆油。想到平時劉欣很聽古月英的話,他把事情向古月英說了,希望通過古月英來改變劉欣。
“畢竟她還很小嘛,慢慢來咯,她自己一時也很難接受改變的呀。你可要像個大哥哥那樣愛護她,疼愛她,幫助她,我也會像姐姐一樣在關心她,這樣的妹妹可難找哦。她也可以讓你從側麵了解石盼呀,川妹子都是有個性的哦。”古月英一口氣對生氣的飛宇說了那麽多,要的效果就是讓飛宇消氣,多替劉欣開脫。
“就是因為她年齡小,很多事情我都原諒了她,可是她也不能這樣不識好人心,不尊重人吧。真是爛泥扶不上牆。”飛宇太火了,無辜地叫道。
“不對哦,團長,不尊重人的是你吧,扔她的衣服,你想過她的感受嗎?你這是明顯的瞧不起。”這句話堵得飛宇啞口無言了,也許一開始就是他的錯,隻想單方麵的改變劉欣,也沒跟她溝通,照顧她的感受,問她的意見,安撫她被改變後的情緒。這樣讓她反感了,所以她在他麵前打扮得如都市人,但她的本質還是以前的她,她可以三天才洗次頭洗次澡,還是睡覺不穿睡衣,還是不懂美容與護理,還是會強迫已吃飽的肚子像收垃圾一樣把剩下的飯菜裝下,還是會每次迴家都記不住要換拖鞋。真是一個把什麽都藏在心裏的冰凍女孩,一個外表是圓內在卻有著很多棱角的人,可惡可愛。所以她穿著西裝也沒錢坐公交,飛宇你要的就是虛有其表嗎?
古月英是那種可以做知己的人,不論是紅顏還是藍顏。她把新來的女同事都聚在一起,很溫和地與她們溝通平時應怎樣著裝,應怎樣畫妝。這方麵劉欣當聽眾完全是因為不懂,但她聽了,雖然不想在這些方麵浪費時間,可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曾不以為然,但是第一眼還是看的人外表呀!
“看見軋神仙節上那些穿著氣球服的八仙了嗎?是不是很有趣呀。”古月英部劉欣。
“太奇妙了,迴到了小時候一樣快樂。謝謝你哦,隊長,我知道那些話都是對我說的,謝謝你用這樣的方式教導我。我會注意形象的,以後不會再像個孩子,老是穿童裝。”古月英說的很對年青人穿著應該明朗有朝氣,不是深沉也不要幼稚,有個性不張揚,有顏色不刺眼,有風格不招搖。
“冰雪聰明嘛,沒有枉費我一片苦心,不過也沒事,這是個過程,需要時間,慢慢來,你還小,想不到也可以原諒,因為你的生活重點還沒有放在這上麵來。”
是的,沒有放在這上麵,劉欣在心裏迴答。“謝謝。”劉欣感激的笑眯小了眼,挑高了眉。“隊長,我可以冒昧地問你一個問題嗎?”劉欣試了幾次,最終鼓起了勇氣,決定問出這個問題。
“說吧,隻要我知道的,我都會告訴你的。”古月英以為是工作上的問題,她這個老江湖不難迎刃而解。
“為什麽碩成哥與祝董不是親生父子,卻同姓呢?是碩成哥他們改為祝姓的嗎?真難為他們了!”劉欣佩服同情地說。
“不是他們改姓,他們本就姓祝,是他們繼父隨他們改為祝姓的。”年齡小,所以好奇敏感,所以問這個問題。像給妹妹解答的味道古月英給劉欣了答案。劉欣就此打住了,她不敢再問下去,這樣的話會讓人生疑,她不直接問飛宇的原因就在於此。那祝董以前姓什麽?誰來告訴她。
祝碩成離開繼父的公司時,被石誌文的兒子石峰叫住,他隱約地暗示了祝碩成,父親石誌文知道當年事情的真相。祝碩成不知為什麽石峰要告訴這個,隻一心想有線索就要繼續追查。但石誌文忠忠耿耿,很迴避祝碩成的問話,都說不知道。還反過來勸慰碩成祝以倫不容易,是個好人,要好好孝順他。談話無果而終,慢慢來吧,總有水落石出的一天,現在又是特殊時期,弟弟要高考,不能讓有著同樣強烈愛憎的他分神。考試後就放心了,還可以讓他幫忙,來公司做臥底,監視祝以倫與石誌文,看他們有何勾當,獲得罪證。
石誌文不敢馬虎大意,立即把碩成找他的事通報給祝以倫。
“沒關係,不要著急,我知道他在查,他上警校,為的就是這個。”祝以倫無畏地說,他不怕真相被攤牌,有時甚至希望如此,但是石誌文還有另一個兄弟(在農村老家)怎麽辦?他不怕坐牢,但兄弟們怕呀,他們是間接的殺人兇手啊。
“老弟啊,苦了你。下輩子我甘願為你為你四川的親人做牛做馬,謝謝你救我,救我的家,還讓我們過上了那麽好的日子。”石誌文感徹肺腑地說,沒有祝以倫這個當年也叫石誌文的兄弟,他哪有今天!
“事情都過去了,我們是患難與共的兄弟嘛。誰都會犯錯,誰都有年輕氣盛的時候,隻是我們一錯就成了千古恨呀,悔不該當初帶你們去公園玩呀,這樣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了,我才是罪魁禍首,這樣做是我自願的,你也不用愧疚。”為了兄弟能平安幸福,他活在不幸中沒關係,可是在四川的家人與女兒是無辜的呀,雖然早就離婚,女兒媽媽又組建了新的家庭,但他真的很內疚,給她們帶來了那麽大的傷害。最對不起的就是女兒,不能去看她,不能聯係她,不能去打探她。
自從看到劉欣後,想到女兒,就會想起劉欣,女兒長得怎樣,他不知道,也想像不到。劉欣給了他親情的享受與女兒的乖巧可愛,祝以倫突然很想念那孩子,她能分享自己的故事,還能帶來很多舒心與安慰。缺少了父親關愛的女兒也會那樣懂事,早熟嗎?在農村女兒是不是也做些笨重的農活,可恨當父親的不能去幫她,不能給她疼愛。想起女兒就沒完沒了,而且越想難過,女兒,會不會也像劉欣那樣開朗,常露天使笑容。這些心事常年憋在心需要找個人來傾訴,劉欣可以嗎?
“我——今天休息,沒事就來書店逛逛。”
“為什麽不出去玩呢?古城蘇州可有很多值得去品嚐的地方,園林是一絕,留園,拙政園,虎丘,還有寒山寺,那首詩‘姑蘇城市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有學過吧,有聽到過寒山寺每晚的鍾聲嗎?是這個城市的又一絕哦。還有那些很有名氣的古鎮,七裏山塘,木瀆,同裏,去那裏看看,感受江南水鄉的韻味與意境。”說起蘇州,祝以倫如數家珍,他這個當年的書生,就喜歡天堂蘇州。從外鄉人到新蘇州人,十幾年他都在這裏呆了下來。也去過其它一些城市,還是死命熱愛蘇州。
“剛來這裏,不太了解,而且沒有朋友,沒人陪我去玩。以後會有機會的,我不會錯過它們的。祝董買什麽書呢?我來幫你找。”
“有關高考的,你應該懂吧。”
“買給你孩子的嗎?他很幸福,壓力很大吧。”邊挑書劉欣邊跟祝以倫說。
“難得那小子好好學習,我這個作繼父的欣慰了。”
“繼父?多不容易啊,很艱辛的吧,你很偉大!”劉欣多希望祝以倫能把她所有的疑問都給解答,但她知道時機不到,一切隻有順其自然。她語無倫次地說話能否套出祝以倫口中的秘密呢?不能的,久曆沙場的祝以倫不會輕信人,或許說不會那麽輕意地將秘密說出來,雖然憋在心裏很難受,很想找人傾訴。
“你喜歡什麽書,多挑幾本,我送給你。”祝以倫轉移了話題。
“不用了,我習慣在書店看書,但很少買書的。”
“是因為沒錢嗎?以前我也這樣的。”祝以倫笑了,劉欣紅著臉被看穿的窘迫,自己以前也有過,仿佛看到了當年的自己,無形中多了份親近感。
“就這些書,你要去哪裏?我帶你一程。”祝以倫把書遞給了服務員,轉身問劉欣。
“知道為什麽蘇州的房子都不高嗎?”祝以倫問劉欣。祝以倫的車上貼著那張照片,那支中國節也吊在了反光鏡上,那刻劉欣有了錯覺,以為是坐在父親的車上。
“不知道。”劉欣傻傻在搖頭,眉開眼笑地盯著那中國節遐想。父母當年的定情信物就是中國節,這是媽媽的,現在她掛在了這裏,這支中國節的主人應該是爸爸,可是祝以倫他是爸爸嗎?他有與爸爸一樣的背影,有自己當年的照片,他還有什麽?還有什麽可以證實他就是父親。劉欣想對自己,想對石誌文,想對祝以倫說對不起,她真的很抱歉,因為自己太不孝,才會不認識父親。
“因為保護古城,所以古城四周的房子都有高度限製,不能超出遮住了古城,這是很好的,保護文化遺產。看那粉牆黛瓦,雕簷翹角多美,多有特色。”從車窗望出去,劉欣正看到祝以倫口中說的。曾經也央求過父親,要帶女兒遊蘇州的,這算嗎? “好美。”劉欣一語雙關地說,不過這話的另一層意思隻有她才明白。
“我想下去看看那邊的工地,這是我們公司新開發的案子。”車開過一個大建築工地時,祝以倫對劉欣講。
劉欣跟祝以倫來到工地,看到忙忙碌碌辛苦賣力的農民工,就像看到了父親在其中勞作。他們沒多少文化,卻好心腸,他們可能粗魯點,卻沒有心計。他們是城市的建設者,卻也是城市的過客,像遊機戰爭似的,他們在城市內外打轉。
“我就是從農民工做起的,你看那邊的高樓,都是我們給建起來的。”祝以倫舉起左手張開手掌指著遠方驕傲地說,他很想給孩子們上一課的,但是碩成碩傑又怎麽可能來工地,他們會因為自己是建設高樓的工作而自豪嗎?也許女兒會,可是女兒會與自己相認嗎?
“哇,真偉大,多好的傑作啊。”順著手的方向劉欣望過去,那是一幢很雄偉壯觀的大樓,氣勢很渾厚。也因為順著祝以倫舉起的手,劉欣看到祝以倫左手上的痕,那年,爸爸為女兒做笛子時曾劃傷過左手,就那個位子,一條很長的記,包好手的爸爸把女兒抱在腿上,聽女兒天真的問題。問爸爸蘇州好還是四川好。爸爸笑著說都好。又問爸爸在蘇州做什麽工作?爸爸摸著女兒的頭,說在外麵建房子。修房子嗎?那爸爸也給女兒修房子好嗎?房子兩層樓,屋前要有梔子花,要有秋千。
跟祝以倫道了別,劉欣坐公交來到木瀆古鎮,青石板的路麵,木製小樓,如織的遊人,百年的店麵,絲綢的繡花,袖珍的折扇圓扇,陋窗,雲牆,樓亭,小榭,假山,石峰,池塘,金魚,古植物,一一地都在劉欣的眼裏,所想到就是馬誌遠筆下的小橋,流水,人家,美女,對還有碧玉佳人。的確是好地方,難怪祝董喜歡。祝董的背影,他手上的痕跡和自己小時候的獨照,一副副畫麵放電影似的在眼前閃現,他才是自己的父親吧?劉欣疑惑,可是石誌文呢?他不是修了親情屋嗎?父親隻有一個,是不能選擇的,但劉欣判斷不了。她很不滿自己,會有這樣的事,會有這樣的女兒嗎?想得心都痛了,老天爺在開怎樣的玩笑,這並不可笑呀,是可憐可悲可歎可氣可恨可恥。劉欣無力地靠在小橋的欄杆上,一股股冰凍感襲來,路人問她沒事吧,她揮揮手表示自己很好,強撐下來總算贏得勝利。
就在古鎮附近有不高的山,靈岩山是最近的,看見山就像看見了家鄉,無盡的親切與無盡的激動,讓劉欣的腳步朝山上而去。靈岩山又是一個景區,山路蜿蜒曲折,兩邊有各種小玩易的儺點,由這條主山路分開的山,一邊是樹木,一邊是竹子,景區與自然不同的是不雜亂,沒有亂生的野花野草,一切都井井有條。來到山頂,放眼望去,西方那邊也有群山,西方,家的方向,在家的山上,望出去的還是山,綿綿起伏的大小都不同的群山,在家的山上,可以感受一山更比一山高。這裏呢,能看到更多平原的風光。
在山頂,站在岩石上,立在山風中,劉欣朝著家的方向大叫媽媽,爺爺,三捺,飛宇,姐姐,也叫爸爸,那是聲嘶力竭的唿喊,是淚水都撒向了山風中的唿喊。
這時的四川,這時的劉欣家裏,媽媽拿著她的照片在發呆,爺爺床上桌上歎氣,弟弟在廚房做飯,繼父在地裏勞作,放假迴來的三捺,看到這樣的場麵,心都碎了,在外的劉欣能想像家的情況嗎?在外的劉欣過得怎麽呢?
“三捺哥哥,看爺爺每年都種的西紅柿又紅了,姐姐最喜歡生吃它了,你看我從地裏摘了多少迴來,你也吃幾個吧,幫姐姐吃。姐姐還愛吃魚,叔叔(三捺舅舅)送來的,爸爸教我做了,我做給姐姐吃,可是姐姐什麽時候迴來呀?”弟弟劉建很想姐姐,以前姐姐總和三捺一起迴來的,但這兩次姐姐都沒迴來,家裏人都沒有告訴他姐姐離家出走了,對外也封鎖了消息,所以連報紙的報道都沒有寫出具體的情況。
“姐姐很快就迴來了。”三捺走過去抱著弟弟的頭克製著情感傷感地說。
“劉媽媽,劉欣在網上給我留言說,她在外麵過得很好,讓你們不要擔心她,她會保重自己,她希望你們也好好地保重,說農活太重太累,做不了就算了,要好好休息。”三捺在撒謊,他寫出去了大量的郵件,劉欣隻迴複了一封,隻說自己在外很好,叫家裏人放心,並讓三捺多照顧多安慰家人,也讓他與弟弟好好學習。其它沒有了,關於她在哪裏,她在幹什麽?為什麽離家出走,為什麽放棄高考,她什麽也沒說。劉欣你幹了什麽?你要幹什麽?你為什麽這麽幹?三捺太想找到劉欣問個明白。
“是嗎?女子在哪裏,在做啥子,有沒有吃飽,有沒有穿溫,她說什麽時候迴家團圓?”三捺的話還沒說完,劉媽媽就激動地搶白,口沫四濺。
迴到城裏,三捺又開始給劉欣寫郵件,房間裏貼滿了劉欣的照片,三捺寫兩句就要起身看看劉欣照片,在心裏寫著另一封信。以前挑燈夜戰,他也會在想睡覺時,看劉欣的照片,以想她來給自己提神。
劉欣又穿上了那飛宇扔掉的衣服,為此飛宇很生氣,很生氣,真是個頑固不化的家夥。隻是看到劉欣無精打采,飛宇不忍數落,不想火上澆油。想到平時劉欣很聽古月英的話,他把事情向古月英說了,希望通過古月英來改變劉欣。
“畢竟她還很小嘛,慢慢來咯,她自己一時也很難接受改變的呀。你可要像個大哥哥那樣愛護她,疼愛她,幫助她,我也會像姐姐一樣在關心她,這樣的妹妹可難找哦。她也可以讓你從側麵了解石盼呀,川妹子都是有個性的哦。”古月英一口氣對生氣的飛宇說了那麽多,要的效果就是讓飛宇消氣,多替劉欣開脫。
“就是因為她年齡小,很多事情我都原諒了她,可是她也不能這樣不識好人心,不尊重人吧。真是爛泥扶不上牆。”飛宇太火了,無辜地叫道。
“不對哦,團長,不尊重人的是你吧,扔她的衣服,你想過她的感受嗎?你這是明顯的瞧不起。”這句話堵得飛宇啞口無言了,也許一開始就是他的錯,隻想單方麵的改變劉欣,也沒跟她溝通,照顧她的感受,問她的意見,安撫她被改變後的情緒。這樣讓她反感了,所以她在他麵前打扮得如都市人,但她的本質還是以前的她,她可以三天才洗次頭洗次澡,還是睡覺不穿睡衣,還是不懂美容與護理,還是會強迫已吃飽的肚子像收垃圾一樣把剩下的飯菜裝下,還是會每次迴家都記不住要換拖鞋。真是一個把什麽都藏在心裏的冰凍女孩,一個外表是圓內在卻有著很多棱角的人,可惡可愛。所以她穿著西裝也沒錢坐公交,飛宇你要的就是虛有其表嗎?
古月英是那種可以做知己的人,不論是紅顏還是藍顏。她把新來的女同事都聚在一起,很溫和地與她們溝通平時應怎樣著裝,應怎樣畫妝。這方麵劉欣當聽眾完全是因為不懂,但她聽了,雖然不想在這些方麵浪費時間,可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曾不以為然,但是第一眼還是看的人外表呀!
“看見軋神仙節上那些穿著氣球服的八仙了嗎?是不是很有趣呀。”古月英部劉欣。
“太奇妙了,迴到了小時候一樣快樂。謝謝你哦,隊長,我知道那些話都是對我說的,謝謝你用這樣的方式教導我。我會注意形象的,以後不會再像個孩子,老是穿童裝。”古月英說的很對年青人穿著應該明朗有朝氣,不是深沉也不要幼稚,有個性不張揚,有顏色不刺眼,有風格不招搖。
“冰雪聰明嘛,沒有枉費我一片苦心,不過也沒事,這是個過程,需要時間,慢慢來,你還小,想不到也可以原諒,因為你的生活重點還沒有放在這上麵來。”
是的,沒有放在這上麵,劉欣在心裏迴答。“謝謝。”劉欣感激的笑眯小了眼,挑高了眉。“隊長,我可以冒昧地問你一個問題嗎?”劉欣試了幾次,最終鼓起了勇氣,決定問出這個問題。
“說吧,隻要我知道的,我都會告訴你的。”古月英以為是工作上的問題,她這個老江湖不難迎刃而解。
“為什麽碩成哥與祝董不是親生父子,卻同姓呢?是碩成哥他們改為祝姓的嗎?真難為他們了!”劉欣佩服同情地說。
“不是他們改姓,他們本就姓祝,是他們繼父隨他們改為祝姓的。”年齡小,所以好奇敏感,所以問這個問題。像給妹妹解答的味道古月英給劉欣了答案。劉欣就此打住了,她不敢再問下去,這樣的話會讓人生疑,她不直接問飛宇的原因就在於此。那祝董以前姓什麽?誰來告訴她。
祝碩成離開繼父的公司時,被石誌文的兒子石峰叫住,他隱約地暗示了祝碩成,父親石誌文知道當年事情的真相。祝碩成不知為什麽石峰要告訴這個,隻一心想有線索就要繼續追查。但石誌文忠忠耿耿,很迴避祝碩成的問話,都說不知道。還反過來勸慰碩成祝以倫不容易,是個好人,要好好孝順他。談話無果而終,慢慢來吧,總有水落石出的一天,現在又是特殊時期,弟弟要高考,不能讓有著同樣強烈愛憎的他分神。考試後就放心了,還可以讓他幫忙,來公司做臥底,監視祝以倫與石誌文,看他們有何勾當,獲得罪證。
石誌文不敢馬虎大意,立即把碩成找他的事通報給祝以倫。
“沒關係,不要著急,我知道他在查,他上警校,為的就是這個。”祝以倫無畏地說,他不怕真相被攤牌,有時甚至希望如此,但是石誌文還有另一個兄弟(在農村老家)怎麽辦?他不怕坐牢,但兄弟們怕呀,他們是間接的殺人兇手啊。
“老弟啊,苦了你。下輩子我甘願為你為你四川的親人做牛做馬,謝謝你救我,救我的家,還讓我們過上了那麽好的日子。”石誌文感徹肺腑地說,沒有祝以倫這個當年也叫石誌文的兄弟,他哪有今天!
“事情都過去了,我們是患難與共的兄弟嘛。誰都會犯錯,誰都有年輕氣盛的時候,隻是我們一錯就成了千古恨呀,悔不該當初帶你們去公園玩呀,這樣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了,我才是罪魁禍首,這樣做是我自願的,你也不用愧疚。”為了兄弟能平安幸福,他活在不幸中沒關係,可是在四川的家人與女兒是無辜的呀,雖然早就離婚,女兒媽媽又組建了新的家庭,但他真的很內疚,給她們帶來了那麽大的傷害。最對不起的就是女兒,不能去看她,不能聯係她,不能去打探她。
自從看到劉欣後,想到女兒,就會想起劉欣,女兒長得怎樣,他不知道,也想像不到。劉欣給了他親情的享受與女兒的乖巧可愛,祝以倫突然很想念那孩子,她能分享自己的故事,還能帶來很多舒心與安慰。缺少了父親關愛的女兒也會那樣懂事,早熟嗎?在農村女兒是不是也做些笨重的農活,可恨當父親的不能去幫她,不能給她疼愛。想起女兒就沒完沒了,而且越想難過,女兒,會不會也像劉欣那樣開朗,常露天使笑容。這些心事常年憋在心需要找個人來傾訴,劉欣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