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參,秦朝沛縣獄掾,即管理監獄的小吏,同時,也與蕭何是鄰居,此人能力極強,才能幾乎不下蕭何。

    但後世之人多知蕭何,卻很少知曹參。

    後世曆史留下最著名的一個成語便是‘蕭規曹隨’,大意就是蕭何製定法令,明確劃一;曹參接替蕭何為相,遵守蕭何製定的法度而不改變。

    這樣成語看起來曹參似乎並無多大本事。

    但曹參的功勞並不比蕭何差太多,隻是因為蕭何的光芒太過耀眼,將曹參的光芒給遮掩住了。

    曹參生平戰績可是極為耀眼:總共打下了兩個諸侯國,一百二十二個縣;俘獲諸侯王二人,諸侯國丞相三人,將軍六人,郡守、司馬、軍候、禦史各一人,如此可見其功。

    當漢朝平定天下,列侯已受封完畢,該及奏位次的時候。

    當時諸大臣皆言:“平陽侯曹參身被七十創,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

    不過劉邦卻屬意蕭何為第一人。

    於是關內侯鄂君進曰:“群臣議皆誤。夫曹參雖有野戰略地之功,此特一時之事。夫上與楚相距五歲,常失軍亡眾,逃身遁者數矣。然蕭何常從關中遣軍補其處,非上所詔令召,而數萬眾會上之乏絕者數矣。夫漢與楚相守滎陽數年,軍無見糧,蕭何轉漕關中,給食不乏。陛下雖數亡山東,蕭何常全關中以待陛下,此萬世之功也。今雖亡曹參等百數,何缺於漢?漢得之不必待以全。奈何欲以一旦之功而加萬世之功哉!蕭何第一,曹參次之。”

    大意就是:“曹參雖然有轉戰各處、奪取地盤的功勞,但這不過是一時的事情。蕭何常從關中派遣軍隊補充前線,軍中沒有現存的口糧,蕭何從關中用車船運來糧食,軍糧供應從不匱乏。陛下雖然多次失掉崤山以東的地區,但蕭何一直保全關中等待著陛下,這是萬世不朽的功勳啊。如今即使沒有上百個曹參這樣的人,對漢室又有什麽損失?漢室得到了這些人也不一定得以保全。怎麽能讓一時的功勞淩駕在萬世功勳之上呢!應該是蕭何排第一位,曹參居次。

    不可否認,蕭何確實保了漢朝的後勤,能夠讓劉邦失敗很多次還能夠重新站起來,但因此而將曹參的功勞位列蕭何之下,確實有些說不過去了。

    蕭何之功在後勤,曹參之功在前線,當前線第一vs後勤第一的時候,就言後勤大於前線,就有些不妥了。(這裏就不談韓信,韓信比起曹參這些跟隨劉邦的老班底,畢竟屬於新貴)

    當然誰是第一,誰是第二,這些各人有各自的看法,無法理清楚。

    但這個時候。

    蕭何還是曹參的上司,又是曹參的鄰居,對於曹參的才能,蕭何自然明白,所以,一聽到易小川提及曹參的時候,臉色不由一變,畢竟曹參的才能,在這時還不顯,很多人對曹參之能還並未看清楚,但易小川卻能第一眼就道出,屬實可怕。

    真正讓蕭何驚懼的是,易小川對沛縣的了解,好似已看透一切一樣。

    麵對蕭何凝視自己的目光,易小川不由對其微微一笑。

    “蕭先生果真才謀出眾,小川佩服。”

    易小川雙手一輯,心悅誠服的說道,其實,哪怕沒有蕭何的計謀,易小川也有能力讓外麵幾十號潑皮遊俠束手就擒,但他的方法比起蕭何來,就顯得粗暴了很多,而且頗費力氣,而蕭何的方法,就顯得省力很多。

    這讓易小川不由感歎,古人的智慧並不下現代之人。

    聽到易小川談及曹參,沛縣尉眉頭不由一皺,曹參是他的手下,他倒是清楚,是個很能幹的小夥子,但被易小川評價這麽高,看來迴去之後,一定要更加的重視此人了。

    很快,曹參便被從堂下叫到堂上。

    在堂外的時候,曹參也是聽到堂內的動靜,與堂外諸人皆是驚詫,不知出了何事,堂內竟然發出慘叫,若不是呂家仆從及時過來說明原因,曹參估計已經衝進堂內了。

    曹參此刻被召進堂內,一見裏麵情況,尤其看著劉邦被縣尉押住,慘叫不止,曹參心中就暗自叫苦。

    若說曹參是蕭何與沛縣尉的手下,那現在的劉邦,就是曹參的手下了。

    手下被抓住,雖然不知道是什麽事情,但曹參還是生怕此事與自己牽連上。

    他可不像劉邦,潑皮無奈,遊手好閑。

    他與蕭何皆是有家有口,都是出生沛縣大族,惹了事,牽連自己倒還好,若是牽連家族……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從易小川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素素最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素素最美並收藏大秦:從易小川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