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邊境不止湧州一個,還有湍州和迅州,餘杉懂軍事,一眼看出了問題所在。
隋智搖頭道:“湍州、迅州兩州閉門不出,未發一兵一卒。”
公孫文怒道:“這是造反了!陛下,容臣前往這兩州,斬下知府頭顱,率兩州之軍殺盡圖奴!”
昭興帝看著眾臣,一語不發。
眾臣皆無迴應,隻有隋智不住搖頭。
“隋愛卿,你有何話要說!”
“陛下,臣以為湍、迅兩州做法並無不妥。”
公孫文怒道:“眼見國土淪喪,卻還按兵不動,此舉與叛國何異?怎說並無不妥!”
隋智道:“公孫侍郎,你可知圖奴派來幾路大軍?倘若湍、迅兩州失守,北方全境淪喪,我大宣焉有生機?”
隋智說的是對的,現在根本不知道圖努國在這場戰爭中投入了多少兵力。
倘若湍、迅兩州貿然卷入戰場,很有可能造成北境全部失守,圖奴三路大軍押上,京城三麵臨敵,想防守都不知該往哪打,屆時就再也沒有翻盤的餘地了。
湍、迅兩州按兵不動是明智的選擇,可徐誌穹還是覺得不對。
他看了看梁季雄,梁季雄依然不語。
昭興帝一錘案幾,喝道:“存亡關頭,眾卿不必有所避諱,徐千戶,你有話隻管明說!”
徐誌穹思索片刻道:“陛下,碌州與湧州相鄰,為何直至湧州全境失守,方來奏報?”
這是徐誌穹發現的最大疑點。
湧州在打仗,碌州不可能一點消息都收不到,如今兵臨城下才發急報,實在不合情理。
昭興帝長歎一聲,讓陳順才把另一封奏報交給了徐誌穹。
徐誌穹看過奏報,半響無語。
這封奏報也是吳靜春發來的,按照奏報上的描述,車騎大將軍在湧州倒戈投敵了。
湧州戰事本在僵持之中,圖奴占據兩城,楚信堅守四城,碌州不停往湧州送去軍械糧草,完全沒想到湧州會失守。
不料楚信突然倒戈,碌州知府吳靜春毫無防備,等他準備應戰之時,圖奴大軍已經壓境。
鍾參看過奏報,也是一頭霧水。
他看向太卜,問道:“這消息是真的嗎?”
太卜舔舔嘴唇,沒有作答。
你讓他如何作答?
他也不相信楚信會造反,可消息是從固基法陣送來的。
看守固基法陣法陣的是他部下的陰陽司,如果固基法陣送來了假消息,就證明他手下通敵叛國。
太卜不言語,鍾參又問道:“車騎大將軍為何投敵?是沒有援兵還是沒有糧草?”
隋智搖頭道:“個中詳情,尚且不知,然其手下有大軍七萬餘人,縱一時間難以破敵,也絕無投敵之理。”
公孫文怒不可遏:“此賊早有不臣之心,臣願隻身前往湧州,誅殺楚信,帶其部下大軍重迴大宣故土!”
隋智揉著額頭道:“公孫侍郎,莫再意氣用事!”
公孫文道:“吾為社稷,願肝腦塗地,怎說意氣用事?”
昭興帝道:“公孫愛卿,你不懂軍務,且聽隋侍郎怎說!”
隋智道:“我已傳訊各州,調集兵馬,北上抗敵,然僅從東西兩地調撥十萬大軍至少要十日,待趕赴碌州,還需十日,當務之急是要守住碌州。”
內閣首輔嚴安清道:“就憑三千人馬,如何能堅守二十日?”
隋智道:“分散駐守斷然無望,倘若集中兵力,駐守州府,尚可拖住敵軍,但隻怕吳知府……別有心思。”
公孫文喝道:“吳靜春這狗賊也要投敵嗎?”
次輔舒景昌道:“三千大軍,臨十萬之敵,吳靜春有無迎敵之膽,委實難料。”
昭興帝道:“他若無膽,朕便賜他一膽,朕親往碌州,為其助戰!”
徐誌穹覺得這個想法是正確的,皇帝禦駕親征,三軍必定舍死效命,沒準還真能拖過二十天。
就算拖不過去,昭興帝陣亡在前線,不也留下千古美談?
然後太子哭兩天,順利登基,不就完美了麽?
他也知道昭興帝隻是說說而已,這種情況下,昭興帝是不可能去前線的。
公孫文馬上跪地苦勸:“國不可一日無君,陛下豈可輕易涉險!”
隋智也勸:“待大軍集齊,陛下率軍親征,一舉擊破圖奴,方為上選。”
昭興帝搖頭道:“朕意已決,諸位愛卿不必多言,聖威長老,朕不在京中之時,政務且由卿來打理。”
糟糕!
徐誌穹看出了昭興帝的意圖!
可看出來也沒用,梁季雄別無選擇。
梁季雄俯身施禮道:“陛下,老臣願往碌州,代陛下親征!”
第214章 我若變了女子,你還鍾情我麽
徐誌穹習慣了昭興帝的陰險,可昭興帝總能給他帶來驚喜。
他說禦駕親征,這是假的,徐誌穹心裏清楚。
他要把大宣的政務交給梁季雄,這是假的,徐誌穹也清楚。
但梁季雄要替他前往碌州,這句是真的, 因為梁季雄沒得選。
首先他不能替皇帝打理政務,蒼龍長老不幹預政事,這是大宣的基本規則,維護規則是蒼龍長老存在的意義。
社稷麵臨危難,蒼龍長老不能置之不理,守護大宣社稷,也是蒼龍長老存在的意義。
不能處理政事,還要守護大宣社稷,那麽蒼龍長老能做些什麽呢?
皇帝已經給他指明了方向, 他隻能代替皇帝奔赴戰場。
試問整個大宣,有誰的身份和地位能和皇帝相當?
有誰能代替皇帝親征?
有誰能在前線震懾住隨時可能投敵的碌州知府?
這個人無疑就是梁季雄。
從皇帝提出要親征的那一刻,梁季雄已經被送去了碌州前線。
接下來的戲碼都在徐誌穹的意料之中,昭興帝堅持要親征,粱季雄堅持要代替昭興帝前往碌州,隋智和公孫文堅決反對昭興帝親征,內閣眾臣順水推船,最終定下由粱季雄代替昭興帝出征。
不要以為內閣會一直與皇帝對著幹,在很多情況下,內閣和皇帝的立場是一致的,尤其是這件事,如果皇帝不去,蒼龍長老也不去,萬一讓內閣首輔去可怎麽辦?
內閣首輔如果不想惹禍上身,隻能幫著皇帝把船推好。
這就是昭興帝, 就這麽明擺著下套,還讓你眼睜睜的往裏跳!
不止粱季雄,在場的所有人都一樣, 此刻都在昭興帝的支配之下,包括徐誌穹在內。
可徐誌穹不怕他支配。
就算昭興帝不讓徐誌穹去前線,徐誌穹也要去看一看,他必須要知道前線的真實情況。
昭興帝是昭興帝,大宣國是大宣國,繁榮的大宣不能葬送在圖奴的鐵蹄之下。
他還要查清楚楚信倒戈投敵的理由,一名三品兵家,手上有七萬大軍,為什麽要向圖奴投降?
一個人的骨頭得軟到什麽地步,能向滿身長毛的野蠻人屈膝?
聖威長老去了,但他不能一個人去,粱季雄有可能震懾不住碌州知府,萬一吳靜春執意投敵,弄不好還會加害粱季雄。
得有人保護粱季雄,得有人在碌州維持秩序。
公孫文慨歎一聲道:“大軍壓境,如同烏雲壓城,隻怕碌州境內一片漆黑。”
昭興帝看著徐誌穹道:“徐愛卿, 可願為朕掌燈?”
高明, 這個轉場絕了!
鍾參有話要說:“陛下皇城司主管皇城安全,掌燈衙門按大宣律,不該離開皇城!”
任何情況下,鍾參都會不遺餘力的維護皇城司的利益,他知道徐誌穹此去兇多吉少。
昭興帝看了公孫文一眼,公孫文正要撕咬鍾參,徐誌穹率先開口了:
“陛下,臣願隨前往碌州,為碌州百姓掌燈,為碌州將士掌燈,為聖威長老掌燈!”
昭興帝讚曰:“壯哉!我叫史川為你點選提燈郎一百人,明日隨聖慈長老一並啟程。”
史川幫我點人。
肯定都是他不喜歡的人。
這是要給掌燈衙門換血。
光有提燈郎還不行,還得有軍隊。
在隋智集結好大軍之前,碌州需要援軍。
京城之中有兩支可調動的軍隊,一支是禁軍,一支是武威營。
昭興帝一拍案幾,當即就要調動禁軍去支援碌州。
徐誌穹已經掌握了皇帝的套路,接下來,肯定是大臣們苦勸。
果不出所料,先是隋智勸,說禁軍不能輕動。
再是公孫文勸,說禁軍絕對不能動。
內閣接著推船,說禁軍動了,京城就危險了。
說到底,就是讓武威營出征,這也是皇帝今天叫餘杉來的目的。
隋智搖頭道:“湍州、迅州兩州閉門不出,未發一兵一卒。”
公孫文怒道:“這是造反了!陛下,容臣前往這兩州,斬下知府頭顱,率兩州之軍殺盡圖奴!”
昭興帝看著眾臣,一語不發。
眾臣皆無迴應,隻有隋智不住搖頭。
“隋愛卿,你有何話要說!”
“陛下,臣以為湍、迅兩州做法並無不妥。”
公孫文怒道:“眼見國土淪喪,卻還按兵不動,此舉與叛國何異?怎說並無不妥!”
隋智道:“公孫侍郎,你可知圖奴派來幾路大軍?倘若湍、迅兩州失守,北方全境淪喪,我大宣焉有生機?”
隋智說的是對的,現在根本不知道圖努國在這場戰爭中投入了多少兵力。
倘若湍、迅兩州貿然卷入戰場,很有可能造成北境全部失守,圖奴三路大軍押上,京城三麵臨敵,想防守都不知該往哪打,屆時就再也沒有翻盤的餘地了。
湍、迅兩州按兵不動是明智的選擇,可徐誌穹還是覺得不對。
他看了看梁季雄,梁季雄依然不語。
昭興帝一錘案幾,喝道:“存亡關頭,眾卿不必有所避諱,徐千戶,你有話隻管明說!”
徐誌穹思索片刻道:“陛下,碌州與湧州相鄰,為何直至湧州全境失守,方來奏報?”
這是徐誌穹發現的最大疑點。
湧州在打仗,碌州不可能一點消息都收不到,如今兵臨城下才發急報,實在不合情理。
昭興帝長歎一聲,讓陳順才把另一封奏報交給了徐誌穹。
徐誌穹看過奏報,半響無語。
這封奏報也是吳靜春發來的,按照奏報上的描述,車騎大將軍在湧州倒戈投敵了。
湧州戰事本在僵持之中,圖奴占據兩城,楚信堅守四城,碌州不停往湧州送去軍械糧草,完全沒想到湧州會失守。
不料楚信突然倒戈,碌州知府吳靜春毫無防備,等他準備應戰之時,圖奴大軍已經壓境。
鍾參看過奏報,也是一頭霧水。
他看向太卜,問道:“這消息是真的嗎?”
太卜舔舔嘴唇,沒有作答。
你讓他如何作答?
他也不相信楚信會造反,可消息是從固基法陣送來的。
看守固基法陣法陣的是他部下的陰陽司,如果固基法陣送來了假消息,就證明他手下通敵叛國。
太卜不言語,鍾參又問道:“車騎大將軍為何投敵?是沒有援兵還是沒有糧草?”
隋智搖頭道:“個中詳情,尚且不知,然其手下有大軍七萬餘人,縱一時間難以破敵,也絕無投敵之理。”
公孫文怒不可遏:“此賊早有不臣之心,臣願隻身前往湧州,誅殺楚信,帶其部下大軍重迴大宣故土!”
隋智揉著額頭道:“公孫侍郎,莫再意氣用事!”
公孫文道:“吾為社稷,願肝腦塗地,怎說意氣用事?”
昭興帝道:“公孫愛卿,你不懂軍務,且聽隋侍郎怎說!”
隋智道:“我已傳訊各州,調集兵馬,北上抗敵,然僅從東西兩地調撥十萬大軍至少要十日,待趕赴碌州,還需十日,當務之急是要守住碌州。”
內閣首輔嚴安清道:“就憑三千人馬,如何能堅守二十日?”
隋智道:“分散駐守斷然無望,倘若集中兵力,駐守州府,尚可拖住敵軍,但隻怕吳知府……別有心思。”
公孫文喝道:“吳靜春這狗賊也要投敵嗎?”
次輔舒景昌道:“三千大軍,臨十萬之敵,吳靜春有無迎敵之膽,委實難料。”
昭興帝道:“他若無膽,朕便賜他一膽,朕親往碌州,為其助戰!”
徐誌穹覺得這個想法是正確的,皇帝禦駕親征,三軍必定舍死效命,沒準還真能拖過二十天。
就算拖不過去,昭興帝陣亡在前線,不也留下千古美談?
然後太子哭兩天,順利登基,不就完美了麽?
他也知道昭興帝隻是說說而已,這種情況下,昭興帝是不可能去前線的。
公孫文馬上跪地苦勸:“國不可一日無君,陛下豈可輕易涉險!”
隋智也勸:“待大軍集齊,陛下率軍親征,一舉擊破圖奴,方為上選。”
昭興帝搖頭道:“朕意已決,諸位愛卿不必多言,聖威長老,朕不在京中之時,政務且由卿來打理。”
糟糕!
徐誌穹看出了昭興帝的意圖!
可看出來也沒用,梁季雄別無選擇。
梁季雄俯身施禮道:“陛下,老臣願往碌州,代陛下親征!”
第214章 我若變了女子,你還鍾情我麽
徐誌穹習慣了昭興帝的陰險,可昭興帝總能給他帶來驚喜。
他說禦駕親征,這是假的,徐誌穹心裏清楚。
他要把大宣的政務交給梁季雄,這是假的,徐誌穹也清楚。
但梁季雄要替他前往碌州,這句是真的, 因為梁季雄沒得選。
首先他不能替皇帝打理政務,蒼龍長老不幹預政事,這是大宣的基本規則,維護規則是蒼龍長老存在的意義。
社稷麵臨危難,蒼龍長老不能置之不理,守護大宣社稷,也是蒼龍長老存在的意義。
不能處理政事,還要守護大宣社稷,那麽蒼龍長老能做些什麽呢?
皇帝已經給他指明了方向, 他隻能代替皇帝奔赴戰場。
試問整個大宣,有誰的身份和地位能和皇帝相當?
有誰能代替皇帝親征?
有誰能在前線震懾住隨時可能投敵的碌州知府?
這個人無疑就是梁季雄。
從皇帝提出要親征的那一刻,梁季雄已經被送去了碌州前線。
接下來的戲碼都在徐誌穹的意料之中,昭興帝堅持要親征,粱季雄堅持要代替昭興帝前往碌州,隋智和公孫文堅決反對昭興帝親征,內閣眾臣順水推船,最終定下由粱季雄代替昭興帝出征。
不要以為內閣會一直與皇帝對著幹,在很多情況下,內閣和皇帝的立場是一致的,尤其是這件事,如果皇帝不去,蒼龍長老也不去,萬一讓內閣首輔去可怎麽辦?
內閣首輔如果不想惹禍上身,隻能幫著皇帝把船推好。
這就是昭興帝, 就這麽明擺著下套,還讓你眼睜睜的往裏跳!
不止粱季雄,在場的所有人都一樣, 此刻都在昭興帝的支配之下,包括徐誌穹在內。
可徐誌穹不怕他支配。
就算昭興帝不讓徐誌穹去前線,徐誌穹也要去看一看,他必須要知道前線的真實情況。
昭興帝是昭興帝,大宣國是大宣國,繁榮的大宣不能葬送在圖奴的鐵蹄之下。
他還要查清楚楚信倒戈投敵的理由,一名三品兵家,手上有七萬大軍,為什麽要向圖奴投降?
一個人的骨頭得軟到什麽地步,能向滿身長毛的野蠻人屈膝?
聖威長老去了,但他不能一個人去,粱季雄有可能震懾不住碌州知府,萬一吳靜春執意投敵,弄不好還會加害粱季雄。
得有人保護粱季雄,得有人在碌州維持秩序。
公孫文慨歎一聲道:“大軍壓境,如同烏雲壓城,隻怕碌州境內一片漆黑。”
昭興帝看著徐誌穹道:“徐愛卿, 可願為朕掌燈?”
高明, 這個轉場絕了!
鍾參有話要說:“陛下皇城司主管皇城安全,掌燈衙門按大宣律,不該離開皇城!”
任何情況下,鍾參都會不遺餘力的維護皇城司的利益,他知道徐誌穹此去兇多吉少。
昭興帝看了公孫文一眼,公孫文正要撕咬鍾參,徐誌穹率先開口了:
“陛下,臣願隨前往碌州,為碌州百姓掌燈,為碌州將士掌燈,為聖威長老掌燈!”
昭興帝讚曰:“壯哉!我叫史川為你點選提燈郎一百人,明日隨聖慈長老一並啟程。”
史川幫我點人。
肯定都是他不喜歡的人。
這是要給掌燈衙門換血。
光有提燈郎還不行,還得有軍隊。
在隋智集結好大軍之前,碌州需要援軍。
京城之中有兩支可調動的軍隊,一支是禁軍,一支是武威營。
昭興帝一拍案幾,當即就要調動禁軍去支援碌州。
徐誌穹已經掌握了皇帝的套路,接下來,肯定是大臣們苦勸。
果不出所料,先是隋智勸,說禁軍不能輕動。
再是公孫文勸,說禁軍絕對不能動。
內閣接著推船,說禁軍動了,京城就危險了。
說到底,就是讓武威營出征,這也是皇帝今天叫餘杉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