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蘇兒知道汪九成是要單獨跟他說在全真教中的所見所聞,先開口道:“關於壞書生之事,就這麽告訴他們不會出岔子吧?若是他們在路上遇到壞書生該怎麽辦?”
汪九成苦笑道:“那咱們就去勸勸他康長恨,讓他少出門。”
劉蘇兒說道:“他怎肯聽咱們的話?”
汪九成說道:“我覺得康長恨的下場無外乎兩種情況,一種是他沒有經過考驗化解兇念邪祟,而被清淨庵的師太們誅除,另一種就是他經去除了六根本煩惱,最終得以和宮小青見麵,償若他真的化解了六根本煩惱,那麽他對宮小青的相貌則不會在意,而隻在意她的內心,若是他在意宮小青損毀的容貌,則說明他的根本煩惱沒有盡去,還要被誅除,他活著的唯一希望就是和宮小青在一起,可是宮小青相貌已毀,壞書生又臭名昭著,兩人定然不會再到城鎮中生活,而會選擇一處世外隱蔽處廝守,這麽一來,我丐幫弟子又如何能夠遇到他們?”
劉蘇兒說道:“隻怕人算不如天算,此事迴頭再說,對了汪幫主,你在全真教聽到什麽事?”
汪九成說道:“咱們井中窺天,隻道義軍隻有路達遠和單勤王,其實現在西北,西南,東南等地,共有義軍七起,可說烽煙四起,就在這中原即將陷入大亂的時刻,女真人又蠢蠢欲動,想要對我漢室不利。”
劉蘇兒訝然:“這全真派好歹也算得上名門正派,難道還想作反不成?”
汪九成歎道:“這倒不是,若是,這事情倒也簡單了。”
劉蘇兒愕然:“究竟是怎麽迴事?”
汪九成說道:“我伏在他們屋後,聽一位道士語出驚人,他說他通過占星卜卦得知,漢人將遭受一場大劫難,天災連著人禍,天下將成女真人的天下,什麽全真教雖為漢人教派,卻不想逆天行事,可是公然和漢人作對,卻又是大逆不道,對全真教來說極有可能會惹來滅頂之災,兩難之下,他們至今沒有商量個結果出來。”
劉蘇兒感到這種什麽卜卦,都不過是騙人的東西,原本為一些人謀生的手段,信與不信都無傷大雅,但要是以至用來推斷國運,未免太過兒戲,他問道:“汪幫主相信這道人的話麽?”
汪九成說道:“我不知道。”
這個迴答讓劉蘇兒錯愕不已,汪九成也是那種不信鬼神之人,怎的這迴卻變得這麽優柔寡斷起來?
汪九成看出劉蘇兒的疑惑,他說道:“若是別人這麽說,我隻當他是在放屁,可是這位道人卻是全真教的掌教甄始一,曆代全真掌教都是極有玄通之人,這甄始一雖然名不傳於江湖,可是我卻知道他絕非大言炎炎,所以我才感到難以決斷。”
劉蘇兒這才明白,他心念一轉,說道:“不好,照汪幫主所言,這全真教臥虎藏龍,高手人才濟濟,償若他們幫著女真人對付漢人,那麽漢人豈非要遭受內外交攻?”
汪九成說道:“這點你可以放心,全真教乃是道家中最遵守清規戒律的,為了讓全真教為他們女真人辦事,女真人也許諾了種種好處,比如大事若成,必將全真教封為天下第一教派等等,甄始一卻始終沒有答應。”
劉蘇兒說道:“汪幫主看他是否口是心非,還是在討要更多的好處?全真教若不會幫主異族對付漢人,又為何將這群女真人封為座上賓?”
汪九成說道:“女真人所要的未必是全真教的武功,多半是想借助全真教的影響力,全真教雖不能號令武林,但在周圍百姓的心中,如同神仙一般存在,假如全真教向女真人示好,那麽多數百姓也會盲從。”
劉蘇兒憂心地說道:“這可糟了。”
汪九成頹然道:“所以咱們還要再去一次。”
身為丐幫幫主,汪九成從未感到像這次事情這般棘手,對於此次全真教和異族勾結,他似乎打也不是,勸更無從勸起,其實就算全真教有謀反之心,他都會覺得情有可原,自本朝立朝以來,全真教便一直受到朝廷官府的監護和排擠,心存不滿也是有的,官府打壓賢良,宦官執政為禍廟堂,改朝換代也不無可,隻是中原義軍多起,全真教隨便支持那一路義軍,也是在幫漢人,我所不能理解的,是他們為何偏偏要跟女真人勾結?”
劉蘇兒歎了口氣說道:“此事隻能再去探聽才能知道原因了,這幾日在恆山待得好不辛苦,汪幫主,我請你出去吃酒。”
汪九成想起了獵戶家的那壇女兒紅,咽了咽口水,對劉蘇兒說道:“現在不行,我都不能跟丐幫的兄弟毫不交代就再出去?等我跟他們說說話咱們再去。”
這也是人之常理,劉蘇兒點了點頭:“那,我先出去轉轉?”
汪九成說道:“一起來吧,我讓人去買些酒來,就在分堂吃,吃完後你跟我去一個地方。”
劉蘇兒點了點頭,和他一起跟一眾丐幫弟子圍坐在院子中吃了頓飯,吃飯時汪九成避重就輕,將自己在恆山的一些見聞跟他們說了,至於壞書生,汪九成之含糊地說他死於師太們手中,別的沒有多說,對於發現女真人圖謀不軌倒是大肆宣揚了一番,隻瞞過全真教的事,以防他們走漏了風聲,捅出簍子。
秦有缺說道:“女真人有不臣之心,也不是一日兩日,偏偏朝廷卻對其所做所為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真是令人感到憤慨!”
汪九成說道:“女真人舍得花費,賄賂了不少京中重臣,讓他們在皇帝耳邊說好話,蒙蔽上聽,以至於朝廷很多人還以為女真人是好人,對了,我聽說現在各處已經有了七路義軍,究竟怎麽迴事?”
秦有缺答道:“還不是因為現在災禍嚴重?百姓們吃不上飯,焉能不起來作反?不過除了西北的單勤王和西南的張獻忠外,其餘大多不成什麽氣候,除了這幾股義軍之外,聽說朝廷不少軍中也起了嘩變。”
汪九成端著一碗酒愕然問道:“這又是怎麽迴事?”
秦有缺說道:“當然是因為當兵的糧餉被上麵克扣,下麵的人吃不飽飯,所以起來反抗,幫主,你看咱們是不是要選擇一路人馬予以支持?”
汪九成喝了手中這碗酒,沉思一會說道:“先靜觀其變吧,這些造反的有沒有大誌向還不知道,償若領兵之人作反的目的隻是為了中飽私囊,滿足一己之欲,咱們支持他們,不過是將老百姓從一個火坑推到另一個火坑罷了。”
秦有缺說道:“是。”丐幫談起這種有關國運的大事,幫主有絕對的權威,絕不允許他們私自做出什麽主張。
汪九成說道:“大家夥喝酒,別因為我在這就不好意思喝,你們幫主貪酒你們又不是不知道,我自己既然都喝,難道還會攔著你們麽?”
在場的弟子聞言全都臉帶笑容轟然應諾,相互之間吆五喝六地喝了起來,其中一名為了對付方鐵扇而趕來的丐幫高手孫不應跟汪九成說話,他本是洛陽分堂的副堂主,自從堂主魏青衣遇害後,他便升為堂主,為了這個堂主名副其實,他這幾年勤加苦練武功,如今已是幫中少有的高手,他說道:“現在百姓造反,外族又在北方虎視眈眈,咱們丐幫幫著義軍對付朝廷不是,不對付他們也不是,對付他們,就會讓韃靼人和女真人有機可乘,不對付,卻又有不少造反的百姓死於他們之手,事在兩難啊。”
汪九成說道:“咱們現在最要緊的就是維持幫派中立,不要偏向任何勢力,也不要向任何勢力的威逼利誘動搖,以防丐幫陷入滅頂之災。”他口中說著,心中想的卻是全真教的搖擺不定。
孫不應訝然:“幫主所言是否言重了呢?咱們丐幫立幫數百年,經曆多少朝代,每當朝代興替,都是咱們丐幫中興之機,一代代下來,丐幫隻會越來越強大,怎會有滅頂之禍?”除了孫不應外,其他丐幫弟子聽到汪九成的話,也漸漸減少了談笑,專心聽他說話。
汪九成歎了口氣,說道:“不是我危言聳聽,咱們丐幫是由叫花子乞丐組成,朝代交替之際,往往都是百姓流離失所之時,咱們之所以能夠吸納新的弟子入門,也全都得益於此,但這些弟子都是漢人,償若由異族執掌朝政,咱們丐幫就會成為他們的眼中釘,勢必有覆亡之禍,就算沒有覆滅,然則處處受到掣肘,咱們丐幫也就名存實亡了。”
孫不應不知他意所何指,現在天下雖然陷入紛爭,朝廷腐敗,百姓民不聊生,外族人在北方虎視眈眈,可是還不至於到民族存亡之險地,為何汪九成卻對未來感到如此悲觀呢?
見到這些丐幫弟子目瞪口呆的樣子,汪九成失笑道:“來來來,我和諸位難得在一起吃飯,咱們喝酒,今日莫談國事!”說著他舉起了一碗酒。
眾人全都舉杯和幫主共飲,但剛才那種熱烈的氣氛卻化為了無有。
在座的人中,除了汪九成外,隻有劉蘇兒知道他話中的含義。
汪九成苦笑道:“那咱們就去勸勸他康長恨,讓他少出門。”
劉蘇兒說道:“他怎肯聽咱們的話?”
汪九成說道:“我覺得康長恨的下場無外乎兩種情況,一種是他沒有經過考驗化解兇念邪祟,而被清淨庵的師太們誅除,另一種就是他經去除了六根本煩惱,最終得以和宮小青見麵,償若他真的化解了六根本煩惱,那麽他對宮小青的相貌則不會在意,而隻在意她的內心,若是他在意宮小青損毀的容貌,則說明他的根本煩惱沒有盡去,還要被誅除,他活著的唯一希望就是和宮小青在一起,可是宮小青相貌已毀,壞書生又臭名昭著,兩人定然不會再到城鎮中生活,而會選擇一處世外隱蔽處廝守,這麽一來,我丐幫弟子又如何能夠遇到他們?”
劉蘇兒說道:“隻怕人算不如天算,此事迴頭再說,對了汪幫主,你在全真教聽到什麽事?”
汪九成說道:“咱們井中窺天,隻道義軍隻有路達遠和單勤王,其實現在西北,西南,東南等地,共有義軍七起,可說烽煙四起,就在這中原即將陷入大亂的時刻,女真人又蠢蠢欲動,想要對我漢室不利。”
劉蘇兒訝然:“這全真派好歹也算得上名門正派,難道還想作反不成?”
汪九成歎道:“這倒不是,若是,這事情倒也簡單了。”
劉蘇兒愕然:“究竟是怎麽迴事?”
汪九成說道:“我伏在他們屋後,聽一位道士語出驚人,他說他通過占星卜卦得知,漢人將遭受一場大劫難,天災連著人禍,天下將成女真人的天下,什麽全真教雖為漢人教派,卻不想逆天行事,可是公然和漢人作對,卻又是大逆不道,對全真教來說極有可能會惹來滅頂之災,兩難之下,他們至今沒有商量個結果出來。”
劉蘇兒感到這種什麽卜卦,都不過是騙人的東西,原本為一些人謀生的手段,信與不信都無傷大雅,但要是以至用來推斷國運,未免太過兒戲,他問道:“汪幫主相信這道人的話麽?”
汪九成說道:“我不知道。”
這個迴答讓劉蘇兒錯愕不已,汪九成也是那種不信鬼神之人,怎的這迴卻變得這麽優柔寡斷起來?
汪九成看出劉蘇兒的疑惑,他說道:“若是別人這麽說,我隻當他是在放屁,可是這位道人卻是全真教的掌教甄始一,曆代全真掌教都是極有玄通之人,這甄始一雖然名不傳於江湖,可是我卻知道他絕非大言炎炎,所以我才感到難以決斷。”
劉蘇兒這才明白,他心念一轉,說道:“不好,照汪幫主所言,這全真教臥虎藏龍,高手人才濟濟,償若他們幫著女真人對付漢人,那麽漢人豈非要遭受內外交攻?”
汪九成說道:“這點你可以放心,全真教乃是道家中最遵守清規戒律的,為了讓全真教為他們女真人辦事,女真人也許諾了種種好處,比如大事若成,必將全真教封為天下第一教派等等,甄始一卻始終沒有答應。”
劉蘇兒說道:“汪幫主看他是否口是心非,還是在討要更多的好處?全真教若不會幫主異族對付漢人,又為何將這群女真人封為座上賓?”
汪九成說道:“女真人所要的未必是全真教的武功,多半是想借助全真教的影響力,全真教雖不能號令武林,但在周圍百姓的心中,如同神仙一般存在,假如全真教向女真人示好,那麽多數百姓也會盲從。”
劉蘇兒憂心地說道:“這可糟了。”
汪九成頹然道:“所以咱們還要再去一次。”
身為丐幫幫主,汪九成從未感到像這次事情這般棘手,對於此次全真教和異族勾結,他似乎打也不是,勸更無從勸起,其實就算全真教有謀反之心,他都會覺得情有可原,自本朝立朝以來,全真教便一直受到朝廷官府的監護和排擠,心存不滿也是有的,官府打壓賢良,宦官執政為禍廟堂,改朝換代也不無可,隻是中原義軍多起,全真教隨便支持那一路義軍,也是在幫漢人,我所不能理解的,是他們為何偏偏要跟女真人勾結?”
劉蘇兒歎了口氣說道:“此事隻能再去探聽才能知道原因了,這幾日在恆山待得好不辛苦,汪幫主,我請你出去吃酒。”
汪九成想起了獵戶家的那壇女兒紅,咽了咽口水,對劉蘇兒說道:“現在不行,我都不能跟丐幫的兄弟毫不交代就再出去?等我跟他們說說話咱們再去。”
這也是人之常理,劉蘇兒點了點頭:“那,我先出去轉轉?”
汪九成說道:“一起來吧,我讓人去買些酒來,就在分堂吃,吃完後你跟我去一個地方。”
劉蘇兒點了點頭,和他一起跟一眾丐幫弟子圍坐在院子中吃了頓飯,吃飯時汪九成避重就輕,將自己在恆山的一些見聞跟他們說了,至於壞書生,汪九成之含糊地說他死於師太們手中,別的沒有多說,對於發現女真人圖謀不軌倒是大肆宣揚了一番,隻瞞過全真教的事,以防他們走漏了風聲,捅出簍子。
秦有缺說道:“女真人有不臣之心,也不是一日兩日,偏偏朝廷卻對其所做所為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真是令人感到憤慨!”
汪九成說道:“女真人舍得花費,賄賂了不少京中重臣,讓他們在皇帝耳邊說好話,蒙蔽上聽,以至於朝廷很多人還以為女真人是好人,對了,我聽說現在各處已經有了七路義軍,究竟怎麽迴事?”
秦有缺答道:“還不是因為現在災禍嚴重?百姓們吃不上飯,焉能不起來作反?不過除了西北的單勤王和西南的張獻忠外,其餘大多不成什麽氣候,除了這幾股義軍之外,聽說朝廷不少軍中也起了嘩變。”
汪九成端著一碗酒愕然問道:“這又是怎麽迴事?”
秦有缺說道:“當然是因為當兵的糧餉被上麵克扣,下麵的人吃不飽飯,所以起來反抗,幫主,你看咱們是不是要選擇一路人馬予以支持?”
汪九成喝了手中這碗酒,沉思一會說道:“先靜觀其變吧,這些造反的有沒有大誌向還不知道,償若領兵之人作反的目的隻是為了中飽私囊,滿足一己之欲,咱們支持他們,不過是將老百姓從一個火坑推到另一個火坑罷了。”
秦有缺說道:“是。”丐幫談起這種有關國運的大事,幫主有絕對的權威,絕不允許他們私自做出什麽主張。
汪九成說道:“大家夥喝酒,別因為我在這就不好意思喝,你們幫主貪酒你們又不是不知道,我自己既然都喝,難道還會攔著你們麽?”
在場的弟子聞言全都臉帶笑容轟然應諾,相互之間吆五喝六地喝了起來,其中一名為了對付方鐵扇而趕來的丐幫高手孫不應跟汪九成說話,他本是洛陽分堂的副堂主,自從堂主魏青衣遇害後,他便升為堂主,為了這個堂主名副其實,他這幾年勤加苦練武功,如今已是幫中少有的高手,他說道:“現在百姓造反,外族又在北方虎視眈眈,咱們丐幫幫著義軍對付朝廷不是,不對付他們也不是,對付他們,就會讓韃靼人和女真人有機可乘,不對付,卻又有不少造反的百姓死於他們之手,事在兩難啊。”
汪九成說道:“咱們現在最要緊的就是維持幫派中立,不要偏向任何勢力,也不要向任何勢力的威逼利誘動搖,以防丐幫陷入滅頂之災。”他口中說著,心中想的卻是全真教的搖擺不定。
孫不應訝然:“幫主所言是否言重了呢?咱們丐幫立幫數百年,經曆多少朝代,每當朝代興替,都是咱們丐幫中興之機,一代代下來,丐幫隻會越來越強大,怎會有滅頂之禍?”除了孫不應外,其他丐幫弟子聽到汪九成的話,也漸漸減少了談笑,專心聽他說話。
汪九成歎了口氣,說道:“不是我危言聳聽,咱們丐幫是由叫花子乞丐組成,朝代交替之際,往往都是百姓流離失所之時,咱們之所以能夠吸納新的弟子入門,也全都得益於此,但這些弟子都是漢人,償若由異族執掌朝政,咱們丐幫就會成為他們的眼中釘,勢必有覆亡之禍,就算沒有覆滅,然則處處受到掣肘,咱們丐幫也就名存實亡了。”
孫不應不知他意所何指,現在天下雖然陷入紛爭,朝廷腐敗,百姓民不聊生,外族人在北方虎視眈眈,可是還不至於到民族存亡之險地,為何汪九成卻對未來感到如此悲觀呢?
見到這些丐幫弟子目瞪口呆的樣子,汪九成失笑道:“來來來,我和諸位難得在一起吃飯,咱們喝酒,今日莫談國事!”說著他舉起了一碗酒。
眾人全都舉杯和幫主共飲,但剛才那種熱烈的氣氛卻化為了無有。
在座的人中,除了汪九成外,隻有劉蘇兒知道他話中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