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晏離開上陽城時, 琉紗騎了一匹馬, 悄悄到城外去送他。


    他黑衣黑馬,長發束起,顯得俊美的臉上多了幾分淩厲。


    他在城外等了一會兒,看見她來了, 才露出笑容,策馬到她麵前。


    “我從前不學好, 但是以後不會了。”沈晏說, “迴去吧,好好去弘文館讀書, 等我迴來。”


    他看她腰間還掛著他的同心玉,並沒有取下來,也拍了拍腰側的小匕首,隨後策馬揚鞭,為她掙前程去了。


    琉紗一直看著他的身影消失,馬蹄揚起的飛塵漸漸落下,他已經看不見了,她才慢慢迴去。


    她迴了英王府,走進小偏院裏,才發現多了一些人。


    正堂裏,坐著個威嚴沉默的男人,一身黑色蟒袍,眉眼之間,和沈晏有些相似。


    她看見母親垂首站在一旁,立刻明白這人是誰,便上前去行禮:“琉紗見過舅舅。”


    英王從她進來時,就一直抬頭打量她,毫不避諱,而琉紗站在原地,也沒有躲閃害怕,任由他把自己從頭看到腳。


    隨後,英王笑了:“果真有些膽色,不愧是沈家血脈。”


    琉紗說:“謝謝舅舅誇獎。”


    英王道:“隻不過,你異想天開,先是想求周朗,後又蠱惑了沈晏,讓他們替你出兵去銀月國平亂,幫你父王重新奪迴王位,你把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事,看成是兒戲嗎?”


    琉紗絞著手指,說道:“我父王勤政愛民,百姓人人稱讚,而那些亂臣賊子隻會盤剝百姓,大祈當年派了我母親去聯姻,兩國結成秦晉之好,如今國主有難,大祈為何不出兵幫我們?”


    “你父王懦弱,不適合做國主。”英王搖搖頭,“否則,怎麽被叛賊輕易攻占?”


    “因為父王沒有征收苛捐雜稅養重兵!”琉紗眼眶發紅,“銀月國並不富饒,遇上天災百姓甚至吃不飽飯,父王不忍心,天災之年就減少稅賦,甚至放開國庫賑災,我們養不起兵,隻能每年上供大祈,依附大祈而活,舅舅知道,我們遇到敵軍來犯,隻能求大祈發兵,可是這一次,大祈袖手旁觀,才讓叛賊和敵國勾結,攻入銀月城!”


    “你是在指責大祈嗎?”英王沉聲問。


    琉紗隻能說:“琉紗不敢……”


    “哼,你不敢,可是你卻蠱惑我的兒子,為你上戰場拚命!”英王的手指敲擊在桌上,“大祈自有大祈的考量,出不出兵,自有皇上和朝臣決斷,你一個異國人,竟敢插手大祈的國事?”


    琉紗狠狠咬著嘴唇,片刻後才說:“那是世子殿下的決定,我不能左右。”


    聽她給自己反將一軍,英王不怒反笑:“很好,如果沈晏真的能在戰場上博一個前程迴來,作為父親,我倒是要感謝你,到那時,我會奏請皇上出兵,幫你們平亂。”


    “舅舅此話當真?”琉紗又驚又喜。


    英王雖然一肚子火,卻不得不承認,他自小無法管教,不務正業,不學無術的兒子,是為了這個女孩才成熟起來,有了擔當。


    這一個月以來,他每天到弘文館上課,史先生對他讚不絕口,而迴來後,不管多晚,都會來聽他講兵法,態度認真,從不敷衍,遇到難解之處,甚至和他討論到半夜,他們父子之間,這十幾年來,鮮少有這樣親近的時光。


    他不是不高興。


    “當真,隻不過……”英王又笑了笑,“他從小到大,做什麽事都不夠認真,新鮮勁兒一過,就跑得無影無蹤,說不準到了戰場上吃了苦頭,就開始懷念溫柔鄉裏的美好。”


    琉紗小心翼翼地說:“表哥不是這樣的人。”


    “你才認識他幾天?”英王冷笑,“你最好祈禱他真的能迴來。”


    說完之後,英王便起身離開了。


    琉紗轉身看著母親,淚水掉下來:“母親,舅舅答應了。”


    沈王後點點頭,說:“希望沈晏對你是真心的。”


    琉紗看著腰上,他親自係上的同心玉,她從前從來不敢對他抱有希望,但是這一次,她真的很想相信他。


    第二天琉紗一個人去弘文館上學,有了舅舅的保證,她不再慌亂不安,更不會在意旁人的眼光和風言風語。


    她知道,弘文館這些大祈的王孫貴族向來看不上她,難道她就看得上他們嗎?不過是一群屍位素餐的廢物罷了,以她的身手,從來沒有怕過這些人。


    而這些人上次看見她打沈晏,也隻敢嘴巴上奚落幾句。


    琉紗充耳不聞,沈晏說,讓她好好在弘文館讀書,她就算學的再困難,也會聽他的話,等他迴來後,瞧見她這麽努力,也不好意思食言吧。


    “雲霞郡主昨日也去邊關了,聽說是去找世子殿下了。”


    “邊關那麽危險,她一個女孩子,怎麽敢啊?雁北侯也沒有阻攔嗎?”


    “哪裏攔得住?這些年世子殿下去哪裏,她就跟去哪裏,兩家早已默認結親了,她就是未來的世子妃。”


    “好好的,世子殿下怎麽就想不通去邊關了呀?他在弘文館的時候,天天看著他,也是一樁美事。”


    “誰知道,世子殿下那個人,向來說走就走,也不知道這一次是不是真的去邊關。”


    ……


    聽著周圍同窗的議論,琉紗不禁又看了看腰間的同心玉,她知道沈晏是個紈絝子弟,說想娶她的話也未必認真。


    但是,這些都沒關係,她從來沒有想過要嫁給他。


    等他迴來了,娶誰都沒關係,隻要別忘了幫她去銀月國平亂就行。


    自沈晏走了之後,鮮少有消息傳迴來,偶爾寄了家書,也會有給她的書信。


    隻不過拆開之後,都是一些思念表妹,食不下咽,睡不安寢之類,讓人啼笑皆非的話,偶爾會提及邊關的苦寒,行軍的枯燥艱難,她也會替他擔心。


    因為沈晏真的去了邊關,琉紗對他態度又好起來,每次他來信,她也會迴信,安慰他男子漢大丈夫,便是要保家衛國,封狼居胥,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沈晏:想表妹想得睡不著。


    琉紗:表哥睡不著,就起來看看兵書,多學本事!


    遠在邊關吹著寒風的沈晏,每次看到表妹一板一眼的迴信,都哭笑不得。


    但是看著她一次比一次工整漂亮的字跡,想到她也在上陽城聽了他的話好好讀書,和他一起努力著,心中又柔軟一片。


    等迴了上陽,說什麽都要先娶了她,再帶著她,以銀月國駙馬的身份打迴去。


    到時候他們既可以住在銀月國,也可以偶爾迴上陽,天下那麽大,也可以帶著她遊曆四方,一起行俠仗義。


    三個月之後,再沒有接到沈晏的書信了。


    她明白戰場上瞬息萬變,聽說邊關的敵軍很厲害,若是戰事吃緊,他也就沒空寫書信了。


    琉紗隻能等著,果然很快前線有戰報傳來,聽說邊關的大軍因為主將決策失誤,遭敵軍埋伏,苦戰三天三夜,十幾萬大軍隻迴來一半。


    沈晏和雲霞郡主都不知所蹤。


    聽到消息的琉紗,整整一夜都沒有睡著。


    “世子殿下那麽厲害,他可是大祈最厲害的人,肯定不會有事的。”小雅連忙安慰她。


    琉紗點點頭:“表哥肯定不會有事的,他答應過我,一定會迴來。”


    老太妃傷心地暈過去好幾次,等醒來後,就把琉紗叫去狠狠訓斥。


    她跪在老太妃的佛堂裏,看著慈眉善目的白玉菩薩像,默默地祈願,讓沈晏迴來。


    因為這一場敗仗,大祈上下都不太安寧,病弱的皇帝聽聞消息之後,更是一病不起,眼看已是彌留之際了。


    要是皇上駕崩,前線舉哀,軍心不穩,這一戰更沒有贏的可能。


    可是無論如何,琉紗都抓住最後一絲希望,因為沈晏答應過,他說過最遲半年,一定會迴來,他是世子,遊曆天下那麽多年,怎麽可能輕易就死了。


    可是琉紗的希望,還是在半年之期一天一天臨近時,一點點幻滅。


    半年後,英王第一次把琉紗叫去書房中,琉紗以為舅舅要告訴她,不會出兵了。


    可是在書房裏看見英王,他不僅憔悴,似乎還壓抑著一些怒火。


    “舅舅。”琉紗行了禮,衣袖下手指微微顫抖。


    英王又抬頭打量她,喃喃地說:“這張臉,沒有任何男人能拒絕。”


    琉紗不懂他在說什麽,隻是下意識有些反感,隻好把頭低下來:“舅舅有什麽事嗎?”


    英王第一次對她說起了大祈的國事:“皇上撐不住多久了,他駕崩後,繼位的太子隻有十歲,太子沒有理政的能力,隻能由太後臨朝聽政。”


    琉紗雖然不太懂,但也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大祈現今的皇後出身士族侯門,她若臨朝,勢必會重用自己家族的人,分走英王手中的權力。


    朝堂之上,再也不是英王一人說了算。


    “琉紗,如今晏兒下落不明,他迴不來,就沒人幫你複國平亂了。”英王忽然說。


    琉紗心中一緊:“舅舅,我可以做牛做馬,求求你,幫我們一次吧。”


    “你願意做牛做馬,那麽……”英王話鋒一轉,“你願意做大祈的太後嗎?”


    琉紗呆呆地看著他,忽然明白了英王的意思,她捏緊了拳頭,對於英王來說,銀月國不值一提,她沒有任何依靠,身上又流著英王府的血脈,是個再適合不過的傀儡了。


    “我……”


    “此事,我已經問過你母親,她同意了,但是,畢竟還要問問你的意思,我給你一天時間考慮,你若願意進宮,待我穩住朝堂之後,就出兵去銀月國。”


    琉紗失魂落魄地離開書房,一片雪花落在臉頰上。


    沈晏走的時候,是盛夏,如今半年過去,原來已經入冬了,下起了雪,邊境應該更加苦寒了吧。


    沈晏是世子,他出門遊曆也是帶夠了大把銀錢,從來不曾吃過苦,不知道他怎麽樣了。


    琉紗一個人來到上陽的城樓上,朝著沈晏遠去的方向眺望,半年之期已到,他應該迴來了呀。


    遠處大雪封山,白茫茫一片,沒有半個人影。


    琉紗看著遠處,忍不住放聲大哭。


    沈晏迴不來了這件事,不管怎麽想,都讓她那麽難過。


    哭了一夜後,琉紗迴去了,第二天夜裏,就被英王送到皇上寢宮裏。


    她身穿銀月國服飾,亭亭嫋嫋,豔如牡丹,又帶著大祈女子沒有的異域風情,赤著腳,一步一步走向大祈的帝王,腳腕上金鈴清脆。


    病得清瘦憔悴的帝王看見她,怔了一下,像是明白了什麽,問道:“英王送你來的?”


    琉紗點點頭。


    帝王捂住口,猛烈地咳嗽,最後有些淒然地笑了:“在大祈,朕也如你一樣可憐,一樣身不由己。”


    琉紗望著他,忽然淚如雨下:“我,我隻是想迴銀月國。”


    帝王並沒有為難她,準許她留在他身邊,伺候筆墨,過了幾天,以銀月國公主的身份,封了貴妃。


    而帝王的身體,一天比一天更加衰弱,琉紗進宮一個月後,皇上駕崩了,當天,悲痛欲絕的皇後也服毒自盡,追隨皇上而去。


    朝臣雖然對皇後死因有諸多猜疑,但如今英王大權在握,沒人敢提出質疑。


    作為大祈後宮裏地位最高的妃嬪,年幼失怙的太子被記在她名下,隨著新皇登基,琉紗成了太後,垂簾聽政。


    大祈是當今最強盛的帝國,新皇登基,太後垂簾的大典盛大隆重,隨後,昭告天下,琉紗是銀月國公主,名義上算是兩國聯姻,互下婚書,消息一時之間如同冬日的雪片,在各國之中紛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為了和魔尊離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路非路大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路非路大王並收藏為了和魔尊離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