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翎迴到遇襲的林路處時,一名雄偉如山,臉帶紫金,眼若銅鈴,骨骼粗壯的豪漢,正向跪滿地上的眾武士和烏廷威大發雷霆。

    陶方則垂頭立在一旁,見他來到,打了個眼色。

    李翎避過了一個被抬走傷勢較重的武士,才朝那大漢走去,下跪施禮。

    他下劍極有分寸,隻是令對方失去戰鬥能力,但初動手時為了生出威嚇作用,自然重手了些。

    那大漢別過頭來向李翎,冷冷道:“廷芳呢?”

    李翎尚未迴答,烏廷芳的聲音在後方響起:“廷芳在此,他的劍法真好,女兒無法傷他。”

    大漢容色稍霽,先向烏廷威等人喝道:“全給我滾走!”

    烏廷威看也不敢看李翎,鬥敗公雞似的和眾武士一起滾了。

    大漢轉向李翎道:“起來吧!”

    李翎恭敬起立,發覺烏廷芳竟站在他身旁,還望眼來瞄他。

    陶方亦大惑不解,眼光在兩人身上轉來轉去。

    那大漢看了女兒一會後,轉到李翎身上,喝道:“好!連傷三十多人,竟沒有一劍是致命之傷,如此劍法,我還是第一次見。和連晉的決戰,我烏應元買你李翎贏。”

    李翎暗笑,這時代還有誰比我更明白人體的結構,口中連聲謙讓。

    烏應元再上下打量了他幾眼,微笑道:“趙人少有長得像你那麽高大的,在秦人來說,就不算太稀奇。”

    李翎心中泛起奇異的直覺,感到這烏應元似以自己秦人的血統為榮。可能他往來各地,胸襟廣闊,知道了秦人的厲害,才有這種想法。

    烏應元似是對他頗為欣賞,道:“現在我要到北麵二十裏的大牧場視察,李翎陪我一道去吧!”

    烏廷芳叫道:“爹!女兒也要去。”

    眾人齊感愕然,往她望去。

    烏廷芳垂下了俏臉,玉指不安地扭弄著衣角,模樣兒可愛極了。

    李翎和一百五十名武士,陪著烏家父女,由北門出城,放騎在大草原上急馳。

    烏廷芳興致高漲,一馬當先。

    烏應元怕女兒有失,正要著手下武士追去。

    李翎見有此良機,看來是烏廷芳有意給自己製造機會,急忙自動請纓,催馬追去。

    兩騎一先一後,狂奔了十多裏後,來到一個峽穀中,烏廷芳才放緩下來,這時兩匹馬兒都跑得直噴白氣。

    李翎來到她身邊,扭頭望去,烏應元等人早已不知去向。

    烏廷芳嬌笑道:“不用看了!這條是我才知道的捷徑,他們是不會向這處來的。”

    這種時候,李翎如果還不知道要做啥,那麽他就是豬了。

    李翎是豬麽?

    當然不是……好吧,你說他是,他就是,你說他不是,他就不是。

    ………………

    一個時辰後,兩人才來到延綿數十裏的大牧場,此時烏應元的人馬才在遠方出現。

    牧場的負責人,熱情地招唿他們,尤其見到高傲的孫小姐,竟然如小鳥依人般偎傍著李翎,對他更是加倍逢迎。

    大牧場是一個三麵山環水繞的大盤地,隻有東麵是平原,卻有一條大河橫過。

    出入全憑一道吊橋,又建有高起的城牆,儼然是自成一國的城池。

    在牧場外駐有數十營趙兵,可見牧場內數之不盡的馬牛羊,實乃邯鄲城命脈所在。

    兩人正參觀時,烏應元率眾趕至,輕責了烏廷芳兩句後,對李翎道:“來!讓我帶李翎四處看看!”

    李翎受寵若驚,和他換過坐騎,馳騁牧場之內,烏廷芳當然追隨左右。

    烏應元隨意解說著牧場經營的苦樂,顯出極為在行和深有見地。

    三人最後來到一個滿是綿羊的小山丘之上,烏廷芳童心大起,跳下馬去,自顧逗弄羊兒去了。

    兩人並肩馬上,俯視延綿不盡的壯麗山川美景。

    烏應元看似隨意的道:“芳兒對李翎很有好感哩!”

    李翎不知他背後含意,尷尬地囁嚅以對。

    烏應元微微一笑:“這也好!我一向不欣賞連晉,這人城府甚深,又和武黑同流合汙,隻是爹寵信他們,我才拿他們沒法。”

    李翎心中一動,想到陶方必是烏應元的人,所以才愛屋及烏,對自己吐露心聲。

    他試探道:“聽陶公說,主人有意把孫小姐嫁入王室……”

    烏應元冷哼一聲道:“我曾和爹屢次爭論,便是為了此事。爹的年紀大了,看不清目前的形勢。”

    李翎愕然道:“少主!”

    烏應元往他望來,兩眼精芒暴閃,冷然道:“李翎!你老老實實迴答我,你究竟是何出身來曆,身體內流的是什麽血液。”

    李翎知道,既然要編故事,便絕不可猶豫,應道:“少主這麽看得起李翎,我亦不敢隱瞞。

    其實,我是流落到山區的秦人和土女所生的後代,這事我連陶公都沒有明說。”

    烏應元因有先入為主的想法,沒有懷疑,思索了一會後,道:“假設我把芳兒許給你,你肯答應一生一世好好愛護她麽?”

    李翎大喜,旋又頹然道:“可是主人怎肯答應呢?”

    烏應元不耐煩的道:“先不要理他的問題。”

    李翎連忙轟然應諾。

    烏應元嘴角露出一絲笑意,欣然道:“我欣賞你,並非全因你的絕世劍術,又或在對付馬賊時,顯露出來的驚人應變智慧,更重要的是你肯不顧自身,留後抗賊,讓戰友安全離去。

    這種對主子忠,對朋友義的做法,才使我放心把芳兒交給你。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現在,這個隻是秘密協議,除陶方外,絕不能透露給第四個人知道,包括芳兒在內。”

    李翎隱隱感到他心內藏著一些計劃,要借重他的智計劍術,低聲問道:“少主有什麽用得著李翎的地方,盡管吩咐。”

    烏應元眼中閃過驚異之色,讚許道:“陶方果然沒有看錯你,隻憑你這種觀人於微的心智,將來必是叱風雲的人物。”

    他頓了一頓,喟然道:“爹真的老了,不知一切形勢,正在急劇轉化中。”

    默然半晌,他又對李翎道:“自三晉建侯後,首著先鞭的是三晉趙、魏、韓裏的魏文侯。

    西方的秦、東邊的齊、南邊的韓楚、北邊的趙,沒有不受過他的侵略。

    就連邯鄲這麽堅固的大城池,都給他攻破了,並占據了達兩年之久。若非齊國出頭,魏還不肯退兵哩。”

    李翎那三個月間,常和元宗暢談天下事,接口道:“可是,跟著魏兵被齊國的吳起大敗於馬陵,然後秦、齊、趙接連對魏用兵,使他折兵損將,還失去了大片土地,聲勢大不如前了。”

    烏應元對他的見識大為欣賞,點頭道:“邯鄲並沒有多少人有你的見地。李翎告訴我,在列強裏,你最看好是那一個。”

    李翎不用思索的道:“當然是秦國,最終天下都要臣服於秦人的腳下。”

    他心中暗笑:不但邯鄲沒人有我這種識見,恐怕整個戰國都沒有人可像我那般肯定。

    烏應元身軀一震,緩緩道:“我雖看好大秦,卻沒有你那麽肯定……憑什麽你會有這個想法?”

    李翎差點啞口無言,幸好靈機一觸,道:“關鍵處在於東方諸國能否合力抗秦,隻看目前燕趙之爭,便可知大概。”

    烏應元道:“你說的是‘合縱’和‘連橫’了。”

    ………………

    縱者,合眾弱以攻一強也。

    橫者,事一強以攻眾弱也。

    這是戰國時代,政策的兩大極端相反方向。

    戰國時期,齊、楚、燕、韓、趙、魏、秦,七雄並立。

    戰國中期,齊、秦兩國最為強大,東西對峙,互相爭取盟國,以圖擊敗對方。

    其他五國也不甘示弱,與齊、秦兩國時而對抗,時而聯合。

    大國之間衝突加劇,外交活動也更為頻繁,出現了合縱和連橫的鬥爭。

    合縱連橫的實質,是戰國時期的各大國,為拉攏其他國家而進行的外交、軍事鬥爭。

    合縱就是南北縱列的國家聯合起來,共同對付強國,阻止齊、秦兩國兼並弱國。

    連橫就是秦或齊拉攏一些國家,共同進攻另外一些國家。

    合縱的目的,在於聯合許多弱國抵抗一個強國,以防止強國的兼並。

    連橫的目的,在於侍奉一個強國,以之為靠山,從而進攻另外一些弱國,以達到兼並和擴展土地的目的。

    當時的最著名的縱橫家,除了蘇秦、張儀之外,還有公孫衍。

    最初,合縱與連橫變化無常。

    公孫衍、張儀、蘇秦等人,遊說於各個國家,合縱既可以對齊,又可以對秦;連橫既可以聯秦,也可以聯楚,這就是所謂“朝秦暮楚”。

    後來,因為秦國的勢力不斷強大起來,成為東方六國的共同威脅,於是合縱成為六國,合力抵抗強秦。

    連橫則是六國分別與秦國聯盟,以求苟安。

    秦國的連橫活動,目的是破壞六國間的合縱,以便孤立各國,各個擊破。

    公孫衍曾於公元前318年,聯合魏、趙、韓、燕、楚五國攻秦。

    時人說:“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後來,蘇秦和趙的奉陽君李兌,也曾於前287年聯合五國攻秦,使秦被迫廢除帝號,產生了很大影響。

    然而,張儀在秦推行的連橫策略,取得了更大的成功,使秦惠王“拔三川之地,西並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散六國之從(縱),使之西麵事秦”,真正達到了通過連橫政策的推行而兼並土地的目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神:我有百花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楓笙水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楓笙水起並收藏封神:我有百花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