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兩段話,分屬不同筆跡。
前段為開篇:
“劍仙一道,隱秘玄奇,素為道法之最禁,餘仰慕久矣,曆盡艱辛,多方搜求,終於覓得。
所錄係小乘符咒祭煉飛劍之秘法,雖可千裏之外取人首級如探囊取物之易,然非比真正劍仙道成,無禦劍飛行,神異變化之妙也。”
開篇話後,是字形較小的文字增補:
“偶得前人秘法,欣喜非常,惜哉道緣淺薄,秘法殘缺。”
前一段話,讓劉景生出撿漏狂喜,後一段話,立即讓他迴到現實。
快速一翻,果然隻有八頁。
根據前麵內容推測,完整劍譜應該有煉劍之法,祭劍之法,以及一套放劍、收劍、破劍等劍術。
現在隻有淬劍、造劍的符咒,再無其他。
好在,那位自稱“道緣淺薄”的後輩,以此為基礎,推衍出一套“金丸飛彈術”。
簡單說,便是用淬煉飛劍的符咒之法,煉製七顆金丸飛彈,然後輔以簡單的禦物之法,投擲擊敵。
囫圇翻完,劉景認識到,金丸飛彈書術不算什麽,八頁黃紙的真正精華,其實是那淬煉飛劍的符咒。
用這符咒,可以煉金丸,亦可以煉飛刀。
劉景不打算再煉金丸了,準備直接煉製七柄飛刀。
有了決定,劉景坐下,從頭開始翻閱黃冊,認真學習那淬劍之法。
陰沉的天,黑的很快。
劉景正看的入迷,書上文字模糊起來,一抬頭,便見窗外一片黑沉。
肚子咕嚕一聲,也餓了。
戀戀不舍的放下書冊,劉景準備去前院,找楊嬸要點吃的。
轟!
突然,一襲青光從天而降,砸進樓閣噗地破碎,化作一個道人。
頭戴五蓮冠,內穿紫紅大袍,上繡日月星辰,龍虎仙鶴,外披輕紗羽衣,手持拂塵,腰掛印璽。
頭頂隱約有祥雲出沒,周身霞光四散,香氣繚繞,雙目更有神光迸濺。
昏暗冰冷的閣樓,霎那間明光泛濫,溫暖如春,令人心神迷醉。
“下方可是灃水河府巡水遊徼,籙生弟子劉景?”
道人一揮拂塵,傲然相問。
劉景見來著不凡,不敢怠慢,忙恭敬問道:
“弟子劉景,不知前輩是?”
神人眉目一閃,朗聲道:
“吾乃靈霄寶殿太一盟大法師座下,執籙十神君之一,五福神君是也。”
聞聽名號,劉景嚇了一跳。
太一盟大法師位列靈霄寶殿,一手掌天籙寶篆,一手掌功德天書,管理著所有道神的藉籙,及功德審理。
換句話說,太一大法師就是天庭的“吏部”主管。
其座下有十位輔助神君,五福神君便是其一。
天官降臨!
劉景連忙整理衣袍,躬身抱拳,肅然見禮,拜道:
“弟子劉景,見過神君!”
五福神君點頭迴禮,隨即道:
“可是你點明巫蠻、三清之謀,斬殺青蒙山餘孽薑皓,巫蠻逆賊梅坤?”
這是來論功行賞啊,劉景心頭狂喜,好在提前抑製住激動,才沒失態。
便見劉景淡定迴道:
“分所當為,弟子不敢居功。”
五福神君不置可否,隨意道:
“且自述道來。”
劉景飛快組織了語言,深吸一口氣,冷靜迴道:
“稟神君,弟子初臨滄江,便奉命搜捕青蒙山餘孽......”
從堪破薑皓行蹤,到受梅坤算計,識破其假死遁逃之計,從受伏的夜遊神口中,得知梅坤竟然與薑皓一行人匯合。
由此引發猜測,最後奏請南嶽神府長史,援救灃水河君,雖殺二賊,但也誤使河君身死。
劉景一口氣講完,既沒有浮誇的自誇,也沒有妄自菲薄,堂堂正正,條理清晰。
五福神君垂目靜聽,暗自與已得信息驗證。
隨著劉景的話語,神君眼中的神光漸漸斂去,散漫目光終於聚焦在劉景身上。
十七歲修行,半年授籙,任職不足月,得旱魃之力,立大功。
太一大法師掌管道籙,五福神君輔佐在旁,經常領受論功之責,見識過數不清的人才。
劉景和真正的天縱奇才,氣運垂青之輩相比,談不上顯眼。
不過,剛剛授籙,便在驚動靈霄寶殿的大事中立下大功,倒也不容忽視。
“天資和氣度都不錯,又有機緣在身,不知能否成為新秀。”
五福神君算是記下了劉景之名,但麵上不顯分毫。
劉景話落,神君冷然道:
“可有遺漏,可有誇功?”
“弟子所述,絕對屬實!”劉景斬釘截鐵道。
嘩!
五福神君頭頂的祥雲突然顯形,翻騰膨脹,放出耀目紫色霞光。
眨眼間,聽竹齋,乃至竹林山,全都籠罩在霞光之中。
在這雨後黑沉的夜色中,煞是顯眼。
聽竹齋,前院。
李伯正在廚房叮囑妻子,說劉景晚飯還沒吃,要準備點宵夜送去內院。
七八歲的楊金龍精力充沛,調皮搗蛋,在廚房裏圍著兩位老人,來迴瘋跑。
姐姐楊秀青又在氣唿唿的追他,要抓弟弟迴去睡覺。
溫馨的一家人,正笑嗬嗬,突然見內院放出無限霞光,刺破夜色,耀眼無比。
最先反應過來的是楊秀青,隻聽女孩瞪大眼睛,驚唿道:
“啊,劉景哥哥成仙了?!”
“老爺!”
李伯驚惶的要跑向內院,被寡言的妻子抓住。
“老頭子別去,你我凡人,驚擾老爺可不好!”
葛先生師徒昨日外出采藥,至今未歸,少了三個驚詫身影。
郭鎮,城隍廟。
巨茂才剛要迴靜室修行,就見竹林山方向,驟然霞光衝天。
“這,這是天官賜福?”
猛地縱身躍上屋簷,眺望遠方,頓時豔羨驚歎:
“天官降臨來論功行賞,劉景道友功勞不小啊。”
竹林山下的村寨,郭鎮城外流民營。
一個個身影走出屋舍帳篷,瞪大眼睛望向竹林上霞光,驚歎,憧憬,敬仰,紛紛攘攘。
劉景不知外界動靜,他也顧不得,當五福神君放出祥雲時,便肅然道:
“籙生弟子劉景,點破敵機,擾亂敵謀,陣斬二賊,共定功九十。”
“憑功,授太極宮選進士五雷院判官籙,賜五雷符,靈玉十二,天河砂金二十四粒。”
定完功勞,神君又道:
“何在?”
劉景暈乎乎遞上玉符。
五福神君提起腰上印璽,點在劉景玉符上。
便見那玉符先浮現一行古篆:
“玉皇三千三百二十二乙酉年,柳州縣人氏劉景授籙於赤嶺山,為籙生道神。”
隨著神君印璽一點,出現雷紋古篆:
“功德九十,兼太極宮選進士五雷院判官。”
雷紋隱去,神君將玉符遞迴劉景,一甩袖口,流光掃過,劉景麵前多了三樣東西。
一頁符籙,十二塊青光靈玉,二十四粒赤金沙石。
前段為開篇:
“劍仙一道,隱秘玄奇,素為道法之最禁,餘仰慕久矣,曆盡艱辛,多方搜求,終於覓得。
所錄係小乘符咒祭煉飛劍之秘法,雖可千裏之外取人首級如探囊取物之易,然非比真正劍仙道成,無禦劍飛行,神異變化之妙也。”
開篇話後,是字形較小的文字增補:
“偶得前人秘法,欣喜非常,惜哉道緣淺薄,秘法殘缺。”
前一段話,讓劉景生出撿漏狂喜,後一段話,立即讓他迴到現實。
快速一翻,果然隻有八頁。
根據前麵內容推測,完整劍譜應該有煉劍之法,祭劍之法,以及一套放劍、收劍、破劍等劍術。
現在隻有淬劍、造劍的符咒,再無其他。
好在,那位自稱“道緣淺薄”的後輩,以此為基礎,推衍出一套“金丸飛彈術”。
簡單說,便是用淬煉飛劍的符咒之法,煉製七顆金丸飛彈,然後輔以簡單的禦物之法,投擲擊敵。
囫圇翻完,劉景認識到,金丸飛彈書術不算什麽,八頁黃紙的真正精華,其實是那淬煉飛劍的符咒。
用這符咒,可以煉金丸,亦可以煉飛刀。
劉景不打算再煉金丸了,準備直接煉製七柄飛刀。
有了決定,劉景坐下,從頭開始翻閱黃冊,認真學習那淬劍之法。
陰沉的天,黑的很快。
劉景正看的入迷,書上文字模糊起來,一抬頭,便見窗外一片黑沉。
肚子咕嚕一聲,也餓了。
戀戀不舍的放下書冊,劉景準備去前院,找楊嬸要點吃的。
轟!
突然,一襲青光從天而降,砸進樓閣噗地破碎,化作一個道人。
頭戴五蓮冠,內穿紫紅大袍,上繡日月星辰,龍虎仙鶴,外披輕紗羽衣,手持拂塵,腰掛印璽。
頭頂隱約有祥雲出沒,周身霞光四散,香氣繚繞,雙目更有神光迸濺。
昏暗冰冷的閣樓,霎那間明光泛濫,溫暖如春,令人心神迷醉。
“下方可是灃水河府巡水遊徼,籙生弟子劉景?”
道人一揮拂塵,傲然相問。
劉景見來著不凡,不敢怠慢,忙恭敬問道:
“弟子劉景,不知前輩是?”
神人眉目一閃,朗聲道:
“吾乃靈霄寶殿太一盟大法師座下,執籙十神君之一,五福神君是也。”
聞聽名號,劉景嚇了一跳。
太一盟大法師位列靈霄寶殿,一手掌天籙寶篆,一手掌功德天書,管理著所有道神的藉籙,及功德審理。
換句話說,太一大法師就是天庭的“吏部”主管。
其座下有十位輔助神君,五福神君便是其一。
天官降臨!
劉景連忙整理衣袍,躬身抱拳,肅然見禮,拜道:
“弟子劉景,見過神君!”
五福神君點頭迴禮,隨即道:
“可是你點明巫蠻、三清之謀,斬殺青蒙山餘孽薑皓,巫蠻逆賊梅坤?”
這是來論功行賞啊,劉景心頭狂喜,好在提前抑製住激動,才沒失態。
便見劉景淡定迴道:
“分所當為,弟子不敢居功。”
五福神君不置可否,隨意道:
“且自述道來。”
劉景飛快組織了語言,深吸一口氣,冷靜迴道:
“稟神君,弟子初臨滄江,便奉命搜捕青蒙山餘孽......”
從堪破薑皓行蹤,到受梅坤算計,識破其假死遁逃之計,從受伏的夜遊神口中,得知梅坤竟然與薑皓一行人匯合。
由此引發猜測,最後奏請南嶽神府長史,援救灃水河君,雖殺二賊,但也誤使河君身死。
劉景一口氣講完,既沒有浮誇的自誇,也沒有妄自菲薄,堂堂正正,條理清晰。
五福神君垂目靜聽,暗自與已得信息驗證。
隨著劉景的話語,神君眼中的神光漸漸斂去,散漫目光終於聚焦在劉景身上。
十七歲修行,半年授籙,任職不足月,得旱魃之力,立大功。
太一大法師掌管道籙,五福神君輔佐在旁,經常領受論功之責,見識過數不清的人才。
劉景和真正的天縱奇才,氣運垂青之輩相比,談不上顯眼。
不過,剛剛授籙,便在驚動靈霄寶殿的大事中立下大功,倒也不容忽視。
“天資和氣度都不錯,又有機緣在身,不知能否成為新秀。”
五福神君算是記下了劉景之名,但麵上不顯分毫。
劉景話落,神君冷然道:
“可有遺漏,可有誇功?”
“弟子所述,絕對屬實!”劉景斬釘截鐵道。
嘩!
五福神君頭頂的祥雲突然顯形,翻騰膨脹,放出耀目紫色霞光。
眨眼間,聽竹齋,乃至竹林山,全都籠罩在霞光之中。
在這雨後黑沉的夜色中,煞是顯眼。
聽竹齋,前院。
李伯正在廚房叮囑妻子,說劉景晚飯還沒吃,要準備點宵夜送去內院。
七八歲的楊金龍精力充沛,調皮搗蛋,在廚房裏圍著兩位老人,來迴瘋跑。
姐姐楊秀青又在氣唿唿的追他,要抓弟弟迴去睡覺。
溫馨的一家人,正笑嗬嗬,突然見內院放出無限霞光,刺破夜色,耀眼無比。
最先反應過來的是楊秀青,隻聽女孩瞪大眼睛,驚唿道:
“啊,劉景哥哥成仙了?!”
“老爺!”
李伯驚惶的要跑向內院,被寡言的妻子抓住。
“老頭子別去,你我凡人,驚擾老爺可不好!”
葛先生師徒昨日外出采藥,至今未歸,少了三個驚詫身影。
郭鎮,城隍廟。
巨茂才剛要迴靜室修行,就見竹林山方向,驟然霞光衝天。
“這,這是天官賜福?”
猛地縱身躍上屋簷,眺望遠方,頓時豔羨驚歎:
“天官降臨來論功行賞,劉景道友功勞不小啊。”
竹林山下的村寨,郭鎮城外流民營。
一個個身影走出屋舍帳篷,瞪大眼睛望向竹林上霞光,驚歎,憧憬,敬仰,紛紛攘攘。
劉景不知外界動靜,他也顧不得,當五福神君放出祥雲時,便肅然道:
“籙生弟子劉景,點破敵機,擾亂敵謀,陣斬二賊,共定功九十。”
“憑功,授太極宮選進士五雷院判官籙,賜五雷符,靈玉十二,天河砂金二十四粒。”
定完功勞,神君又道:
“何在?”
劉景暈乎乎遞上玉符。
五福神君提起腰上印璽,點在劉景玉符上。
便見那玉符先浮現一行古篆:
“玉皇三千三百二十二乙酉年,柳州縣人氏劉景授籙於赤嶺山,為籙生道神。”
隨著神君印璽一點,出現雷紋古篆:
“功德九十,兼太極宮選進士五雷院判官。”
雷紋隱去,神君將玉符遞迴劉景,一甩袖口,流光掃過,劉景麵前多了三樣東西。
一頁符籙,十二塊青光靈玉,二十四粒赤金沙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