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一地軍政局勢,最先了解的是地理。守序在航行途中翻閱海南島各港口情況。


    海南島四麵環海,孤立水中,海道四通八達。從島北徐聞渡海,半日可到海南島。環島皆有港灣,處處可停舟錨泊,供商船登岸取水。


    瓊山縣海口港為麵向大陸的主要窗口,港內寬深,可泊大船數十。文昌縣鋪前港與清瀾港是另兩座重要的商港。


    白沙港與海口港唇齒相依,自宋朝在白沙設立水軍始,白沙就是海南海防的咽喉。明朝在這裏設有海口後千戶所。


    鋪前港約位於白沙港東30km,海港分內外兩部分,外港麵向鋪前灣。內海灣深入陸地10餘公裏,寬3公裏,灣嘴的入口是鋪前鎮,狹窄的海門隻有800米寬,築起兩座炮台就能完全封鎖進出內港的航道。明朝在這裏有座鋪前巡檢司堡,緝私捕盜勉強可以應付,打仗肯定不行。


    清瀾港則是全島最好的港口之一。港口同樣分內外兩個部分,外港麵向高隆灣,通過一條長6公裏,寬300餘米的狹長水道進入深入陸地的八門灣。八門灣水深廣闊,通過文昌河可直達文昌縣城。清瀾水道實在太過險要,曆史上這裏是倭寇與林鳳等海盜多次登陸之地,萬曆六年,明朝擊退了林鳳後將清瀾守禦千戶所從文昌縣東北移至水道咽喉處,以作防禦。有千戶所城控扼海口,清瀾港的防禦不差。


    清瀾港向南有會同縣、樂會縣、萬州、陵水縣,萬州與陵水皆有良港,均為深入陸地的海灣,海口狹窄利於防禦。萬州有萬州守禦千戶所,陵水有南山守禦千戶所,所城與州城、縣城合一。


    陵水縣再向南是聯邦已控製在手的三亞港,此時通常習慣上用三亞與瓊山縣連線劃分島嶼東西。三亞港沿海岸向西依次是崖州、感恩、昌化、儋州、臨高、澄邁。島西的海灣比島東更多,有20多座商港漁港,密布的海灣河汊為北部灣各路海盜侵襲海南島提供最好的隱蔽地。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儋州洋浦港、澄邁東水港與石歧港。洋浦港闊水深,位於島西有五指山隔絕,將台風影響降到最低,是島上天然條件最好的商港。


    加上位於瓊山縣南渡江上遊,內地的定安縣,便是全府之地。


    瓊州共11個州縣,州城單列,瓊山縣附廓府城。軍隊方麵有1衛11內外千戶所,其中單列的有海口後千戶所、清瀾千戶所和深處內地鎮壓黎垌的水會千戶所,其餘衛所均與州縣同城。


    海南島孤懸海上,是全國受海盜侵襲最頻繁的地區。與大陸上的同事們不一樣,瓊州府的衛所軍戶常年憑自身的力量與海盜和黎垌作戰,從洪武年至崇禎年從未間斷。


    島上的水師隻有白沙水寨一隻營兵,各地的千戶所城僅有幾艘小船,水上力量很弱。


    但在陸地上,瓊州境內衛所軍仍不失為一隻有效的戰鬥力量,在曆史上,有組織的瓊州明軍一直與韃虜戰鬥到康熙二十年。他們中有許多人跟隨楊彥迪陳上川去了西貢。


    瓊州各州縣基本占據了最好的港口,這大約是因為開發瓊州時,環島陸上通道條件一般,物資人員來往依靠海路。


    冒險號與卓越號沿著海岸行駛,直抵海口白沙港。瓊州人民的母親河南渡江在港口東側注入大海。海南島的內河通航條件比台灣優越的多,南渡江、文昌河等內河通航裏程加起來有幾百公裏,其中南渡江在澄邁縣以下皆可通航,是瓊北地區的交通命脈所在。


    白沙水寨的明軍很熟悉眼前戰艦懸掛的軍旗。但卓越號桅頂上飄揚的逆戟鯨紋章旗還是引起了水城明軍的一陣騷動。南洋海麵現在無人不知這麵旗幟代表著什麽。


    按照慣例,卓越號鳴響禮炮,宣示沒有敵意。


    明軍派人接舷,卓越號的艦長出麵與他們接洽。守序等在艙中,直到熟人登船,原登州水師遊擊張時傑。


    張時傑去年從黃浦江得勝港突圍後,守序收留了他,救下他的兄弟們。其後在舟山與台灣,這部最後的登州水師在守序麾下效力過一段時間,直到曾櫻開口,把這隻舊部要了迴去。


    張時傑見到守序就要大禮參拜。


    守序把他拉起來,見他官服換了補子,便問道:“張指揮使升職了?”


    張時傑笑道,“是,曾中丞薦了我都指揮使僉事,瓊崖參將。”


    瓊崖參將算是海南島駐軍司令了,官不大權很大。瓊崖參將原本駐紮地位於崖州或是陵水,全稱是駐紮崖、陵,分守瓊州地方,兼管瓊、雷、廉州海洋備倭。


    倭寇消亡後,這個備倭參將一度撤銷,粵西的軍隊統歸雷瓊參將統帥。因為要防禦廣東苗亂,這個雷瓊參將駐紮在大陸。曾櫻重設瓊崖參將是他控製全府軍權的第一步,張時傑的駐紮地就在這海口後千戶所。


    守序隨他登岸,海口後千戶所又叫瓊州府水城,南邊5公裏為府城,這裏是瓊州防禦的核心所在。所城東北臨海,修建有九十丈的石砌堤岸。


    守序這是第一次來瓊州府,長艇繞過海堤,靠上碼頭。明朝搞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不差,瓊府州縣與衛所城雖然不是強大的軍事要塞,但依然維持在水準以上。雷州、廉州等地大約同理。南方各城城牆包磚,港口多石砌碼頭,要害所在還有條石防護。


    張時傑邊走邊向守序介紹他的所城,海口後千戶所周五百五十五丈,高一丈七尺,闊一丈五尺,雉堞六百五十三,窩鋪十九,設有四座城門,上麵各建城樓。四門分別為東、西、南、北門。東南到西北挖有護城河,長四百六十五丈,寬一丈五尺,深五尺。


    登州水師自從南下後一直渴望能有一塊自己的地盤,黃蜚為了地盤不惜把水師開進太湖,這才有得勝港之禍。張時傑等最後的登州水師終於還是在老長官的運作下,在中國最南方尋找到一塊立足之地。


    從張時傑的臉上,守序能看到一個穩定的家對這些北方明軍來說意味著什麽。太多的明軍因為沒有立足點,流離失所,帶著家屬東奔西跑,凍餓之下向建虜投降。


    明朝的官爵現在不值錢,大陸上總兵多如狗,伯爵滿地走。參將沒有那些官地位高,可一塊穩定的地盤比什麽都強。有地盤的參將比沒地盤的伯爵說話硬氣多了。


    進城後,張時傑將守序引進他的參將衙署。海口後千戶所有原本的軍戶,張時傑沒有占據城內原來的千戶家。他在城中心四牌樓街找了一處大院,重新布置了衙門。


    張時傑端上茶水,“國主請稍待,我已派人去府城報告曾中丞,想來很快便有消息到。”


    守序點點頭。大堂中擺有一副瓊州府城周圍的沙盤,牆上另掛全府地圖。這幅地圖大約是參照了歐洲繪圖法,比以前見過的中國地圖要精確。


    張時傑見守序看著地圖和沙盤,心頭暗喜,揮揮手。他的親兵和侍從躡手躡腳退了出去,房中安靜了下來。


    守序趴在沙盤上,眼睛盯著瓊州海峽,緩緩道:“張參戎,你的這個所城抵擋海盜,防禦力量是足夠。可如果麵對的是韃虜,恐怕力有不逮。”


    以瓊州本島對北防禦而論,海口所是中心,海口右側的文昌鋪前港與左側的澄邁石歧港構成兩翼。


    鋪前向東的良港就隻有清瀾港,除此沒有足以承載軍隊攜輜重登陸及開進的基礎設施。清瀾港本身的防禦很堅固,狹窄的海道會成為登陸敵艦的惡夢,而繼續向南的幾個港口太遠,麵臨的軍事壓力並不大。


    澄邁向西就不同了,臨高與儋州有十數處戎克船可以停泊的港口,防禦任務很重。


    瓊州海峽過於狹窄,如果風向天氣合適,海船幾個小時即可完成航渡。對麵雷州半島港灣眾多,可以用來集結戰船,隱蔽登陸部隊的地方太多。除非調來大艦隊,否則很難全方位監控。


    這就意味著,要長期守禦海南島一定要在雷州半島上保持地麵橋頭堡。卡住海口所對岸徐聞縣的海安千戶所等地,才能保證海南島的安全,這樣做的成本也比較低,守衛一兩座要塞總比守衛近200公裏的海岸線簡單。但在大陸維持軍事存在,需要有一隻不弱的陸軍,對瓊州的明軍來說,這在短期內難以做到。因此首期的防禦計劃依然要依托本島。


    張時傑在登州、寧遠等地長期與八旗本部作戰,在江南也見識了李成棟等綠營強軍,對守序說的深以為然。


    張時傑道:“海口所,鋪前堡,石歧港三座城我打算擴建成西式要塞,臨高馬梟博鋪等地也要修築堡城。工程浩繁,需要的時間不短。”


    守序:“你們可能隻有1年的時間,得抓緊了。”


    張時傑:“我明白。中丞正派人在沿海各地考察地形,征發壯丁和募集士兵。隻是現在並非農閑季節,我們不能太過耗用民力。”


    守序想了想,問道,“你現在管到的有多少兵?”


    “中丞將我原先帶來的兵編為撫標右營,駐紮在府城。我現在隻有幾十個老兵,再加600餘白沙水寨的營兵。”


    600兵就是瓊州府之前所有的常備軍隊了,隻靠這點兵什麽都幹不成。


    守序道:“現在沒有倭寇侵襲,我看除了清瀾所,瓊南各州縣衛所的兵都可以抽空,用來防禦瓊北。”


    張時傑:“中丞正是如此下令的,我們準備在全府軍戶中抽調2000人,各縣民壯抽調1000人,充實到營兵中。此外,中丞也派人去了定安縣,在那裏征募黎垌的土兵。”


    衛所兵、州縣民壯弓手和黎垌土兵是第一波動員的範圍,張時傑說全府大約能征募到5000人。如果要繼續動員,就要簽發普通民夫了,在耕作季節這麽做要冒一定的風險。


    以新募之兵的戰鬥力,5000人大約可以滿足各處防禦需要,但為了萬無一失,瓊州府一定要控製一隻機動部隊,以作來迴增援之用,這隻部隊最好有戰鬥經驗。


    張時傑:“城池我們可以自建,可島上的軍械武器十分缺乏,能否請國主支援我們一批大炮和彈藥?”


    守序放下茶杯,“軍火的生意,等曾中丞來了我們再詳談。”


    ————


    這章最好對照曆史地圖看,譚其驤的明朝曆史地圖國學導航網上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640四海揚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生一場康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生一場康波並收藏1640四海揚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