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勢如虹、氣吞萬裏如虎,金戈鐵馬勢如破竹,任何的詞匯都不足以形容北伐軍的英勇,當青天白日旗插在了南京原總統府大樓上的時候,直接意味著孫傳芳正式從軍閥行列之中除名,時隔十四年之後,革命黨的力量終於是迴到了這個地方,自從孫先生遜位袁世凱之後,臨時政府結束,這裏變成了軍閥地盤,馮國璋、張勳、齊協元、盧永祥等人都曾在此發號施令,執掌江浙,直到後來,孫傳芳上台,成


    為江東之主,現在,這塊地盤終於是重新迴到了革命黨的手中。


    十四年,物是人非,一切都變了,唯一不變的還是袁兆龍。當北伐軍正式收複總統府的時候,袁兆龍也同一時間向外界宣布,國、民政府從廣州正式遷往南京,以一江之隔,叫板北洋政府。


    不過,袁兆龍卻沒有直接過去,他還要再等一段時間,最起碼等到滅掉吳佩孚之後,才能從武昌遷往南京,消滅孫傳芳,不過是階段性的勝利而已。這場勝利,來的如此順利和快捷,極大地震撼了世人,世人都沒能想到,堂堂的東南王,居然如此不堪一擊,在袁兆龍的手中,居然還沒能堅持到一年的時間,所精心經營的勢力在北伐軍的打擊之下土崩瓦解,迴到了原點。也讓世人重新的認識到了袁兆龍的實力到底是有多強大,鄂軍驍勇善戰之名,從來都不是吹噓出來的,更何況,多年的厲兵秣馬不是在養尊處優,軍隊的銳氣和精氣神沒有被安逸的生


    活所消磨,鄂軍依然還是當年以少勝多,頑強抗衡馮國璋的那支革命軍!孫傳芳被除名,也是極大地震驚到了另外兩位,均是一臉的不可思議。居然會這麽快!誰都無法想象,那位叱吒東南的笑麵虎居然會淪為一個倉皇而逃的下場,捫心自問,強橫如同張作霖這等猛人,都沒自信一口吃掉孫傳芳,隻能是擊敗他,而無法消滅他,如此壯舉,袁兆龍居然做到了。真的想問一問,他是如何做到的,更像問一問孫傳芳,他是如何被擊敗的。可是孫傳芳人去哪了呢?再被袁兆龍攻打的這段時間裏,孫傳芳不是沒有想過自保,企圖聯合吳佩孚與張作霖兩大勢力,結成三角同盟來對抗北伐軍,從而換取保全實力。想法固然是不錯的,可是吳佩孚與張作霖是那麽容易就能夠聯合起來的嗎


    ?對此,孫傳芳又將段祺瑞拽了進來,用來調和吳、張之間的矛盾,可是事情的進展卻沒有他所想象的那麽順利,段祺瑞派來了靳雲鵬,吳佩孚派來了熊柄琦,張作霖幹脆直接沒有參與,會議的過程中,靳雲鵬對於吳佩孚奪取皖係政權之事耿耿於懷,屢屢出言諷刺,熊柄琦不甘示弱,直接迴擊,一場好端端的會議結果鬧得不歡而散,三角同盟還沒有開始,便宣告破產。孫傳芳因此也喪失了最後一根救命稻


    草。


    丟了江西、丟了福建、丟了浙江、丟了安徽……五省聯軍,瞬間沒了四個,然而這僅存的一個,卻把首府也給丟掉了。走投無路的孫傳芳隻能秘密的去了天津,求助奉係,成了他唯一的可行之舉,吳佩孚和段祺瑞是指望不上了,這兩夥人也沒打算幫自


    己,如果張作霖再不幫忙的話,自己就徹底完蛋了。


    ……常言道,兔死狐悲物傷其類,吳佩孚來不及為孫傳芳默哀,因為北伐軍誓師的時候,第二個目標就是自己。吳佩孚一直都在緊密的籌劃之中,應對即將到來的北伐戰爭,吳佩孚一直都認為,威脅會是從長


    江對麵而來,但是馮祥忽然間再度倒戈,刷新了吳佩孚對此人無恥的認知,世上居然還有這等朝三暮四之人!吳佩孚不是不想幫忙,而是分身乏術,西北軍的進攻,將他的主力部隊牢牢地釘在了中原,除去了基本的防備之外,吳佩孚已無餘力幫忙了,隻能哀歎孫傳芳自己倒黴。吳佩孚也是暗恨,孫傳芳這個廢物


    點心,居然連一年都沒能撐住,最起碼也要撐到自己搞定了馮祥之後再來幫你吧!


    這倒好,馮祥自己還沒滅掉呢,這又來一個北伐軍,南北夾擊,吳佩孚真正的體會到了棘手的滋味……正如他所預料的那般,消滅了孫傳芳殘存勢力之後,北伐軍沒有進行修整,而是將槍頭直接對向了他,北伐戰爭依然在持續進行中,隻不過,對手從孫傳芳換做了吳佩孚罷了。統一的步伐大踏步的向前邁


    進,任何分裂勢力都沒有生存的餘地,要麽投降,要麽消亡。袁兆龍給過他們機會,隻是他們集體沒有珍惜罷了,機會錯過了,再也沒有重來的可能性。湖北很大,地跨長江兩岸,袁兆龍雖說頭上頂著一個湖北總督的名頭,但是其多年經營的勢力均在長江南岸,對於北岸的掌控力過於薄弱,因此一江之隔,卻成了袁兆龍權力分裂的劃分點。南岸的湖北風


    平浪靜,經濟蓬勃,北岸的湖北卻時常陷落在軍閥的征戰之中,目前,接管北岸湖北的管理者乃是吳佩孚。這一次,袁兆龍想從北岸軍閥手中要迴這塊屬於自己的地盤,不,要到所有的地盤!


    向吳佩孚用兵,意味著,北伐軍需要整體越過長江,攻打孫傳芳,袁兆龍準備了十二萬大軍,攻打吳佩孚,袁兆龍為其準備了十七萬兵馬!


    海陸空協同!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艦隊是袁兆龍的夢想和追求,可是海軍的成立和養護從來不是一個地區性軍閥能夠做到的,擁有一支艦隊可以,但是能否形成戰鬥力,拚的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這麽多年來,袁兆龍始終沒有建立起一支標準化的艦隊,不無是一大遺憾,艦船的數量不多,無法抗衡列強在中國海域飄蕩的艦隊,但是對比同期軍閥而言,袁兆龍的這點兒家底,拚吳佩孚還是綽綽有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軍閥生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尾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尾龍並收藏重生之軍閥生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