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兆龍不是超脫於世俗之外的聖人,也會沉迷於人世間的榮耀。
當然也在乎自己的麵子啦,身為北洋人,豈能不看重北洋榮耀?
如今,有一個正名的機會,袁兆龍豈能不高興。
唯一遺憾的是,這個名頭卻不能讓袁世凱來親自冊封自己,哪怕是馮國璋也好啊。
曹琨來為自己授銜封號,袁兆龍有種不自在的感覺……
袁兆龍始終認為自己在北洋中的地位,就算是比不上“北洋三傑”,也是與曹錕、徐樹錚等人平級別,讓一個與自己平級別之人來為自己加封號,感覺極其不自在,有種比他矮了一級的滋味。
“別封將軍了,封我個元帥當當可好?”
“哈哈哈,袁老弟,你又在開玩笑了。”曹錕笑了笑。
曹錕被部下尊稱為曹大帥,張作霖被部下稱為老帥,兒子被成為少帥,吳佩孚也被稱之為玉帥,可這都是稱唿,卻並非正式軍銜。
就算是當年段祺瑞權力巔峰的時候,也沒有為自己加封元帥,因為在所有北洋人的心中,元帥隻有一個——袁世凱,除此之外,再無一人有資格可以評得上元帥這個軍銜。
“曹老哥,你這人挺會做買賣的,單憑一個虛職就把我給打發了?是不是也太容易了點吧?”袁兆龍當然不會感覺滿意了。“不會,不會,兄弟功勞甚大,老哥我絕不會虧待了兄弟你的,這麽樣吧,從現在起,川、鄂、桂、湘、黔五省賦稅不直接交給北洋政府,而是由你老弟代為收取,再封五省巡閱使,節製五省,這個誠意可
是足夠了吧!
如此一來,四分之一天下可是名正言順的歸屬到老弟你的手裏了。以後,想幹什麽就幹什麽,你自己說了算!”
川、鄂、湘、桂四個省本來就在袁兆龍的手心裏,黔地也是在袁兆龍的眼皮子地下,想吃下,隨時都可以,以黔係軍閥的實力,消滅他們幾乎不費吹灰之力。
曹錕的意思很明確,不用你動手搶,我直接以官方的名義,將這塊地盤送給你,順水推舟,做個人情。
黔地卡在廣西與湖南、四川之間,三麵被鄂係軍閥包圍,一麵是滇係軍閥,位置比較尷尬,也比較重要,是滇係軍閥與鄂係軍閥之間重要的緩衝地帶。
不過,滇係軍閥的實力無法與鄂係相比,因此這塊地方反正早晚都要落到袁兆龍的手裏,不如我曹錕直接送給你……
對此,袁兆龍表示無話可說,無fuck可說!不過這樣做的後果就是,袁兆龍吃下了黔地之後,就等於直接令滇係軍閥暴露在了鄂係軍閥的麵前,麵對麵的互相盯著對方,若是等有一天,袁兆龍一時興起,縱兵殺向雲南的話,滇係軍閥肯定抵擋不了
鄂軍的攻勢,滅掉整個的黔係軍閥不過也是時間的問題罷了,等到袁兆龍平定了滇係之後,將會意味著整個長江以南將會徹底的落入他的掌控之中!
貨真價實的江南王!這個江南王的範圍不禁局限於江南地區,而是長江以南的半個中國!
比東北王更要強大!
難道曹錕不知道如此一來的後果嗎?當然知道,也是無奈之舉,實在是沒有什麽可以分給袁兆龍的東西了,鄂係軍閥集團日漸強盛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誰都無法阻止,除非是袁兆龍等高層決策群集體戰略失誤,如若不然,長此以往下去
,必會超過直係。
如何才能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呢?
就這個問題,曹錕討教過吳佩孚,他的肱骨智囊表示無解。
在吳佩孚認知裏,最有可能評定戰亂之禍的三大軍閥勢力中,直係軍閥的潛力是最差的,地利位置以及經濟發展潛力均是限製了直係的前途。
不管是從哪一個角度看待問題,直係軍閥的地盤永遠麵臨著南北夾擊的風險。奉係和鄂係雖說現在弱於直係,可勝在了地理位置獨特,給予他們時間成長,超過直係不是問題。
唯一的解決方案就是鄂係和奉係,一定要首先除掉其中的一個,然後徐徐圖謀……
消滅袁兆龍的最佳時機,段祺瑞已經錯過了,現如今的鄂係如同是一隻龐大的八爪魚,將他的觸手伸向了各行各業之中,短時間內清除袁兆龍,比登天還難。
更何況,現在的直係與奉係之間已是血海深仇。
所以明知道袁兆龍是一個最危險的對手,卻還要給他時間,讓他成長,無奈中夾雜著心酸……
直到戰後,吳佩孚才終於明白了過來,原來這場戰爭真正的贏家不是他們直係,而是躲在背後看熱鬧的袁兆龍……
在這場暗中的較量裏,吳佩孚又一次敗給了袁兆龍,戰略家與戰略家之間的對抗,比較的不是一場戰役的得失與成敗,而是看誰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有的時候,吳佩孚甚至都在思考,自己與袁兆龍的差別在哪裏呢?
除去本人的戰略眼光不說,袁兆龍的身邊有著最頂級的軍官參謀團,有著最雄厚的人才培訓基地,有著最先進的裝備進口渠道,有著最合理恰當的民生經濟模式。
再一看自己的身邊,除了一個全力支持,並且信任自己的長官之外,還有什麽能夠跟袁兆龍相比呢?
吳佩孚也在河北等地進行了民生經濟方麵的建設,陸續的發展民生,意圖後發製人,可是真的會這麽簡單嗎?
從0到1的進步,遠比從1到100的難度要更大。
吳佩孚明白,就算是現在起步的話,差距依然會很明顯,十年之內未必能夠趕得上鄂係的水準,但是如果不去做,將會連比較的可能性都不存在!
而且,吳佩孚還知道,張作霖迴東北以後,並沒有著急擴充軍備,也是安心的建設起了東北經濟,可以預見,將來的奉係軍閥會比現在更加強大。
所以說,軍閥集團的較量,已經從一開始的單純軍備競爭升級到了涵蓋社會全方位立體式的戰爭!若是一步落後,便是千裏之外的差距……
當然也在乎自己的麵子啦,身為北洋人,豈能不看重北洋榮耀?
如今,有一個正名的機會,袁兆龍豈能不高興。
唯一遺憾的是,這個名頭卻不能讓袁世凱來親自冊封自己,哪怕是馮國璋也好啊。
曹琨來為自己授銜封號,袁兆龍有種不自在的感覺……
袁兆龍始終認為自己在北洋中的地位,就算是比不上“北洋三傑”,也是與曹錕、徐樹錚等人平級別,讓一個與自己平級別之人來為自己加封號,感覺極其不自在,有種比他矮了一級的滋味。
“別封將軍了,封我個元帥當當可好?”
“哈哈哈,袁老弟,你又在開玩笑了。”曹錕笑了笑。
曹錕被部下尊稱為曹大帥,張作霖被部下稱為老帥,兒子被成為少帥,吳佩孚也被稱之為玉帥,可這都是稱唿,卻並非正式軍銜。
就算是當年段祺瑞權力巔峰的時候,也沒有為自己加封元帥,因為在所有北洋人的心中,元帥隻有一個——袁世凱,除此之外,再無一人有資格可以評得上元帥這個軍銜。
“曹老哥,你這人挺會做買賣的,單憑一個虛職就把我給打發了?是不是也太容易了點吧?”袁兆龍當然不會感覺滿意了。“不會,不會,兄弟功勞甚大,老哥我絕不會虧待了兄弟你的,這麽樣吧,從現在起,川、鄂、桂、湘、黔五省賦稅不直接交給北洋政府,而是由你老弟代為收取,再封五省巡閱使,節製五省,這個誠意可
是足夠了吧!
如此一來,四分之一天下可是名正言順的歸屬到老弟你的手裏了。以後,想幹什麽就幹什麽,你自己說了算!”
川、鄂、湘、桂四個省本來就在袁兆龍的手心裏,黔地也是在袁兆龍的眼皮子地下,想吃下,隨時都可以,以黔係軍閥的實力,消滅他們幾乎不費吹灰之力。
曹錕的意思很明確,不用你動手搶,我直接以官方的名義,將這塊地盤送給你,順水推舟,做個人情。
黔地卡在廣西與湖南、四川之間,三麵被鄂係軍閥包圍,一麵是滇係軍閥,位置比較尷尬,也比較重要,是滇係軍閥與鄂係軍閥之間重要的緩衝地帶。
不過,滇係軍閥的實力無法與鄂係相比,因此這塊地方反正早晚都要落到袁兆龍的手裏,不如我曹錕直接送給你……
對此,袁兆龍表示無話可說,無fuck可說!不過這樣做的後果就是,袁兆龍吃下了黔地之後,就等於直接令滇係軍閥暴露在了鄂係軍閥的麵前,麵對麵的互相盯著對方,若是等有一天,袁兆龍一時興起,縱兵殺向雲南的話,滇係軍閥肯定抵擋不了
鄂軍的攻勢,滅掉整個的黔係軍閥不過也是時間的問題罷了,等到袁兆龍平定了滇係之後,將會意味著整個長江以南將會徹底的落入他的掌控之中!
貨真價實的江南王!這個江南王的範圍不禁局限於江南地區,而是長江以南的半個中國!
比東北王更要強大!
難道曹錕不知道如此一來的後果嗎?當然知道,也是無奈之舉,實在是沒有什麽可以分給袁兆龍的東西了,鄂係軍閥集團日漸強盛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誰都無法阻止,除非是袁兆龍等高層決策群集體戰略失誤,如若不然,長此以往下去
,必會超過直係。
如何才能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呢?
就這個問題,曹錕討教過吳佩孚,他的肱骨智囊表示無解。
在吳佩孚認知裏,最有可能評定戰亂之禍的三大軍閥勢力中,直係軍閥的潛力是最差的,地利位置以及經濟發展潛力均是限製了直係的前途。
不管是從哪一個角度看待問題,直係軍閥的地盤永遠麵臨著南北夾擊的風險。奉係和鄂係雖說現在弱於直係,可勝在了地理位置獨特,給予他們時間成長,超過直係不是問題。
唯一的解決方案就是鄂係和奉係,一定要首先除掉其中的一個,然後徐徐圖謀……
消滅袁兆龍的最佳時機,段祺瑞已經錯過了,現如今的鄂係如同是一隻龐大的八爪魚,將他的觸手伸向了各行各業之中,短時間內清除袁兆龍,比登天還難。
更何況,現在的直係與奉係之間已是血海深仇。
所以明知道袁兆龍是一個最危險的對手,卻還要給他時間,讓他成長,無奈中夾雜著心酸……
直到戰後,吳佩孚才終於明白了過來,原來這場戰爭真正的贏家不是他們直係,而是躲在背後看熱鬧的袁兆龍……
在這場暗中的較量裏,吳佩孚又一次敗給了袁兆龍,戰略家與戰略家之間的對抗,比較的不是一場戰役的得失與成敗,而是看誰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有的時候,吳佩孚甚至都在思考,自己與袁兆龍的差別在哪裏呢?
除去本人的戰略眼光不說,袁兆龍的身邊有著最頂級的軍官參謀團,有著最雄厚的人才培訓基地,有著最先進的裝備進口渠道,有著最合理恰當的民生經濟模式。
再一看自己的身邊,除了一個全力支持,並且信任自己的長官之外,還有什麽能夠跟袁兆龍相比呢?
吳佩孚也在河北等地進行了民生經濟方麵的建設,陸續的發展民生,意圖後發製人,可是真的會這麽簡單嗎?
從0到1的進步,遠比從1到100的難度要更大。
吳佩孚明白,就算是現在起步的話,差距依然會很明顯,十年之內未必能夠趕得上鄂係的水準,但是如果不去做,將會連比較的可能性都不存在!
而且,吳佩孚還知道,張作霖迴東北以後,並沒有著急擴充軍備,也是安心的建設起了東北經濟,可以預見,將來的奉係軍閥會比現在更加強大。
所以說,軍閥集團的較量,已經從一開始的單純軍備競爭升級到了涵蓋社會全方位立體式的戰爭!若是一步落後,便是千裏之外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