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連長,都是我的錯!是我沒帶好兵!”
雖然不知道到底是發生了什麽事,班長隻能先低頭認錯。“混賬東西,這小子偷驢被巡夜隊給抓住了,連夜送到了我那裏,團長把我叫過去兇了一頓,老子的臉都被這個混賬給丟盡了!要不是現在缺人手,念他是個新兵,早就被拉出去軍法處置了!丟臉的東西!
老子把他交給你,如果再有下次,老子連你一塊槍斃!”連長放了狠話。
“是,長官,保證不會再有下次類似情況發生!”
“哼,你最好記住!”連長餘怒未消,拂袖而去。
“還愣著幹嘛呀,趕緊把這小子扶到床上去!”
兩個士兵將於小七扶到床上,拿一塊抹布給他擦掉身上的血跡。
“這群混蛋,下手也夠狠的,這小子也真是的,傻不拉幾的偷驢!”戰友們一邊給他做著簡單的搶救,嘴裏一邊罵罵咧咧。
“行了,都少說兩句吧,唉,這個孩子也是個苦命人。”
摸著被連長打腫的雙頰,班長無奈的歎口氣,班長就像是父親一樣的存在,新兵們有什麽心裏話都愛跟班長說兩句,因此,班長對於於小七的經曆多多少少的也是知道一部分,是個苦命人。
這年頭,最不缺的便是苦命人了……
能來當兵的,要麽是真的有本事,想出人頭地,要麽就是一點兒本事都沒有,想混口飯吃,大多數人都是屬於後者,但凡是有一條活路,誰會走上這麽一條道路呢?
……
“你是說,奉軍第十六師向咱們這裏投誠?確定?”
當十六師臨陣倒戈的消息傳到吳佩孚耳朵裏的時候,他還不敢相信這是個真消息,還以為是張作霖放出來的煙霧彈呢。
“是的,你沒聽錯,真的是倒戈了,而且已經向張作霖宣戰了。”
“這倒是怪了,十六師以前是直係的部隊,這個是不假,後來投奔了張作霖,現如今又臨陣倒戈,這到底是誰在搗鬼?”
“大帥,已經打聽明白了,一個柏天賜的人曾經出現在十六師的指揮部裏,聽說好像還跟他們師長聊了很久,然後,十六師就做出了倒戈的決定。”
“柏天賜、特情局,他是袁兆龍的人!”
吳佩孚頓時明白過來了,原來這其中的一切,都是袁兆龍在搞鬼!
頓時心裏一緊,警惕了起來,可想而知,鄂係的手腳居然都已經伸到了這邊!著實是想不到,簡直是太可怕了!吳佩孚的心中,絲毫沒有感受到因為十六師倒戈而帶來的喜悅感,而是充滿了濃濃的憂患意識。袁兆龍幫他策反奉軍部隊,從而之時奉軍西線崩潰,吳佩孚沒有感恩的感
覺,而是感受到了袁兆龍真的是太可怕了……
從南邊的粵係內部之爭,再到北方的直奉大戰,橫跨萬裏,處處都有袁兆龍的蹤影存在,袁兆龍到底還是布了一張籠絡天下的超級大網。
袁兆龍是個漁夫,是個能夠根據水流水位來判斷魚群的漁夫,一網下去,從來不會落空,是一個永遠都會滿載而歸的老漁民……
天下的人或者物,於袁兆龍而言,恐怕就是那漁網中的魚兒一般無二。
奉係非敵手,真正的對手是這個深謀遠慮的袁兆龍!
對付張作霖容易,隻要是限製住奉軍入關,便足以遏製奉係軍閥集團的擴張。但是要對付袁兆龍的話,這該如何下手呢?吳佩孚犯了難。
奉係軍閥的威脅在於他的地理位置,坐擁一方天地,三麵無強敵,這是他的優勢不假,可也是他的劣勢,因為奉係主要勢力身處關外,掐住山海關,就等同於卡住了他的七寸。袁兆龍的鄂係軍閥所在的地理位置可就要慘太多了,雖然依靠著長江天險,但位處於坦坦蕩蕩的江漢平原,無遮無攔,四麵八方容易遭受外敵進攻,正是如此倒黴的地理位置,袁兆龍的鄂係軍閥非但沒有
被消滅,反而在軍閥世界裏闖出了一番天地!
因為收不住,所以袁兆龍必須將地盤向外無限擴張,將軍事緩衝區擴張到其他軍閥的勢力範圍中。
西至川蜀,南直黔桂,東至湘贛,往北,居然已經將觸手伸到了直奉交戰區!
如此強敵,豈能不怕?雖然此時正在指揮著直奉之戰,但是吳佩孚感覺十分有必要製定一份防範鄂係軍閥擴張的軍事計劃了……
提前做好準備,以免在將來隨時可能爆發的直鄂衝突中亂了陣腳,不過,現在開始防範,還來得及嗎?
……
“要將直奉戰場上每一場戰役,詳細的經過全部列出來,做好戰備總結,從正在進行中的戰役裏,挑選出最具備代表性的戰役列入教材中。”
參謀部的參謀們細細的聆聽著袁兆龍的教誨,有著特情局從前線傳迴來的最新情報,再根據自己的判斷,做出準確的軍事整頓,然後再看戰況的實際結果。
實際上,就是一次實戰性質的沙盤演習,雖然並沒有直接參戰,來一次軍事演習也依然能夠學習到很多東西,尤其是吳佩孚的軍事指揮套路,尤其重要。
畢竟每一個非自我派係的軍閥將領都有可能會成為未來的對手!
袁兆龍與吳佩孚在這個意見上,不謀而合。
“從戰前軍事實力對比,到現在已經打了好些天了,你們有沒有分析出什麽結果來?”
袁兆龍更在意的是參謀官們對於戰爭的前瞻性,有沒有超前的戰略眼光是決定著一支部隊未來發展的前途上限。參謀長迴答道:“司令,根據我們的評估,這一場戰役將會有八成的幾率會以直軍的勝利告終,雖然從裝備以及人數上,奉軍占據了主要優勢,可是奉係並沒有將這裝備以及人數上的優勢化為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因此,還是處於被動狀態,吳佩孚的指揮理念高於張作霖,以穩固的軍事防線為基礎,全麵的布放,以退為進,反而屢次三番的以少勝多,長久下去,張作霖若是再拿不出應敵良策的話,免不了潰
敗的下場。”參謀部經過分析之後,一致的認為,張作霖必敗無疑!
雖然不知道到底是發生了什麽事,班長隻能先低頭認錯。“混賬東西,這小子偷驢被巡夜隊給抓住了,連夜送到了我那裏,團長把我叫過去兇了一頓,老子的臉都被這個混賬給丟盡了!要不是現在缺人手,念他是個新兵,早就被拉出去軍法處置了!丟臉的東西!
老子把他交給你,如果再有下次,老子連你一塊槍斃!”連長放了狠話。
“是,長官,保證不會再有下次類似情況發生!”
“哼,你最好記住!”連長餘怒未消,拂袖而去。
“還愣著幹嘛呀,趕緊把這小子扶到床上去!”
兩個士兵將於小七扶到床上,拿一塊抹布給他擦掉身上的血跡。
“這群混蛋,下手也夠狠的,這小子也真是的,傻不拉幾的偷驢!”戰友們一邊給他做著簡單的搶救,嘴裏一邊罵罵咧咧。
“行了,都少說兩句吧,唉,這個孩子也是個苦命人。”
摸著被連長打腫的雙頰,班長無奈的歎口氣,班長就像是父親一樣的存在,新兵們有什麽心裏話都愛跟班長說兩句,因此,班長對於於小七的經曆多多少少的也是知道一部分,是個苦命人。
這年頭,最不缺的便是苦命人了……
能來當兵的,要麽是真的有本事,想出人頭地,要麽就是一點兒本事都沒有,想混口飯吃,大多數人都是屬於後者,但凡是有一條活路,誰會走上這麽一條道路呢?
……
“你是說,奉軍第十六師向咱們這裏投誠?確定?”
當十六師臨陣倒戈的消息傳到吳佩孚耳朵裏的時候,他還不敢相信這是個真消息,還以為是張作霖放出來的煙霧彈呢。
“是的,你沒聽錯,真的是倒戈了,而且已經向張作霖宣戰了。”
“這倒是怪了,十六師以前是直係的部隊,這個是不假,後來投奔了張作霖,現如今又臨陣倒戈,這到底是誰在搗鬼?”
“大帥,已經打聽明白了,一個柏天賜的人曾經出現在十六師的指揮部裏,聽說好像還跟他們師長聊了很久,然後,十六師就做出了倒戈的決定。”
“柏天賜、特情局,他是袁兆龍的人!”
吳佩孚頓時明白過來了,原來這其中的一切,都是袁兆龍在搞鬼!
頓時心裏一緊,警惕了起來,可想而知,鄂係的手腳居然都已經伸到了這邊!著實是想不到,簡直是太可怕了!吳佩孚的心中,絲毫沒有感受到因為十六師倒戈而帶來的喜悅感,而是充滿了濃濃的憂患意識。袁兆龍幫他策反奉軍部隊,從而之時奉軍西線崩潰,吳佩孚沒有感恩的感
覺,而是感受到了袁兆龍真的是太可怕了……
從南邊的粵係內部之爭,再到北方的直奉大戰,橫跨萬裏,處處都有袁兆龍的蹤影存在,袁兆龍到底還是布了一張籠絡天下的超級大網。
袁兆龍是個漁夫,是個能夠根據水流水位來判斷魚群的漁夫,一網下去,從來不會落空,是一個永遠都會滿載而歸的老漁民……
天下的人或者物,於袁兆龍而言,恐怕就是那漁網中的魚兒一般無二。
奉係非敵手,真正的對手是這個深謀遠慮的袁兆龍!
對付張作霖容易,隻要是限製住奉軍入關,便足以遏製奉係軍閥集團的擴張。但是要對付袁兆龍的話,這該如何下手呢?吳佩孚犯了難。
奉係軍閥的威脅在於他的地理位置,坐擁一方天地,三麵無強敵,這是他的優勢不假,可也是他的劣勢,因為奉係主要勢力身處關外,掐住山海關,就等同於卡住了他的七寸。袁兆龍的鄂係軍閥所在的地理位置可就要慘太多了,雖然依靠著長江天險,但位處於坦坦蕩蕩的江漢平原,無遮無攔,四麵八方容易遭受外敵進攻,正是如此倒黴的地理位置,袁兆龍的鄂係軍閥非但沒有
被消滅,反而在軍閥世界裏闖出了一番天地!
因為收不住,所以袁兆龍必須將地盤向外無限擴張,將軍事緩衝區擴張到其他軍閥的勢力範圍中。
西至川蜀,南直黔桂,東至湘贛,往北,居然已經將觸手伸到了直奉交戰區!
如此強敵,豈能不怕?雖然此時正在指揮著直奉之戰,但是吳佩孚感覺十分有必要製定一份防範鄂係軍閥擴張的軍事計劃了……
提前做好準備,以免在將來隨時可能爆發的直鄂衝突中亂了陣腳,不過,現在開始防範,還來得及嗎?
……
“要將直奉戰場上每一場戰役,詳細的經過全部列出來,做好戰備總結,從正在進行中的戰役裏,挑選出最具備代表性的戰役列入教材中。”
參謀部的參謀們細細的聆聽著袁兆龍的教誨,有著特情局從前線傳迴來的最新情報,再根據自己的判斷,做出準確的軍事整頓,然後再看戰況的實際結果。
實際上,就是一次實戰性質的沙盤演習,雖然並沒有直接參戰,來一次軍事演習也依然能夠學習到很多東西,尤其是吳佩孚的軍事指揮套路,尤其重要。
畢竟每一個非自我派係的軍閥將領都有可能會成為未來的對手!
袁兆龍與吳佩孚在這個意見上,不謀而合。
“從戰前軍事實力對比,到現在已經打了好些天了,你們有沒有分析出什麽結果來?”
袁兆龍更在意的是參謀官們對於戰爭的前瞻性,有沒有超前的戰略眼光是決定著一支部隊未來發展的前途上限。參謀長迴答道:“司令,根據我們的評估,這一場戰役將會有八成的幾率會以直軍的勝利告終,雖然從裝備以及人數上,奉軍占據了主要優勢,可是奉係並沒有將這裝備以及人數上的優勢化為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因此,還是處於被動狀態,吳佩孚的指揮理念高於張作霖,以穩固的軍事防線為基礎,全麵的布放,以退為進,反而屢次三番的以少勝多,長久下去,張作霖若是再拿不出應敵良策的話,免不了潰
敗的下場。”參謀部經過分析之後,一致的認為,張作霖必敗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