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對農業加大了投資,但袁兆龍並不會因此轉變主攻方向,他不會解甲歸田,不會去做商人,也不會去做地主,因為他的身份是一個軍閥,北洋上將軍袁兆龍是也!
征戰八方是他的主業,開疆擴土是他的榮耀!
這是一個軍閥的故事,不是種田的故事,不管是投資商業也好,還是建設工廠也罷,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他的軍閥集團而服務,都是他的終極理想之路上的一塊拚圖……這段曆史是一片汪洋大海,袁兆龍是一個舵手,他的鄂係軍閥集團是一艘輪船,終極理想是他的目標,工業工廠、鐵路礦場、農業經濟等等,都是這艘船上搭載的貨物,他小心翼翼的駕駛著這艘船向著他
的理想駛去。
他的對手們是汪洋中掀起的滔天巨浪和席卷天地的狂風,都想試圖沉沒這條輪船,讓他沉沒在深不見底的海水中。
總有刁民想害死他,總要奸人想扳倒他……
“子玉啊,你看看新聞上,每天都在刊登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沒一點有營養價值的消息。”曹錕隨手翻閱了幾份報紙,正反麵看了看之後,將其扔在地上。又拿起一份申報,指著上麵有關於袁兆龍的新聞,對吳佩孚說道:“七八份報紙,也就是這點兒新聞有價值,袁兆龍租地種地,怎麽迴事,他
這是想當個農民不成,這麽多錢投進去,他是不是不想過日子了,還是打算自從退出軍界呢?還是說,鄂係開始走下坡路了,袁兆龍為自己後路做準備?”
吳佩孚搖搖頭,不認可曹錕的推斷。“大帥,依我看,倒不是這麽迴事,佩孚倒是覺得這個袁兆龍極其具備戰略眼光。”
曹錕放下報紙,問道:“什麽意思,說來聽聽。”吳佩孚迴想起來,當時在武漢遊曆之時見識到的情景,說道:“佩孚曾經在湖北待過一段時間,與鄂係的人打過交道,也與袁兆龍此人攀談許久,以我之見,袁兆龍具備出色的前瞻性眼光,他所看到的格局
遠遠超過於當世任何一人,是一位頂級的戰略家。
簡單的打個比方吧,他在九年前成立的軍校,九年來注重軍事人才培養,如今已經成了鄂軍軍官的主要培訓基地,湖北軍校已經成了當代中國最好的軍事學校。歐洲大戰之處,他便已經意識到了可能會演化成世界大戰的可能性,提前看透了勝負,便向德國宣戰,第一個出征山東,占據山東半島,將鄂係的勢力向外擴張,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遏製了鬼子在山東的侵
略,維護了國家主權利益。”
在吳佩孚的眼中,年紀比他小十多歲的袁兆龍一直都是他所追趕、趕超的目標和研究的對象,要是論起來,他恐怕是除了袁兆龍媳婦之外,最了解他的人了。
越是研究袁兆龍,吳佩孚越是佩服,袁兆龍出色的戰略性眼光,遠非一般人所能及,簡直就像是一個穿越者一樣,隻能說,要麽他是個先知,要麽他就是個天才……“普通人可能不了解袁兆龍為何這麽做的原因,因為袁兆龍的身份限製了尋常人的想象力,既然作為軍閥,一定就要征戰天下,就要手中有槍有炮,就要開設工廠,大力的發展工業,但這隻是一個片麵的理
解層次。戰爭對於袁兆龍而言,可能是一個立體化的世界,在他的戰爭理念中,不僅僅隻是存在於片麵的疆場廝殺這一個場景,在他的腦海中,思索的更多的可能是,為何會引發戰爭、戰後的恢複與建設、支撐起
戰爭的客觀條件、戰爭期間引起的連鎖反應等等。或許因為他考慮到的內容太多,才會做出來讓我們都看不懂的事情。”袁兆龍在這個世界裏瘋狂奔跑,已經領先到周圍看不見任何對手,因此,他會停下來,不是休息,而是挖陷阱,造自行車,等到後來人趕過來的時候,一部分會掉進陷阱中,一部分會跟在他的自行車後麵
繼續追趕……
“你說的是真的嗎?他腦子裏想的真的有這麽複雜嗎?”
曹錕感覺不可思議,吳佩孚剛才闡述的這些,他從來都沒有去想過,或許他跟嘲笑袁兆龍的“尋常人”一樣,也是個片麵的思考者。
“或許,他比我想的更多,布局的更加深遠,隻是我現在還沒有看到罷了。”
吳佩孚遺憾的歎氣,自己始終是沒法追的上袁兆龍的步伐。
吳佩孚被部下稱之為“玉帥”、“儒帥”,被稱讚為北洋集團後三傑時代的佼佼者。可吳佩孚感覺非常慚愧,當不起這麽高的稱號,沒法跟袁兆龍相比,不提孫傳芳,但是一個袁兆龍的風頭就足以將他蓋過。
“袁兆龍真的有這麽可怕嗎?”曹錕開始思考起了這個問題,別人的話,他可能不會信,但是從吳佩孚嘴裏說出來,那可就不一般了,因為吳佩孚可是他的智囊,沒道理騙他。收起了對袁兆龍的輕視之心。
民以食為天,糧食是這個世界的根本,人類的生活、生產,一係列活動完全建立在糧食的基礎上,袁兆龍不僅是為老百姓投資,更是為他的軍閥集團維護根本利益。
掌控了糧食資源,便是掌控了一切!
袁兆龍的再一次大布局,看不懂的人都在嘲笑他,看的懂的人,為之倒吸一口涼氣,袁兆龍又搶先了所有人一步。正如吳佩孚所言那樣,在袁兆龍的世界觀裏,戰爭從來不僅僅是疆場上的廝殺,涵蓋全方位的明爭暗鬥,悄無聲息的情報之爭、大操大辦的重企工廠、視之為命脈卻又不起眼的糧食,皆被袁兆龍歸納進了
戰爭之中!
“這是一個可怕的對手,除非是我們先把他幹掉,如若不然,我等必被他所吞並!”吳佩孚大膽的給出了自己的預言。“好了,子玉,別想袁兆龍了,起碼現在而言,他是咱們的友軍,不是對手,既然不是對手,那就提防一下就好了,沒必要對他動手。還是先想想怎麽把段祺瑞這個老狐狸弄倒再說把。”
征戰八方是他的主業,開疆擴土是他的榮耀!
這是一個軍閥的故事,不是種田的故事,不管是投資商業也好,還是建設工廠也罷,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他的軍閥集團而服務,都是他的終極理想之路上的一塊拚圖……這段曆史是一片汪洋大海,袁兆龍是一個舵手,他的鄂係軍閥集團是一艘輪船,終極理想是他的目標,工業工廠、鐵路礦場、農業經濟等等,都是這艘船上搭載的貨物,他小心翼翼的駕駛著這艘船向著他
的理想駛去。
他的對手們是汪洋中掀起的滔天巨浪和席卷天地的狂風,都想試圖沉沒這條輪船,讓他沉沒在深不見底的海水中。
總有刁民想害死他,總要奸人想扳倒他……
“子玉啊,你看看新聞上,每天都在刊登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沒一點有營養價值的消息。”曹錕隨手翻閱了幾份報紙,正反麵看了看之後,將其扔在地上。又拿起一份申報,指著上麵有關於袁兆龍的新聞,對吳佩孚說道:“七八份報紙,也就是這點兒新聞有價值,袁兆龍租地種地,怎麽迴事,他
這是想當個農民不成,這麽多錢投進去,他是不是不想過日子了,還是打算自從退出軍界呢?還是說,鄂係開始走下坡路了,袁兆龍為自己後路做準備?”
吳佩孚搖搖頭,不認可曹錕的推斷。“大帥,依我看,倒不是這麽迴事,佩孚倒是覺得這個袁兆龍極其具備戰略眼光。”
曹錕放下報紙,問道:“什麽意思,說來聽聽。”吳佩孚迴想起來,當時在武漢遊曆之時見識到的情景,說道:“佩孚曾經在湖北待過一段時間,與鄂係的人打過交道,也與袁兆龍此人攀談許久,以我之見,袁兆龍具備出色的前瞻性眼光,他所看到的格局
遠遠超過於當世任何一人,是一位頂級的戰略家。
簡單的打個比方吧,他在九年前成立的軍校,九年來注重軍事人才培養,如今已經成了鄂軍軍官的主要培訓基地,湖北軍校已經成了當代中國最好的軍事學校。歐洲大戰之處,他便已經意識到了可能會演化成世界大戰的可能性,提前看透了勝負,便向德國宣戰,第一個出征山東,占據山東半島,將鄂係的勢力向外擴張,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遏製了鬼子在山東的侵
略,維護了國家主權利益。”
在吳佩孚的眼中,年紀比他小十多歲的袁兆龍一直都是他所追趕、趕超的目標和研究的對象,要是論起來,他恐怕是除了袁兆龍媳婦之外,最了解他的人了。
越是研究袁兆龍,吳佩孚越是佩服,袁兆龍出色的戰略性眼光,遠非一般人所能及,簡直就像是一個穿越者一樣,隻能說,要麽他是個先知,要麽他就是個天才……“普通人可能不了解袁兆龍為何這麽做的原因,因為袁兆龍的身份限製了尋常人的想象力,既然作為軍閥,一定就要征戰天下,就要手中有槍有炮,就要開設工廠,大力的發展工業,但這隻是一個片麵的理
解層次。戰爭對於袁兆龍而言,可能是一個立體化的世界,在他的戰爭理念中,不僅僅隻是存在於片麵的疆場廝殺這一個場景,在他的腦海中,思索的更多的可能是,為何會引發戰爭、戰後的恢複與建設、支撐起
戰爭的客觀條件、戰爭期間引起的連鎖反應等等。或許因為他考慮到的內容太多,才會做出來讓我們都看不懂的事情。”袁兆龍在這個世界裏瘋狂奔跑,已經領先到周圍看不見任何對手,因此,他會停下來,不是休息,而是挖陷阱,造自行車,等到後來人趕過來的時候,一部分會掉進陷阱中,一部分會跟在他的自行車後麵
繼續追趕……
“你說的是真的嗎?他腦子裏想的真的有這麽複雜嗎?”
曹錕感覺不可思議,吳佩孚剛才闡述的這些,他從來都沒有去想過,或許他跟嘲笑袁兆龍的“尋常人”一樣,也是個片麵的思考者。
“或許,他比我想的更多,布局的更加深遠,隻是我現在還沒有看到罷了。”
吳佩孚遺憾的歎氣,自己始終是沒法追的上袁兆龍的步伐。
吳佩孚被部下稱之為“玉帥”、“儒帥”,被稱讚為北洋集團後三傑時代的佼佼者。可吳佩孚感覺非常慚愧,當不起這麽高的稱號,沒法跟袁兆龍相比,不提孫傳芳,但是一個袁兆龍的風頭就足以將他蓋過。
“袁兆龍真的有這麽可怕嗎?”曹錕開始思考起了這個問題,別人的話,他可能不會信,但是從吳佩孚嘴裏說出來,那可就不一般了,因為吳佩孚可是他的智囊,沒道理騙他。收起了對袁兆龍的輕視之心。
民以食為天,糧食是這個世界的根本,人類的生活、生產,一係列活動完全建立在糧食的基礎上,袁兆龍不僅是為老百姓投資,更是為他的軍閥集團維護根本利益。
掌控了糧食資源,便是掌控了一切!
袁兆龍的再一次大布局,看不懂的人都在嘲笑他,看的懂的人,為之倒吸一口涼氣,袁兆龍又搶先了所有人一步。正如吳佩孚所言那樣,在袁兆龍的世界觀裏,戰爭從來不僅僅是疆場上的廝殺,涵蓋全方位的明爭暗鬥,悄無聲息的情報之爭、大操大辦的重企工廠、視之為命脈卻又不起眼的糧食,皆被袁兆龍歸納進了
戰爭之中!
“這是一個可怕的對手,除非是我們先把他幹掉,如若不然,我等必被他所吞並!”吳佩孚大膽的給出了自己的預言。“好了,子玉,別想袁兆龍了,起碼現在而言,他是咱們的友軍,不是對手,既然不是對手,那就提防一下就好了,沒必要對他動手。還是先想想怎麽把段祺瑞這個老狐狸弄倒再說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