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護法風暴(六)


    “說的對,得把徐世昌弄過來,他的這顆腦袋可是靈光的厲害,出謀劃策,運籌帷幄,堪稱是再世小諸葛。”


    徐世昌的才華和謀略的本領在北洋中數一數二,是袁**的智囊心腹。


    馮國璋對他也是敬佩有餘,關鍵時刻怎麽把他給忘了呢,幸好王士珍提醒了他。


    讓他閑著,可太不應該了,必須請他出山。


    至於袁兆龍那裏,馮國璋已經跟他打過招唿了,袁兆龍肯定會幫他,也承諾過,至於究竟會是怎麽個幫法,馮國璋也不清楚。


    ……


    在廣州,孫先生多次的召開軍事會議,鼓舞部隊一鼓作氣,並且明確的指示新的進軍戰略。


    桂軍、滇軍會師長沙,配合各省護法軍、靖國軍向南京進軍,然後揮師北伐,直指北京!


    大規模,大戰略,這是革命這麽多年以來,最好的時期。


    然而,孫先生的提議和戰略卻遭到了唐繼堯和陸榮廷的反對,拒絕再進一步,他們二人認為雖然暫時的擊敗了北洋軍,但是北洋軍並未傷筋動骨,仍然占據絕對優勢。


    再繼續打下去,吃虧的肯定是軍zf,應該穩固目前所得的地盤才對,而不是貿然繼續進攻。他們兩個人的提議傳到了孫先生的耳朵裏,一向是脾氣好的孫先生也是被氣的渾身發抖,惱火不已,卻又對此無可奈何。


    他雖然說軍zf海陸軍大元帥,名義上是掌管黨、政、軍大權的大元首,但無奈何,真正的軍權卻還是被唐繼堯和陸榮廷二人把控,孫先生指揮不動軍隊。


    直到現在,孫先生方才真正的看清楚了這場護法運動的本質。


    環顧軍zf官員中,真正有幾個是抱著和自己一樣的拳拳愛國之心為這份革命事業而奮鬥的人?


    護法運動的現狀已經背離了他的革命初衷,唐繼堯和陸榮廷的野心也逐漸的浮出了水麵。


    他們倆的真實目的乃是為了稱霸西南,而非統一全國。


    孫先生現在對袁兆龍隻能用佩服兩個字來形容,唐繼堯和陸榮廷二人邀請自己成立軍zf的時候,自己還是沾沾自喜,以為革命事業有望再現曙光,對他們二人革命的態度深信不疑,唯獨袁兆龍拒絕加入軍zf,並且警告自己唐、陸二人並非是真心革命。


    然而當時孫先生並沒有過於在意,堅持認為他們兩個隻是想得到與實力對等的權力,為了維護軍zf的平衡,孫先生做出了妥協,放權給他們兩個,經過了這一係列的事件發展,孫先生這才真正的意識到了他們的真正心思。


    “唐繼堯和陸榮廷正在密謀與北洋協商停戰,是否確有其事?”宋女士詢問道。


    相處的久了,也摸透了孫先生的脾氣秉性,孫先生生氣的時候和心裏藏著事,習慣一個人靜靜地待著,半天不說一句話。


    孫先生站在窗口,怔怔的看著遠方的天空,廣州的天氣多變,剛才還是一片晴朗,現在已是陰雲密布,眼瞅著一場大雨即將降臨,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潮濕的味道。


    線性的雨點劈裏啪啦的從雨雲裏掉下來,孫先生望著窗外的雨滴打在宋女士精心照料的花卉葉子上。


    孫先生嘴唇動了動,說道:“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革命事業走到今天,栽了無數跟頭,吃了無數虧,為何仍然循環不停的重蹈覆轍呢?”


    孫先生的心都涼透了,二十年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不停的重複著這個死循環,可到頭來,換來了什麽呢?


    兵荒馬亂,軍閥分裂,本應該占據主導地位的革命黨卻始終被排除在政治權力之外,從一開始就輸了,輸的一敗塗地……


    民主、共和,這四個字是革命者的此生追求,禦宇多年求不得,如今再提起這四個字,聽起來更像是一個諷刺。


    每一次都是意氣風發,滿懷期待,然而每一次的結局都是草草收場。


    孫先生是人而不是神,也會累,也會心痛。


    二十多年的革命生涯,讓孫先生從一個年富力強的中年人變成了一個已知天命年紀的老人,1866年生人的他現在已經51歲了,他隻比袁**小7歲。


    心力憔悴,力不從心了,每次麵臨成功僅僅一步之遙,可每次都是功虧一簣的結局……


    宋女士想安慰一下她的丈夫,可又不知從何開口,默默的靠在他的背上,從後麵摟住他的腰,給他支持,讓孫先生知道,背後還有她的支持。


    孫先生自嘲的笑著說道:“袁兆龍一直都在跟我說,一個靠譜的同誌勝過於一切。什麽叫同誌,誌同道合之人,乃為同誌也。寧與豺狼為伴,不與小人相交,這麽看起來,嗬嗬,他的說法和做法都是正確的。”


    袁兆龍一直廝混在北洋的隊伍中,卻沒有被其同化,雖說北洋大多數人一直視他為心腹大患,想著除掉袁兆龍,但從沒有一個人暗地裏耍心機對付他,頗具有江湖義氣,愛恨分明,不屑於耍弄心機詭計。


    不像孫先生一樣,被唐、陸二人利用,落了一個被架空的下場。


    袁兆龍的態度一直很明確,除非革命黨人中真正有一個值得他信賴的朋友出現,否則,袁兆龍絕不會輕易站在革命黨這邊對抗北洋集團。


    袁兆龍一直認為,來自於背後的冷刀子遠比正麵的刀槍可怕!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倘若垮台,便是永不翻身,袁兆龍冒不起這個風險。


    “雨打江山,殘樹枯葉飄零,撥得雲開,何時見月明?披星戴月,又所謂何求?”


    唉,一聲無奈的歎息裏隱藏著多少的愁緒……


    朝作輕寒暮作陰,愁中不覺已春深。


    落花有淚因風雨,啼鳥無情自古今。


    故國江山徒夢寐,z華人物又銷沉。


    龍蛇四海歸無所,寒食年年愴客心。


    ……


    一場轟轟烈烈的護法運動,折騰了九省三地,兩場大規模戰役,老百姓流離失所,段祺瑞怒而辭職。


    唐繼堯和陸榮廷他們兩個無疑是在這場運動中收獲最大的得利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軍閥生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尾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尾龍並收藏重生之軍閥生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