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祭祀
袁兆龍始終堅定的認為,戰爭有可能爆發,但絕非在這個時候。
……
“這麽說、你們是不想管了?是嗎!”弘田正武麵色陰沉。
台雲峰道:“這倒不是,別忘了,北漁村慘案,同樣也有十六名村民慘死在不明武裝力量手中,至今未能找到兇手,如此看來,偷襲北漁村村民和日軍兵營乃是同一夥人吧。”
台雲峰耍太極,其實你我都心知肚明,因為沒有直接的證據抓到把柄,都在互相抵賴。
“好,哼,走!”
弘田正武怒而轉身離去,從現在開始,鄂軍和日軍正式結下梁子了!
“弘田先生,慢走不送。”看著弘田正武遠去的身影,台雲峰恨恨的歎口氣。“說實話,有時候我真想拉開架勢和這幫小鬼子們幹一仗!”
r*人不好惹,但並非惹不起,既然有人主動挑事,咱們也不能怕事。起碼,北漁村村民的仇是報了,唯一遺憾的是,不知那戰死的56名戰士何時能夠正名,何時能還他們一個遲來的公道呢?
這一天會在什麽時候到來呢?
1914年的青島出現了一件很奇葩的事情,控製青島大部分的鄂軍、一部分投降但仍未撤離的德軍、協管的北洋地方兵力、控製膠州灣以及重要港口的日軍,四夥誰都不服誰的武裝在這個叫青島較勁。
至於北洋和德軍已經成為了陪襯,主角明爭暗鬥拉開了中日之間較量的帷幕。
目前的比分是日軍1:1鄂軍,暫時雙方鬥了個平手,這樣也好,誰都沒占到便宜,r*鬼子也安分了許多,不再輕易侵犯**村民們,他們擔心再有一夥不明武裝力量打著複仇的名義偷襲他們。
雙方之間都在備戰,隨時準備打一場肯定會爆發但又不知道何時爆發的戰爭!
自從鄂軍同德軍宣戰、以及同日軍之間的矛盾不斷,袁**的心情一直不錯。
日軍在山東青島占地方,雖說侵犯了**主權完整,但駐紮在青島的日軍牽製住了鄂軍主力第一師,將近一半的兵力陷在青島不能自拔,如此一來,鄂軍的整體實力便大大削弱。
在他的授意之下,四川的段芝貴以及江西的李純都在暗地裏活動,不停的刺痛袁兆龍敏感的神經,讓他左右為難,時刻繃緊一根弦。
為了讓袁兆龍安分守己,袁**可謂是煞費苦心。
袁兆龍一直以為是他的鄂軍搶奪了先機,同德國宣戰,將觸角伸向了山東,從長江流域活動到了黃河流域,是他占了便宜。
別忘了,袁**何許人也,想當年和他打交道的可是李鴻章、慈禧太後等人,哪一個不是上了道行的人精人傑,袁兆龍再精明,打的小九九,袁**一眼也能看出來。
袁**故意放縱鄂軍,致使袁兆龍果然中計,陷入了青島的泥潭中,沒有了主力第一師做支撐,鄂軍的話語權顯然不如以前那麽好使了。
r*人一天不走,鄂軍第一師就要被r*人拖在青島撤不出來,極大的削弱了鄂軍整體戰鬥力。
在袁**眼中,最大的一個障礙已經不存在了。
袁**張開雙臂,左右人上前為他套上隆重的祭天禮服,深黑色的漢服,袍子上印有盤龍祥雲。
看著鏡子裏的自己,離皇帝夢又近了一步。
袁**心中感慨萬千,這一路走來,真的是不容易,等死了李鴻章、熬死了慈禧太後、結束了大清朝、鬥敗了孫文、打贏了二次革命,二十年的風風雨雨,經曆了多少血雨腥風,如今的自己終於等到了舉辦祭天儀式的這一天。
祭天儀式,從來隻有皇帝才有資格舉辦,登上天壇,向上天祈求糧食風調雨順,祈禱國家長治久安,是皇權的尊貴象征。
自從二次革命之後,反對的聲音越來越小,標誌著以袁**為首的北洋zf對這個國家形成了絕對的掌控權,直到今天,最大的變數袁兆龍的鄂軍實力也大不如前,在國內能夠反對他袁**的聲音已經幾乎聽不見了。
自信滿滿的袁**決定舉辦一次規模宏大的祭天儀式,來宣示他獨一無二的權力存在!
同時他也想通過祭天儀式來試探一下老百姓對皇帝的態度究竟如何。既然他有了這個想法之後,夢想接班的袁克定迫不及待的操辦了起來。
因為祭天儀式一事,就連久不出山的徐世昌也被請了出來,曾經的左膀右臂再度迴來了,袁**感覺甚是欣慰。
也不知袁克定是用了何種手段將徐世昌請了迴來,祭天意味著什麽,大家心裏都清楚,隻不過徐世昌對袁**的行徑不表示任何意見,問什麽就迴答什麽,不多說,不多講,不輕易發表意見,好似一個木偶人一般。
袁**能察覺出徐世昌對自己的敷衍態度,袁**心裏也清楚,自己若是稱帝,徐世昌是反對的,隻不過,現在的袁**聽不進任何人的勸阻和阻攔,一意孤行,一定要做一把皇帝!
穿戴好衣服,袁**左右晃了晃,甚是合身。
走出去,一群人穿衣服和軍裝的人都在外麵大廳裏等候著。
有徐世昌、袁克定、楊瓚、段祺瑞、黎元洪、曹汝霖。
在大廳裏,有一個小型模型,將天壇以及完整的祭天儀式過程羅列在上麵,雕刻的小人,栩栩如生,袁**看了甚是喜歡。
被強行請過來擔任流程策劃人的徐世昌指著模型對袁**講解道:“大*統這邊看,大祀之日,黎明時分,百官恭迎大*統,而後就位燔柴、奉俎、初獻,整個儀式就此完成。”
袁**點頭。“甚好,甚好,菊人辦事,我從來都是放心的,不過近來舉國上下,國人紛紛議論國體之事,頗有微詞,不知卻是何故?”
袁**出言一問,徐世昌頓時懂得了他的意思,袁**這是在試探自己。
徐世昌迴答道:“國人所議論的國體製度無非乃是三種,英格蘭的內閣製、r*的君主立憲製、美利堅的*統製,至於r*人所用的君主立憲製,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無疑是時過境遷,過時了。以我之見,還是美利堅的*統製最適合**國情。”
“哦?*統製?”
顯然袁**有點不太滿意徐世昌的這個答案,他想做皇帝,而不是*統,他比較傾向於r*的君主立憲製,既是國家元首又是實際當權者。
袁兆龍始終堅定的認為,戰爭有可能爆發,但絕非在這個時候。
……
“這麽說、你們是不想管了?是嗎!”弘田正武麵色陰沉。
台雲峰道:“這倒不是,別忘了,北漁村慘案,同樣也有十六名村民慘死在不明武裝力量手中,至今未能找到兇手,如此看來,偷襲北漁村村民和日軍兵營乃是同一夥人吧。”
台雲峰耍太極,其實你我都心知肚明,因為沒有直接的證據抓到把柄,都在互相抵賴。
“好,哼,走!”
弘田正武怒而轉身離去,從現在開始,鄂軍和日軍正式結下梁子了!
“弘田先生,慢走不送。”看著弘田正武遠去的身影,台雲峰恨恨的歎口氣。“說實話,有時候我真想拉開架勢和這幫小鬼子們幹一仗!”
r*人不好惹,但並非惹不起,既然有人主動挑事,咱們也不能怕事。起碼,北漁村村民的仇是報了,唯一遺憾的是,不知那戰死的56名戰士何時能夠正名,何時能還他們一個遲來的公道呢?
這一天會在什麽時候到來呢?
1914年的青島出現了一件很奇葩的事情,控製青島大部分的鄂軍、一部分投降但仍未撤離的德軍、協管的北洋地方兵力、控製膠州灣以及重要港口的日軍,四夥誰都不服誰的武裝在這個叫青島較勁。
至於北洋和德軍已經成為了陪襯,主角明爭暗鬥拉開了中日之間較量的帷幕。
目前的比分是日軍1:1鄂軍,暫時雙方鬥了個平手,這樣也好,誰都沒占到便宜,r*鬼子也安分了許多,不再輕易侵犯**村民們,他們擔心再有一夥不明武裝力量打著複仇的名義偷襲他們。
雙方之間都在備戰,隨時準備打一場肯定會爆發但又不知道何時爆發的戰爭!
自從鄂軍同德軍宣戰、以及同日軍之間的矛盾不斷,袁**的心情一直不錯。
日軍在山東青島占地方,雖說侵犯了**主權完整,但駐紮在青島的日軍牽製住了鄂軍主力第一師,將近一半的兵力陷在青島不能自拔,如此一來,鄂軍的整體實力便大大削弱。
在他的授意之下,四川的段芝貴以及江西的李純都在暗地裏活動,不停的刺痛袁兆龍敏感的神經,讓他左右為難,時刻繃緊一根弦。
為了讓袁兆龍安分守己,袁**可謂是煞費苦心。
袁兆龍一直以為是他的鄂軍搶奪了先機,同德國宣戰,將觸角伸向了山東,從長江流域活動到了黃河流域,是他占了便宜。
別忘了,袁**何許人也,想當年和他打交道的可是李鴻章、慈禧太後等人,哪一個不是上了道行的人精人傑,袁兆龍再精明,打的小九九,袁**一眼也能看出來。
袁**故意放縱鄂軍,致使袁兆龍果然中計,陷入了青島的泥潭中,沒有了主力第一師做支撐,鄂軍的話語權顯然不如以前那麽好使了。
r*人一天不走,鄂軍第一師就要被r*人拖在青島撤不出來,極大的削弱了鄂軍整體戰鬥力。
在袁**眼中,最大的一個障礙已經不存在了。
袁**張開雙臂,左右人上前為他套上隆重的祭天禮服,深黑色的漢服,袍子上印有盤龍祥雲。
看著鏡子裏的自己,離皇帝夢又近了一步。
袁**心中感慨萬千,這一路走來,真的是不容易,等死了李鴻章、熬死了慈禧太後、結束了大清朝、鬥敗了孫文、打贏了二次革命,二十年的風風雨雨,經曆了多少血雨腥風,如今的自己終於等到了舉辦祭天儀式的這一天。
祭天儀式,從來隻有皇帝才有資格舉辦,登上天壇,向上天祈求糧食風調雨順,祈禱國家長治久安,是皇權的尊貴象征。
自從二次革命之後,反對的聲音越來越小,標誌著以袁**為首的北洋zf對這個國家形成了絕對的掌控權,直到今天,最大的變數袁兆龍的鄂軍實力也大不如前,在國內能夠反對他袁**的聲音已經幾乎聽不見了。
自信滿滿的袁**決定舉辦一次規模宏大的祭天儀式,來宣示他獨一無二的權力存在!
同時他也想通過祭天儀式來試探一下老百姓對皇帝的態度究竟如何。既然他有了這個想法之後,夢想接班的袁克定迫不及待的操辦了起來。
因為祭天儀式一事,就連久不出山的徐世昌也被請了出來,曾經的左膀右臂再度迴來了,袁**感覺甚是欣慰。
也不知袁克定是用了何種手段將徐世昌請了迴來,祭天意味著什麽,大家心裏都清楚,隻不過徐世昌對袁**的行徑不表示任何意見,問什麽就迴答什麽,不多說,不多講,不輕易發表意見,好似一個木偶人一般。
袁**能察覺出徐世昌對自己的敷衍態度,袁**心裏也清楚,自己若是稱帝,徐世昌是反對的,隻不過,現在的袁**聽不進任何人的勸阻和阻攔,一意孤行,一定要做一把皇帝!
穿戴好衣服,袁**左右晃了晃,甚是合身。
走出去,一群人穿衣服和軍裝的人都在外麵大廳裏等候著。
有徐世昌、袁克定、楊瓚、段祺瑞、黎元洪、曹汝霖。
在大廳裏,有一個小型模型,將天壇以及完整的祭天儀式過程羅列在上麵,雕刻的小人,栩栩如生,袁**看了甚是喜歡。
被強行請過來擔任流程策劃人的徐世昌指著模型對袁**講解道:“大*統這邊看,大祀之日,黎明時分,百官恭迎大*統,而後就位燔柴、奉俎、初獻,整個儀式就此完成。”
袁**點頭。“甚好,甚好,菊人辦事,我從來都是放心的,不過近來舉國上下,國人紛紛議論國體之事,頗有微詞,不知卻是何故?”
袁**出言一問,徐世昌頓時懂得了他的意思,袁**這是在試探自己。
徐世昌迴答道:“國人所議論的國體製度無非乃是三種,英格蘭的內閣製、r*的君主立憲製、美利堅的*統製,至於r*人所用的君主立憲製,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無疑是時過境遷,過時了。以我之見,還是美利堅的*統製最適合**國情。”
“哦?*統製?”
顯然袁**有點不太滿意徐世昌的這個答案,他想做皇帝,而不是*統,他比較傾向於r*的君主立憲製,既是國家元首又是實際當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