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思想的轉變


    “別爭了,別鬧了,老百姓不想要*統,也不想要你們所提倡的民主,隻要一個穩定的社會。民主不是拯救**的良藥,穩定才是國家能否發展的根本。


    穩定比什麽都重要,放下你們的成見,放下你們的黨爭,共築國泰民安的min國盛世,難道不好嗎?”


    直到現在,袁兆龍方才真正的意識到,不管是民黨還是北洋,一味追求的民主之路,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想法,卻始終未能在**實現真正的民主,民主一詞的概念是模糊的,更多的人而是停留在字麵上的理解,而非真正的了解民主的觀念。隻是將民主視為一句口號罷了。


    可笑的是,民主真正的踐行卻是在政治上,政治實現了民主,在國會、在參議院,議員們民主的各抒己見,都認為自己的方案是正確的,應該得以通過,爭吵的七嘴八舌,相互之間勾心鬥角,缺乏一個一錘定音的強勢人物,最後導致**政壇越來越亂。


    **的民主之路已經被無數自認為高明的有識之士係成了一個複雜到極致的死結,而解開這個死結最快的方式則是用剪刀剪斷繩子。


    還原到本質,其實問題本就沒有那麽簡單。


    **為什麽要民主?答:為了讓千千萬萬老百姓生活的更好,活的更有尊嚴。


    為了民主而不停的征伐致使戰火連天除了平添老百姓的痛苦又能得到什麽?答:什麽都得不到。


    袁兆龍認為最好的民主方式是無為而治,當官的不要去過多的幹涉老百姓的自由,不要過多的幹涉老百姓們的想法和做法,少設置阻礙,自由發展,為一切提供一個穩定的社會條件,這才是民主。早在兩千年前,春秋時期的先賢智者老子就給出了答案: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無為不是什麽都不幹,而是不要過多的去做無畏的幹涉,順其自然,發揮老百姓們的創造力和思想。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無為而非無所作為,無為即是有為。


    無為即是民主——這是袁兆龍探索出的答案。


    雖然未必能讓每一個人都接受他的想法,但他要為自己認為正確的理念做一番努力。


    “他……好像說的有道理……”


    “我感覺也是……會不會是咱們錯了……”


    “不會,我們沒有錯,錯的是北洋,min國的社會災難都是他們一手造成的!”


    “袁兆龍這家夥,別忘了,當年他在武昌鬧革命之時,就能三言兩語的煽動人心,鼓舞士氣,搞演講,他最在行了!別被他的話給蠱惑了,**欲要自強,首先要打倒袁**才行!”


    “袁**不倒,則國無寧日,國家不穩,老百姓何來安居樂業!”


    袁兆龍暢快淋漓的一通演講,字字鏗鏘有力,發出的質疑直擊每一個人的靈魂最深處,其中有不少的人思想已經出現了動搖,開始懷疑起一直以來所堅持的理念究竟是否是真實可靠。


    如果是可靠的,那麽這麽多年了,為何**依然江湖日下,越來越糟糕呢?


    以鬥倒袁**為己任,都這麽久了,為何袁**仍然穩若泰山的坐在*統之位上。


    打著為老百姓好,以人命的名義為老百姓爭權力,爭民主,甚至不惜發動戰爭,到頭來,為什麽在民間裏,老百姓對民黨的謾罵和詆毀大於讚揚和褒獎呢?


    這到底是為什麽呢?


    議員們思想上開始出現了分歧,許多的人,開始自問,反思起究竟哪裏出了問題,仍然有許多的人堅持反袁才是正路,唯有鬥倒了袁**,**才能看到出路,可鬥倒袁**之後,未來的出路又在哪裏呢?


    ……


    在這個籠統的問題上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袁兆龍沒有給出他的意見和看法,沒有人與袁兆龍有同樣的經曆,也自然不會有相同的看法,不管他拋出一個怎樣的觀點,無論是對是錯,總會有人駁斥,為了反對而反對。


    ……


    直到離開國會,馮國璋叫住準備迴旅館休息的袁兆龍,將他拉上了自己的汽車,司機在前麵開車,馮國璋與袁兆龍坐在後排。


    馮國璋從口袋裏掏出來兩根洋雪茄,自己點上一根,另一根遞給袁兆龍,袁兆龍雖說平時不抽煙,但也接了過來,點上,含在嘴裏,感受著雪茄淡淡的煙草味。


    “兄弟的這番話,以及這番見解,真是令人瞠目結舌,你是唯一一個站在老百姓角度上看待這個世界的人。”馮國璋抽一口雪茄,語氣中略帶敬佩。


    現在的他對袁兆龍是越來越看不懂了,每一次見到他,都會給他帶來不一樣的感覺。


    第一次見到袁兆龍的時候,還是在北京,當時給他的第一感覺,鋒芒畢露,初生牛犢不怕虎,身上帶著一股傲氣,剛性十足。


    但過剛易折,太剛硬的人最後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第二次見到袁兆龍,是在上海,大喜之日,婚禮上的袁兆龍柔情滿滿,對著神父和上帝許下一生一世的承諾,豪情天縱化作千般繞指柔,眼中唯有伊人,是一個絕世好男人的典範。


    而現在,第三次見到袁兆龍,他身上斂去了鋒芒,消磨了傲氣,整個人的氣質也變得沉穩,話很少,但不會被忽視。


    本以為他就此變得謙遜低調,成為一個在北洋和民黨中左右逢源,卻不會構成威脅的地方性軍閥,可如今又在國會上語出驚人,連連發問,問倒了所有議員和將軍。


    馮國璋這才意識到,原來袁兆龍依然是那個鋒芒畢露的初生牛犢,時間和經曆並沒有改變他的性格,隻是讓他學會了隱忍,當觸及到他底線的時候,利刃出鞘,他依然是那柄最鋒利的寶劍!


    馮國璋都看不透他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尤其是他替老百姓問出那些話的時候,馮國璋也在思索,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上,替老百姓說話,他又能指望手無寸鐵的老百姓給他什麽樣的利益,又能得到些什麽呢?


    馮國璋開始時候還不理解,現在側身看著嘴裏叼著雪茄,正看向窗外景色的袁兆龍,幾乎快將頭伸出窗外,一臉輕鬆愉悅的樣子,馮國璋忽然間仿佛明白了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軍閥生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尾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尾龍並收藏重生之軍閥生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