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北洋雙子星(三)
所有將軍們都在盯著,看著,瞅著,袁兆龍、蔡鍔二人跟隨在袁**左右,如同左右護法一樣,隨著他往前走去,這其中透露的意思很明確,袁、蔡即將成為北洋軍的核心人物,他們兩個是被袁**選定的未來新核。
從現在開始,在袁**的安排下,“北洋雙子星”正式向“北洋三傑”的核心地位發起了挑戰。
王士珍倒還好,權力對他的吸引力並沒有那麽大。
段祺瑞和馮國璋的表情有些古怪,尤其是段祺瑞,臉上表情最難看,段祺瑞怎會不明白,又是請迴王士珍,又是拉攏袁、蔡,根本原因就是衝著自己來的,馮國璋在與自己的爭鬥中漸落下風,北洋儼然已成段派一家獨大之勢,雖未能向袁**的地位發起挑戰,但讓袁**的心裏感到隱隱不安,始終是一個威脅。
王士珍雖然足以牽製住段祺瑞,可他畢竟無心於政治,早晚還是要歸隱,等到王士珍一走,一家獨大的還是段祺瑞,所以為了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袁**需要通過樹立新核來取而代之,削弱段祺瑞在北洋中的影響力。
平衡,這是帝王之術!
既然黨爭無法避免,那就以亂促穩,互相牽製,化大爭為小爭。
馮國璋的心裏則是有些隱隱的失落感,失去信任的滋味很不好受,雖說老早之前他就知道了袁**要大清洗北洋,也知道他不會成為那個被清洗的對象,但是未來將要遠離絕對權力核心,這讓馮國璋的心裏有點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要給新人來騰地方讓路的不隻是段祺瑞,馮國璋也是如此,如果段祺瑞離開了,馮國璋仍然留在核心圈裏,那麽將來不排除馮國璋因為段祺瑞離開,野心膨脹,不免成為下一個段祺瑞,等到那時候,這樣的麻煩同樣會出現第二次。
被這麽多將軍們同時注視著的感覺怪怪的,袁兆龍很不習慣,同時心裏也盤算起來,袁**這人真有意思,自己從沒說過一定要效忠於他,偏偏還要做出這副如此高規格架勢來拉攏自己,整得就好像是自己是獨一無二的絕頂天才似的。
這種被人器重的感覺很爽,很舒服,袁兆龍真的很感動,差一點就決定直接歸順北洋算了,他相信,隻要自己點頭表示忠心,就一定會成為下一個馮國璋!
一切順利的話,甚至有可能成為袁**的接班人……
果然,權力是一個男人戒不掉的毒藥,在絕對權力的誘惑麵前,袁兆龍的思想險些被動搖。
權力的味道遠不如自己品嚐過之後更香甜,難怪袁**在獨裁的道路上狂奔不停。
有同樣想法還有蔡鍔,在袁**獨裁之前,蔡鍔是堅定的站在袁**這一邊的,隻是袁**日漸膨脹的野心漸漸的超過了這個國家所追求的民主,蔡鍔不想**再出現一個皇帝。
二人的意識經受住了糖衣炮彈的考驗,不約而同堅定了同一個信念:反獨裁!
袁兆龍深知,被袁**帶在身邊偕行意味著什麽,成為數十萬北洋核心的誘惑力有多大,看看現在北洋三傑有多風光就能明白未來自己的前景會如何。
袁**側臉向蔡鍔看去,正好看見蔡鍔也在看自己,二人相視一笑,不用說話,從對方的眼中讀懂了想要表達的意思,人生難得一知己,聰明人的思想和默契就能讓他們互相讀懂對方,不需要太多的言語解釋。
因為有著同樣的理念,同樣的思想,所以兩個僅僅隻見過一次麵的人便能互相視為知己,這種感覺,袁兆龍在老搭檔黎元洪身上都未曾有過。
提起黎元洪,袁兆龍的目光在人堆裏掃了一圈,並未發現黎元洪的身影,居然沒來。
不過稍微想一想,袁兆龍也明白了,畢竟他是袁**的*統競爭者,剛競選完*統,就又出現在北洋的將軍集會中,不妙令外人生疑,這是北洋在做戲,雖然事實的確是如此,大多數人也看透了這一切,但掩耳盜鈴,為了粉飾民主,北洋絕不能直接承認。
“袁兆龍?蔡鍔?”
曹錕驚愕,蔡鍔還好說,畢竟此人一直是站在袁**這一邊的,隻是最近對待袁**的態度略有搖擺不定。
倒是這個袁兆龍,能居於此,著實是讓人無法理解,他是有才能,有本事,但北洋,乃至全天下誰不知道袁兆龍此人與北洋zf不是一條心,身在曹營心在漢,拉攏器重一個外人,曹錕想不通袁**意欲何為。
蔡鍔、袁兆龍這兩位被袁**給予厚望的後起之秀同時扶上前台,袁**的用意已經很明確。
“我知道大家的顧慮,袁、蔡雖不是我北洋出身,但才能卓越,亦不弱與在場各位,北洋之強大,乃是廣納天下英才,籠絡英雄豪傑所致。北洋還要更強,不僅今天如此,以後也要這樣,將更多有識之士吸收到北洋中來,壯大北洋的隊伍,增強實力,使北洋成為亞洲最強之軍!”
北洋是他一手組建的,北洋的特點他怎會不知道,北洋將領們個個心高氣傲,輕易不服人,而且極度排外,對外來戶有些強烈的抵觸心理。
袁**想要樹立兩個被北洋將領們視為外人的將軍為新核心,難度可想而知。
袁**居中,袁兆龍、蔡鍔分居兩側,北洋眾將形成一個圓弧,將袁**拱衛在中間,好似綠葉襯托起的鮮花。
袁**用意味深長的眼神環視眾將,說道:“有進也有出,北洋需要的是精兵悍將,而非酒囊飯袋,新鮮的血液補充進來,失去活力的死血也要排出去。諸位都是北洋的老人了,想必日後如何,你們也都清楚,就不需要我再多言了。”
厭倦了北洋內部的鬥來鬥去,袁**終於要對北洋動刀子了,將軍們齊齊倒吸一口涼氣,如果袁**動真格,排除異己,在場的將軍中,將會有至少一多半人被清洗出北洋隊伍。
“走,咱們去國會,和那群議員們鬥一鬥。”
袁**扔下這一句話,邁著穩健的步伐,一步步走出去。
也不知這“咱們”二字,是說給袁兆龍和蔡鍔聽,還是說給所有人聽。
大*統的心理越來越難以捉摸了。
袁兆龍自始至終未說一句話,說得多,錯的多,也就越危險,倒不如靜靜觀察,以靜製動。
所有將軍們都在盯著,看著,瞅著,袁兆龍、蔡鍔二人跟隨在袁**左右,如同左右護法一樣,隨著他往前走去,這其中透露的意思很明確,袁、蔡即將成為北洋軍的核心人物,他們兩個是被袁**選定的未來新核。
從現在開始,在袁**的安排下,“北洋雙子星”正式向“北洋三傑”的核心地位發起了挑戰。
王士珍倒還好,權力對他的吸引力並沒有那麽大。
段祺瑞和馮國璋的表情有些古怪,尤其是段祺瑞,臉上表情最難看,段祺瑞怎會不明白,又是請迴王士珍,又是拉攏袁、蔡,根本原因就是衝著自己來的,馮國璋在與自己的爭鬥中漸落下風,北洋儼然已成段派一家獨大之勢,雖未能向袁**的地位發起挑戰,但讓袁**的心裏感到隱隱不安,始終是一個威脅。
王士珍雖然足以牽製住段祺瑞,可他畢竟無心於政治,早晚還是要歸隱,等到王士珍一走,一家獨大的還是段祺瑞,所以為了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袁**需要通過樹立新核來取而代之,削弱段祺瑞在北洋中的影響力。
平衡,這是帝王之術!
既然黨爭無法避免,那就以亂促穩,互相牽製,化大爭為小爭。
馮國璋的心裏則是有些隱隱的失落感,失去信任的滋味很不好受,雖說老早之前他就知道了袁**要大清洗北洋,也知道他不會成為那個被清洗的對象,但是未來將要遠離絕對權力核心,這讓馮國璋的心裏有點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要給新人來騰地方讓路的不隻是段祺瑞,馮國璋也是如此,如果段祺瑞離開了,馮國璋仍然留在核心圈裏,那麽將來不排除馮國璋因為段祺瑞離開,野心膨脹,不免成為下一個段祺瑞,等到那時候,這樣的麻煩同樣會出現第二次。
被這麽多將軍們同時注視著的感覺怪怪的,袁兆龍很不習慣,同時心裏也盤算起來,袁**這人真有意思,自己從沒說過一定要效忠於他,偏偏還要做出這副如此高規格架勢來拉攏自己,整得就好像是自己是獨一無二的絕頂天才似的。
這種被人器重的感覺很爽,很舒服,袁兆龍真的很感動,差一點就決定直接歸順北洋算了,他相信,隻要自己點頭表示忠心,就一定會成為下一個馮國璋!
一切順利的話,甚至有可能成為袁**的接班人……
果然,權力是一個男人戒不掉的毒藥,在絕對權力的誘惑麵前,袁兆龍的思想險些被動搖。
權力的味道遠不如自己品嚐過之後更香甜,難怪袁**在獨裁的道路上狂奔不停。
有同樣想法還有蔡鍔,在袁**獨裁之前,蔡鍔是堅定的站在袁**這一邊的,隻是袁**日漸膨脹的野心漸漸的超過了這個國家所追求的民主,蔡鍔不想**再出現一個皇帝。
二人的意識經受住了糖衣炮彈的考驗,不約而同堅定了同一個信念:反獨裁!
袁兆龍深知,被袁**帶在身邊偕行意味著什麽,成為數十萬北洋核心的誘惑力有多大,看看現在北洋三傑有多風光就能明白未來自己的前景會如何。
袁**側臉向蔡鍔看去,正好看見蔡鍔也在看自己,二人相視一笑,不用說話,從對方的眼中讀懂了想要表達的意思,人生難得一知己,聰明人的思想和默契就能讓他們互相讀懂對方,不需要太多的言語解釋。
因為有著同樣的理念,同樣的思想,所以兩個僅僅隻見過一次麵的人便能互相視為知己,這種感覺,袁兆龍在老搭檔黎元洪身上都未曾有過。
提起黎元洪,袁兆龍的目光在人堆裏掃了一圈,並未發現黎元洪的身影,居然沒來。
不過稍微想一想,袁兆龍也明白了,畢竟他是袁**的*統競爭者,剛競選完*統,就又出現在北洋的將軍集會中,不妙令外人生疑,這是北洋在做戲,雖然事實的確是如此,大多數人也看透了這一切,但掩耳盜鈴,為了粉飾民主,北洋絕不能直接承認。
“袁兆龍?蔡鍔?”
曹錕驚愕,蔡鍔還好說,畢竟此人一直是站在袁**這一邊的,隻是最近對待袁**的態度略有搖擺不定。
倒是這個袁兆龍,能居於此,著實是讓人無法理解,他是有才能,有本事,但北洋,乃至全天下誰不知道袁兆龍此人與北洋zf不是一條心,身在曹營心在漢,拉攏器重一個外人,曹錕想不通袁**意欲何為。
蔡鍔、袁兆龍這兩位被袁**給予厚望的後起之秀同時扶上前台,袁**的用意已經很明確。
“我知道大家的顧慮,袁、蔡雖不是我北洋出身,但才能卓越,亦不弱與在場各位,北洋之強大,乃是廣納天下英才,籠絡英雄豪傑所致。北洋還要更強,不僅今天如此,以後也要這樣,將更多有識之士吸收到北洋中來,壯大北洋的隊伍,增強實力,使北洋成為亞洲最強之軍!”
北洋是他一手組建的,北洋的特點他怎會不知道,北洋將領們個個心高氣傲,輕易不服人,而且極度排外,對外來戶有些強烈的抵觸心理。
袁**想要樹立兩個被北洋將領們視為外人的將軍為新核心,難度可想而知。
袁**居中,袁兆龍、蔡鍔分居兩側,北洋眾將形成一個圓弧,將袁**拱衛在中間,好似綠葉襯托起的鮮花。
袁**用意味深長的眼神環視眾將,說道:“有進也有出,北洋需要的是精兵悍將,而非酒囊飯袋,新鮮的血液補充進來,失去活力的死血也要排出去。諸位都是北洋的老人了,想必日後如何,你們也都清楚,就不需要我再多言了。”
厭倦了北洋內部的鬥來鬥去,袁**終於要對北洋動刀子了,將軍們齊齊倒吸一口涼氣,如果袁**動真格,排除異己,在場的將軍中,將會有至少一多半人被清洗出北洋隊伍。
“走,咱們去國會,和那群議員們鬥一鬥。”
袁**扔下這一句話,邁著穩健的步伐,一步步走出去。
也不知這“咱們”二字,是說給袁兆龍和蔡鍔聽,還是說給所有人聽。
大*統的心理越來越難以捉摸了。
袁兆龍自始至終未說一句話,說得多,錯的多,也就越危險,倒不如靜靜觀察,以靜製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