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討袁檄文
“拿咱們鄂軍弟兄們來當炮灰,拚個你死我活,撿個大便宜,一石二鳥,段祺瑞也不是個厚道人。”
孫德祥憤憤不平,看穿了他的陰謀又能如何,白朗都已經快打到武昌了。
袁兆龍心裏仍不著急,整個北洋都跟他過不去,都想削弱湖北的勢力,這等借勢打壓的好機會,段祺瑞當然不會放過。
“遇事不能慌,要穩住。”
兩年的時間裏,袁兆龍的性格已經被磨練出來了,風波不驚,消磨了他身上的棱角,變得圓滑。
“西方世界有一句古話叫做:條條大路通羅馬。若想達成目的,方法不隻有一個。倘若鄂軍與白朗軍正麵開戰,這正是段祺瑞最希望看到的,最後損失的還是咱們鄂軍。戰爭的本質是人與人之間的對抗,既然都是人,人就會有感情,信任,猜忌,懷疑,憤怒,七情六欲不能避免。”
孫德祥讀懂了袁兆龍的意思,道:“司令是想讓白朗軍之中起內亂?”
袁兆龍點頭,笑道:“陳林帶人成功的混進了白朗軍隊,昨天又來情報說,陳林被封了團長,晉升之快令我有些想不到。這樣也好,越快混進他們內部高層,於我們也更有利。而且情報上還說,白朗軍兵分兩路準備奪我襄陽和隨州,還是由陳林單獨帶一路兵馬攻打襄陽。”
孫德祥道:“我懂了司令的意思,我這就告知襄陽守軍,象征性抵抗一下,將襄陽讓給陳參謀長,送陳參謀長一份大禮,這樣一來,在那邊說話,腰杆子也夠硬!”
“這還不夠。”
袁兆龍還要再給這堆燒起來的柴火上再添一把火,讓它燒的更旺些!“告訴趙永亮一聲,在隨州,把另一支隊伍給我狠狠地教訓一頓,出出這幾天的惡氣,隻要不把他們打的全軍覆沒,怎樣都行。”
自從白朗軍進入了湖北,鄂軍是屢戰屢敗,丟掉淪陷的土地無數。
非戰之罪,而是袁兆龍下令部隊不抵抗,故意而為之,這麽窩囊的戰術,都快把脾氣耿直暴躁的趙永亮都給憋屈壞了,袁兆龍聽說著急上火的趙永亮嘴上起了水泡,可想而知,他心裏的火氣還有多大,再不讓他反擊一下,恐怕趙永亮就被活活氣死了。
驕兵之計效果達到了,白朗的部隊普遍認為鄂軍的戰鬥力並沒有傳說中的那樣強大,甚至還不如之前交手過的北洋軍。
白朗軍充其量也不到萬人,這又一分兵,兵分兩路,一路三千人由陳林帶隊,直取襄陽,一路由張旭帶隊,六千人奔赴隨州。
拿下襄陽和隨州之後,整個鄂北地區都將會落入白朗之手,很遺憾,縱便是拿下整個鄂北,袁兆龍也不擔心。
白朗再強也是流寇,以他目前的兵力和能力,集中起來能夠守住老河口就不錯了,想吃下並且控製住鄂北地區,沒有個三萬五萬的部隊是不可能的。
況且在這之前,白朗的活動範圍是在河南地區,以他的號召力無法驅動湖北一帶的兵力資源為他所用。
所以,一直以來,白朗的戰術隻有一個,避實就虛,快打快閃,打完就跑,玩的是閃擊戰,沒有後備資源的他禁不起長時間的消耗戰,然而這恰恰正是鄂軍所最擅長的作戰方式。
鄂軍故意節節潰敗,誘敵深入,一步步遠離河南,走進湖北腹地……
“太好了,媽的,吃了這麽久的虧,終於可以動手了,這段時間可把老子給憋屈壞了!”
趙永亮接到袁兆龍可以開戰的命令之後,興奮的一夜未眠,連夜召集參謀部製定出了隨州作戰計劃。
第二天一大早,頂著黑眼圈給手底下的團營長們訓話。
“白朗的討袁軍已經快到隨州了,該贏的讓他贏了,不該贏的也贏了,是時候讓他付出代價了,這一戰,咱們不僅要贏!而且要贏得漂亮!”
“師長說的是,必須贏!幹死白朗那個王八蛋!也不瞧瞧咱們鄂軍是誰,敢來惹咱們,就讓他有來無迴!”
“師長!我願立下軍令狀,我們團擔任主攻先鋒團,倘若不破白朗軍,甘受軍法從事!”
“一團長,言重了,一幫流寇罷了,殺雞何須用牛刀,這主攻不如由我們三團來吧,一樣不比你們一團差!”
“憑什麽讓你們出風頭,我們團也要打主攻!”
眾團長請戰態度高昂,都想和這支曾與無數北洋軍交過手的討袁軍過過招,看看這支令司令忌憚三分的部隊究竟有多強。
從戰略上蔑視對手,在戰術上重視對手,袁兆龍雖然嘴上說的不擔心這幫討袁軍,但仍然派出了鄂軍最強的第一師應戰,而不是青年軍。
經過一段時間的補充和恢複,青年軍的隊伍擴招了將近一倍,還是團的建製。
袁兆龍又將一部分新招募的學生新兵們分散到了其他部隊中,日後在作戰中表現出色的學生會選拔進入到青年軍裏,精英化建製,精英化作戰。
青年軍的成長很快,到還沒有到真正成為王牌的時候。
趙永亮一揮手。“吵什麽,爭什麽,都閉嘴,我說了算!”團長們都停下爭執,聽趙永亮說話。“瞧瞧你們這點出息,仗有的是可打,何必爭這一時長短!都聽我的安排。
一團頂在最前麵,二團,三團分別在兩翼,死盯著白朗的騎兵,討袁軍的騎兵衝擊力甚強,牢牢的看死,不許讓一個騎兵攻到一團的陣地上,炮團在最後麵,隻要對麵騎兵一動,直接開炮轟他娘的就行!炮彈有的是,可勁兒你用,別舍不得!”
能說出這種話的也就是鄂軍的人了,背靠著國內數一數二的強大軍工基地漢陽槍炮製造廠,製造廠的軍需用品優先供鄂軍采購,之後才是外銷。
三萬人的鄂軍配備了五六萬人的裝備!
手頭寬綽的袁兆龍還計劃著成立一支官營的遠洋船隊,進行遠洋貿易……
“北洋袁兆龍,革命之叛徒,喪盡天良,認賊作父,不禁榮華富貴之引誘,違背革命。
不知羞恥,冷眼旁觀我革命誌士慘遭北洋毒手,此等寡廉鮮恥之人,人神共憤,今z華min國扶漢討袁總司令白朗毅然起兵,替天行道,為國除此巨奸,為黨除此叛逆!
聖主降世,諸神鬼怪退讓,宵小鼠輩屈膝叩首,兆龍小兒束手就擒!”
討袁檄文都是給袁**寫的,袁兆龍萬萬沒想到,竟然會有一封討袁檄文是寫給自己的。
“拿咱們鄂軍弟兄們來當炮灰,拚個你死我活,撿個大便宜,一石二鳥,段祺瑞也不是個厚道人。”
孫德祥憤憤不平,看穿了他的陰謀又能如何,白朗都已經快打到武昌了。
袁兆龍心裏仍不著急,整個北洋都跟他過不去,都想削弱湖北的勢力,這等借勢打壓的好機會,段祺瑞當然不會放過。
“遇事不能慌,要穩住。”
兩年的時間裏,袁兆龍的性格已經被磨練出來了,風波不驚,消磨了他身上的棱角,變得圓滑。
“西方世界有一句古話叫做:條條大路通羅馬。若想達成目的,方法不隻有一個。倘若鄂軍與白朗軍正麵開戰,這正是段祺瑞最希望看到的,最後損失的還是咱們鄂軍。戰爭的本質是人與人之間的對抗,既然都是人,人就會有感情,信任,猜忌,懷疑,憤怒,七情六欲不能避免。”
孫德祥讀懂了袁兆龍的意思,道:“司令是想讓白朗軍之中起內亂?”
袁兆龍點頭,笑道:“陳林帶人成功的混進了白朗軍隊,昨天又來情報說,陳林被封了團長,晉升之快令我有些想不到。這樣也好,越快混進他們內部高層,於我們也更有利。而且情報上還說,白朗軍兵分兩路準備奪我襄陽和隨州,還是由陳林單獨帶一路兵馬攻打襄陽。”
孫德祥道:“我懂了司令的意思,我這就告知襄陽守軍,象征性抵抗一下,將襄陽讓給陳參謀長,送陳參謀長一份大禮,這樣一來,在那邊說話,腰杆子也夠硬!”
“這還不夠。”
袁兆龍還要再給這堆燒起來的柴火上再添一把火,讓它燒的更旺些!“告訴趙永亮一聲,在隨州,把另一支隊伍給我狠狠地教訓一頓,出出這幾天的惡氣,隻要不把他們打的全軍覆沒,怎樣都行。”
自從白朗軍進入了湖北,鄂軍是屢戰屢敗,丟掉淪陷的土地無數。
非戰之罪,而是袁兆龍下令部隊不抵抗,故意而為之,這麽窩囊的戰術,都快把脾氣耿直暴躁的趙永亮都給憋屈壞了,袁兆龍聽說著急上火的趙永亮嘴上起了水泡,可想而知,他心裏的火氣還有多大,再不讓他反擊一下,恐怕趙永亮就被活活氣死了。
驕兵之計效果達到了,白朗的部隊普遍認為鄂軍的戰鬥力並沒有傳說中的那樣強大,甚至還不如之前交手過的北洋軍。
白朗軍充其量也不到萬人,這又一分兵,兵分兩路,一路三千人由陳林帶隊,直取襄陽,一路由張旭帶隊,六千人奔赴隨州。
拿下襄陽和隨州之後,整個鄂北地區都將會落入白朗之手,很遺憾,縱便是拿下整個鄂北,袁兆龍也不擔心。
白朗再強也是流寇,以他目前的兵力和能力,集中起來能夠守住老河口就不錯了,想吃下並且控製住鄂北地區,沒有個三萬五萬的部隊是不可能的。
況且在這之前,白朗的活動範圍是在河南地區,以他的號召力無法驅動湖北一帶的兵力資源為他所用。
所以,一直以來,白朗的戰術隻有一個,避實就虛,快打快閃,打完就跑,玩的是閃擊戰,沒有後備資源的他禁不起長時間的消耗戰,然而這恰恰正是鄂軍所最擅長的作戰方式。
鄂軍故意節節潰敗,誘敵深入,一步步遠離河南,走進湖北腹地……
“太好了,媽的,吃了這麽久的虧,終於可以動手了,這段時間可把老子給憋屈壞了!”
趙永亮接到袁兆龍可以開戰的命令之後,興奮的一夜未眠,連夜召集參謀部製定出了隨州作戰計劃。
第二天一大早,頂著黑眼圈給手底下的團營長們訓話。
“白朗的討袁軍已經快到隨州了,該贏的讓他贏了,不該贏的也贏了,是時候讓他付出代價了,這一戰,咱們不僅要贏!而且要贏得漂亮!”
“師長說的是,必須贏!幹死白朗那個王八蛋!也不瞧瞧咱們鄂軍是誰,敢來惹咱們,就讓他有來無迴!”
“師長!我願立下軍令狀,我們團擔任主攻先鋒團,倘若不破白朗軍,甘受軍法從事!”
“一團長,言重了,一幫流寇罷了,殺雞何須用牛刀,這主攻不如由我們三團來吧,一樣不比你們一團差!”
“憑什麽讓你們出風頭,我們團也要打主攻!”
眾團長請戰態度高昂,都想和這支曾與無數北洋軍交過手的討袁軍過過招,看看這支令司令忌憚三分的部隊究竟有多強。
從戰略上蔑視對手,在戰術上重視對手,袁兆龍雖然嘴上說的不擔心這幫討袁軍,但仍然派出了鄂軍最強的第一師應戰,而不是青年軍。
經過一段時間的補充和恢複,青年軍的隊伍擴招了將近一倍,還是團的建製。
袁兆龍又將一部分新招募的學生新兵們分散到了其他部隊中,日後在作戰中表現出色的學生會選拔進入到青年軍裏,精英化建製,精英化作戰。
青年軍的成長很快,到還沒有到真正成為王牌的時候。
趙永亮一揮手。“吵什麽,爭什麽,都閉嘴,我說了算!”團長們都停下爭執,聽趙永亮說話。“瞧瞧你們這點出息,仗有的是可打,何必爭這一時長短!都聽我的安排。
一團頂在最前麵,二團,三團分別在兩翼,死盯著白朗的騎兵,討袁軍的騎兵衝擊力甚強,牢牢的看死,不許讓一個騎兵攻到一團的陣地上,炮團在最後麵,隻要對麵騎兵一動,直接開炮轟他娘的就行!炮彈有的是,可勁兒你用,別舍不得!”
能說出這種話的也就是鄂軍的人了,背靠著國內數一數二的強大軍工基地漢陽槍炮製造廠,製造廠的軍需用品優先供鄂軍采購,之後才是外銷。
三萬人的鄂軍配備了五六萬人的裝備!
手頭寬綽的袁兆龍還計劃著成立一支官營的遠洋船隊,進行遠洋貿易……
“北洋袁兆龍,革命之叛徒,喪盡天良,認賊作父,不禁榮華富貴之引誘,違背革命。
不知羞恥,冷眼旁觀我革命誌士慘遭北洋毒手,此等寡廉鮮恥之人,人神共憤,今z華min國扶漢討袁總司令白朗毅然起兵,替天行道,為國除此巨奸,為黨除此叛逆!
聖主降世,諸神鬼怪退讓,宵小鼠輩屈膝叩首,兆龍小兒束手就擒!”
討袁檄文都是給袁**寫的,袁兆龍萬萬沒想到,竟然會有一封討袁檄文是寫給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