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爛攤子


    氣勢宏偉的金鑾大殿,坐落有秩的六院行宮,雕龍刻鳳的漢白玉石階走廊,色彩斑斕的五色琉璃瓦。


    婀娜多姿的宮女,行色匆匆的太監,以及飄揚在龍城之上的黃龍旗,無不彰顯出皇家尊嚴和高貴。


    北京城,從明代成祖永樂大帝遷都至此,作為帝國最高統治中心接近四百年。


    氣勢如虹的大殿之上擺放的那張龍椅,多少人夢寐以求,卻又求之不得。隻是如今,坐在椅子上的那個娃娃皇帝,最近卻不太安生。


    這一天,攝政王載灃迴避了所有大臣,看著隆裕太後懷裏抱著的宣統小皇帝,幼小的身體穿著一身不合體的龍袍,小小的腦袋上頂著一頂大大的龍冕,頓時感覺悲從心來,歎了口氣。


    三年前,慈禧老佛爺從眾多滿清子貴中挑中了還沒斷奶的溥儀,把他的兒子推上了皇位之後,駕鶴西去,把這個搖搖欲墜的帝國甩手扔給了他們爺倆。


    老佛爺四十多年的治理將這個國家徹底推向了萬劫不複之地,一味獨裁的惡果終於在她去世後的第三年爆發了出來,雖然掛著攝政王的高貴頭銜,總攬朝綱大權,權力地位相當於一個皇帝,可麵對著這麽一個爛攤子,這個龍椅寶座,載灃覺得屁股底下燒的慌,還不如不要。


    “湖北反了,湖南反了,直隸反了,兩廣也反了,天下都反了!混賬革命黨這是要把咱大清往死路上逼,再不想轍鎮壓,隻怕咱們滿人老家東北也要跟著漢人一塊作亂了!”溥偉嚷嚷道。


    “鎮壓,鎮壓,滿腦子都是打仗鎮壓,鎮壓倘若有用,革命黨豈會越打越多!就不能想想別的辦法?”


    也是被溥偉吵的急了,載灃一拍桌子起身怒罵。


    溥字輩滿清子貴中,從才華,能力,年齡各方麵來評價,他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但慈禧老佛爺在挑選皇帝的時候懷有私心,也正是因為他太有能力將至摒棄,因此選擇了幾個月大的溥儀,到手的皇位沒了,這讓他耿耿於懷。


    對於溥儀的生父,溥偉也不甘示弱,手中揚著袁兆龍發給清廷退位的挑釁電報譏諷道:“我的大攝政王,您就好好的瞧瞧吧,人家革命黨不但成立了zf,逼咱們大清國皇帝退位的折子都給咱們擬好了,一巴掌又一巴掌的打在咱們臉上,您就不覺得疼嗎?難道您還想和他們議和?我告訴您,這是妄想!他們這是要所有滿人滾蛋,滾出山海關!”


    “大膽,你給我閉嘴!”


    載灃一把奪過溥偉手中的電報,揉成一團扔進火盆裏,通紅的碳裏燃燒出火焰將電報包裹,一縷青煙將電報的內容送去給了大清的列祖列宗們。


    “哇……”


    攝政王與溥偉之間的激烈爭執嚇哭了三歲的溥儀,躲進隆裕太後的懷中,隆裕太後一邊拍打安慰著小皇帝,一邊哀歎道:“不哭,不哭,行了,行了,兩位都是大清的肱骨之臣,皇帝年幼,哀家一介女流之輩,雖然垂簾聽政,但對軍國大事不懂一二,孤兒寡母也不容易,大清還要繁榮昌盛,還得仰仗二位。


    革命黨近來勢大,哀家深居後宮,也聽說過,可也沒有打進紫禁城,不是嗎?哀家今日找二位來,不是來吵架的,而是要你們商討出個對策出來。革命黨還沒來,咱們大清自己就先亂了陣腳,豈不是未戰先敗?”


    有隆裕太後這個和事佬開口,載灃和溥偉哪裏敢不聽,連忙拜道:“慚愧,慚愧,我二人糊塗,還望太後降罪。”


    隆裕太後畢竟不是慈禧太後,沒有她的鐵腕子,也學不到她的權謀之術,兩者差的太多,因此她手中的權力並沒有慈禧太後手中的那麽強大。


    但她比慈禧太後聰明的地方在於她清楚自己的斤兩,自己不擅長不懂的地方便不會插手。


    像是載灃與溥偉這種當年越權爭執不休的情況是絕對不會在慈禧太後麵前出現。


    載灃與溥偉不對付,這是隆裕太後故意為之,載灃為皇帝生父,又身居攝政王要職,權傾朝野,難免會成為第二個多爾袞。


    身為皇帝養母的隆裕太後自然擔心載灃不軌,威脅到太後的地位,為避免一家獨大,隆裕太後又將年輕能幹的溥偉提拔出來牽製載灃。


    兩人雖然勾心鬥角,好在都是為了大清國著想,互相爭鬥,隆裕太後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載灃道:“太後說的是,是我等糊塗,革命黨四處作亂,洋人對此態度曖昧,怕是洋毛子已經與革命黨達成默契,想坐收漁翁之利,當務之急是組織一支精兵悍勇盡快平定騷亂,斷了洋人的念想。”


    溥偉冷哼道:“精兵悍勇,滿八旗靠不住,淮軍戰鬥力近些年下降太厲害,根本就指望不上,新軍?嗬嗬,在湖北造反的不就是新軍嗎!”


    這時候,踏踏踏,從慈寧宮外麵走進一個須發皆白老太監,駝背弓腰,捏著嗓子道:“啟稟太後,攝政王。恭親王,袁**求見。”


    “什麽?你說誰,袁**!”


    溥偉氣唿唿的瞪著老太監,老太監被溥偉兇狠的眼神嚇得顫抖,連忙退後下跪。


    載灃擺擺手。“溥老四,實話告訴你,袁**是我找來的,掂量掂量大清國,能指揮的動北洋新軍的除了他袁**之外,還有誰?”


    溥偉果斷拒絕道:“不行,這個袁**堅決不能再讓他掌兵,袁**迴歸北洋,豈不是等於放虎歸山!袁**之禍遠大於革命黨之亂,堅決不行!”


    自李鴻章,榮祿,慈禧等一班老一輩人相繼去世之後,朝廷中便再無一人能夠震懾住袁**,以袁**為首的北洋係壯大起來,逐漸成為一支足以左右政局,影響朝廷走向的力量,甚至威脅到皇權的穩固。


    袁**已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野心勃勃,難於掌控,滿清貴族都欲其除之而後快,溥偉曾幾次刺殺袁**未遂,幾次被老奸巨猾的袁**僥幸躲過。


    好在袁**主動交出兵權,賦閑迴家,遠離政壇,主動示弱,不然溥偉肯定不會放過袁**,而如今攝政王載灃卻又主動將狼子野心的袁**召迴,溥偉又怎能不急。


    “你說不行?好,我且問你,北洋新軍交給你也有段日子了,你都做了些什麽?”


    不提還好,載灃一說,溥偉又氣又無奈。


    “別提了,袁**這個老狐狸,狡猾無比,北洋新軍被他經營的油潑不進,針紮不進,派去的幾個標統協統,愣是一個兵都指揮不動,儼然一個袁家軍做派!”


    載灃冷冷道:“哼,你也知道,袁**也絕非等閑之輩,幾十年的摸爬滾打,你以為他看不出咱們要整他,人家早就留了一手,苦心經營北洋十多年,北洋新軍的段祺瑞,馮國璋等人,哪個不是他的心腹,拔尖的年輕軍官,又有哪個不是他一手栽培起來的,你又能拿他怎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軍閥生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尾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尾龍並收藏重生之軍閥生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