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身世之謎
落日餘暉,郭信如往日一般將牛羊趕到圈裏。一聲嘶鳴,卻見圈裏立著一匹棗紅馬。咦!家中隻有牛羊,不曾養馬,何時多了這一匹棗紅馬,郭信心中納罕,迴身奔的帳來。
“娘,我迴來了”,郭信平日裏都是這個習慣,人未進門,早早的喊起娘來。
往日裏郭大嬸早早地應了一聲,今日屋裏卻不曾傳說郭大嬸語聲來。郭信甚是奇怪,進的帳來,見郭大嬸靜靜地坐在羊氈之上,雙手不停拭淚,側手邊坐著一人,那人前額開闊,生就一雙白眉,身著一身黃布破僧袍,活脫脫一僧人打扮。
郭信見家裏突然來了一個僧人,娘卻這般傷心,不知發生何事,怒問道:你是何人,為何在我家?
那僧人並不理會,左手單掌微微立於胸前,右手拿著一串褪色的菩提珠不停的撚動,口裏似念念有詞一般。
“信兒,不得無禮,這位是三難大師,多年前在汴梁與你爹結識,大師尋找咱娘倆多年,吃了許多苦頭……”,一旁的郭大嬸拭去腮邊淚水道。
郭信聽郭大嬸說那三難大師與自己的爹在汴梁相識,心中料定他必然知道爹的下落,忙道:大師知道我爹去了哪裏了嗎?他好多年都不曾迴來看娘和信兒,娘和信兒想他……,說到動情處,郭信也不禁垂淚,郭大嬸見郭信這般,輕撫郭信後背道:孩兒,你爹生的命苦,這番再也不會迴來了,他被人害了。
郭信自小在大漠生長,除卻郭大嬸外,少有溫情,看到人家家裏都是天倫之樂,縱然是多人傳說郭興早已被害,心裏也存一線希望,夜夜夢見郭興迴來,自己也如旁人一樣享受父母雙全之樂。而今聽郭大嬸這樣說來,知道必是那三難大師報信得知的,如今也就印證了之前的傳言,心裏愈發苦痛,哭的愈加厲害了。
“善哉善哉!郭大俠遭此不測,實是貧僧不想見到,怎奈終是發生,隻盼郭大俠早登極樂……”,大師雙手合十,口中微念。
郭信抹了一把眼淚道:大師可知道我爹是誰所害,我要為我爹報仇!
三難大師沉吟半晌,欲言又止。郭大嬸顫聲道,大師,信兒心裏念著郭大哥與我,待我二人如親生父母一般,大師不必隱瞞什麽,信兒也該知道自己的身世。
郭信聽郭大嬸這般說,心中疑惑道:娘,您是傷心過度了吧,怎麽說起了胡話,信兒不是您和爹的親生兒子嗎?
三難大師輕歎一身道:罪過!罪過!公子正是少年之時,該是天真無憂時節,卻要知曉這萬千恩仇,正應了佛家那句話,萬般皆是苦也!
“孩子,你坐下,聽貧僧細細道來”,郭信聽三難這般說,挨著三難大師坐在一處。
三難大師悠然道:郭大俠乃是你養父,前幾年趕往東京汴梁之事,郭夫人已然告知與你,貧僧不再贅述了。小兄弟節哀,天下鏢局大會之中,龍門鏢局欲奪第一鏢局名號,官家勾結,害了不少鏢客,郭大俠與貧僧結緣,貧僧本已就得他脫了一難……
郭信問道:中原人這般壞,官府竟然公然為虎作倀。
三難大師道:不然,官府自然要冠冕堂皇做事,龍門鏢局的掌門人尹患籌乃是當今大宋天子之弟晉王趙光義的內弟,為掩人耳目,晉王動用手中權力指使“天義閣”為他做事,害了不少鏢客。
“天義閣,那是什麽門派?”,郭信問道。
“天義閣乃是專為大內辦事的組織,素日裏專門查問天下反叛之徒抑或有二心之臣,不過為維護那趙家天下,他們也幹了不少為非作歹之事”,三難大師說到此處,從懷中取出一物,郭大嬸母子望過去,三難大師手中乃是一個墨綠玉佩,中間刻著一個義字。三難大師將那玉佩遞與郭大嬸道:此物正是天義閣令牌,貧僧兩年前到的遼興鎮打探你們母子下落,不想有賊人也在找尋你母子下落,聽得貧僧也正在尋找,他們便以為貧僧與郭大俠有莫大幹係,不由分說便要加害,貧僧知曉郭大俠被奸人所害,本就心裏著急,那群惡賊也是窮追不舍,貧僧不得已又犯了殺戒,這信物便是從被貧僧手刃的惡賊身上搜出來的,正是天義閣的信物。
郭信憤然道:若不為爹報仇,我誓不為人!
郭大嬸垂淚道:信兒莫要這般說,害死你爹的幕後之人乃是那大宋晉王,我們乃是一尋常人家,怎能……。郭大嬸欲言又止,夫君被害,她怎不恨得牙根癢癢,然則那仇人勢力如此之大,若是郭信再有閃失……,郭大嬸想到此處,淚如泉湧一般。
“夫人此言差矣!”,三難大師道:我見這孩子被夫人調教的知書達理,頗為知道仁義之道,隻是夫人卻不該這般讓孩子惜身戀命,須知天下事風雲莫測,生死皆是係於一線之間,取大義而生,是為男兒本也,取大義而死,是為男兒不可辭也。平庸一世,與白白行走一世有何區別?
郭大嬸哽咽道:夫君在日也經常如大師所言,奴家也深深欽佩夫君為人,隻是夫君如今身喪異鄉,實在不想這孩子也步夫君後塵。誠如大師所言,生死有命,這孩子也是國仇家恨係於一身,本不是如我等凡夫俗子之身,奴家一介女子,大師既然乃是奴家夫君舊友,全憑大師定奪了,隻是須得這孩子自己願意才是。
三難大師肅然道:貧僧本是方外之人,這塵世間的紛爭本不該過問,隻是貧僧出家多年,心中總還不忘一個義字,唉!倒是這個義字,讓貧僧做不得一個安安穩穩的出家人了。
“孩子,你可知道你的生身爹娘是何人?”,三難大師溫言道。
郭信到的郭家是四歲有餘,兒時記憶早已褪去,素日裏早把郭興夫婦當成自己的親身父母,三難大師這般問來,郭信倒是一時語塞,不知道如何迴答是好.
落日餘暉,郭信如往日一般將牛羊趕到圈裏。一聲嘶鳴,卻見圈裏立著一匹棗紅馬。咦!家中隻有牛羊,不曾養馬,何時多了這一匹棗紅馬,郭信心中納罕,迴身奔的帳來。
“娘,我迴來了”,郭信平日裏都是這個習慣,人未進門,早早的喊起娘來。
往日裏郭大嬸早早地應了一聲,今日屋裏卻不曾傳說郭大嬸語聲來。郭信甚是奇怪,進的帳來,見郭大嬸靜靜地坐在羊氈之上,雙手不停拭淚,側手邊坐著一人,那人前額開闊,生就一雙白眉,身著一身黃布破僧袍,活脫脫一僧人打扮。
郭信見家裏突然來了一個僧人,娘卻這般傷心,不知發生何事,怒問道:你是何人,為何在我家?
那僧人並不理會,左手單掌微微立於胸前,右手拿著一串褪色的菩提珠不停的撚動,口裏似念念有詞一般。
“信兒,不得無禮,這位是三難大師,多年前在汴梁與你爹結識,大師尋找咱娘倆多年,吃了許多苦頭……”,一旁的郭大嬸拭去腮邊淚水道。
郭信聽郭大嬸說那三難大師與自己的爹在汴梁相識,心中料定他必然知道爹的下落,忙道:大師知道我爹去了哪裏了嗎?他好多年都不曾迴來看娘和信兒,娘和信兒想他……,說到動情處,郭信也不禁垂淚,郭大嬸見郭信這般,輕撫郭信後背道:孩兒,你爹生的命苦,這番再也不會迴來了,他被人害了。
郭信自小在大漠生長,除卻郭大嬸外,少有溫情,看到人家家裏都是天倫之樂,縱然是多人傳說郭興早已被害,心裏也存一線希望,夜夜夢見郭興迴來,自己也如旁人一樣享受父母雙全之樂。而今聽郭大嬸這樣說來,知道必是那三難大師報信得知的,如今也就印證了之前的傳言,心裏愈發苦痛,哭的愈加厲害了。
“善哉善哉!郭大俠遭此不測,實是貧僧不想見到,怎奈終是發生,隻盼郭大俠早登極樂……”,大師雙手合十,口中微念。
郭信抹了一把眼淚道:大師可知道我爹是誰所害,我要為我爹報仇!
三難大師沉吟半晌,欲言又止。郭大嬸顫聲道,大師,信兒心裏念著郭大哥與我,待我二人如親生父母一般,大師不必隱瞞什麽,信兒也該知道自己的身世。
郭信聽郭大嬸這般說,心中疑惑道:娘,您是傷心過度了吧,怎麽說起了胡話,信兒不是您和爹的親生兒子嗎?
三難大師輕歎一身道:罪過!罪過!公子正是少年之時,該是天真無憂時節,卻要知曉這萬千恩仇,正應了佛家那句話,萬般皆是苦也!
“孩子,你坐下,聽貧僧細細道來”,郭信聽三難這般說,挨著三難大師坐在一處。
三難大師悠然道:郭大俠乃是你養父,前幾年趕往東京汴梁之事,郭夫人已然告知與你,貧僧不再贅述了。小兄弟節哀,天下鏢局大會之中,龍門鏢局欲奪第一鏢局名號,官家勾結,害了不少鏢客,郭大俠與貧僧結緣,貧僧本已就得他脫了一難……
郭信問道:中原人這般壞,官府竟然公然為虎作倀。
三難大師道:不然,官府自然要冠冕堂皇做事,龍門鏢局的掌門人尹患籌乃是當今大宋天子之弟晉王趙光義的內弟,為掩人耳目,晉王動用手中權力指使“天義閣”為他做事,害了不少鏢客。
“天義閣,那是什麽門派?”,郭信問道。
“天義閣乃是專為大內辦事的組織,素日裏專門查問天下反叛之徒抑或有二心之臣,不過為維護那趙家天下,他們也幹了不少為非作歹之事”,三難大師說到此處,從懷中取出一物,郭大嬸母子望過去,三難大師手中乃是一個墨綠玉佩,中間刻著一個義字。三難大師將那玉佩遞與郭大嬸道:此物正是天義閣令牌,貧僧兩年前到的遼興鎮打探你們母子下落,不想有賊人也在找尋你母子下落,聽得貧僧也正在尋找,他們便以為貧僧與郭大俠有莫大幹係,不由分說便要加害,貧僧知曉郭大俠被奸人所害,本就心裏著急,那群惡賊也是窮追不舍,貧僧不得已又犯了殺戒,這信物便是從被貧僧手刃的惡賊身上搜出來的,正是天義閣的信物。
郭信憤然道:若不為爹報仇,我誓不為人!
郭大嬸垂淚道:信兒莫要這般說,害死你爹的幕後之人乃是那大宋晉王,我們乃是一尋常人家,怎能……。郭大嬸欲言又止,夫君被害,她怎不恨得牙根癢癢,然則那仇人勢力如此之大,若是郭信再有閃失……,郭大嬸想到此處,淚如泉湧一般。
“夫人此言差矣!”,三難大師道:我見這孩子被夫人調教的知書達理,頗為知道仁義之道,隻是夫人卻不該這般讓孩子惜身戀命,須知天下事風雲莫測,生死皆是係於一線之間,取大義而生,是為男兒本也,取大義而死,是為男兒不可辭也。平庸一世,與白白行走一世有何區別?
郭大嬸哽咽道:夫君在日也經常如大師所言,奴家也深深欽佩夫君為人,隻是夫君如今身喪異鄉,實在不想這孩子也步夫君後塵。誠如大師所言,生死有命,這孩子也是國仇家恨係於一身,本不是如我等凡夫俗子之身,奴家一介女子,大師既然乃是奴家夫君舊友,全憑大師定奪了,隻是須得這孩子自己願意才是。
三難大師肅然道:貧僧本是方外之人,這塵世間的紛爭本不該過問,隻是貧僧出家多年,心中總還不忘一個義字,唉!倒是這個義字,讓貧僧做不得一個安安穩穩的出家人了。
“孩子,你可知道你的生身爹娘是何人?”,三難大師溫言道。
郭信到的郭家是四歲有餘,兒時記憶早已褪去,素日裏早把郭興夫婦當成自己的親身父母,三難大師這般問來,郭信倒是一時語塞,不知道如何迴答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