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忠那麽狠厲,高幹就開始被動了。
高幹是袁紹的外甥,又是世家陳留高家嫡子,自認為是世家貴胄,又是袁紹麾下有名的大將,不想喪命於無名下將,兩馬交錯,戰了十幾個迴合,他便想撥馬逃竄。
高幹的馬是西域大宛馬的後裔,而馬忠的馬是河曲馬,當高幹撥馬逃竄,馬忠緊追不上,眼看高幹就要逃出魏軍的包圍圈了。
嘡啷一聲巨響,高幹手裏的龍牙刀被突如其來的開山大斧砸落塵埃。
高幹亡魂皆冒,定睛去看,一員大將提著一柄碩大的開山大斧,橫在他的麵前,隻見那大將身高九尺,腰大十二圍,嘴唇甚大甚長,好似香腸,眼睛又大又闊,好似鳳目,相貌甚為魁奇,便尖聲叫道:“你是何人?!”
那員大將甕聲甕氣道:“俺乃文長公麾下無雙上將潘龍(複活的潘鳳)是也,高幹匹夫,還不快快下馬受降!”
高幹還想撥馬逃走,退路已被馬忠封住,左右兩邊也有魏軍將士圍堵過來。
正在高幹驚慌失措之間,潘鳳舉起開山大斧,輕輕一拍,便把高幹砸落馬下。
左右魏軍將士飛馳過來,將高幹牢牢捆住。
馬忠看了看一臉憨厚狀的潘鳳,心裏湧出無限的羨慕嫉妒恨,這廝的運氣真好,郭援和高幹,都被他擒拿,這種狗屎運還有木有啊,也讓我老馬沾上一點。
擒獲高幹以後,典韋、馬忠等魏軍騎兵將領便脅迫高幹來招降那些袁軍騎兵。
那些袁軍騎兵本來還想頑抗一下,怎奈山穀狹窄,騎兵的威力根本施展不起來,況且高幹已被擒獲,大勢已定,形勢比人強,除了少數死忠之外,大部分袁軍騎兵不願白白受死,都滾鞍落馬,丟棄兵器,趴伏在地,接受魏軍的整編。
山穀裏麵的那些袁軍步兵,剛一被伏擊,他們根本看不出這兩側山坡到底埋伏了多少魏軍,因為魏軍將士都是頭戴草環,身上盔甲戰袍都是草綠色,跟那滿山的蒼鬆翠柏混為一體,讓人感覺漫山遍野都是敵軍,尤其是徐晃那一嗓子之後,一萬多中央將士齊聲大喝:“同是漢人,何必互殘!繳械不殺,投降有賞!歸順中央,世代榮光!”
齊聲大喝在山穀裏盤旋,迴聲增強了這些喊話的聲勢,讓下麵這些袁軍兵們感覺魏軍是用了四五萬人來伏擊他們。
剛被伏擊,那些袁軍步兵就心驚膽顫,有的人往來的方向逃,說要撤退,有的人往去的方向衝,說去路已經被堵要殺出一條血路好逃命,因為高幹指揮不力,這些袁軍步兵越加混亂。
這些袁軍步兵中的弓箭手們在各級軍官的指揮下,慢慢聚攏起來,張弓搭箭,予以還擊,怎奈他們立在穀底,往高高的山坡上攢射,總是被山坡上的蒼鬆翠柏擋住,或者被魏軍弓箭兵前麵的刀盾兵手裏的木盾所擋,對魏軍的弓箭手根本沒有構成任何威脅,反倒是自己死傷殆盡。
高幹麾下的兩萬步兵裏麵僅有三千多弓箭手,這些弓箭手因為要背弓背著箭囊,身上沒有披著重甲,隻是披著皮甲,魏軍四千弓箭手在前幾輪的箭雨裏首先都是問候那三千多袁軍弓箭手,幾輪箭雨以後,袁軍弓箭手們已經沒有人再敢站在那裏,都學著那些兵油子們,趴在地上裝死。
缺乏弓箭手的空中打擊的支持,那些不急著逃命、對袁紹還有一些忠心的袁軍步兵們隻得往山坡攀爬,趕上來跟魏軍步兵對抗,怎奈何他們在過去的幾天裏,被高幹驅趕著急行軍,體力早就耗得差不多了,沒等到了半山腰就手軟腳軟,連兵器都拿不穩。
就在這時,山坡上還滾下來許多大石頭小石頭,往這些往山頂攀越的袁軍兵們衝下去,當場又砸死一兩千人。
少數攀越上來尚有戰鬥餘力,又幸運地躲過山上滾下來的勢頭的袁軍兵,正遇到虎視眈眈的魏軍槍兵。
那些槍兵先是從背後抽出幾支標槍。
那些標槍都是堅硬的棗木杆上嵌著鋒利的鐵製槍頭,都隻有四尺長,靠著這些槍兵驚人的膂力甩將出去,少則穿透一個袁軍兵的盔甲,多則將前後擁擠而來的幾個袁軍兵穿透,如同拿一根鐵釺將幾個青蛙串起來一樣。
魏延在認識到“三刀不如一箭,三箭不如一槍”,便在魏軍的體係裏,減少刀盾兵的人數,將槍兵的人數擴大,讓每個槍兵背後都背上兩杆標槍。
在東漢末年,能用標槍作為武器的隻有馬超的兵團,傳說是當年羅馬三傑大戰時其中一位失敗,一直往東方退卻,退到西涼,影響了西涼馬超等人作戰方式。
魏延采納標槍作為一種武器,主要考慮到,標槍跟弓弩相比,有三個好處,一是由於其自身重量大,盡管初速慢,但是在近處投擲時,準確度和威力還是不容小視的。尤其給敵人造成的心理震懾很大;二是同樣由於其重量大,所以如果擊中敵人的盾牌,會造成敵人活動不便,從而妨礙作戰,如果拋掉盾牌,就會陷入缺乏防護的境地;三是成本和消耗工時比弓弩低,比較方便使用,訓練較易,不象弓弩一樣需要專業訓練,而且標槍的鐵頭很細,在能夠穿透敵人鎧甲的同時,會迅速彎曲,即加強殺傷效果,又避免了敵人把它投擲迴來。
最重要的是,標槍彌補了短程攻擊的盲區,當敵軍靠近的時候,或敵軍已經跟我軍糾纏到一起的時候,我方弓箭手已經不方便出手的時候,槍兵便可以投出標槍,克敵製勝。
因為魏延的這點考量,魏軍的攻擊順序便變成霹靂車兵、步弩兵、步弓兵、騎兵、槍兵、刀盾兵,都是根據攻擊的距離來定的。
在大批靜止不動的弓弩兵旁邊,還流動著上百名弓弩兵,他們是根據敵方中高層將領的移動而移動,找準機會,便射殺敵方中高級將領。
這支團隊便是遠程攻擊軍隊裏的精英部隊,魏延就根據他們的行為特點,命名為狙擊隊,每一個師團隻有一個狙擊隊,全部是弓兵、弩兵裏麵的精英,專門負責狙殺敵方頭目。
高幹是袁紹的外甥,又是世家陳留高家嫡子,自認為是世家貴胄,又是袁紹麾下有名的大將,不想喪命於無名下將,兩馬交錯,戰了十幾個迴合,他便想撥馬逃竄。
高幹的馬是西域大宛馬的後裔,而馬忠的馬是河曲馬,當高幹撥馬逃竄,馬忠緊追不上,眼看高幹就要逃出魏軍的包圍圈了。
嘡啷一聲巨響,高幹手裏的龍牙刀被突如其來的開山大斧砸落塵埃。
高幹亡魂皆冒,定睛去看,一員大將提著一柄碩大的開山大斧,橫在他的麵前,隻見那大將身高九尺,腰大十二圍,嘴唇甚大甚長,好似香腸,眼睛又大又闊,好似鳳目,相貌甚為魁奇,便尖聲叫道:“你是何人?!”
那員大將甕聲甕氣道:“俺乃文長公麾下無雙上將潘龍(複活的潘鳳)是也,高幹匹夫,還不快快下馬受降!”
高幹還想撥馬逃走,退路已被馬忠封住,左右兩邊也有魏軍將士圍堵過來。
正在高幹驚慌失措之間,潘鳳舉起開山大斧,輕輕一拍,便把高幹砸落馬下。
左右魏軍將士飛馳過來,將高幹牢牢捆住。
馬忠看了看一臉憨厚狀的潘鳳,心裏湧出無限的羨慕嫉妒恨,這廝的運氣真好,郭援和高幹,都被他擒拿,這種狗屎運還有木有啊,也讓我老馬沾上一點。
擒獲高幹以後,典韋、馬忠等魏軍騎兵將領便脅迫高幹來招降那些袁軍騎兵。
那些袁軍騎兵本來還想頑抗一下,怎奈山穀狹窄,騎兵的威力根本施展不起來,況且高幹已被擒獲,大勢已定,形勢比人強,除了少數死忠之外,大部分袁軍騎兵不願白白受死,都滾鞍落馬,丟棄兵器,趴伏在地,接受魏軍的整編。
山穀裏麵的那些袁軍步兵,剛一被伏擊,他們根本看不出這兩側山坡到底埋伏了多少魏軍,因為魏軍將士都是頭戴草環,身上盔甲戰袍都是草綠色,跟那滿山的蒼鬆翠柏混為一體,讓人感覺漫山遍野都是敵軍,尤其是徐晃那一嗓子之後,一萬多中央將士齊聲大喝:“同是漢人,何必互殘!繳械不殺,投降有賞!歸順中央,世代榮光!”
齊聲大喝在山穀裏盤旋,迴聲增強了這些喊話的聲勢,讓下麵這些袁軍兵們感覺魏軍是用了四五萬人來伏擊他們。
剛被伏擊,那些袁軍步兵就心驚膽顫,有的人往來的方向逃,說要撤退,有的人往去的方向衝,說去路已經被堵要殺出一條血路好逃命,因為高幹指揮不力,這些袁軍步兵越加混亂。
這些袁軍步兵中的弓箭手們在各級軍官的指揮下,慢慢聚攏起來,張弓搭箭,予以還擊,怎奈他們立在穀底,往高高的山坡上攢射,總是被山坡上的蒼鬆翠柏擋住,或者被魏軍弓箭兵前麵的刀盾兵手裏的木盾所擋,對魏軍的弓箭手根本沒有構成任何威脅,反倒是自己死傷殆盡。
高幹麾下的兩萬步兵裏麵僅有三千多弓箭手,這些弓箭手因為要背弓背著箭囊,身上沒有披著重甲,隻是披著皮甲,魏軍四千弓箭手在前幾輪的箭雨裏首先都是問候那三千多袁軍弓箭手,幾輪箭雨以後,袁軍弓箭手們已經沒有人再敢站在那裏,都學著那些兵油子們,趴在地上裝死。
缺乏弓箭手的空中打擊的支持,那些不急著逃命、對袁紹還有一些忠心的袁軍步兵們隻得往山坡攀爬,趕上來跟魏軍步兵對抗,怎奈何他們在過去的幾天裏,被高幹驅趕著急行軍,體力早就耗得差不多了,沒等到了半山腰就手軟腳軟,連兵器都拿不穩。
就在這時,山坡上還滾下來許多大石頭小石頭,往這些往山頂攀越的袁軍兵們衝下去,當場又砸死一兩千人。
少數攀越上來尚有戰鬥餘力,又幸運地躲過山上滾下來的勢頭的袁軍兵,正遇到虎視眈眈的魏軍槍兵。
那些槍兵先是從背後抽出幾支標槍。
那些標槍都是堅硬的棗木杆上嵌著鋒利的鐵製槍頭,都隻有四尺長,靠著這些槍兵驚人的膂力甩將出去,少則穿透一個袁軍兵的盔甲,多則將前後擁擠而來的幾個袁軍兵穿透,如同拿一根鐵釺將幾個青蛙串起來一樣。
魏延在認識到“三刀不如一箭,三箭不如一槍”,便在魏軍的體係裏,減少刀盾兵的人數,將槍兵的人數擴大,讓每個槍兵背後都背上兩杆標槍。
在東漢末年,能用標槍作為武器的隻有馬超的兵團,傳說是當年羅馬三傑大戰時其中一位失敗,一直往東方退卻,退到西涼,影響了西涼馬超等人作戰方式。
魏延采納標槍作為一種武器,主要考慮到,標槍跟弓弩相比,有三個好處,一是由於其自身重量大,盡管初速慢,但是在近處投擲時,準確度和威力還是不容小視的。尤其給敵人造成的心理震懾很大;二是同樣由於其重量大,所以如果擊中敵人的盾牌,會造成敵人活動不便,從而妨礙作戰,如果拋掉盾牌,就會陷入缺乏防護的境地;三是成本和消耗工時比弓弩低,比較方便使用,訓練較易,不象弓弩一樣需要專業訓練,而且標槍的鐵頭很細,在能夠穿透敵人鎧甲的同時,會迅速彎曲,即加強殺傷效果,又避免了敵人把它投擲迴來。
最重要的是,標槍彌補了短程攻擊的盲區,當敵軍靠近的時候,或敵軍已經跟我軍糾纏到一起的時候,我方弓箭手已經不方便出手的時候,槍兵便可以投出標槍,克敵製勝。
因為魏延的這點考量,魏軍的攻擊順序便變成霹靂車兵、步弩兵、步弓兵、騎兵、槍兵、刀盾兵,都是根據攻擊的距離來定的。
在大批靜止不動的弓弩兵旁邊,還流動著上百名弓弩兵,他們是根據敵方中高層將領的移動而移動,找準機會,便射殺敵方中高級將領。
這支團隊便是遠程攻擊軍隊裏的精英部隊,魏延就根據他們的行為特點,命名為狙擊隊,每一個師團隻有一個狙擊隊,全部是弓兵、弩兵裏麵的精英,專門負責狙殺敵方頭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