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靈魂還在2016年,他才懶得管李嚴的能力值到底恰不恰當,登錄過來,用上年兒半載就丟到後方委任去了,根本不給他任何表現機會了,反正還有那麽多牛人能用呢。
可現在,魏延的時空坐標在196年,潁川的那幫牛人都投奔曹操了,江東的那幫牛人都投奔孫策了,絕大部分超一流、一流人才都不是在野狀態了,都有主了,魏延現在的內政竟然是幾個政治力50多點的人管著的呢,這樣發展下去,還有希望嗎?
正在他心生絕望的時候,李嚴過來了,政治力七十多,而且還有潛力,讓他怎麽能不激動!
而且,他跟李嚴在曆史上是難兄難弟啊,他們有共同的敵人,諸葛亮!
他們都是被諸葛亮陰過的人!
現在魏延看著李嚴,說實話,心裏真有點同病相憐的感覺!
人人皆知,李嚴被劉備臨終提拔為尚書令兼任中都護,實際地位和權力僅在諸葛亮之下,就是劉備用來製衡諸葛亮的。結果,李嚴的政治手腕不如諸葛亮,幾番鬥爭,敗下陣來。
最後一次交手是公元231年,諸葛亮北伐曹魏,安排李嚴督運軍糧,並以中都護的身份代理丞相府的政務。由於這年連降大雨,道路泥濘難行,軍糧無法如期運到前方。於是,李嚴就派人到軍中說明情況,建議諸葛亮迴師。諸葛亮同意了,開始搬師迴朝。可是當諸葛亮退兵的消息傳到朝中的時候,李嚴卻表示說:“軍糧充足,怎麽就退軍了?”後來又上表後主劉禪,說諸葛亮撤軍是誘敵深入。等到諸葛亮迴到cd拿出李嚴前後的書信一對照,大家就知道李嚴說了假話。李嚴無話可說,隻好低頭認罪,從此就被廢為平民,流放到梓潼郡去了。
這事,熟悉政治鬥爭的明眼人一望便知是另有文章,被劉備看重的蜀漢二把手能有這麽弱智嗎,可是政治鬥爭就是那麽殘酷,一旦失敗了,就會被扣上屎盆子,再踩上一腳,讓失敗者再無翻身的機會,正所謂“欲加其罪,何患無辭”。
可是,當時和後來李嚴都沒有喊冤,也沒人給他平反,而且是二十多個大臣聯名彈劾,這案子再蹊蹺也成了鐵案。
後世經過一些有意無意的美化,諸葛亮被神化了,大智若妖,成為華夏智慧的化身,李嚴便和魏延一樣,被打在曆史的恥辱柱上再也下不來了!
不但如此,李嚴的智力、政治還被後人嚴重低估,堂堂的蜀漢二把手、跟諸葛亮掰了好幾次手腕的人竟然被設定為隻有區區七十多的智力、政治,無一不是因為,小鬼子們認為,李嚴是真的犯了那種低級錯誤,顯得愚蠢無比!
可事實是那樣的嗎?
大家都知道,自從諸葛亮主政之後,蜀漢不修史,事情的真實情況隻有諸葛亮一個人知道,他說是什麽就是什麽!
除此之外,曆史上還有個放四海而皆準的曆史規律,成王敗寇,勝利者非常喜歡往失敗者身上潑髒水、扣屎盆子來證明自己的偉大,比如李世民修史,比如滿清修明史,比如……你懂的。
可那些喜歡給失敗的對手潑髒水、扣屎盆子的那些偉大人物們啊,你們在天之靈有沒有後悔過,把你們的對手塑造的那麽垃圾,也讓你們那光榮偉大的勝利黯然失色,對不對?偉大人物們啊,別看你們再怎麽英明神武,實際上,你們在治史上麵,格調跟抗日神劇的編劇是一毛一樣的!
以此類推,魏延強烈懷疑,李嚴跟曆史上的自己一樣,自己沒有叛變,李嚴也沒有犯下那樣的錯誤,隻是被諸葛亮用各種計謀弄到坑裏,為了保全兒子李豐或者其他原因,不得不承認錯誤,這一幕非常眼熟,因為每個朝代都在不斷重演!
再說一點,一伐時期,諸葛亮“違眾拔謖”,說明當時軍中眾將都不讚同馬謖領軍,結果諸葛亮根本不聽眾人意見,違眾拔謖,以致大敗,一伐以後,再沒人提不同意見了,因為提了也沒用。後來,諸葛亮“事必躬親,事無巨細,鹹決於亮”,因為諸葛已經不信任其他人,也不敢用其他人了。
作為丞相最重要的是什麽,應該是發掘人才,然後把每個人材都用到合適的位置上,很顯然諸葛亮在這一點上非常“稱職”,他“知人善任”,“虛懷如穀”“求賢若渴”,致使蜀漢後期“人才鼎盛”,七次北伐,全都“大獲全勝”,“國力蒸蒸日上”,然後被當成智慧的化身,隨後又被供上神壇,讓魏延不得不佩服羅貫中,果然是偉大的文學家!(便是穿越到196年,魏延想起那一世可怕的亮粉,依然毛骨悚然,他對諸葛亮的“崇拜”也隻能這樣表示了。)
話說過來,諸葛亮是丞相,是臣子,不是皇帝,所以李嚴、魏延都是同僚,隻要他們能得到皇帝信任,就有可能取諸葛亮代之,而諸葛亮想保持權勢就要打壓政敵和潛在對手,這完全是無可厚非的,但對於魏延來說,心裏不是滋味啊!
現在,李嚴站在魏延麵前,魏延好想抱著他說,兄弟,咱們一起去隆中把諸葛亮那小兔崽子宰了,省得那小兔崽子長大以後把咱們兩個陰的那麽狠!
當然,這樣的思緒隻在腦海裏飄蕩了一小會兒,魏延便恢複鎮定,深施一禮:“素聞李正方大名,怎奈緣吝一麵,今日得見,足慰平生!”
李嚴大驚,自己是寒門庶族出身,剛剛出仕,僅僅是一個小小的郡吏,名不見經傳,魏延可是麾下有十幾萬人口的大豪強,怎麽會對自己如此恭敬。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魏延上來就這麽大禮,李嚴當然心存狐疑,連忙後退幾步:“某乃無名之輩,不敢當!”
魏延目光熱切地望著李嚴:“正方怎可如此妄自菲薄,正方你文武雙全,又善治政,如此全才,縱觀大漢十餘州,不過隻手之數。”
魏延這話可沒說錯!
論武藝,李嚴和黃忠占了四十多會合不分勝負,諸葛亮在後陣說“吾已見李嚴武藝,不可力取”,還是用計才收降李嚴,足見李嚴的武勇比黃忠差不了太多,小鬼子的80出頭太低估了,如果80出頭絕對不出三十迴合就被黃忠陣斬的!他巔峰時期武力應該不下90!
論治政,都江堰、六水門等大型水利工程都嚴重失修,李嚴在健為任郡守期間重新整治水利工程,其恩澤披千年,一直到南宋,都有人讚揚他,他還和諸葛亮等人製定《蜀科》,素有知人之能的劉備提拔他為諸葛亮的副手,如果他和諸葛亮沒有鬥爭,或者鬥爭沒失敗,也許在那群小鬼子的設定裏,他的政治能力至少不在馬良、蔣琬之下!李嚴巔峰政治力應該不下90!
武力90、政治90的主,翻翻三國誌、三國演義,能找到第二個嗎?能嗎?
現在能理解劉備、魏延為什麽那麽喜歡李嚴了嗎?
可現在,魏延的時空坐標在196年,潁川的那幫牛人都投奔曹操了,江東的那幫牛人都投奔孫策了,絕大部分超一流、一流人才都不是在野狀態了,都有主了,魏延現在的內政竟然是幾個政治力50多點的人管著的呢,這樣發展下去,還有希望嗎?
正在他心生絕望的時候,李嚴過來了,政治力七十多,而且還有潛力,讓他怎麽能不激動!
而且,他跟李嚴在曆史上是難兄難弟啊,他們有共同的敵人,諸葛亮!
他們都是被諸葛亮陰過的人!
現在魏延看著李嚴,說實話,心裏真有點同病相憐的感覺!
人人皆知,李嚴被劉備臨終提拔為尚書令兼任中都護,實際地位和權力僅在諸葛亮之下,就是劉備用來製衡諸葛亮的。結果,李嚴的政治手腕不如諸葛亮,幾番鬥爭,敗下陣來。
最後一次交手是公元231年,諸葛亮北伐曹魏,安排李嚴督運軍糧,並以中都護的身份代理丞相府的政務。由於這年連降大雨,道路泥濘難行,軍糧無法如期運到前方。於是,李嚴就派人到軍中說明情況,建議諸葛亮迴師。諸葛亮同意了,開始搬師迴朝。可是當諸葛亮退兵的消息傳到朝中的時候,李嚴卻表示說:“軍糧充足,怎麽就退軍了?”後來又上表後主劉禪,說諸葛亮撤軍是誘敵深入。等到諸葛亮迴到cd拿出李嚴前後的書信一對照,大家就知道李嚴說了假話。李嚴無話可說,隻好低頭認罪,從此就被廢為平民,流放到梓潼郡去了。
這事,熟悉政治鬥爭的明眼人一望便知是另有文章,被劉備看重的蜀漢二把手能有這麽弱智嗎,可是政治鬥爭就是那麽殘酷,一旦失敗了,就會被扣上屎盆子,再踩上一腳,讓失敗者再無翻身的機會,正所謂“欲加其罪,何患無辭”。
可是,當時和後來李嚴都沒有喊冤,也沒人給他平反,而且是二十多個大臣聯名彈劾,這案子再蹊蹺也成了鐵案。
後世經過一些有意無意的美化,諸葛亮被神化了,大智若妖,成為華夏智慧的化身,李嚴便和魏延一樣,被打在曆史的恥辱柱上再也下不來了!
不但如此,李嚴的智力、政治還被後人嚴重低估,堂堂的蜀漢二把手、跟諸葛亮掰了好幾次手腕的人竟然被設定為隻有區區七十多的智力、政治,無一不是因為,小鬼子們認為,李嚴是真的犯了那種低級錯誤,顯得愚蠢無比!
可事實是那樣的嗎?
大家都知道,自從諸葛亮主政之後,蜀漢不修史,事情的真實情況隻有諸葛亮一個人知道,他說是什麽就是什麽!
除此之外,曆史上還有個放四海而皆準的曆史規律,成王敗寇,勝利者非常喜歡往失敗者身上潑髒水、扣屎盆子來證明自己的偉大,比如李世民修史,比如滿清修明史,比如……你懂的。
可那些喜歡給失敗的對手潑髒水、扣屎盆子的那些偉大人物們啊,你們在天之靈有沒有後悔過,把你們的對手塑造的那麽垃圾,也讓你們那光榮偉大的勝利黯然失色,對不對?偉大人物們啊,別看你們再怎麽英明神武,實際上,你們在治史上麵,格調跟抗日神劇的編劇是一毛一樣的!
以此類推,魏延強烈懷疑,李嚴跟曆史上的自己一樣,自己沒有叛變,李嚴也沒有犯下那樣的錯誤,隻是被諸葛亮用各種計謀弄到坑裏,為了保全兒子李豐或者其他原因,不得不承認錯誤,這一幕非常眼熟,因為每個朝代都在不斷重演!
再說一點,一伐時期,諸葛亮“違眾拔謖”,說明當時軍中眾將都不讚同馬謖領軍,結果諸葛亮根本不聽眾人意見,違眾拔謖,以致大敗,一伐以後,再沒人提不同意見了,因為提了也沒用。後來,諸葛亮“事必躬親,事無巨細,鹹決於亮”,因為諸葛已經不信任其他人,也不敢用其他人了。
作為丞相最重要的是什麽,應該是發掘人才,然後把每個人材都用到合適的位置上,很顯然諸葛亮在這一點上非常“稱職”,他“知人善任”,“虛懷如穀”“求賢若渴”,致使蜀漢後期“人才鼎盛”,七次北伐,全都“大獲全勝”,“國力蒸蒸日上”,然後被當成智慧的化身,隨後又被供上神壇,讓魏延不得不佩服羅貫中,果然是偉大的文學家!(便是穿越到196年,魏延想起那一世可怕的亮粉,依然毛骨悚然,他對諸葛亮的“崇拜”也隻能這樣表示了。)
話說過來,諸葛亮是丞相,是臣子,不是皇帝,所以李嚴、魏延都是同僚,隻要他們能得到皇帝信任,就有可能取諸葛亮代之,而諸葛亮想保持權勢就要打壓政敵和潛在對手,這完全是無可厚非的,但對於魏延來說,心裏不是滋味啊!
現在,李嚴站在魏延麵前,魏延好想抱著他說,兄弟,咱們一起去隆中把諸葛亮那小兔崽子宰了,省得那小兔崽子長大以後把咱們兩個陰的那麽狠!
當然,這樣的思緒隻在腦海裏飄蕩了一小會兒,魏延便恢複鎮定,深施一禮:“素聞李正方大名,怎奈緣吝一麵,今日得見,足慰平生!”
李嚴大驚,自己是寒門庶族出身,剛剛出仕,僅僅是一個小小的郡吏,名不見經傳,魏延可是麾下有十幾萬人口的大豪強,怎麽會對自己如此恭敬。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魏延上來就這麽大禮,李嚴當然心存狐疑,連忙後退幾步:“某乃無名之輩,不敢當!”
魏延目光熱切地望著李嚴:“正方怎可如此妄自菲薄,正方你文武雙全,又善治政,如此全才,縱觀大漢十餘州,不過隻手之數。”
魏延這話可沒說錯!
論武藝,李嚴和黃忠占了四十多會合不分勝負,諸葛亮在後陣說“吾已見李嚴武藝,不可力取”,還是用計才收降李嚴,足見李嚴的武勇比黃忠差不了太多,小鬼子的80出頭太低估了,如果80出頭絕對不出三十迴合就被黃忠陣斬的!他巔峰時期武力應該不下90!
論治政,都江堰、六水門等大型水利工程都嚴重失修,李嚴在健為任郡守期間重新整治水利工程,其恩澤披千年,一直到南宋,都有人讚揚他,他還和諸葛亮等人製定《蜀科》,素有知人之能的劉備提拔他為諸葛亮的副手,如果他和諸葛亮沒有鬥爭,或者鬥爭沒失敗,也許在那群小鬼子的設定裏,他的政治能力至少不在馬良、蔣琬之下!李嚴巔峰政治力應該不下90!
武力90、政治90的主,翻翻三國誌、三國演義,能找到第二個嗎?能嗎?
現在能理解劉備、魏延為什麽那麽喜歡李嚴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