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果然如流雲所料,沐氏米鋪的事被傳得沸沸揚揚,鋪子門口圍著許多人,然而平時早早開門的沐氏米鋪卻始終關著,任憑人們吵鬧都沒人來開門。
“這到底是怎麽迴事?都巳時了怎麽還不開門?這還做不做生意了?”
“一定是不敢開門了,看來沐氏米鋪以次充好的事是真的了,不然也不會到現在還不開門。”
“沒想到沐氏這麽大的生意都會做這樣的事,真是太過分了,奸商。”
“哼,我早就聽說沐氏賺我們平民老百姓的錢,然後去孝敬朝廷官員,真是不要臉。”
原本冷清的大街,難得地熱鬧了起來,熙熙攘攘的人群指著木門緊閉的米鋪,罵罵咧咧了起來。
“你們是在這裏等開門嗎?今天這家店不開門,一大早就貼出了告示了。”說話是這條商街的包打聽,夫家在街頭是賣魚的,大家都叫她‘豆婆’,實際上她年紀不大,卻是個嘮嘮叨叨的婦人,這條街上沒有什麽事是她不知道的。
“什麽告示,哪裏有告示?”人群中有人好奇問道。
“就在那裏啊。”豆婆指了指門上,麵上一陣疑惑,“奇怪,我早上經過這裏的時候明明看到告示,現在怎麽沒了?”
“告示說什麽?”又有人問。
問到了她知道的事,豆婆立刻雙手叉腰,現出一副包打聽的樣子,“你們都不知道吧,昨天有人說沐氏米鋪以次充好,聽說連沐家老爺都驚動了,連夜命人調查,所以這家米鋪今天就關門一天。”
“原來是真的,居然真的以次充好。”人群中紛紛私語起來,又有人問道,“你怎麽知道的?”
豆婆得意地哼哼兩聲:“這條街上誰不知道我豆婆的門路最廣,什麽事我會不知道啊。我還知道沐氏米鋪今天要在正融街施糧呢,這事你們都不知道吧?”
“施粥?真的假的?沐氏怎麽會突然想起施糧的?不會是以次充好騙了我們又心虛了吧?”
豆婆撇嘴:“哼,這都不知道?你們以為沐家隻是單純的商人啊,他們和京裏的關係密切著呢,前幾次賑災沐家可都是首當其衝啊,要隻是商人會這麽起勁麽?你們這種人啊就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在這裏胡言亂語的,沐老爺和知府大人可是八拜之交。”
“這事我倒是聽說過的,我叔父在京城當差,之前也說過沐家捐的善款可是不少。”
有人支持她的話,豆婆便更洋洋得意了起來:“我怎麽說來著的,我豆婆說話哪裏會有假,你們要不信,就去正融街看看不就好了,反正在這裏呆著,這家米鋪也是不會開的。”
鬧事的人倒也閑得發慌,竟然還真的跟著豆婆一起往正融街走去。
臨陽城是除了京城之外最為富裕的大城,但是再富裕的大城總也有貧苦的百姓,總也會有衣不蔽體的乞丐,正融街是整個臨陽城最北邊的長街,十分偏僻冷清,這裏住著的百姓多是十分貧窮,因而官府施糧也會到正融街來。
再加上,上一年的收成沒有往年好,這一年的尚未成熟,富庶的農戶還有些餘糧,而那些原本日子就過的緊巴巴的可就真的一點富餘都沒了,這個時候施糧正是恰到好處地緩解了不少百姓的難題。
遠遠望過去,便能看到沐氏米糧的招牌高掛,簡易的長桌上擺滿了一包包分好的大米,人群分為兩條隊伍,一條是登記領糧,另一條則是等著取糧,幾個夥計忙得不亦樂乎,最旁邊還有一條隊伍,人倒是不多,排隊的多是老人和孩子,想來是專門為他們開了一條隊伍。
“來來來,先到這裏來登記名字和家裏人數,再去旁邊的排隊領糧,每個人都有,不要著急。”管事的立在隊伍前頭吆喝。
“沐老爺真是大善人,我們家真的是揭不開鍋了,沐老爺真是活菩薩啊。”
“是啊,沐老爺真是我們全家的大恩人啊。”
“沐老爺定然會好人有好報的。”
豆婆眯著眼,哈哈大笑:“看到沒,我豆婆從不說假話,可不是沐家在施糧麽?”
“縱然沐家施糧,也不抹煞他們家以次充好的事。”人群裏總有兩個特別唯恐天下不亂的人。
“是啊是啊,說不定就是他們想要掩人耳目,不然怎麽昨日剛被人說他們以次充好,今日就跑來施糧了,一定是做賊心虛。”又有人附和起來。
“我們臨陽城大半的人家吃的都是他們沐家的大米,要是他們家真的以次充好,你以為會那些個豪門大戶會這麽安分了?就是你們這些個沒腦子的人,被人當成槍把子,要我說指不定就是城南那家米鋪故意鬧出來的。沐家單就今天施的這些個大米,就值多少銀子,還用得著以次充好?”豆婆翻翻白眼,滿臉不屑,“年輕人啊,別說豆婆不教你們,要鬧事也去挑些小門小戶的鬧,真要惹火了那些個大戶人家,你以為人家能給你好果子吃?”
雖然豆婆嘮叨,但是她說的話倒也真的在理,這也是為什麽大家都十分相信她這個包打聽的道理。
除了起先兩個鬧事的,其他人都紛紛散了,也有幾個貪小便宜的跑去領糧,豆婆在原地看了一會兒,才離開了正融街。
“怎麽樣?”一個男子的聲音,透著幾分沉穩。
“應該是城南那家新開的米鋪找的人故意鬧事,看著他們往城南方向,已經派人跟過去了。”另一道男子的聲音,明顯清亮了許多。
“恩,小姐應該沒有猜錯。”男子沉吟一聲,卻有幾分疑惑,“可是,小姐是怎麽說動豆婆的?”
另一個人似乎也有幾分不解:“不知道,小姐一早就去找了豆婆,把我留在門外守著。”
“子謙……”
“怎麽了?”
“你還記得晚清那天的話麽?”
小姐想讓他們知道的是他們便知道,不想讓他們知道的事他們便不需要知道。
“我明白了。”
兩道黑影倏地消失,快速往沐府趕去。
“這到底是怎麽迴事?都巳時了怎麽還不開門?這還做不做生意了?”
“一定是不敢開門了,看來沐氏米鋪以次充好的事是真的了,不然也不會到現在還不開門。”
“沒想到沐氏這麽大的生意都會做這樣的事,真是太過分了,奸商。”
“哼,我早就聽說沐氏賺我們平民老百姓的錢,然後去孝敬朝廷官員,真是不要臉。”
原本冷清的大街,難得地熱鬧了起來,熙熙攘攘的人群指著木門緊閉的米鋪,罵罵咧咧了起來。
“你們是在這裏等開門嗎?今天這家店不開門,一大早就貼出了告示了。”說話是這條商街的包打聽,夫家在街頭是賣魚的,大家都叫她‘豆婆’,實際上她年紀不大,卻是個嘮嘮叨叨的婦人,這條街上沒有什麽事是她不知道的。
“什麽告示,哪裏有告示?”人群中有人好奇問道。
“就在那裏啊。”豆婆指了指門上,麵上一陣疑惑,“奇怪,我早上經過這裏的時候明明看到告示,現在怎麽沒了?”
“告示說什麽?”又有人問。
問到了她知道的事,豆婆立刻雙手叉腰,現出一副包打聽的樣子,“你們都不知道吧,昨天有人說沐氏米鋪以次充好,聽說連沐家老爺都驚動了,連夜命人調查,所以這家米鋪今天就關門一天。”
“原來是真的,居然真的以次充好。”人群中紛紛私語起來,又有人問道,“你怎麽知道的?”
豆婆得意地哼哼兩聲:“這條街上誰不知道我豆婆的門路最廣,什麽事我會不知道啊。我還知道沐氏米鋪今天要在正融街施糧呢,這事你們都不知道吧?”
“施粥?真的假的?沐氏怎麽會突然想起施糧的?不會是以次充好騙了我們又心虛了吧?”
豆婆撇嘴:“哼,這都不知道?你們以為沐家隻是單純的商人啊,他們和京裏的關係密切著呢,前幾次賑災沐家可都是首當其衝啊,要隻是商人會這麽起勁麽?你們這種人啊就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在這裏胡言亂語的,沐老爺和知府大人可是八拜之交。”
“這事我倒是聽說過的,我叔父在京城當差,之前也說過沐家捐的善款可是不少。”
有人支持她的話,豆婆便更洋洋得意了起來:“我怎麽說來著的,我豆婆說話哪裏會有假,你們要不信,就去正融街看看不就好了,反正在這裏呆著,這家米鋪也是不會開的。”
鬧事的人倒也閑得發慌,竟然還真的跟著豆婆一起往正融街走去。
臨陽城是除了京城之外最為富裕的大城,但是再富裕的大城總也有貧苦的百姓,總也會有衣不蔽體的乞丐,正融街是整個臨陽城最北邊的長街,十分偏僻冷清,這裏住著的百姓多是十分貧窮,因而官府施糧也會到正融街來。
再加上,上一年的收成沒有往年好,這一年的尚未成熟,富庶的農戶還有些餘糧,而那些原本日子就過的緊巴巴的可就真的一點富餘都沒了,這個時候施糧正是恰到好處地緩解了不少百姓的難題。
遠遠望過去,便能看到沐氏米糧的招牌高掛,簡易的長桌上擺滿了一包包分好的大米,人群分為兩條隊伍,一條是登記領糧,另一條則是等著取糧,幾個夥計忙得不亦樂乎,最旁邊還有一條隊伍,人倒是不多,排隊的多是老人和孩子,想來是專門為他們開了一條隊伍。
“來來來,先到這裏來登記名字和家裏人數,再去旁邊的排隊領糧,每個人都有,不要著急。”管事的立在隊伍前頭吆喝。
“沐老爺真是大善人,我們家真的是揭不開鍋了,沐老爺真是活菩薩啊。”
“是啊,沐老爺真是我們全家的大恩人啊。”
“沐老爺定然會好人有好報的。”
豆婆眯著眼,哈哈大笑:“看到沒,我豆婆從不說假話,可不是沐家在施糧麽?”
“縱然沐家施糧,也不抹煞他們家以次充好的事。”人群裏總有兩個特別唯恐天下不亂的人。
“是啊是啊,說不定就是他們想要掩人耳目,不然怎麽昨日剛被人說他們以次充好,今日就跑來施糧了,一定是做賊心虛。”又有人附和起來。
“我們臨陽城大半的人家吃的都是他們沐家的大米,要是他們家真的以次充好,你以為會那些個豪門大戶會這麽安分了?就是你們這些個沒腦子的人,被人當成槍把子,要我說指不定就是城南那家米鋪故意鬧出來的。沐家單就今天施的這些個大米,就值多少銀子,還用得著以次充好?”豆婆翻翻白眼,滿臉不屑,“年輕人啊,別說豆婆不教你們,要鬧事也去挑些小門小戶的鬧,真要惹火了那些個大戶人家,你以為人家能給你好果子吃?”
雖然豆婆嘮叨,但是她說的話倒也真的在理,這也是為什麽大家都十分相信她這個包打聽的道理。
除了起先兩個鬧事的,其他人都紛紛散了,也有幾個貪小便宜的跑去領糧,豆婆在原地看了一會兒,才離開了正融街。
“怎麽樣?”一個男子的聲音,透著幾分沉穩。
“應該是城南那家新開的米鋪找的人故意鬧事,看著他們往城南方向,已經派人跟過去了。”另一道男子的聲音,明顯清亮了許多。
“恩,小姐應該沒有猜錯。”男子沉吟一聲,卻有幾分疑惑,“可是,小姐是怎麽說動豆婆的?”
另一個人似乎也有幾分不解:“不知道,小姐一早就去找了豆婆,把我留在門外守著。”
“子謙……”
“怎麽了?”
“你還記得晚清那天的話麽?”
小姐想讓他們知道的是他們便知道,不想讓他們知道的事他們便不需要知道。
“我明白了。”
兩道黑影倏地消失,快速往沐府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