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麵就是曹州了,太師可有決斷?”這一天途中休息時,奇計特意來請示。


    姬昌起兵伐北崇,崇黑虎順勢投靠,葬送了兄長一家,自己倒是成了北伯侯。


    還沒等崇黑虎撫平北地諸侯的惶恐,聞仲就請來金靈聖母和餘元,以雷霆之勢剿平了袁福通,平定北海,威望一時無兩。


    崇黑虎措手不及,在聞仲赫赫威名壓製之下,不敢有所異動,生怕引來聞仲的征伐,下令崇侯虎在時對北征大軍的支持一應照舊,就等著趕緊送平亂大軍還朝。


    既然已經選擇了姬昌,等西岐起兵之時,北地必然是一股強大的力量,奇計要保成湯江山,就必須考慮先把這顆釘子拔出。


    他不可能以一己之力去對抗所有人,哪怕他是大羅金仙。孔宣多牛叉的存在,開天以來第一隻孔雀,露底之後,不還是被準提聖人給度走了。


    或許北地強將不如西岐多,但兵馬未必就少了。征戰沙場、保全一國,靠的也不是法力,而是兵馬。


    而且人間氣運的存在,也讓修仙之人忌憚,輕易不敢輕履紅塵,怕影響道途。


    隻有那些仙道無望,或是下山尋求機緣之輩,才會享這人間富貴。


    奇計已經做好了打算,以後要對抗西岐,自然不能讓自己腹背受敵。


    情況已經給聞仲分析清楚,而聞仲也明白這是極可能發生的事,他迴去之後就會著手調兵攻打西岐,但對崇黑虎的處理,還是有些猶豫。


    畢竟沒有先例,隻要不是叛亂,對抗大商,大商也不可能幹涉各路諸侯的內政。


    崇氏內部的事,若是自己強加幹預,以後誰還會信服大商?諸侯離心,那大商也就完了。


    “太師還在猶豫?”奇計見狀道,“大商四大方鎮,東伯侯、南伯侯已經叛亂,在大商沒有取得決定性勝利之前,兩方各路諸侯是不會站在大商這邊的。西伯侯作亂在即,自然也指望不上,若是不拿下崇黑虎,太師以為北地二百諸侯會如何選擇?”


    “屆時四方諸侯合圍朝歌,太師覺得大商能支撐的住?”


    “不是末將逼太師做這艱難選擇,實是不如此,大商沒有一絲希望。”


    “若是太師不願意背負這惡名,大可推到末將身上。”奇計大義淩熱道。


    商朝的同樣是分封製度,四方伯侯有很大的自主權,有自己的文武臣子、有獨立的軍隊,朝歌不能幹涉,更不能越過四方伯侯去處理下麵的小諸侯。


    實際上作為名義上的天下共主,大商真正的地盤隻在汜水關、三山關、遊魂關、陳塘關諸關以內,外麵都是八百諸侯的地盤。


    袁福通糾結七十二路諸侯叛亂,如果不是反抗大商,如果不是崇侯虎無法壓製,也輪不到聞仲出兵。


    “這點擔當,老夫還是有的,就按你說的辦吧,”聞仲沉思良久,不見大商有一絲勝率,神色黯然,“你是奉本帥之命討伐不臣崇黑虎,一切後果由本帥承擔。”


    比起大商失去北地的後果,聞仲寧願冒天下之大不韙,攻打崇黑虎。就算以兵勢未必北地諸侯保持中立,名聲不佳,總好過他們投靠西岐,成為壓倒大商的最後一根稻草。


    起碼滅了崇黑虎,沒有了帶頭之人,他們在投靠西岐的時候,也得考慮一下是不是能承擔的起這後果。


    至於借口嗎,西伯侯不尊人王號令,僭越攻打北地,崇黑虎受賊人引誘,兄弟鬩牆,不敬祖宗……


    隻要想動手,借口總是有的,別人信不信且不說,自己能過得去就行。


    “末將必不負太師所托。”奇計慨然道。


    “你需要多少兵馬,才能確保拿下崇黑虎?”聞仲說道,“你也知道,他身負我截教異術,有鐵嘴神鷹相助,可不是如妖族蠻子那麽容易對付的。”


    “不勞太師費心,末將已有應對之法。”奇計說道,“兵馬也無需太多,末將麾下五萬人馬已經足夠。”


    “不是末將輕敵,討伐崇黑虎,不過是曹州和崇城二地,最多也不過加上幾個死心塌地跟著他的諸侯們,不足為慮。”


    與殷商一樣,崇黑虎繼承北伯侯之位,勢力也隻在崇城一帶,外加一個曹州,統領北地還需要如蘇護這樣大小二百路諸侯的擁護才行。


    敵人真沒那麽多,二十萬頂天了。


    聞仲攜大勝而來,擺明要滅崇黑虎,就不信那些諸侯敢死心塌地的支持崇黑虎,就不擔心聞仲順勢把他們給滅了。


    數十萬大軍,除了大商,還有哪個諸侯能拿得出來。


    再說了,這十多年來,北地哪一路諸侯沒有被聞仲抽過兵馬?


    畢竟殷商是共主,還是給你北地平亂,你們不出兵支持,還能指望誰?


    “如此,張將軍且率軍先行,拿下曹州,本帥為你壓陣,緩緩而行。”聞仲說道。


    “太師,曹州再會。”奇計行了個軍禮,策馬而去。


    ……


    封神世界的軍隊還是很多的,殷商各路人馬西征,一次次都是十萬人馬靠上。西岐對抗朝歌,一次次損失慘重,卻又很快能聚集起大軍來。


    不是西岐的兵馬多,而是支持他的諸侯多,二百諸侯,一路千人就有二十萬之巨。


    相比之下,北伯侯因為殘暴不仁,對北地的掌控就大大不如,沒有人甘心為其賣命。而今崇黑虎接任北伯侯時日尚淺,還未收攏人心,盡管接管了崇城大軍,但不是自己的心腹,自然不敢太信任,於是從曹州調集三萬人入崇城,其中就包含他的飛虎軍在內。


    盡管曹州也算得上富庶,但一州之地也養不起太多軍隊,尤其是飛虎軍,耗費數倍於一般軍隊。


    因此隨崇應鸞鎮守曹州的隻有兩萬人馬。


    此時崇應鸞還在考慮怎麽平安送走聞仲,突然手下來報,有大軍襲城。


    “大商要動手了。”這是崇應鸞的第一反應。


    “哪裏來的敵軍?還有多遠?”崇應鸞立即問道。


    “是從聞太師南歸大軍分出的一支軍馬,打著‘張’字旗號,有數萬之多。”探子說道。


    “立即派人前往崇城,向父侯稟明情況,做好接應準備。”崇應鸞沉思片刻下令道,“吩咐下去,謹守城池,不得擅自出戰。”


    “同時給周圍諸侯傳信,聞仲枉顧王命,無端攻伐我北地,請他們發兵救援。”


    聞仲在大商聲威太重,就算崇應鸞再自負,也不覺得能對抗聞仲數十萬大軍,知道聞仲要對北地下手,崇應鸞沒有把握守住曹州。


    第一時間,崇應鸞就做好了撤離的打算。


    麾下兵精將猛,數十裏的距離,很快就到了盡頭。


    平定袁福通,聞仲很大方的把一具千丈大小的太乙境妖族身體賞賜給奇計,對已是大羅境的奇計來說根本無用,在取了些材料後,賜予大軍分食。


    五萬大軍,盡管每隔分得不多,但太乙境妖族身體裏蘊含的能量,也不是這些凡人士兵能輕易承受的,那幾天,整個軍營都上火不小,補過了頭。


    說實話,奇計麾下大軍之所以在短短兩年時間裏突飛猛進,除了練兵有方,北海的妖獸出力甚大。


    每次大戰,奇計都會把斬殺的妖獸拿來給大軍分食,提升麾下將士的實力。


    這舉動,別說其他將領了,就連聞仲都做不到,不是誰都能做到每戰必斬妖魔,哪怕是敗退都還能帶著屍體迴來。


    人都是有私心的,聞仲麾下軍隊太多,即便有了繳獲,也隻能有所側重,否則今日耗費大量資源提升實力,明天就戰死了,豈不是浪費?


    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看著部下實力大增,奇計不在乎,是因為身為大羅金仙,有信心鎮壓一切,別人可未必行,還得時刻防備著麾下有人超過自己。


    五萬精銳大軍,最差煉體都有小成,實力不下先天,最強的那一小撮人,都已經摸到了仙境邊緣。


    但聯合起來,依舊不是奇計三合之敵。


    也正是如此,所以奇計麾下軍心倒是更為凝聚,畢竟誰對他們好,他們心裏一清二楚。


    大軍抵達曹州城下,無需奇計多言,就開始了攻城。


    封神世界能容納聖人大戰,空間穩固,仙道之下的人連長久飛行都做不到,所以很多人都有坐騎,依靠異獸的天賦趕路。


    但法相、渡劫期一越數丈還是能做到的。


    這時就顯示出個人勇力的作用了。


    甚至於沒有攻城雲梯,以弓兵遠程壓製,十幾個巔峰高手直接殺上城頭,幾人拖住曹州的將領,剩下的就往城門殺去,一炷香的時間,就殺散了守城士兵,打開城門,放大軍入城。


    一個時辰後,曹州易主,崇應鸞被俘,上萬大軍投誠。


    整個過程,奇計連下馬都沒有。


    西岐仗著將領眾多,有空中優勢,像這樣取城,不是一兩次,大點的城池還好,有大將鎮守,擅自入城有風險,但小城嘛,幾乎不會失敗。


    除了五關,原著中沒有提及別的城市,但朝歌和西岐之間,絕不僅僅隻有武道關卡,其結果如何,不問可知。


    ……


    “太師。”等奇計整頓好曹州之事,聞仲大軍才緩緩而至。


    “張將軍統兵有方,令人驚歎。”聞仲歎道。


    他自問在軍陣一道上不輸任何人,但卻做不到像奇計這樣,短短兩年,在戰爭中把一支平庸的兵馬練成精銳,手底下悍將成群,絲毫不下這些年從他麾下走出去的那些人。


    曾經聞仲也想過調走一些高手充實大軍,奇計也同意了,但被征調的人卻表示不願意。


    他們當然知道去執掌一營是難得的升遷,但更知道他們要接手的不會是什麽好地方,若是手下不給力,還不如留下來,至少安全的多。


    既然他們不願意,聞仲也不想勉強,他是可以強行調撥,但人家心思不在自己這邊,隻能白白讓奇計占了便宜,擴大在軍中的影響。


    盡管聞仲很看重奇計,但也不得不防,萬一手下大將都是奇計培養出來的,這支大軍聽誰的還不一定呢。


    這是大商兵製的局限,士兵對將軍的忠誠度很高,宛若私兵。之前鄧九公他們離開的時候,同樣也帶走了一部分忠於他們的兵馬。


    事實上聞仲管的,就是那一個個將軍們,更下一層的士兵他管不到。


    聞仲相信,奇計麾下那些從北地調來的兵馬,現在就是讓他們迴去,他們也不會願意了。


    “太師謬讚了。”奇計不卑不亢。


    見識了積雷山浩大的戰場,這點小事對他來說不算什麽。


    “這就是崇應鸞?”聞仲看著被壓在奇計身後的青年。


    “就是此人,崇黑虎一家皆已拿下。”


    “太師,曹州一向未曾得罪太師,反而竭力支持太師平亂,為何要無端奪我曹州?太師此舉,置我大商律令於何地?”崇應鸞怒問道。


    “帶下去吧。”聞仲懶得和崇應鸞說話,換成崇黑虎,他還有興趣說幾句。


    看著士卒不理崇應鸞的怒吼將其帶走,聞仲又問道:“崇黑虎應該很快就能得知消息,將軍還是要僅以麾下兵馬奪取崇城?”


    “是,末將還是有點把握的。”奇計說道,“這曹州,就由太師安排了。”


    “若是拿下崇城,你有何打算?”聞仲問道。


    “這是大王和太師以及朝中一眾文武的事,末將隻負責奪城,”奇計說道,“不過末將倒是有點小建議。”


    “崇侯虎、崇應彪雖死,卻有子嗣尚存,若是太師擇一年幼孩童立為北伯侯,遣大臣輔佐治理北地,待其成年再交還權力,想來是不錯的。”


    “不錯,如此一來就又成了崇氏內部的事,朝廷隻是派軍撥亂反正,對天下也有了交代。”聞仲眼睛一亮,“張將軍可不止是有勇武啊。”


    如果能這樣,那北地就還在朝廷手裏攥著,人心複雜,沒有了領頭的北伯侯,其他諸侯誰也不服誰,就算想投靠西岐,也不是那麽容易能達成一致的,這就留下了充足的時間。


    “末將也隻是有些急智罷了。”奇計說道。


    “很好,那將軍就出發吧,老夫在朝歌等你凱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奇跡書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邊隅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邊隅人並收藏奇跡書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