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大禹討平不臣,四方部落來朝,進獻重金,大禹於是鑄九鼎以彰顯功德,從此九州就成了華夏的代名詞。


    在佛法光大之前,華夏九州以道家為主流,可以說是道家的自留地,佛門直到漢明帝遣使西域,迎來佛門高僧,建立白馬寺,佛門這才在華夏立足。


    曆經數百年,佛門才徹底在華夏大興,成為與儒、道並立的三教之一。


    這其中,達摩東渡、玄奘西行,是佛法大興的兩大盛事。


    此時距離孫悟空被鎮壓五行山不足兩百年,佛法未興。而道家學說卻已經弘揚數百年,就連道教都已經建立。


    既然是道家的自留地,自然容不得他人生存,所以九州被大能以結界保護起來,不允許仙境以上的人出現。


    當然了,隻是一定範圍內的不允許,你若實力足夠強,自然能不受這結界約束。


    那至少也得太乙境修為才行,甚至得是大羅金仙,金仙修為,還差了點。


    隻要不是特意針對自己就行了,奇計適應了一下,繼續東去。


    孫悟空是王莽時期被鎮壓的,至今不足二百年,大約……又到了三國時代。


    還真是巧。


    禦風而行,奇計一路東行,見下麵有個繁華的城市,就在無人之處落了下來,隨著人潮入城。


    成都。


    看著城門上的兩個大字,奇計這才知道已經到了益州地界。


    入鄉隨俗,這裏既然不允許仙境以上存在,就得遵守這裏的規矩,絕不能仗著自身的能力恣意妄為,否則你不會知道自己是不是會撞上遊戲人間的大佬。


    來到一個裝修的富麗堂皇的酒樓之上,奇計要了壺酒,靜靜聆聽。


    酒樓向來是消息暢通之地,盡管沒有那些絕密之事,但一般的消息也就夠了。


    比如奇計想知道的如今處於什麽時代。


    三國時代隻是個大致的判斷,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處事方法。


    孫悟空說是要被鎮壓五百年,但實際上當他被唐僧解救出來的時候,都將近六百年時光了。


    這家酒樓看起來就不是窮人能進來的,能來此的也一定是世家子弟,也唯有他們的消息才更靈通。


    聽了半天,都是些富貴子弟間的聲色犬馬之事,奇計也不著急。


    終於讓他等到了兩個士子。


    年紀都不大,一人身材魁梧,一人滿麵愁容。


    實力都還不弱,魁梧大漢有法相境的實力,落魄士子竟然也有元神境修為,不過修的是儒道之術。


    這個三國,果然比他曾經去過的中級世界要強悍的多。


    “孝直,劉益州並不重視我等,往後該何去何從?”酒菜上齊後,身材魁梧的大漢低聲問道。


    “孝直,是法正嗎?”奇計心道,“看這年紀,時間應該不算太晚。”


    “我若是有對策,還用得著這樣愁眉苦臉?”士子歎道,“本以為益州天府之國,糧草豐盈,兵甲充足,足以出蜀而爭天下,但現在看來,劉益州不足為依托也!”


    “那怎麽辦,我們要離開益州嗎?”大漢問道。


    “算了,在這裏好歹有點情分,出了益州,又有誰能重視我們兩個沒有半點名聲的人?”士子說道,“安心等著吧,不管如何,劉益州這裏總有一口飯吃,等待機會吧。”


    “孝直,你還覺得益州能成大事?”大漢問道。


    “益州有王氣,這是毋庸置疑的。”士子沉吟了一下,“或許現在還不到時候,需要等下一個益州之主。”


    “前兩年劉君郎故去,劉季玉接任之時,就有部分將領不滿,引發叛亂;後來又因擅殺張公祺之母,導致漢中離心,引發戰亂,漢中民富殷實,張府君又擅行鬼道,這戰爭還有得打呢!”


    “而在中原,去歲天子東歸,引發諸侯哄搶,朝中公卿死傷無數,何其可悲。據說今歲已經被兗州曹操迎於許昌,關東有袁紹、袁術、曹操、呂布、張揚、劉備、公孫瓚等諸侯紛爭,正是混亂之時,我們還能去哪?”


    “大丈夫豈不該於亂世掙得功名?”魁梧大漢道。


    “話雖如此,但子敬,你若自己手裏無兵無權,在戰場上就隻能如一軍卒般拚命而無所獲得。”士子說道,“唯有掌握兵馬,才能搏出名聲,否則誰會記得你。”


    “這位先生所言甚是,國舉孝廉,公府征辟,這征、舉的便是名聲,沒有名聲,想做事都不成。”


    正在二人敘說之時,忽然有個聲音傳來。


    “誰?”二人異口同聲質問,四處張望。


    心下卻是有些震驚,他們來時已經確認,這裏今天沒什麽大人物,再加上交談中聲音又低,才沒擔心會泄露出去。


    但現在,似乎被人聽到了,而且還評論起來。


    天知道他聽到了多少,要知道剛才他們談到劉益州,可沒什麽敬意,甚至於出口不遜。


    “二位不必找了,就是貧道。”奇計笑著開口,吸引了二人的目光。


    “敢問道者何人?”士子到底是沉穩些,拉住了魁梧大漢,向奇計問道。


    “貧道白孚子,自遠方來,無意間聽到二位之言,卻是對不住了。”奇計行道家之禮。


    “可是漢中之道?”士子問道。


    “非也,吾自西方而來。”奇計說道。


    “若道者不嫌棄,可移步而談。”士子放下心來,不是張府君的人就好。


    “固所願意,不敢請耳。”奇計十分痛快的來到二人的案幾坐下,“敢問二位尊姓大名?”


    “法正法孝直。”士人說道。


    “孟達孟子敬。”魁梧大漢也報上姓名。


    果然是這二人,就是不知道為何孟達不叫孟子度。


    三國時代,人才濟濟,這二人不算第一流,但絕對是一時豪傑。可以說,若是沒有這二人,劉備就算想入主益州也不容易。


    在某些事情上,就算是諸葛亮也自認不如法正,劉備奪取漢中地,鞏固益州的安全,也是法正的謀劃。


    而孟達雖然事跡不多,但能得劉備、曹丕兩人的重視,也是不可小覷之輩,占據一郡之地,即能影響三國走勢,如此能力者又有幾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奇跡書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邊隅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邊隅人並收藏奇跡書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