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奇計


    職業:醫師(宗師級+)、丹師(中級+)、符師(高級+)


    境界:不入流


    功法:融合中……


    武技:破法劍(未入門+)、摘星手(未入門+)、踏天步(未入門+)、易經鍛骨章(未入門+)、移魂大法(未入門+)、落月弓(未入門+)、狂風刀(未入門+)……


    術法:驅物決(未入門+)、春風化雨術(未入門+)、雷擊術(未入門+)、正一符法(未入門+)、五雷罡法(未入門+)……


    源能點:153.2


    主線任務:擊殺天外邪魔(010),獎勵未知,任務完成前無法返迴。(未完成)


    支線任務一:在梁山聚義後,平定梁山之亂,獎勵100源能點。(未完成)


    支線任務二:平定田虎、王慶、方臘三大寇,獎勵150源能點。(未完成)


    支線任務三:擊敗遼國,奪取幽雲十六州,獎勵100源能點。


    境界武功就不用說了,反正每個世界都要重練一遍,擊殺域外天魔的主線任務也很正常。


    不正常的是支線任務,沒有一個容易完成的。


    換句話說,他掙源能點更困難了。


    平定梁山不消說,身在祝家莊,就注定了是天生的對頭。任務沒的說,就是這個時間上有些抓狂。


    非得等到梁山聚義完成嗎?


    待梁山聚義完成,梁山勢力達到極盛,各種人才完備,分工明確,上下一心,又豈是容易被平定的?


    其餘三大寇也是一樣,分處的位置不一,手底下的實力卻不弱,尤其是方臘,梁山好漢折在江南數十人,可見方臘的實力。


    而且方臘還是借助宗教起義,中級世界,神仙都出現了,誰知道方臘供奉的神靈會不會親自下場!


    遼國就更不好惹了,前兩個任務好歹也是大宋內部的事,奪取幽雲十六州,那就涉及到國戰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即便屆時遼國沒幾年時間了,但也不是大宋能比的,童貫征遼不也是敗得一塌塗地?


    這讓奇計怎會有好心情?


    然事已至此,抓狂也是無用,隻能麵對。


    默默感受了一番,這個世界的靈氣果然要比三國世界更濃鬱,奇計運轉功法,盤算了一下,想要恢複到之前的巔峰,元嬰期的境界,需要三年多的時間。


    若是耽誤一下,估計還會更久。


    “先苟著吧,待恢複實力再說。”奇計有了想法。


    “主線任務先不說,遇到了開幹就是。但支線任務,卻得掌握權力。”


    “在大宋,武官是沒前途的,權力都掌握在讀書人的手裏,想要完成任務,首先得成為讀書人的一份子。”


    “這個難不倒我,畢竟在大宋待的不是一天兩天了,雖然不是同一個大宋,在大明也當過好幾年的翰林,當年的二甲進士十三名,在讀書人裏也算不錯了。明代的科舉都能過,何況宋代!”


    “先定下一個小目標,三年童生,五年秀才,八年舉人,然後去東京趕考,東華門下唱名……”


    “課間休息結束,繼續上課,接下來我們學習‘孔懷兄弟,同氣連枝’這一句,什麽意思呢,就是要關心愛護你們的兄弟……”奇計正暢想未來時,學堂的夫子進來,繼續帶著大家學千字文。


    奇計隻能裝模作樣開始學習,心裏十分無奈。


    我堂堂翰林才子,居然要在這裏,和一群小屁孩學千字文。


    ……


    三日之後,奇計的功法合成完畢。


    集合了十多門神通境功法,以龍象般若功為基礎的煉體功法,融合成了龍象鎮獄功,是能達到法相境的高深功法。


    法相境,是神通境之後的境界,與元神境相當。


    龍象鎮獄功,練到巔峰,連地獄都能鎮壓。


    好吧,或許有些吹牛了,但事實威力確實不凡。


    神識功法融合後,變成了……正氣浩然經。


    沒有任何變化。


    奇計怎麽看,這新的正氣浩然經和之前除了入門時略微有些不同,其餘全無變化,依舊是元神境的功法。


    這讓奇計直唿虧了,100源能點,都能直接讓元神級的功法入門了。


    還剩下150餘源能點,奇計並未用來立即升級功法進度,而是自己修煉。


    過程果然比預計的時間長。除了大道無極功他之前練到了小成,正氣浩然經和龍象鎮獄功都是新融合的功法,沒有練過,修煉的過程中遇到不少問題,自然就沒有預計的快。


    花了五年的時間,奇計才終於再次破丹成嬰,晉階元嬰期,於此同時,龍象鎮獄功和正氣浩然經也達到小成,都達到神通境。


    三法同修,依舊能有這麽快的速度。


    ……


    為了避免和一群孩童為伍,奇計主動要求前往縣裏的私人書院,避開祝家莊眾人。


    祝萬茂雖然疑惑,但這個小兒子從來不聲不響,雖然沒有什麽長處,但也沒給自己找過麻煩,這是第一次提要求,隻是多花幾份束修的事,他就答應下來,還派了個仆人照顧奇計的起居。


    到了書院,奇計逐漸展露學習上的天分,在書院年餘,又無意間“創作”了幾首詩,讓書院夫子讚歎不已,主動為其揚名。


    宋代是鼓勵神童的,當年的宰相晏殊,十四歲就被賜進士出身,奇計的名聲傳揚到壽張,縣學聞其名而傳揚,轄區內出現了神通,縣令於是專門派人來請奇計相見。


    於是崇寧元年,奇計十歲的時候,就考取了縣學,而且很快在縣學中名列前茅,成為廩生。


    崇寧三年,奇計又考取了鄆州州學,在一眾同學中,年紀依舊是最小的。他準備在州學鍛煉兩年,待實力恢複後,就參加州試,成為“舉子”。


    宋代的科舉考試等級還不那麽嚴格,隻要通過州試,就能前往汴京參加會試,考取進士。


    而這舉子還是有期限的,保質期隻有三年,若是考不上進士,來年還得重新參加州試。


    就在奇計野心勃勃想要十五歲前考取州試,十八歲前中進士的時候,朝廷突然下發了詔書。


    科舉廢止了。


    一開始奇計還以為是假的,因為他沒聽說過封建王朝廢除科舉的事,那是近千年後的事了。


    後來消息越傳越廣,才知道是宋徽宗接受了蔡京的建議,決定以學校選拔入仕代替科舉考試。


    奇計差點沒氣得吐出一口老血,他辛苦準備了幾年,計劃都製定好了,竟然遇到這種情況。


    但優勢也是有的,起碼已經進了州學,隻要再考一次,就能考取開封辟雍,下一步就是太學。朝廷選士,最主要的是從太學選拔——這裏集中的是最優秀的人才。


    就是不知道這樣不經科舉出來的人,會不會被士人認可。


    畢竟,蔡京的名聲可不那麽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奇跡書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邊隅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邊隅人並收藏奇跡書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