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四郡,若是荊州能全部拿下,就是占據了全部的長江天險,安全性就大大增強。


    水軍的消耗,不比騎兵差,甚至更大。


    荊州不產戰馬,而騎兵需要大量的馬匹,所以荊州的馬匹十分昂貴。


    但水軍需要的船隻也一樣。


    無論是樓船還是艨艟、走舸,製造都需要特殊的材料,否則若隻是普通的木材,都經不起一個先天武者的摧殘,又豈能用於水戰?


    所以劉表在襄陽五六年,在蔡氏、蒯氏等大族的支持下,也隻打造出兩萬水軍,黃祖也不過養了一萬。


    比起騎兵,水軍的組建、訓練更慢,戰馬隻要有門路,騎兵很快就能訓練出來,但水軍不行,若是沒有船隻,光有人也沒用。


    從無到有,船隻的建造十分複雜,耗時日久,戰船尤甚。


    劉繇也是一樣,他被朝廷任命為揚州牧,袁術自然不滿,所以到江東後,把很大一部分財力用到水軍的建設上來,打造了牛渚大營,以防袁術渡江。


    但也僅能采取守勢,也就是袁術到九江時日尚短,也沒有太多水軍,否則若是和步軍一樣,估計直接就推平劉繇了。


    劉繇被逼撤到丹陽後,隻是占據北部數縣,勉力維持,而丹陽郡治宛陵一帶,還在吳景手中。


    孫賁被呂布、劉備聯手擊敗後,逃迴壽春,直接被袁術忽視,於是帶人南下丹陽,投奔了吳景。


    如此一來,吳景的實力得到增強,但劉繇卻沒有繼續壯大,雙方實力對比發生了變化,這又導致劉繇麾下有些人起了異心。


    ……


    話說劉繇到丹陽之後,屯駐於石城。因為石城太小,所以把諸將分於各縣屯駐,也能就地擴軍。


    笮融就被劉繇安置到秣陵縣。


    然後笮融就在秣陵搞起了下邳那一套,減免佛教徒的賦稅,窮苦人家於是很多人紛紛出家,讓笮融實力很快恢複。


    但笮融要練兵,要擴充實力,佛教徒免去了賦稅,就隻能加在其他民眾身上,所以百姓的生活愈加艱難,入不敷出,很快秣陵就破敗下去。


    消息傳到石城劉繇處,劉繇自然不滿。


    劉繇雖然混得不咋地,但對待百姓還是不錯的,可以稱得上“仁”。他本來就沒有幾個縣了,再讓笮融這麽折騰下去,估計連這最後的地盤都保不住。


    所以劉繇狠狠訓斥了笮融一番,嚴令其收斂盤剝行為。


    笮融表麵上答應的好好的,但依舊我行我素。


    劉繇幾次斥責都不見成效,就想罷免其秣陵長之職。


    而笮融多次受到劉繇斥責後,也是一肚子火。聽聞劉繇要對他下手,恨意心生,幹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反了。


    他斬殺了劉繇派來接替他的人,帶著萬餘佛兵,直撲石城而去。


    禍起蕭牆,劉繇哪能想到,一向唯唯諾諾的笮融,居然敢起兵造反,都沒來得及做出反應,就被笮融攻破了石城。


    劉繇本不善征戰,此刻大將盡在外地,難以抵擋兇悍的佛兵,直到笮融要打到劉繇府邸,才終於想起來,還有個老鄉一直賦閑在家。


    沒錯,就是太史慈。


    劉繇逃離吳郡時,帶走了太史慈和曲阿,雖然到劉繇撤離太史慈也沒有什麽異常舉動,但劉繇還是沒有再用他和吳隱。


    麵子上過不去啊!


    到石城後,劉繇解除了對二人的關押,但也沒有再用他們。二人閑居石城,做了鄰居,這交情倒是好起來。


    等劉繇想起太史慈派人來請,知道城中發生變故的太史慈和吳隱早就做好了準備。


    但為時已晚,笮融已經占據了大半個石城,守軍不是潰逃就是投降,太史慈根本召集不到士卒,隻能帶著劉繇府上的數百護衛軍,保護著劉繇的加下,殺出城去,逃到牛渚大營。


    但經曆的背叛和驚險,本就身體不好的劉繇一下子垮了,一病不起。所以就算到了牛渚大營,也無法出來主事。


    沒有劉繇出麵,他麾下的大將不知道該怎麽選擇,全都按兵不動。而牛渚大營的守將樊能、張英,麵對笮融也無能為力。


    他們麾下是有兩萬水軍,但水軍不善陸戰,不是那些佛教徒的對手。


    二人都對笮融不滿,都沒打算和笮融一路,在被笮融斷絕了後勤通道後,二人之間也有了矛盾。


    樊能見劉繇勢衰,準備去投奔袁術;而張英不同意,認為袁術是大漢叛逆,主張去投荊州。


    劉繇昏迷不醒,不能主事,二人誰也說服不了誰,幹脆一合計,分道揚鑣,也避免了內耗,二人各領一半水軍,分去投奔袁術和劉表。


    太史慈和吳隱選擇了劉表,他們和張英一起,帶著幾艘樓船,二十幾艘艨艟,幾十隻走舸,攜著一萬水軍,逆江而上,小心避過廬江袁術的水師,抵達豫章,進入彭蠡澤後,派人聯係太守華歆,代劉繇上表請降。


    ……


    奇計收到劉表轉來的情報,距離太史慈麵見華歆,已經過去五六天了,劉表在信裏說了,已經同意了劉繇的請降,將其一家接入襄陽。其餘軍隊,暫時駐守豫章,暫歸華歆調遣。


    沒有任何猶豫,奇計決定出兵丹陽。


    很快,奇計就得到了命令,以討伐叛逆為由,命奇計率軍出征丹陽,擒殺笮融。


    ……


    這一次,奇計沒有再從荊南走,他率軍到了襄陽,蔡瑁親自安排船隻,由襄陽水軍一路護送,經江夏至豫章。


    “罪人拜見將軍。”再見奇計,太史慈立即請罪。


    “子義何罪之有?”奇計笑著扶起他和吳隱二人,“為難時刻,子義能想到荊州,想到天子,帶著大軍來投,避免了敵軍增強,分明是有功之人。”


    “今任命太史慈為討逆校尉,率軍三千,為大軍前驅,平亂丹陽。”奇計下令道,“吳隱為破賊校尉,為太史慈副將。”


    “卑職領命。”二人異口同聲,早就等著這一天了。


    “異度先生,勞煩你為軍師。子義,你們二人,要多聽軍師的建議。”


    “將軍客氣了,在下領命。”


    “張將軍能來,本將軍很高興。你就為偏將軍吧,依舊帶領舊部,”奇計又對張英道,“此戰,你率水軍巡視大江,阻擊袁術有可能的增援。荊州水師不多,本將軍費了很大力氣,才從執金吾那裏討來五千水師,全交給你指揮。有沒有信心完成任務?”


    “末將竭盡全力,若袁術軍南下,那也是在末將戰死之後。”張英說道。


    “本將軍不需要你戰死沙場,需要你活著。本將給留了個橫江將軍的封號,待此戰結束之後封賞。”


    “末將敢不效死!”張英大喜。


    他這幾天也了解一些荊州的軍隊情況,包括軍師在內,隻要三個雜號將軍,若此戰不死,他將是第四個。


    雜號將軍聽起來一般,但含金量十足。除了軍師將軍,其餘兩個,一個是鎮守一方的太守,一個是奇計麾下第一大將。


    交接結束,奇計立即揮軍東進,進入丹陽。


    但首先,他不是要和笮融作戰,而是要麵對吳景。


    豫章距離秣陵一帶還遠,除非走水路。但此時奇計大江之上不占優勢,不可能直接攻打笮融。


    隻有拿下吳景之後,才能直麵笮融。


    無意將,吳景為笮融擋了一次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奇跡書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邊隅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邊隅人並收藏奇跡書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