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四章坊間傳聞
在李業詡尋思著是否應該告退時,李世民卻站起了身,在他麵前踱了幾步,斜著眼看著,“賢侄,朕好奇,你腦中為何有這麽多別人想不到的主意?”
“陛下,臣喜歡胡思亂想,也就想到一些事兒,還希望您不要責怪!”李業詡眼睛看著前方,故作一副恭敬狀答道。
“為何其他人想不到這些事兒?連朕也想不到?”李世民卻像似要在這個問題上糾纏。
“陛下天天忙於國事,考慮的都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這些小事兒自然是想不到,”李業詡表情不變地說道,“其他同僚們也肯定琢磨著他們要打理的事,自是想不到這些閑雜的東西。”
李業詡話雖如此說,心裏卻在大罵李世民怎麽老是來問這樣無聊的問題,難道要自個說出來,自己是從後世穿越而來的才罷休?
“你說的這些是小事兒嗎?”李世民一呆,有些惱怒地說道,旋即又似迴過神來一般,收了表情,“好了,不說這個,這些日子辛苦你了,是否有些日子沒迴府了?”
“陛下,臣已經有幾天沒迴了,”李業詡老實地迴答,大唐朝廷中,勤於朝事的人雖不少,但如自己這般忘我工作的人還真不多。
“忙著事兒也不能不顧家,聽說你的妻妾也都有了身孕,要多迴去陪陪,今日沒什麽事,就迴府去吧,”李世民意味深長地說道,“事情忙過去一陣了,你就在府裏休息幾日,有空上街去走走,聽聽百姓們如何議論這次兵製改革及將要進行的募兵之事!你可明白?”
李業詡聽著李世民所說的,納悶著這皇帝這麽變得如此婆媽了,聽到最後才明白是讓自己去街上探聽情況。
不過這事倒是樂於去做的,有可能還可以公款吃喝。
“陛下,臣明白,”李業詡應道。
“你去吧!”
迴到兵部官署,李世勣已經離去,裴行儉還在忙著,李業詡稍收拾一下,吩咐裴行儉及其他下屬一些事兒,也就準備迴府去。
“李成、李成,今日我們迴府去,”出了皇城門,李業詡吩咐自己的親衛道。
這些天李業詡就在兵部官署內隨便躺靠著睡,跟隨的親衛也一道和他這樣簡單休息,幾天下來都有些發困了,該迴府好好歇息一下。
“是,少爺,”精神看上去挺好的李成和李萬等人聽到李業詡的話,也一陣驚喜。
跟著自家少爺實在是辛苦,整天忙著事兒,在城內,離府並不遠,都幾日未迴去,連吃飯也是簡單的用餐,幾天下來,肚子都少了一些油水。
“哎,今日還早,要不我們找個地方吃一頓,以解這幾天沒吃好東西的饞?”李業詡抬頭望望老高的日頭說道。
“少爺,那好啊,”李成聽了更是驚喜,“少爺,我們這些日子可都餓著肚子呢!”說著嘻嘻笑道,“少爺,隻是沒有人陪你喝酒呢!”
除了在作戰時候有過幾次外,他們這些親衛在長安時候從來沒有和李業詡同一張桌子上吃過飯,今日親衛人數不少,可以湊一兩桌,但李業詡隻有一人,難道要單獨坐一桌?
“無妨,今日我們一道喝酒,少爺我請客!”李業詡拍拍胸脯道。
“是…”李成和李萬對望一眼,從對方眼裏看出一絲幸災樂禍,少爺身上沒帶一個錢,夫人把錢袋子都交給他們保管,看一會少爺拿什麽來付賬。
現在街上人認出李業詡的不少,但稍裝扮一下即行,和親衛一道,沒有人會認出來的。
幾人一道來到西市近一個大眾化的酒樓,這名喚作酒仙樓的酒樓李業詡還記得,上次情報人員抓獲一名在此地胡亂說話的吐蕃使團成員。正是那名吐蕃使團在此說了一些不該說的話,讓幾名情報人員受到處罰,也讓李業詡記住了這個地方。
這樣的地方來往的客人都是些平民百姓或者生活層次稍低的人,不會像天香閣那樣的酒樓招待的都是有錢或者有身份的主。
既然李世民布置了事兒,那就趁今日得便上街瞧瞧情況。
一行人到醉仙樓,一樓大堂內已經有很多人了,也還幸運,剛好有兩張空的桌子,一行十人左右分兩桌就座,李業詡使李成叫了酒菜,即坐下看看四周的情況。
在這裏喝酒吃菜的各種人都有,所有人都在熱鬧地談論著。
隻是親衛們不明白,李業詡為何到這裏來喝酒,而且不選個包房,而在大堂內。
在喧鬧聲中,李業詡靈敏的耳朵已經聽到他想聽的東西了。
隻聽邊上有人在說了,“唉,我說張公子,聽說朝廷的募兵令在秋後即下達,你真的要去報名從軍?”
可能這幾人酒喝得有些多了,說話聲音很響,其他人都被他們的話吸引過來。
“是啊,我要去,我的一些鄉鄰也打算去!”張公子道。
“我那些鄉鄰也有這個想法,隻是顧慮頗多!”吳公子給張公子倒滿了酒,“所以這些日子我來打探情況,也想著會在這裏再遇見張公子你!”
“我那些鄉鄰在我的說服下,已經沒有了顧慮,都想去,我是一定要去了,而且我一定要報名去李將軍的特衛軍中,”張公子喝了口酒道,“吳公子,你也去嗎?”
“我是想去啊,隻是不知到了軍中情況會如何,住我近處的那些鄰居,許多人也想去,但怕在軍中受到責罵,還怕訓練苦!”這名吳公子說道。
“哎,你這就不知道了吧,特衛軍中從來沒有體罰的手段,雖然訓練強度有些大,但我感覺肯定是吃得消了,這些日子,我可天天煉著身子,就是想能入李將軍的特衛軍中!”張公子鼓鼓夏衫下麵的肌肉。
“這樣是挺好,隻是不知道其他衛軍中是否也是如此,”吳公子還是很擔心,“我怕沒能力入特衛軍中!”
“要去從軍,那就一定要入李將軍的特衛軍中,你想,人家是我們大唐的第一衛軍,肯定是最強的,左衛軍和右衛軍都隻是第二和第三衛軍,你想想,朝廷如此排,那自是有它的理由的!要去當然去最強的,有了軍功,就可以有升遷的機會!”張公子一臉向往的神色。
“我還是看看朝廷到時的征兵令再說吧!”吳公子似還有顧慮。
“這兩位公子,借一步說話!”李業詡走了過去,作了一禮道。
“仁兄客氣了,”張公子對李業詡還了一禮,吳公子也作了禮。
“聽兩位剛才所說的,我們這幾位兄弟到時也想去參加募兵,隻是對募兵之法不甚明了,想聽聽兩位公子的意見!”李業詡客氣地說道。
“好說,”張公子很熱情地把他所知道的詳細地講了一遍,末了還說,“這位公子也想去從軍,那不若到時我們一道去報名!你身體這麽壯實,一定會被李大將軍看中的!哈哈!”
“多謝張公子誇獎,”李業詡對張公子拱拱手,又問吳公子,“這位公子呢?”
“我對募兵之法還不了解,還不知道呢!”吳公子很猶豫地說道。
李業詡有些明白過來,雖然募兵之法已經製定完畢,但卻沒對民間公布,百姓對此並不在了解,有許多的顧慮,必須得製定出一個詳細的條文,能讓百姓看得懂的東西出來才行,而且要讓各級官府進行詳盡的解釋,要讓募兵之法被百姓接受,那些優厚的待遇被百姓知曉,能被百姓擁護,一些不足之處還得接受意見再改正才是。
“張公子能否告知名諱?”想到如此,李業詡也不再問其他,而是直接問這位張姓公子的名字,他記得上次情報人員在這個酒樓抓獲吐蕃人時,也曾報告張姓公子的事,莫非就是這人?
“在下姓張,名南,字明仁,萬年人氏,”張公子說道。
看似是個豪爽之人。
“張公子若去報名,在下想也一定會被特衛軍所錄取的!”李業詡笑道。
“借這位兄弟吉言,多謝了!”張公子對李業詡沒迴報名諱也不在意,與李業詡施一禮後繼續喝酒。
“張公子,你說,這位特衛軍的李大將軍是怎麽樣的一個人?”吳公子幾杯酒下肚,臉有些紅了,打著酒嗝問道。
“這你都不知道啊?他是李老將軍的孫兒啊,”張南以不屑的眼神看著吳公子道,“大唐沒有人不知的!”
“不是說這個啊,”吳公子急道,“我是說李大將軍可能也是風流人兒!嘿嘿…”說著還猥瑣地一笑。
“當然是風流人士,你沒聽過李大將軍以往做的那些詩,文采非凡,前些時候流傳出來的那幾首名震長安的詩也是將軍所作,你說是不是?”張南像知道什麽小道消息般很神秘。
“嘿,我說兄弟,我的意思…你有沒有聽說過,前些日子李大將軍將平康坊的頭牌紅姑顏如冰收入府中了!”吳公子一臉八卦的神色。
“我也聽說了,”另一名邊上的酒客也湊上來說道,“聽說還是從長孫公子手中搶過來的,整個長安都轟動了!”
“這事早就聽說了,你們如何現在才知道?”張南有些鄙視地看著湊過來的幾個人,“長孫公子文采雖不錯,但如何能跟李大將軍比,模樣更不用說!”
“長孫公子這是不自量力,”吳公子點頭認同。
“嘖嘖…聽人說那顏如冰的才藝頗佳,有幸聽過他彈奏曲樂的,莫不稱道,且其舞也很是不錯,真是佳人配英雄,值得稱道之事。顏姑娘入李大將軍府中,讓平康坊的多少姑娘們羨慕,”張南很是激動的神色說道,“隻是許多人就沒福了,再也聽不到顏姑娘的曲,看到顏姑娘的舞了!”
“張公子,你去看過?”吳公子好奇地道。
“我是去不起那裏,隻是聽人說的!”張公子剛剛得意的臉色變得有些懊喪。
想來聽坊間百姓討論募兵之事的李業詡,卻聽到人家說他的風流韻事,不由的有些尷尬。
“我們快吃…”李業詡怒瞪了一眼拚命忍著想笑的親衛們。
第四章坊間傳聞
在李業詡尋思著是否應該告退時,李世民卻站起了身,在他麵前踱了幾步,斜著眼看著,“賢侄,朕好奇,你腦中為何有這麽多別人想不到的主意?”
“陛下,臣喜歡胡思亂想,也就想到一些事兒,還希望您不要責怪!”李業詡眼睛看著前方,故作一副恭敬狀答道。
“為何其他人想不到這些事兒?連朕也想不到?”李世民卻像似要在這個問題上糾纏。
“陛下天天忙於國事,考慮的都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這些小事兒自然是想不到,”李業詡表情不變地說道,“其他同僚們也肯定琢磨著他們要打理的事,自是想不到這些閑雜的東西。”
李業詡話雖如此說,心裏卻在大罵李世民怎麽老是來問這樣無聊的問題,難道要自個說出來,自己是從後世穿越而來的才罷休?
“你說的這些是小事兒嗎?”李世民一呆,有些惱怒地說道,旋即又似迴過神來一般,收了表情,“好了,不說這個,這些日子辛苦你了,是否有些日子沒迴府了?”
“陛下,臣已經有幾天沒迴了,”李業詡老實地迴答,大唐朝廷中,勤於朝事的人雖不少,但如自己這般忘我工作的人還真不多。
“忙著事兒也不能不顧家,聽說你的妻妾也都有了身孕,要多迴去陪陪,今日沒什麽事,就迴府去吧,”李世民意味深長地說道,“事情忙過去一陣了,你就在府裏休息幾日,有空上街去走走,聽聽百姓們如何議論這次兵製改革及將要進行的募兵之事!你可明白?”
李業詡聽著李世民所說的,納悶著這皇帝這麽變得如此婆媽了,聽到最後才明白是讓自己去街上探聽情況。
不過這事倒是樂於去做的,有可能還可以公款吃喝。
“陛下,臣明白,”李業詡應道。
“你去吧!”
迴到兵部官署,李世勣已經離去,裴行儉還在忙著,李業詡稍收拾一下,吩咐裴行儉及其他下屬一些事兒,也就準備迴府去。
“李成、李成,今日我們迴府去,”出了皇城門,李業詡吩咐自己的親衛道。
這些天李業詡就在兵部官署內隨便躺靠著睡,跟隨的親衛也一道和他這樣簡單休息,幾天下來都有些發困了,該迴府好好歇息一下。
“是,少爺,”精神看上去挺好的李成和李萬等人聽到李業詡的話,也一陣驚喜。
跟著自家少爺實在是辛苦,整天忙著事兒,在城內,離府並不遠,都幾日未迴去,連吃飯也是簡單的用餐,幾天下來,肚子都少了一些油水。
“哎,今日還早,要不我們找個地方吃一頓,以解這幾天沒吃好東西的饞?”李業詡抬頭望望老高的日頭說道。
“少爺,那好啊,”李成聽了更是驚喜,“少爺,我們這些日子可都餓著肚子呢!”說著嘻嘻笑道,“少爺,隻是沒有人陪你喝酒呢!”
除了在作戰時候有過幾次外,他們這些親衛在長安時候從來沒有和李業詡同一張桌子上吃過飯,今日親衛人數不少,可以湊一兩桌,但李業詡隻有一人,難道要單獨坐一桌?
“無妨,今日我們一道喝酒,少爺我請客!”李業詡拍拍胸脯道。
“是…”李成和李萬對望一眼,從對方眼裏看出一絲幸災樂禍,少爺身上沒帶一個錢,夫人把錢袋子都交給他們保管,看一會少爺拿什麽來付賬。
現在街上人認出李業詡的不少,但稍裝扮一下即行,和親衛一道,沒有人會認出來的。
幾人一道來到西市近一個大眾化的酒樓,這名喚作酒仙樓的酒樓李業詡還記得,上次情報人員抓獲一名在此地胡亂說話的吐蕃使團成員。正是那名吐蕃使團在此說了一些不該說的話,讓幾名情報人員受到處罰,也讓李業詡記住了這個地方。
這樣的地方來往的客人都是些平民百姓或者生活層次稍低的人,不會像天香閣那樣的酒樓招待的都是有錢或者有身份的主。
既然李世民布置了事兒,那就趁今日得便上街瞧瞧情況。
一行人到醉仙樓,一樓大堂內已經有很多人了,也還幸運,剛好有兩張空的桌子,一行十人左右分兩桌就座,李業詡使李成叫了酒菜,即坐下看看四周的情況。
在這裏喝酒吃菜的各種人都有,所有人都在熱鬧地談論著。
隻是親衛們不明白,李業詡為何到這裏來喝酒,而且不選個包房,而在大堂內。
在喧鬧聲中,李業詡靈敏的耳朵已經聽到他想聽的東西了。
隻聽邊上有人在說了,“唉,我說張公子,聽說朝廷的募兵令在秋後即下達,你真的要去報名從軍?”
可能這幾人酒喝得有些多了,說話聲音很響,其他人都被他們的話吸引過來。
“是啊,我要去,我的一些鄉鄰也打算去!”張公子道。
“我那些鄉鄰也有這個想法,隻是顧慮頗多!”吳公子給張公子倒滿了酒,“所以這些日子我來打探情況,也想著會在這裏再遇見張公子你!”
“我那些鄉鄰在我的說服下,已經沒有了顧慮,都想去,我是一定要去了,而且我一定要報名去李將軍的特衛軍中,”張公子喝了口酒道,“吳公子,你也去嗎?”
“我是想去啊,隻是不知到了軍中情況會如何,住我近處的那些鄰居,許多人也想去,但怕在軍中受到責罵,還怕訓練苦!”這名吳公子說道。
“哎,你這就不知道了吧,特衛軍中從來沒有體罰的手段,雖然訓練強度有些大,但我感覺肯定是吃得消了,這些日子,我可天天煉著身子,就是想能入李將軍的特衛軍中!”張公子鼓鼓夏衫下麵的肌肉。
“這樣是挺好,隻是不知道其他衛軍中是否也是如此,”吳公子還是很擔心,“我怕沒能力入特衛軍中!”
“要去從軍,那就一定要入李將軍的特衛軍中,你想,人家是我們大唐的第一衛軍,肯定是最強的,左衛軍和右衛軍都隻是第二和第三衛軍,你想想,朝廷如此排,那自是有它的理由的!要去當然去最強的,有了軍功,就可以有升遷的機會!”張公子一臉向往的神色。
“我還是看看朝廷到時的征兵令再說吧!”吳公子似還有顧慮。
“這兩位公子,借一步說話!”李業詡走了過去,作了一禮道。
“仁兄客氣了,”張公子對李業詡還了一禮,吳公子也作了禮。
“聽兩位剛才所說的,我們這幾位兄弟到時也想去參加募兵,隻是對募兵之法不甚明了,想聽聽兩位公子的意見!”李業詡客氣地說道。
“好說,”張公子很熱情地把他所知道的詳細地講了一遍,末了還說,“這位公子也想去從軍,那不若到時我們一道去報名!你身體這麽壯實,一定會被李大將軍看中的!哈哈!”
“多謝張公子誇獎,”李業詡對張公子拱拱手,又問吳公子,“這位公子呢?”
“我對募兵之法還不了解,還不知道呢!”吳公子很猶豫地說道。
李業詡有些明白過來,雖然募兵之法已經製定完畢,但卻沒對民間公布,百姓對此並不在了解,有許多的顧慮,必須得製定出一個詳細的條文,能讓百姓看得懂的東西出來才行,而且要讓各級官府進行詳盡的解釋,要讓募兵之法被百姓接受,那些優厚的待遇被百姓知曉,能被百姓擁護,一些不足之處還得接受意見再改正才是。
“張公子能否告知名諱?”想到如此,李業詡也不再問其他,而是直接問這位張姓公子的名字,他記得上次情報人員在這個酒樓抓獲吐蕃人時,也曾報告張姓公子的事,莫非就是這人?
“在下姓張,名南,字明仁,萬年人氏,”張公子說道。
看似是個豪爽之人。
“張公子若去報名,在下想也一定會被特衛軍所錄取的!”李業詡笑道。
“借這位兄弟吉言,多謝了!”張公子對李業詡沒迴報名諱也不在意,與李業詡施一禮後繼續喝酒。
“張公子,你說,這位特衛軍的李大將軍是怎麽樣的一個人?”吳公子幾杯酒下肚,臉有些紅了,打著酒嗝問道。
“這你都不知道啊?他是李老將軍的孫兒啊,”張南以不屑的眼神看著吳公子道,“大唐沒有人不知的!”
“不是說這個啊,”吳公子急道,“我是說李大將軍可能也是風流人兒!嘿嘿…”說著還猥瑣地一笑。
“當然是風流人士,你沒聽過李大將軍以往做的那些詩,文采非凡,前些時候流傳出來的那幾首名震長安的詩也是將軍所作,你說是不是?”張南像知道什麽小道消息般很神秘。
“嘿,我說兄弟,我的意思…你有沒有聽說過,前些日子李大將軍將平康坊的頭牌紅姑顏如冰收入府中了!”吳公子一臉八卦的神色。
“我也聽說了,”另一名邊上的酒客也湊上來說道,“聽說還是從長孫公子手中搶過來的,整個長安都轟動了!”
“這事早就聽說了,你們如何現在才知道?”張南有些鄙視地看著湊過來的幾個人,“長孫公子文采雖不錯,但如何能跟李大將軍比,模樣更不用說!”
“長孫公子這是不自量力,”吳公子點頭認同。
“嘖嘖…聽人說那顏如冰的才藝頗佳,有幸聽過他彈奏曲樂的,莫不稱道,且其舞也很是不錯,真是佳人配英雄,值得稱道之事。顏姑娘入李大將軍府中,讓平康坊的多少姑娘們羨慕,”張南很是激動的神色說道,“隻是許多人就沒福了,再也聽不到顏姑娘的曲,看到顏姑娘的舞了!”
“張公子,你去看過?”吳公子好奇地道。
“我是去不起那裏,隻是聽人說的!”張公子剛剛得意的臉色變得有些懊喪。
想來聽坊間百姓討論募兵之事的李業詡,卻聽到人家說他的風流韻事,不由的有些尷尬。
“我們快吃…”李業詡怒瞪了一眼拚命忍著想笑的親衛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