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昆在內書房裏大大的丟了麵子,李中易不僅沒有懲罰他,反而婉言拒絕了孔昆的辭呈。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你以前不懂我不怪你,現在必須要懂!


    李中易隻說了這一句話,便讓孔昆收迴了辭官之心。原因其實很簡單,若是李中易哪一天不訓斥孔昆了,反而是他真正需要離開的時候了。


    李中易對武臣比較粗魯一些,他樂意踢誰的小屁屁,反而是當作自己人看的親熱。


    禁軍的高級將領之中,包括廖山河、宋雲祥以及劉賀揚在內,都挨過李中易的“佛山無影腳”。


    挨了踢,不僅屁事沒有,反而是一種值得吹噓的榮耀!


    因為文臣們的麵子都比較薄,李中易不可能采取踢屁股的方式,來表達親熱之意。


    那麽,為了體現和文臣之間關係的遠近,李中易越是狠狠的訓斥,心裏就越拿對方當自己人看,已經是眾所周知的客觀現實。


    孔昆被李中易罵得很慘,但是,現場隻有他們兩個人,也就無所謂顏麵的問題了。


    “獨尊儒術之弊端,遺害無窮,朕必改之。不管你是真明白,還是假明白,朕都有必要提醒你,切勿自誤!”李中易扔下這句嚴厲的警告之後,真的甩袖子走人了,把孔昆獨自晾在殿內。


    開什麽玩笑?李中易的江山,靠的是李家軍將士們用命換來的,而不是士大夫們拱手相送。


    槍杆子裏出政權,乃是最樸素的真理!


    省試的第二天,又有兩名明算科的舉子,提前交了卷。


    這一次,李中易直到吃罷了晚飯,才又摸到王大虎的公廳裏。


    李中易看完了試卷後,開心的笑道:“國朝不是沒有人才,確實被埋沒了!”


    王大虎見李中易的心情很不錯,就湊趣兒說:“三弟,這兩位舉子,也都答對了?”


    “嗯,都對了,這確實讓我完全沒有想到哇。”李中易重重的唿出一口濁氣,歎息道,“居然有三個人可以解出二元二次方程,可想而知,天下之大,確實人才輩出啊!”


    目前的整個強漢朝,大約有四千多萬人,這麽多人裏麵,出現三名具有初中數學水平的舉子,其實比例已經很低了。


    不過,令李中易倍感欣慰的是,至少有三人脫穎而出了。數學是一門邏輯思維異常嚴謹的科學,對就對,錯就錯,沒有含糊不清的模糊空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今天即使隻有三個初中生,數年後,肯定可以教出百名初中生。再過幾十年,必有萬名初中生,甚至是十萬名初中生。


    李中易早就想丈量全天下的田畝,礙於籌備的明算幹部不足,一動不如一靜罷了!


    說白了,讓本鄉本土的差役,去丈量本鄉本土的田畝,即使得出了數字,李中易也不可能相信。


    在小農社會,世家大戶或是官紳大戶,除了做些糧食、麻布、絲綢等商品的投機買賣之外,主要的收入來源,全靠田畝。


    大明朝敗亡的根源之一,東北和西北同時打仗,糧餉(財政收入)卻不夠用了。可是,本應該歸於朝廷的稅收,卻都被東林黨為首的士大夫們,所私吞了。


    闖賊李自成的人,在北京城裏,搶掠了幾千萬兩白銀的例子,活生生的擺於李中易的麵前。


    說白了,天下有難,窮的隻是崇禎皇帝一人而已,他手下的官員們個個肥得流油。


    李中易頒布的限田令和均稅令,說到底,就是要限製現任或前任官員們的斂財特權。這也是文臣士大夫集團,屢屢對李中易展開反攻的根本性原因之一。


    自從李中易打進開封城之後,武臣勳貴集團的利益,其實也受了損。但是,在即將展開的統一戰爭之中,武臣集團或多或少可以撈點利益迴來,反彈的聲浪就沒有文臣集團那麽的強烈。


    另外,武人都信奉一個原則:誰的拳頭最大,就服誰!


    李家軍以橫掃六合的氣勢,幾個時辰便摧毀了韓通率領的幾十萬舊禁軍,就等於是將舊武臣集團,一次性的全都揍趴下了。


    更重要的是,舊武臣集團自認為打不過的契丹鐵騎,居然被李家軍打得滿地找牙。


    更有甚者,契丹人連經營了幾十年的糧倉——幽雲十六州,都輸給了李中易。


    所以,到目前為止,樂意和李中易合作,並主動向他靠攏的重臣,大多出身於武臣勳貴集團。比如說,首相李瓊和次相折從阮,就是鮮明的例子。


    隨著李家軍的北伐獲得極大的成功,對大地主大世家階級的武力威懾,已經十分足夠。


    所以,北伐軍迴歸開封之後,李中易便全麵推動軍官轉職為亭正和村正的運動。


    作為超級務實大師的李中易,他就信一點,真正捏在手心裏的東西,才是自己的。否則,都不過是空中樓閣罷了。


    很快,三天的雜科考試落幕,王大虎組織同考官們,開始集體閱卷。


    明算科的同考官,李中易特意選中了,司天監少監吳榮柄。


    在這個時代的司天監裏,不管是監正還是少監,都是有真才實學的神棍!


    之所以說神棍,主要和司天監的觀察天象的職能有關。在地心說的時代,司天監描繪的天象,基本上都屬於瞎扯淡。


    但是,就這麽一個瞎扯淡的機構,卻偏偏是必不可少的衙門。


    前朝時,隴西發地震,司天監就鬼扯說,這是上天示警於皇家。結果是,政事堂的全班相公皆被罷免,重新換了一批相公掌權。


    由此可見,別看司天監的地位不高,卻可以利用天象異常的由頭,搬倒全班政事堂的宰相。


    李中易上台之後,專門召見了司天監的全體主官,出數學題考問於執政王府。


    最終,脫穎而出的,卻是司天監的少監吳榮柄。


    那天,考慮到時間關係,李中易隻出了五道二元二次方程的題目,全部答對的卻僅有吳榮柄一人而已。


    考試過後,李中易一查吳榮柄的老底子,這才知道,姓吳的竟然是個勾引寡婦通j的失德者。


    吳榮柄的妻子去世之後,一直未曾再娶,可能是貪圖張寡婦的錢財,他一直和她眉來眼去的暗中勾搭。


    卻不料,貌美如花的張寡婦,不僅勾搭了吳榮柄,更牽連到了時任首相範質的門生——楊炯。


    司天監的判監出缺後,吳榮柄原本大有機會上位的,卻被楊炯拖了後腿。到目前為止,吳榮柄在少監的位置上,已經待足了十三個年頭。


    按照一般人的邏輯,類似吳榮柄這種失德者,必是棄之不用了。


    然而,李中易的用人邏輯,卻是無法德才兼備的時候,取才為上。


    說白了,就是拋棄了從私德看公德的選拔原則,采取的是唯才是舉的邏輯。


    孔子曰: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私德不行,並不意味著不能替朝廷出力。反之,有公德心的人,也不可能一輩子都端平一碗水!


    說白了,人性本私!能不能為朝廷出力,僅靠個人的私德,是不可能維持多久的。關鍵是,監督的體製的充分完善,並落實到人。


    所以,李中易力排眾議,欽點了吳榮柄為明算科的同考官。這既是一次大膽的任命,又是一次極富有深意的測試。


    五日後,雜科省試的各科的初步考中名單出爐,並一一擺在了李中易的禦案上。


    李中易明明惦記著明算科的考中名單,卻偏偏伸手打開了明書科的考中名冊。


    本次雜科省試,參加明書科考試舉子,一共有三十名之多。按照以往的慣例,敢於參加明書科的舉子,大多都是對書法頗具信心之人。


    至今隻能寫楷書的李中易,在書法上的造詣,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他就著名冊,一一打開試卷,隻覺得每個人的字,都寫的很棒,卻看不出誰優誰劣來。


    李中易心裏明白,雜科的主考官王大虎,和他一樣,都對書法沒有太多的研究。


    明書科的同考官張潛,見李中易的視線投注到他的身上,趕忙畢恭畢敬的說:“稟皇上,按照明書科的考試規矩,隻取三名最佳者……”把遊戲規則解釋的一清二楚。


    李中易點了點頭,在心裏記了張潛一筆,等將來時機成熟的時候,再委以重任。


    這年月,做臣子的最大本事,原本就是揣摩上意,然後努力達成上意。


    畢竟,李中易還沒說話,張潛就猜對了他的心思,這種人才委實不多。


    和進士科的同考官皆為翰林學士不同,雜科的同考官來自於四麵八方的衙門,並且都是不受重視的清水衙門。


    基於此,雜科的這些同考官先天性的,具有向李中易靠攏的基礎。


    玩政治的基本原則,其實是搞清楚,誰是朋友,誰是敵人!


    也就是說,團結誰,鬥爭誰的大問題!


    對敵人的陣營,就該摻沙子,打棍子,挖牆角,扔磚頭!


    按照以往的慣例,雜科的省試,主考官和同考官隻要統一了意見,相關的上榜名次也就定了,宰相們都不屑於過問。


    也正因為這個慣例,也就給了李中易極大的揮灑空間,他老人家大筆一揮,參與明書科省試的三十名舉子,字都寫得很好,全部及第!


    ps:現在是235票,超過255票,至少加一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司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司空並收藏逍遙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