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李相公反了!”


    “哪個李相公?”


    “嗨,還能有哪個李相公?李中易李大相公啊!”


    “就是那個大破契丹人的李相公?”


    “沒錯,正是此公。”


    “哎呀,朝廷的禁軍打得過李相公麽?”


    “唉,誰知道呢……”


    “李相公有多少人馬?”


    “李相公既然敢起兵,兵馬怎麽著也不會比朝廷的禁軍少吧?”


    紙裏包不住火!


    李中易起兵勤王的消息,眨個眼的工夫,便傳遍了開封城裏的大街小巷。


    範質正在頭疼的時候,忽然聽說李穀私下裏求見了符太後,極力推薦趙匡胤為帥。


    李穀悍然越過首相,單獨拜見符太後,這種肆無忌憚的沒規矩行徑,叔叔可忍,嬸子絕不可忍!


    範質心裏其實也屬意於趙匡胤,畢竟,韓通除了忠誠之外,打仗的本事其實非常有限。


    可問題是,李穀居然大張旗鼓的推薦趙匡胤,原本就對趙匡胤有看法的符太後,會怎麽看?


    如範質所料,李穀剛走不久,中使便來請他進宮覲見,說是太後娘娘有大事和範相公相商。


    楊炯接了範質的眼色,隨即上前給中使暗中塞了一個玉佩,陪著笑臉,拐彎抹角的打探消息:“瞧您笑容滿麵的,隻怕是有大喜事吧?”


    中使暗暗點頭,如果楊炯直接問太後娘娘的事兒,他肯定閉緊嘴巴,啥都不敢說。在宮中,如果嘴上沒個把門的,掉腦袋也就是遲早的事兒了。


    “楊公,這薑畢竟還是老的辣啊。”中使本著拿人好處,總要與人為善的原則,含蓄的點撥了一下楊炯。


    至於楊炯聽不聽得懂,品不品得出其中的真味,那就要看他楊某人自己的道行了。


    送走中使迴來,楊炯見範質皺緊了眉頭,正在堂內緩緩踱步。


    楊炯是何等精明之人,範質的心裏應該有了數,中使露出的一點點口風,刮彎抹角的暗示了,符太後已經矚意於韓通當討伐大軍的主帥。


    怎麽說呢,韓通雖然經常口無遮攔,但範質卻看得出來,他是個典型的沒有多少心機的武夫。


    趙匡胤雖然比韓通年輕許多,但是,趙匡胤除了領軍作戰的能力比韓通強悍許多之外,人緣也好的不得了。


    就在幾年前,趙匡胤的發妻賀氏病死之後,他想娶彰德軍節度使王饒的女兒,奈何卻家中空空如也,連彩禮錢都拿不出來。


    如果不是張永德解囊相助,資助了十萬貫錢,趙匡胤根本沒辦法和王家結親。


    張永德是什麽人?他不僅是晉國大長公主的附馬,還是頗受太祖高皇郭威賞識的前任殿前都點檢,經他手提拔的高級將領們,遍及全軍。


    先帝柴榮十分忌憚張永德在軍內的巨大影響力,故意找了個“點檢作天子”的借口,奪了張永德手裏的兵權,從此棄之不用。


    然而,所謂虎死不倒威,爛船亦有三斤釘,張永德的潛在實力,絕對不可小覷。


    張、趙二人的緊密合流,範質一直給予高度的關注,但他主要是盯著潛在勢力龐大的張永德,卻對乳臭未幹、資曆尚淺的趙匡胤,並沒放在心上。


    “博約,你怎麽看?”範質忽然停下腳步,轉身問楊炯。


    楊炯在送中使離去的路上,已經打好了腹稿,遂不慌不忙的說:“不瞞恩師,學生以為,用韓通為帥,朝廷大軍必敗無疑!”


    “哦,何以見得?”範質不動聲色的追問楊炯,楊炯雖然大局感比較差,看人觀事的眼力卻不弱。


    更重要的是,楊炯是唯一近距離接觸過李家軍的範係心腹,他的意見必須作為參考。


    “稟恩師,學生曾經被李無咎擅自扣在軍營裏,長達半年之久。”楊炯剛才出了醜,惹範質不高興了,必須盡全力挽迴壞印象,“學生盡管恨李某人入骨,但不得不承認,李某能夠屢屢戰勝契丹人,絕非浪得虛名之輩。”


    範質點點頭,目光炯炯的看著楊炯,鼓勵他暢所欲言。兵者,國之大事也,稍有不慎,便會傾覆社稷,玩不得半點虛假的東西。


    “恩師,韓通指揮作戰異常勇猛,卻少了些謀略。想那李某人不僅狡詐多端,又廣有鐵騎,韓通若是固守堅城尚可以拖待變,若是悍然浪戰對攻,十敗而無一勝……”楊炯抓住範質來了興趣的機會,索性把韓通作踐到底。


    範質是典型的文人士大夫,楊炯更是師爺型的文人,這兩個讀書人的共同特點是:從未帶過兵打過仗。


    楊炯和範質這兩人,連輿圖都沒看,就口沫橫飛的站而論道,滔滔不絕的談兵講武。若是,讓李家軍的將軍們知道了此事,一定會笑掉大牙。


    嘿嘿,這種酸儒掌握了朝廷的兵權,就等於是白白的把萬裏河山送給了主上。


    客觀的說,李中易親手組建的李家軍,無論是其建軍思想,還是軍事作戰體製或是武器裝備的發展,都遠遠的超過了同時代的任何一支軍隊。


    近代軍隊和古代軍隊的區別,主要是高效的組織性和嚴酷的紀律性。至於,武器裝備的差距,倒在其次。


    如今的李家軍,在嚴苛軍法的約束和組織之下,哪怕是戰至死傷大半,也無人敢後退半步。


    在李家軍中,上至都指揮使,下到普通新兵,大家都知道後退半步的嚴重後果。


    按照條令的冷酷規定,針對臨陣脫逃者,采取最大限度的,也是異常殘忍的軍人連坐法。


    除了逃兵本人必須就地正法之外,他們家裏分的田地,以及以前所有的賞賜,也都將被沒收。而且,逃兵們的父母與妻兒們肯定會被趕出家園,被迫去外麵乞討流浪。


    逃兵的子孫即使苟活了下來,登記在冊的戶籍上,也必定會留下逃兵賤籍的惡名,永世不得翻身!


    寧可戰死沙場,也不許後退半步,這是李家軍將士們,人人都必須遵守的鐵律!


    若是逃兵們膽怯後退,動搖了軍心,讓戰死者超過了二萬人。


    別的先不說了,單單是善後撫恤金這一項,就足以令沒有掌握整個中原政權的李中易徹底破產。


    在武器裝備方麵,包括:水師戰艦、大型運輸船、刀槍、甲馬、弓弩、火炮、石炮、四輪馬車等等,李家軍中已是應有盡有。


    尤為重要的是,翻版總參謀部的設立,具有劃時代的裏程碑意義。總參議司,不僅發揮了軍隊大腦的作用,而且實現了從早期戰爭的“統帥決策型”模式,向近代戰爭的“軍官團決策型”模式的轉變,作戰先進性的意義,完全不容爭辯。


    現在的李家軍,除了沒有大規模裝備火槍之外,已經無限接近於近代化軍隊的範疇,用準近代化軍隊來形容李家軍,可謂是恰如其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司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司空並收藏逍遙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