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瓶見李中易點了頭,便扔了手裏的小刀,轉身朝內室走去,李中易在李雲瀟的嚴密保護之下,跟了進去。


    院子裏的仆人們都被趕得遠遠的,他們不清楚李中易和耶律瓶談了些什麽,隻知道這位契丹公主最終留在了榆關。


    翌日淩晨,天剛蒙蒙亮,榆關以東十裏的新建碼頭上,將士們在各自軍官的約束之下,整齊的列隊等待登船。


    李中易騎在“血殺”的背上,揮鞭指向東南方向,笑眯眯的說:“海東之蕞爾小邦,竟敢號稱三千裏錦繡江山,實在是可笑荒唐之極!”


    “恭喜主公,老天有意相助我等,洋麵並沒有封凍。”參議司檢校副都指揮使何大貝冷冷的一笑,他抬手在劃了個圈,“搶……不……拿光……哼,都是咱們的。”


    隨行的宋雲祥露出會心的笑容,輕聲道:“以一國之力養十萬精兵盡夠了,賀喜主公大事可成矣!”


    李中易斜眼瞅了瞅宋雲祥,這家夥話裏有話,弦外音異常之分明,顯然是因為李家軍的茁壯成長而起了擁立之心。


    自古以來,功高,莫過於擁立和護駕!


    李中易其實很可以理解老部下們希望水漲船高的念想,隻是,如果謀劃不周密,導致整個中原膏腴之地,變成糜爛一片的戰亂源頭,那就極其得不償失了!


    客觀的說,趙老二利用陳橋兵變的空檔,輕而易舉的占領了開封城,算是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富庶中原的元氣。


    如今的形勢異常之微妙,趙匡胤率領八萬禁軍,擊退了北漢和契丹聯軍之後,已經順利的南歸開封。


    幾乎同時迴到開封的韓通,掌握著侍衛親軍司的兵權,麾下亦有十餘萬兵馬。


    韓、趙二人的兵力加在一起,足有二十餘萬之眾,絕對不可小覷之!


    李中易目前雖然掌握了不下十萬之眾,可是,郭懷的三萬靈州軍遠在西北,遠水解不了近渴。


    周道中的兩萬水師兵馬,其陸戰的實力不容樂觀,頂多也就起個機動運輸或是守城的作用。


    李中易親自率領的五萬精銳,楊烈的兩萬官兵被契丹人牽製在了榆關,滿打滿算,李中易目前可以用得上的不過區區三萬精銳而已。


    當然了,李中易也不是完全處於劣勢,迅速調兵從海上迴開封,水師的機動能力至關重要。


    同時,李勇手下的一萬多訓練有素的騎兵,如果運用得當,完全可以起到扭轉乾坤的妙用。


    不管是趙匡胤也好,韓通也罷,他們手頭的騎兵力量,幾乎不值一提。


    至於府州折家和麟州楊家這兩個盟友,由於距離開封這個腹心之地實在太遠,隻要他們到時候能夠起到一定的偏師牽製作用,也就算是功德圓滿了!


    打鐵還要自身硬,靠誰都不如靠自己,一直是李中易遵行不悖的行為準則。


    李中易和身邊的心腹重將們悠閑的說說笑笑,周圍的氣氛也很輕鬆,就連一貫不苟言笑的宋雲祥,也有了開玩笑的閑心。


    自從有了參議司及其分司之後,各軍的主將都從繁瑣的日常軍務之中脫身出來,他們可以專心致誌的思考排兵布陣的各項作戰事宜。


    在未開戰的時候,各軍的主將們也不需要勞心費神,事事親曆親為。此前,一應的後勤補給、應急計劃都由參議司製訂完成,安排了下去,事事都有人管,並且明確的責任到人。


    所以,大家倒也無甚牽掛,樂得陪著李中易談笑風聲。


    畢竟,傻子都知道,在主公麵前露臉,比戰場上撈取軍功更為重要。


    軍規雖然是明擺著的,無軍功不晉升,可是,具體到某次戰役或是戰鬥,派誰不派誰,那可是大有講究滴!


    何大貝至今都清晰的記得,李中易曾經說過一句名言:機遇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


    平時不在統帥麵前經常露個臉,說說話,到了關鍵時刻,誰知道你算老幾?


    更重要的是,由於李中易刻意執行標準化的訓練作戰模式,主將的指揮能力盡管有強弱,卻也變得日益不那麽的重要了。


    有了參議司這種專業的參謀機構,很多戰役或是戰鬥,隻要是主將級別的指揮官,其實派誰去,結果都不可能太過於離譜。


    老話說得好,夫戰,廟算勝者,得算多也,參議司幹的就是精確算計的活計。


    戰旗飄搖,金風烈烈,水師的戰船陸續靠岸,又滿載著將士們駛離了碼頭。


    李中易望著一匹匹被牽上大船的戰馬,不由微微一歎,開玩笑說:“想當年,咱們和趙老二玩捉迷藏遊戲的時候,這種上等的好馬那可是半匹都沒有啊。”


    在場的人裏邊,劉賀揚和廖山河來自於朝廷的禁軍係統,沒有經曆過當初李中易和趙匡胤周旋的那一幕,他們倆隻是彼此對視了一眼,繼續悶頭沒吭聲。


    宋雲祥和何大貝都是靈州時期投靠李中易的心腹,他們自然也不好插話,有些時候資曆這玩意,還真是命中注定的需要機遇。


    自從李中易軍興以來,李雲瀟就沒有漏掉過任何一場戰役,他見眾人都沒吱聲,便湊著趣笑道:“爺,蜀北多山,即使有這種上等良馬,十分的本事倒隻能施展出一分來,還不如馱馬管用。”


    “是啊,那個時候兵微將寡,差之毫厘,便要送命,難呐。”李中易一時感懷,倒惹得眾將紛紛對李雲瀟側目而視。


    因李雲瀟一直兼著老李家的總管事之責,盡管他已是近衛軍的都指揮使,眾人即使知道他是李中易嫡係中的嫡係,卻在有意無意間疏忽了他才是追隨李中易最久的那個老部下之一。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別說人與人之間容易日久生情,就算是養了好幾年的愛犬突然故去,主人也難免會傷感落淚。


    李雲瀟見眾人都看著他,多有羨慕之意,他的心下不禁有些得意。別看近衛軍不過區區幾千人,卻是李中易最貼身的一支拱衛部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衛軍的內部番號,便是8341甲,由李中易親筆所定。


    李雲瀟記得很清楚,李中易曾經半是認真半開玩笑的說過,他李瀟鬆即使半夜睡覺,也必須睜著一隻眼。


    負責守護後路的劉賀揚部也已經開始登船之後,李中易翻身下馬,在近衛軍將士的簇擁之下,踏上了水師都指揮使周道中為他專備的帥艦。


    方是時,手握雄兵羽翼漸豐的李中易一時興起,迎著凜冽的寒風負手佇立於艦首,朗聲喝道:“所謂三千裏錦繡河山,人傑地靈的海東之國,可堪一戰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司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司空並收藏逍遙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