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沒有比今天更為灰暗的日子了。
雖說在鄆城縣跟隨晁保正出道以來,一路上經受過夾磨無數,但吳用都如蟑螂一般堅強的生存了下來。要說當初沒見過甚麽世麵,若是中途夭折了也就認命了。可老天爺為什麽非要在他吳用明白了人生的真諦,即將全力以赴之際,讓一個不知哪裏冒出來的小人物,直接毀了他唾手可得的錦繡前程?
這比殺了他,更讓他痛苦。
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麽來到開縣城內的舊宮城的。
可極具戲劇性的是,當殘存一絲理智的吳用來到王倫臨時居住的宮殿之前時,一個早已候在此間,上身脫得赤條條並背負荊條的漢子搶了他的風頭。
負荊請罪也能撞車!?
吳用已經沒有吐槽的心情了,當下表情麻木的朝這個大個子靠了過去,那人亦發現吳用的扮相,竟與自己出奇的相似!一時間兩人不由麵麵相覷,繼而陷入尷尬的對視中。
“史將軍,不是小可我怪你,似這樣明目張膽的反賊,就該當場滅了口!怎能叫他開口呢?”在這種難堪的氣氛中,吳用終是憋不住,出言埋怨起身邊這位人稱猛將兄的難兄難弟來。
史文恭見責,有苦難言,欲言又止,半天才憋出一句話來:“我帶的乃是蠻夷,怎能教他們反噬欺主?”
曆來仆從軍頭號禁忌,不是畏戰不前,不是臨陣逃亡,而是反戈叛亂。橫掃半個高麗、擁有名將潛質的史文恭如此看不清這一點?是以蕃落軍建立雖晚,但軍中思想工作的力度,卻是足稱冠絕梁山。
“你軍中不是還有兩營漢軍……”
吳用下意識反駁一句,忽然想起甚麽,責問之聲中道而止。是啊,就是因為他們是漢軍,當初還是他吳用親自提出建議。最好不要讓這些前禁軍官兵出現在宋使麵前,不然被對方窺得破綻,隻恐前功盡棄。哪知人算不如天算,臨了還是出現了這種狀況!狗日的大牛吹破天的蕃落軍居然慫了!早知道便請史進的漢城軍過來了。
吳用臉上雖然風雲變幻。但到底還肯認賬,史文恭見狀嘴角浮出一絲苦笑,心中多少有點安慰,一種同時天涯淪落人的感概在心底打轉,兩人再次對視。皆扭頭長歎。
突然間,隻聽“吱呀”一聲,偏門被從裏麵打開,一個眉濃眼鮮的精瘦漢子踏階而出,一見屋外兩個負荊請罪的苦主跪在石階之上,臉上頓現尷尬神情,整個人欲前不前。隻見他猶豫片刻,終還是低頭走了,並未上前跟這兩人打招唿。
瞧見此狀,史文恭倒還罷了。畢竟在山上被人踩慣了,也懶得理會這些了。關鍵是吳用是個多愁善感的人,見時遷這個小偷出身的家夥都不把自己和史文恭放在眼裏了,看來這迴是真栽了。一時間感覺已漸冰冷的寒風吹在身上,讓他的心境更顯淒涼。
“史將……兩位請進,哥哥叫你們哩!”焦挺隨後出來,才發現吳用也跪在門外,不過他並沒有太多意外。
吳用見焦挺語氣還好,心中忽地燃起了一絲希望,頓時驅去剛才從時遷身上感受到的寒意。隻見他先於史文恭之前迅速爬起,奮身朝屋內小跑過去。一進門,剛見王倫的麵,複又跪倒。口中道:
“吳用無能,壞了哥哥的大計,雖萬死而無憾!不過哥哥,現在補救還來得及,咱們一不做二不休,可稱李資謙餘孽伏擊了大宋使團。到時候再帶上吳用的腦袋給那昏君一個交待,趙佶、童貫皆是寡恩之人,萬不會為了一個區區的路允迪,就與高麗翻臉!”
隨後進來的史文恭聞言一怔,暗歎這個吳家亮端的是聞名不如見麵,事情都到了這個地步,他還不肯認命。隻不過史文恭是個高傲的性子,不願附和吳用言語,隻是接眼說了句,“史文恭有負元帥托付,自知失責,特來領罪!”
“吳學究,趙佶寡恩不假,但我若此時取了你的腦袋,是不是也要被人冠以寡恩之名?”吳用的性子,王倫早就摸透了。要說梁山泊雖然軍法森嚴,但還從來沒有自斬頭領的先例,這個吳用!
“哥哥,千錯萬錯都是小弟的錯,出了這麽大的事情,小弟自知罪責深重,不罰難以服眾!小弟實在沒有別的心思,隻求軍法司斬下小弟頭顱之後不要入土,就將它掛在半島之西,即便九泉之下,小弟也要親眼看到哥哥一統華夏!”鬼話說著,吳用把自己都感動了,就在王倫麵前灑淚當場。
“行了,差不多有了!先把荊條取了,別動不動就來這套!”王倫眼睛一瞪,吳用的哭泣之聲隨即戛然而止,隻見他萬分不可思議的望向那個一言便可決定自己命運的人,心中禁不住突突亂跳,聽這話的意思,難道……難道他被自己感動了?
“史將軍先下去罷,你隻記住,叫你們過來,既是裝樣子,也不是裝樣子!眼下這麽多人收不住一場臨時出現的亂子,看來隊伍近來新血太多,戰鬥力下降得太快。不過,該整頓便整頓,該處罰便處罰,一切自有條例,不要人為加重或減輕,你也一樣!明白嗎?”王倫沒有理會吳用,隻是對一旁表現得頗為硬氣的史文恭吩咐道。
“元帥,這……”和吳用一般,史文恭也是難以理解王倫的反應,照說發生這麽大的事情,最起碼妨害了山寨定下的忽悠宋國的國策(長期),遠期損失不說,預期上千萬石糧食估計就懸了。此時元帥就算不勃然大怒,也不可能如此淡定,難道……他在說反話?但史文恭越往下聽,越覺得王倫好像還真在就事論事,基於他對王倫的了解和信任,心中逐漸安定下來,當即抱拳道:
“末將下去便執行元帥指示,不擴大,不縮小!”史文恭重複了一遍王倫的指示,卸下心上的包袱便告辭了。
吳用雖吃驚於此人的灑脫,卻難以引起共鳴。史文恭到底是個純粹的武人,可他吳用,可是要立誌成為陳平的男人!
隻見,這個一心要成為陳平的男人,一臉悲壯卻又全神貫注的望向王倫,絲毫沒有因為史文恭的成功脫身而流露出半點欣喜神情,雖然此時他心中已經樂開了花。
“別裝了!吳學究,如果將來你真丟了這顆頭顱,原因你自己一定會心知肚明。這次事件你雖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就此便重罰你,卻是有失公允,這筆賬先記上,等糊弄完路允迪一行,你自己去漢城尋功曹孫定領罰!”
吳用是甚麽人,頓時從王倫話裏聽出些不一般來,當即有些吃驚道:“哥哥,咱還接著糊弄路允迪?攔路喊冤那廝莫不是叫咱們處置了?怪不得剛剛我還看到時遷頭領……”
“這跟你沒有關係,也不影響到接下來的談判。你隻記住,吳能的吏部侍郎泡湯了,受牽連改做禮部侍郎,你去路允迪跟前該怎麽哭訴就怎麽哭訴,最好讓他同情你繼而發展你,把你當成高麗國的趙良嗣是最好,你明白我的意思麽?”
不得不說吳用腦子還是轉得挺快的,居然這麽短的時間內就猜到此事可能和諦聽營有關聯,可見其並非浪得虛名。其實王倫還是很放心吳用某些方麵的特殊技能,就這家夥肚裏一肚子彎彎繞繞,別看路允迪是朝廷四品大員,遇上吳用,隻怕也要自求多福。
“隻要哥哥給俺兜著,吳用敢不盡心竭力?!”吳用抱拳道,王倫給他的起步定得可不低,吏部侍郎轉禮部侍郎,雖說是糊弄外人的,但將來政權新立,他這個曾經的臨時侍郎,說不定就能轉正。最次最次,也不可能低上太多。這種事情,每次想起來,都能叫吳用激動半天。
……
自從上次和劉縣尉大吵了一架後,張孝純基本就不在縣衙裏呆了,如果用王倫穿越之前那個時代的話來說,張孝純現在搞的就是類似於一種現場辦公的形式,忙碌的身影出現在清縣各個角落,輕易不肯歸衙。
照說他一個歸心似箭的人,如何還肯為王倫賣力?實在是被劉縣尉搞怕了,生怕被對方瞧出甚麽破綻。
說來這也是個笑話,若是放在大宋,一個小小的縣尉別說在他麵前屁都不算,就是一介縣令,都可以死死吃住對方,可事情到了這梁山泊,偏偏就變得和別處不一樣來。
他這裏的縣尉,十成有九成九都是賊兵中負傷的小頭目安排過來的,光這種保障措施就能收得無數軍心且不說,這些粗坯往往還都是王倫的死忠,頭上雖然頂著佐貳官員的頭銜,實則幹著監工的活計,他們沒本事幹不了活,卻不遺餘力的督促你幹活!所以別看他張孝純是安東都護府任命的漢城通判,可小小一個清縣縣尉敢和他指著鼻子吵架。憑的甚麽?還不是此人是韓世忠力薦,從王倫親軍下來的!
不過,張孝純懶得迴衙不光是這個原因,同時他心中還隱隱有些期盼,那就是他放出去的風鳶(風箏),多少該有消息了。他人在外麵,接頭也方便些。
想他忍辱偷生在高麗這麽久,不就是想為朝廷做點事情好洗刷身上那份罪惡麽,正好這王倫狂妄的將手段玩到大慶殿上,自己及時點破好叫朝廷知曉,也算將功補過了。
都說功夫不負有心人。某天張孝純用餐的時候,意外在食盒下麵發現一封密信。張孝純滿懷激動的把信打開,期待能在字裏行間中得到來自故國的安慰以及營救方案,哪知一封百餘字的信件翻來覆去看了三五遍,隻剩結尾一句話他記得最清楚:
“甚慰,繼續潛伏!”(未完待續。)
雖說在鄆城縣跟隨晁保正出道以來,一路上經受過夾磨無數,但吳用都如蟑螂一般堅強的生存了下來。要說當初沒見過甚麽世麵,若是中途夭折了也就認命了。可老天爺為什麽非要在他吳用明白了人生的真諦,即將全力以赴之際,讓一個不知哪裏冒出來的小人物,直接毀了他唾手可得的錦繡前程?
這比殺了他,更讓他痛苦。
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麽來到開縣城內的舊宮城的。
可極具戲劇性的是,當殘存一絲理智的吳用來到王倫臨時居住的宮殿之前時,一個早已候在此間,上身脫得赤條條並背負荊條的漢子搶了他的風頭。
負荊請罪也能撞車!?
吳用已經沒有吐槽的心情了,當下表情麻木的朝這個大個子靠了過去,那人亦發現吳用的扮相,竟與自己出奇的相似!一時間兩人不由麵麵相覷,繼而陷入尷尬的對視中。
“史將軍,不是小可我怪你,似這樣明目張膽的反賊,就該當場滅了口!怎能叫他開口呢?”在這種難堪的氣氛中,吳用終是憋不住,出言埋怨起身邊這位人稱猛將兄的難兄難弟來。
史文恭見責,有苦難言,欲言又止,半天才憋出一句話來:“我帶的乃是蠻夷,怎能教他們反噬欺主?”
曆來仆從軍頭號禁忌,不是畏戰不前,不是臨陣逃亡,而是反戈叛亂。橫掃半個高麗、擁有名將潛質的史文恭如此看不清這一點?是以蕃落軍建立雖晚,但軍中思想工作的力度,卻是足稱冠絕梁山。
“你軍中不是還有兩營漢軍……”
吳用下意識反駁一句,忽然想起甚麽,責問之聲中道而止。是啊,就是因為他們是漢軍,當初還是他吳用親自提出建議。最好不要讓這些前禁軍官兵出現在宋使麵前,不然被對方窺得破綻,隻恐前功盡棄。哪知人算不如天算,臨了還是出現了這種狀況!狗日的大牛吹破天的蕃落軍居然慫了!早知道便請史進的漢城軍過來了。
吳用臉上雖然風雲變幻。但到底還肯認賬,史文恭見狀嘴角浮出一絲苦笑,心中多少有點安慰,一種同時天涯淪落人的感概在心底打轉,兩人再次對視。皆扭頭長歎。
突然間,隻聽“吱呀”一聲,偏門被從裏麵打開,一個眉濃眼鮮的精瘦漢子踏階而出,一見屋外兩個負荊請罪的苦主跪在石階之上,臉上頓現尷尬神情,整個人欲前不前。隻見他猶豫片刻,終還是低頭走了,並未上前跟這兩人打招唿。
瞧見此狀,史文恭倒還罷了。畢竟在山上被人踩慣了,也懶得理會這些了。關鍵是吳用是個多愁善感的人,見時遷這個小偷出身的家夥都不把自己和史文恭放在眼裏了,看來這迴是真栽了。一時間感覺已漸冰冷的寒風吹在身上,讓他的心境更顯淒涼。
“史將……兩位請進,哥哥叫你們哩!”焦挺隨後出來,才發現吳用也跪在門外,不過他並沒有太多意外。
吳用見焦挺語氣還好,心中忽地燃起了一絲希望,頓時驅去剛才從時遷身上感受到的寒意。隻見他先於史文恭之前迅速爬起,奮身朝屋內小跑過去。一進門,剛見王倫的麵,複又跪倒。口中道:
“吳用無能,壞了哥哥的大計,雖萬死而無憾!不過哥哥,現在補救還來得及,咱們一不做二不休,可稱李資謙餘孽伏擊了大宋使團。到時候再帶上吳用的腦袋給那昏君一個交待,趙佶、童貫皆是寡恩之人,萬不會為了一個區區的路允迪,就與高麗翻臉!”
隨後進來的史文恭聞言一怔,暗歎這個吳家亮端的是聞名不如見麵,事情都到了這個地步,他還不肯認命。隻不過史文恭是個高傲的性子,不願附和吳用言語,隻是接眼說了句,“史文恭有負元帥托付,自知失責,特來領罪!”
“吳學究,趙佶寡恩不假,但我若此時取了你的腦袋,是不是也要被人冠以寡恩之名?”吳用的性子,王倫早就摸透了。要說梁山泊雖然軍法森嚴,但還從來沒有自斬頭領的先例,這個吳用!
“哥哥,千錯萬錯都是小弟的錯,出了這麽大的事情,小弟自知罪責深重,不罰難以服眾!小弟實在沒有別的心思,隻求軍法司斬下小弟頭顱之後不要入土,就將它掛在半島之西,即便九泉之下,小弟也要親眼看到哥哥一統華夏!”鬼話說著,吳用把自己都感動了,就在王倫麵前灑淚當場。
“行了,差不多有了!先把荊條取了,別動不動就來這套!”王倫眼睛一瞪,吳用的哭泣之聲隨即戛然而止,隻見他萬分不可思議的望向那個一言便可決定自己命運的人,心中禁不住突突亂跳,聽這話的意思,難道……難道他被自己感動了?
“史將軍先下去罷,你隻記住,叫你們過來,既是裝樣子,也不是裝樣子!眼下這麽多人收不住一場臨時出現的亂子,看來隊伍近來新血太多,戰鬥力下降得太快。不過,該整頓便整頓,該處罰便處罰,一切自有條例,不要人為加重或減輕,你也一樣!明白嗎?”王倫沒有理會吳用,隻是對一旁表現得頗為硬氣的史文恭吩咐道。
“元帥,這……”和吳用一般,史文恭也是難以理解王倫的反應,照說發生這麽大的事情,最起碼妨害了山寨定下的忽悠宋國的國策(長期),遠期損失不說,預期上千萬石糧食估計就懸了。此時元帥就算不勃然大怒,也不可能如此淡定,難道……他在說反話?但史文恭越往下聽,越覺得王倫好像還真在就事論事,基於他對王倫的了解和信任,心中逐漸安定下來,當即抱拳道:
“末將下去便執行元帥指示,不擴大,不縮小!”史文恭重複了一遍王倫的指示,卸下心上的包袱便告辭了。
吳用雖吃驚於此人的灑脫,卻難以引起共鳴。史文恭到底是個純粹的武人,可他吳用,可是要立誌成為陳平的男人!
隻見,這個一心要成為陳平的男人,一臉悲壯卻又全神貫注的望向王倫,絲毫沒有因為史文恭的成功脫身而流露出半點欣喜神情,雖然此時他心中已經樂開了花。
“別裝了!吳學究,如果將來你真丟了這顆頭顱,原因你自己一定會心知肚明。這次事件你雖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就此便重罰你,卻是有失公允,這筆賬先記上,等糊弄完路允迪一行,你自己去漢城尋功曹孫定領罰!”
吳用是甚麽人,頓時從王倫話裏聽出些不一般來,當即有些吃驚道:“哥哥,咱還接著糊弄路允迪?攔路喊冤那廝莫不是叫咱們處置了?怪不得剛剛我還看到時遷頭領……”
“這跟你沒有關係,也不影響到接下來的談判。你隻記住,吳能的吏部侍郎泡湯了,受牽連改做禮部侍郎,你去路允迪跟前該怎麽哭訴就怎麽哭訴,最好讓他同情你繼而發展你,把你當成高麗國的趙良嗣是最好,你明白我的意思麽?”
不得不說吳用腦子還是轉得挺快的,居然這麽短的時間內就猜到此事可能和諦聽營有關聯,可見其並非浪得虛名。其實王倫還是很放心吳用某些方麵的特殊技能,就這家夥肚裏一肚子彎彎繞繞,別看路允迪是朝廷四品大員,遇上吳用,隻怕也要自求多福。
“隻要哥哥給俺兜著,吳用敢不盡心竭力?!”吳用抱拳道,王倫給他的起步定得可不低,吏部侍郎轉禮部侍郎,雖說是糊弄外人的,但將來政權新立,他這個曾經的臨時侍郎,說不定就能轉正。最次最次,也不可能低上太多。這種事情,每次想起來,都能叫吳用激動半天。
……
自從上次和劉縣尉大吵了一架後,張孝純基本就不在縣衙裏呆了,如果用王倫穿越之前那個時代的話來說,張孝純現在搞的就是類似於一種現場辦公的形式,忙碌的身影出現在清縣各個角落,輕易不肯歸衙。
照說他一個歸心似箭的人,如何還肯為王倫賣力?實在是被劉縣尉搞怕了,生怕被對方瞧出甚麽破綻。
說來這也是個笑話,若是放在大宋,一個小小的縣尉別說在他麵前屁都不算,就是一介縣令,都可以死死吃住對方,可事情到了這梁山泊,偏偏就變得和別處不一樣來。
他這裏的縣尉,十成有九成九都是賊兵中負傷的小頭目安排過來的,光這種保障措施就能收得無數軍心且不說,這些粗坯往往還都是王倫的死忠,頭上雖然頂著佐貳官員的頭銜,實則幹著監工的活計,他們沒本事幹不了活,卻不遺餘力的督促你幹活!所以別看他張孝純是安東都護府任命的漢城通判,可小小一個清縣縣尉敢和他指著鼻子吵架。憑的甚麽?還不是此人是韓世忠力薦,從王倫親軍下來的!
不過,張孝純懶得迴衙不光是這個原因,同時他心中還隱隱有些期盼,那就是他放出去的風鳶(風箏),多少該有消息了。他人在外麵,接頭也方便些。
想他忍辱偷生在高麗這麽久,不就是想為朝廷做點事情好洗刷身上那份罪惡麽,正好這王倫狂妄的將手段玩到大慶殿上,自己及時點破好叫朝廷知曉,也算將功補過了。
都說功夫不負有心人。某天張孝純用餐的時候,意外在食盒下麵發現一封密信。張孝純滿懷激動的把信打開,期待能在字裏行間中得到來自故國的安慰以及營救方案,哪知一封百餘字的信件翻來覆去看了三五遍,隻剩結尾一句話他記得最清楚:
“甚慰,繼續潛伏!”(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