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經濟規模雄視寰宇的中原王朝,大宋曆代皇帝對各番國的迴賜一向是大方得緊的,到了神宗時則更進一步。
之前的君王好歹還命有司“估準貢物乃給”。比如乾興元年,交州所進貢物估價為一千六百八十二貫,皇帝下詔迴賜兩千貫。再如天聖六年交州所進香藥估價三千六百貫,朝廷則迴賜四千貫整。但是到了神宗朝,認為“估準貢物,有傷事體”,因而規定“國王貢物不估直迴賜,以絹萬匹永為定數”。為此,蘇東坡還曾數次上書強烈反對,然而並沒有甚麽卵用,徽宗皇帝的親爹依舊我行我素。
都說子承父業,其他方麵且不談,徽宗在這方麵還是繼承了父親的衣缽的。
隻不過如今連大手大腳慣了的他,都有些擔心高麗獅子大開口,說明這價值幾十萬的貢物實在有些燙手。
趙佶恨不得要立刻問個明白,但作為繼承漢唐的中原大國,宋國在接見各國貢使方麵,有著一套完整而又繁瑣的禮儀,要走完這套程序還不知得到甚麽時候。不過人總是會變通的,迫不及待的道君皇帝以個人名義,在宮中設宴,同時宣高麗使臣金富軾陪宴。
因為不算正式場合,氣氛就沒有那般正式,歌舞過後,道君皇帝隨意問道:“昔日高麗都是派李侍郎出使我朝,不知他近況如何?”
金富軾當然知道宋國天子問的是誰,正是那階下之囚李資謙的弟弟李資諒。此人在高麗國官至刑部侍郎,卻屢屢擔任出使宋國的使者,不得不說背後都是李資謙在給他撐腰,好壟斷對宋外交。
“李資諒並叛臣李資謙日前陰謀叛亂,托天朝聖主洪福,叛軍已被吾主連根拔起,罪魁李資謙並李資諒兄弟,已在街口腰斬!”高麗國使者兼禮部尚書金富軾臉上的沉重一半是裝出來的,另一半卻是真摯的。
這個世界完全瘋了。宋國境內的巨寇。居然實力強到能吞並立國達兩百年之久的高麗國。金富軾覺得自己也瘋了,他居然耗盡心機要搶到這個出使宋國的差事,替滅國大盜圓他的彌天大謊。
但他不得不這樣做。
因為他不做,立馬會有一萬個人去搶著做。因為他不做。他就要在鄉野田園中,度過他的餘生。雖然不會死,卻比死更煎熬。
終究他是個識時務的人,於是便有了這個高麗國禮部尚書的虛名。他知道這個頭銜等迴到半島土地上便會失效,但。留在半島上千千萬萬的高麗人,連這個虛名亦不曾得到。李資謙、韓安仁輝煌半世,此時卻都退下了曆史舞台。若是此時他金富軾不挺身而出,未來統製半島的那群最有權勢的人中,就沒有真正肯為高麗人說話之人了。
這麽一想,他又覺得一切都值了。糊弄起眼前這個比王俁聖明不了多少的昏君時,竟有種自虐的快感。
“嗯?竟還有這等事?去年朕還宣過李侍郎覲見,他還當麵跟朕請求過賜船之事!”趙佶顯然沒料到他的“老熟人”李資諒已經掛了,說來他們也就見過幾麵而已,不過此人擅於奉承的性格。還是很對趙佶脾性的。
金富軾絕不是個迂腐的人,既然打定主意要躋身高麗百姓的代言人,戲還是演得十分賣力的。當下將一幕子虛烏有的謀反繪聲繪色的講述出來,聽得趙佶連道可惜,在他看來,李資諒都是被他兄長李資謙給連累的,這麽懂事的人,還曾與自己和詩來著,雖然其人沒甚麽水平,但誠意十足啊。怎麽就成了亂臣賊子?
趙佶是個感性的人,當即便有些居高臨下道:“王俁是否真有證據證明李資諒參與了仁州李氏的謀反?”
金富軾聞言稍稍一愣,旋即道:“當時兵禍席卷全國,敝國國主主要是從重從快平定叛亂。或許李侍郎真有冤情,下臣定當將聖朝天子的旨意帶迴敝國,以吾主對天子之虔誠,給李侍郎平反應該不是難事。”
趙佶本來就是意氣用事隨口一說,說完就有些後悔了。畢竟人都死了,還爭甚麽?再說他跟李資諒也就是幾麵的交情。為此把一個有心投靠自己的番國疏遠了,劃不來的。話說他正懊悔間,聽到金富軾這番話,不但所有的擔心都沒有了,頓時虛榮心就膨脹起來了。要知道這種滿足感,可是國內任何人都給不了他的。畢竟他管著千萬人的飯碗,卻管不到高麗去。人家不端你飯,卻服你管,那完全就是他道君皇帝的天威所致。
“好好好!賞……”趙佶接連說了三個“好”字,顯然是高興極了,下意識就準備打賞,可一想起對方意圖有些不明,他有些摸不清底,硬生生把話收了迴去,急中生智改成:“商……商……這個,商路不通就是這個原因罷?市舶司年前給朕上過好些奏章,說吾國船隻每每到達高麗外海,屢被攔截,無功而返,以至於前往高麗的商船銳減,聽說兩國不通往來已經一年有餘……朕當時說,王愛卿不是朝秦暮楚的人,這不是剛剛平定國內叛亂,就派使節前來報備?”
“多謝陛下體諒吾主難處,下臣替吾主拜謝天子隆恩!”金富軾離席便跪,把宋國一班君臣看得是心中舒服極了,“恢複與大宋通商事宜,吾國國主也是極其重視的,若上國商客有意願前去敝國貿易,下臣願在明州迴國之際,與眾商客同往!”
“平身,愛卿平身!”趙佶嗬嗬大笑,多少年了,頭一迴碰上這麽懂事的番國使節,立馬讓他把李資諒丟到爪哇國去了,眼下這個善解人意的金富軾,在他心中的地位,那可不是一般的高。
“愛卿,你們國主這次派使團過來,除了請求冊封世子以外,不知還有甚麽其他要求?”被哄得再高興,底還是要探的,不然心裏老憋著事,就連去李師師那裏都不安心。
趙佶開了金口,金富軾也不矯情,複又拜下道:“吾國國主特意交代,宋國乃天子之國,高麗乃聖朝藩屬,無奈高麗國小民弱,民智未開,吾主命下臣多多拜上,懇請上國天子開恩,如能派東京太學百名學子渡海度化萬民,開啟民智,下國君臣感恩不盡!”
金富軾跪下許久,都沒有得到趙佶的迴應,心中不由暗道這個要求是不是犯了甚麽忌諱。就在他心懷忐忑左等右等之際,結果最後等來聖人三個字大白話:
“就這些?”(未完待續。)
之前的君王好歹還命有司“估準貢物乃給”。比如乾興元年,交州所進貢物估價為一千六百八十二貫,皇帝下詔迴賜兩千貫。再如天聖六年交州所進香藥估價三千六百貫,朝廷則迴賜四千貫整。但是到了神宗朝,認為“估準貢物,有傷事體”,因而規定“國王貢物不估直迴賜,以絹萬匹永為定數”。為此,蘇東坡還曾數次上書強烈反對,然而並沒有甚麽卵用,徽宗皇帝的親爹依舊我行我素。
都說子承父業,其他方麵且不談,徽宗在這方麵還是繼承了父親的衣缽的。
隻不過如今連大手大腳慣了的他,都有些擔心高麗獅子大開口,說明這價值幾十萬的貢物實在有些燙手。
趙佶恨不得要立刻問個明白,但作為繼承漢唐的中原大國,宋國在接見各國貢使方麵,有著一套完整而又繁瑣的禮儀,要走完這套程序還不知得到甚麽時候。不過人總是會變通的,迫不及待的道君皇帝以個人名義,在宮中設宴,同時宣高麗使臣金富軾陪宴。
因為不算正式場合,氣氛就沒有那般正式,歌舞過後,道君皇帝隨意問道:“昔日高麗都是派李侍郎出使我朝,不知他近況如何?”
金富軾當然知道宋國天子問的是誰,正是那階下之囚李資謙的弟弟李資諒。此人在高麗國官至刑部侍郎,卻屢屢擔任出使宋國的使者,不得不說背後都是李資謙在給他撐腰,好壟斷對宋外交。
“李資諒並叛臣李資謙日前陰謀叛亂,托天朝聖主洪福,叛軍已被吾主連根拔起,罪魁李資謙並李資諒兄弟,已在街口腰斬!”高麗國使者兼禮部尚書金富軾臉上的沉重一半是裝出來的,另一半卻是真摯的。
這個世界完全瘋了。宋國境內的巨寇。居然實力強到能吞並立國達兩百年之久的高麗國。金富軾覺得自己也瘋了,他居然耗盡心機要搶到這個出使宋國的差事,替滅國大盜圓他的彌天大謊。
但他不得不這樣做。
因為他不做,立馬會有一萬個人去搶著做。因為他不做。他就要在鄉野田園中,度過他的餘生。雖然不會死,卻比死更煎熬。
終究他是個識時務的人,於是便有了這個高麗國禮部尚書的虛名。他知道這個頭銜等迴到半島土地上便會失效,但。留在半島上千千萬萬的高麗人,連這個虛名亦不曾得到。李資謙、韓安仁輝煌半世,此時卻都退下了曆史舞台。若是此時他金富軾不挺身而出,未來統製半島的那群最有權勢的人中,就沒有真正肯為高麗人說話之人了。
這麽一想,他又覺得一切都值了。糊弄起眼前這個比王俁聖明不了多少的昏君時,竟有種自虐的快感。
“嗯?竟還有這等事?去年朕還宣過李侍郎覲見,他還當麵跟朕請求過賜船之事!”趙佶顯然沒料到他的“老熟人”李資諒已經掛了,說來他們也就見過幾麵而已,不過此人擅於奉承的性格。還是很對趙佶脾性的。
金富軾絕不是個迂腐的人,既然打定主意要躋身高麗百姓的代言人,戲還是演得十分賣力的。當下將一幕子虛烏有的謀反繪聲繪色的講述出來,聽得趙佶連道可惜,在他看來,李資諒都是被他兄長李資謙給連累的,這麽懂事的人,還曾與自己和詩來著,雖然其人沒甚麽水平,但誠意十足啊。怎麽就成了亂臣賊子?
趙佶是個感性的人,當即便有些居高臨下道:“王俁是否真有證據證明李資諒參與了仁州李氏的謀反?”
金富軾聞言稍稍一愣,旋即道:“當時兵禍席卷全國,敝國國主主要是從重從快平定叛亂。或許李侍郎真有冤情,下臣定當將聖朝天子的旨意帶迴敝國,以吾主對天子之虔誠,給李侍郎平反應該不是難事。”
趙佶本來就是意氣用事隨口一說,說完就有些後悔了。畢竟人都死了,還爭甚麽?再說他跟李資諒也就是幾麵的交情。為此把一個有心投靠自己的番國疏遠了,劃不來的。話說他正懊悔間,聽到金富軾這番話,不但所有的擔心都沒有了,頓時虛榮心就膨脹起來了。要知道這種滿足感,可是國內任何人都給不了他的。畢竟他管著千萬人的飯碗,卻管不到高麗去。人家不端你飯,卻服你管,那完全就是他道君皇帝的天威所致。
“好好好!賞……”趙佶接連說了三個“好”字,顯然是高興極了,下意識就準備打賞,可一想起對方意圖有些不明,他有些摸不清底,硬生生把話收了迴去,急中生智改成:“商……商……這個,商路不通就是這個原因罷?市舶司年前給朕上過好些奏章,說吾國船隻每每到達高麗外海,屢被攔截,無功而返,以至於前往高麗的商船銳減,聽說兩國不通往來已經一年有餘……朕當時說,王愛卿不是朝秦暮楚的人,這不是剛剛平定國內叛亂,就派使節前來報備?”
“多謝陛下體諒吾主難處,下臣替吾主拜謝天子隆恩!”金富軾離席便跪,把宋國一班君臣看得是心中舒服極了,“恢複與大宋通商事宜,吾國國主也是極其重視的,若上國商客有意願前去敝國貿易,下臣願在明州迴國之際,與眾商客同往!”
“平身,愛卿平身!”趙佶嗬嗬大笑,多少年了,頭一迴碰上這麽懂事的番國使節,立馬讓他把李資諒丟到爪哇國去了,眼下這個善解人意的金富軾,在他心中的地位,那可不是一般的高。
“愛卿,你們國主這次派使團過來,除了請求冊封世子以外,不知還有甚麽其他要求?”被哄得再高興,底還是要探的,不然心裏老憋著事,就連去李師師那裏都不安心。
趙佶開了金口,金富軾也不矯情,複又拜下道:“吾國國主特意交代,宋國乃天子之國,高麗乃聖朝藩屬,無奈高麗國小民弱,民智未開,吾主命下臣多多拜上,懇請上國天子開恩,如能派東京太學百名學子渡海度化萬民,開啟民智,下國君臣感恩不盡!”
金富軾跪下許久,都沒有得到趙佶的迴應,心中不由暗道這個要求是不是犯了甚麽忌諱。就在他心懷忐忑左等右等之際,結果最後等來聖人三個字大白話:
“就這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