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寨主,我任原是個粗人,不會說話,如有冒犯處,還望見諒。想我原在泰安擺擂掙跤,專會天下好漢,原本輸給貴寨燕小乙哥,乃是本事不濟,我也不怨。可冤的是,他卻不是真心來與我打擂,隻為給貴寨樂和頭領揚名,卻導致小弟聲名掃地,失了吃飯的家夥事,小弟每每想來,就覺得冤屈,還請寨主給我一個說法!”
任原早憋了一肚子話,見終於扯到自己頭上,不由起身道。隻見他站起來時,比眾人高了一個頭都不止,倒是生了好一副身板。都說他是揭諦儀容,金剛貌相,看來此言不假。
任原這個人,算是這個時代的“職業運動員”,可惜在原本軌跡中被看熱鬧的李逵拿石板敲碎腦門。
說來這人除了喜歡口出狂言外,好像還真沒有大的劣跡。雖然其事先踩點,窺探潛在對手的虛實,倒也沒行騷擾之事。就是燕青在“賽”前遊玩順便進行反踩點時,被任原發現,也隻狂妄的放了一句狠話,兩廂並無實質上的接觸。後來兩人上台相鬥之時,中途也無甚出格之處,並沒出甚麽幺蛾子。
王倫當時叫燕青去泰安和這人掙跤,主要是考慮到此事造成影響夠大,正好借眾人聲口傳揚樂和的身份,倒還真沒有想過無意砸碎了這人的飯碗,見這金剛般的漢子掛著一臉委屈,很是滑稽,王倫起身道:“是我慮事不周!足下稍坐,當時到底是怎麽個情況,小乙哥,不妨說來我們大家聽聽!”
任原沒有想到王倫會承認自己失策。嘴巴張得天大,卻一句話也吐不出來。要知道此人乃是天下綠林扛鼎的人物,那比自己在大宋相撲界的地位還高無數倍,還能夠這般坦然,反倒讓任原覺得不可思議。要說法的念頭,頓時熄滅了。
燕青見王倫動問,莞爾一笑,當著眾人的麵,口齒伶俐的將事情經過娓娓道來。
原來當日燕青和“樂和”前去挑戰任原,一切水到渠成。大名府選手浪子燕青還是棋高一著,使出了絕技“鵓鴿旋”,將太原府選手擎天柱任原攛下獻台,這時任原的徒弟們見顛翻了他師父,生怕這許久白忙活了。先把山棚拽倒,亂搶了利物。維持次序的衙役們得了上官指令,亂喝打時,那二三十徒弟並不顧師父,反搶入獻台來,鬧得一發不可收拾。現場主持的官員大怒,點起兵丁先將任原和他的徒弟們都抓了,做主要把利物與燕青。
可燕青哪裏是為了這些利物而來。當著這文官的麵,特意點名了“樂和”與自己的身份,那文官大驚。第一反應是要捉人,但隨即想到這兩個人肯定不會是無備而來,心中後怕,又不敢動。
燕青見這官兒也不似奸邪之輩,還能維持次序,又要借他的口傳名。也不為難他,隻是把利物都賞給在場的百姓。頓時贏得震天價的謝聲,燕青心道任原身手不錯。又想他被貪財的徒弟所累,留在此地也不是出處,便把他帶出了泰安,任原最後無路可去,聽了燕青言語,上了梁山。
“既然砸了你的飯碗,賠你一個飯碗如何?”王倫聽燕青說完,不由感歎,望著任原道。
“敢是叫我在山寨擺擂,逗頭領們耍子?”任原楞道,“就是把再多利物,我任原也拿不走。先不說小乙哥,聽說打虎的英雄也在梁山落草,就是跟他硬碰硬,我怕也勝不得他!”
燕青聞言支了支任原,提醒道:“哥哥是正式邀請你上山!”
“叫我上梁山?”任原一愣,旋即大喜,道:“那這個飯碗,哥哥莫再給我砸了!”
“這個我可以保證,隻要你自己不砸,沒人會砸你飯碗!山寨的規矩,小乙須多跟他說些。我看鄧飛一個人在二龍山,也沒個照應,來日就叫任原調過來坐第二把交椅!”王倫出言道。
混江湖的人,能混到梁山上坐一把交椅,也算是奪了綠林道上的頭籌了,隻見任原大喜,道:“多謝哥哥提攜!”
王倫又問他有沒有家眷,取來沒有,燕青都代替他一一作答了,王倫看著這兩個前世中的對頭,如今反而成了朋友,也是唏噓。
大家說了一陣閑話,徐京年紀大了,有些熬不住了,王倫便叫焦挺帶大家下去歇息,許貫忠和燕青好久不見,便在寺外和燕青說著話,李應和杜興不知該走還是不該走,磨蹭到最後,見送客中的王倫忽朝他們點點頭,兩人都高興的留了下來,此時屋內不算親兵,隻剩王倫和這兩人,兩人也覺放得開了,隻聽王倫就開始和這兩人扯起來,從當初如何相識,到現在又如何成了一家人,類似於“不打不成交之類”之類的車軲轆話來迴說。
李應和杜興都是成精的人,王倫也不在乎和他們談甚麽內容,隻是表明自己的一個接納的態度足矣,並強調他們兩個職務是自己親自安排的,杜興的差事不會有變動了,扈成本來一個人就忙不過來,需要人手相幫,而杜興和扈成也算是老相識了,扈成為人又謙和,相信他們兩人的磨合期不會太長。
李應的情況又有些特殊了,他和柴進相比,名望差了很多,但武藝卻不可同日而語,出去獨當一麵也是綽綽有餘的,此時迎來送往的位置就是暫時安置他,王倫也直接跟他點明了,將來梁山管下的州府多了,勢必要分頭領把守,他是很看好李應的,讓他自己把握這個機會。
李應自然聽出王倫話裏的意思,這算是他無數想象中最好的結果了。當即表示要向死守二龍山的朱仝靠齊,對他來說,這也許是溺水中的他最後的機會,必定抓住了就不肯放鬆。
一席長談,賓主盡歡,這時許貫忠也迴來,首先給李應和杜興道了個歉,說是怠慢了兩人,李應知道,要說這位軍師算是山寨中跟王倫最親近的謀臣,由他對自己的態度,從側麵也可以映襯出王倫對自己的態度,故而許貫忠還沒說完,李應和杜興就把他道歉的言語打斷,直道言重了。
若幹年後杜興還會在腦海中浮現出這個場景,有時候他會想,或許這位軍師是有意避開了去,怕他在場,讓自己和莊主難堪。
四人又說了一陣,李應朝杜興使了個眼色,杜興會意,道:“原本這麽晚了,不該打攪哥哥休息,但是有件事,小弟覺得還是要跟哥哥稟告一下!”
王倫見說笑了笑,道:“有話但說無妨!”
“是這樣的,咱們山寨的水軍,前幾日不是在淄州北清河岸邊打撈沉船麽?聽說水軍的李俊頭領,拍板將這些船隻的殘骸無償交給當地百姓,任人自取……”杜興說到這裏,得到王倫的肯定,道:“是有這麽迴事!”
杜興又道:“小弟昔日在李家村主人府上做主管時,曾和淄州一個木材商人打過交道,此人軍官出身,後來致仕在家,便做起木材生意,不過中途好多年沒聯係了。前日突然找到山下,尋我說話。他就是為這幾十艘沉船而來,原來此人聽說這些船任取,他便召集了幾百人,帶著大車,過來搬運,哪知岸邊幾個村裏的百姓不依了,說是梁山泊許給百姓的,你縣裏來的人,過來三五個人,各取一些,倒是無事,哪能讓你帶著車子來裝?最後兩方衝突起來,好在沒有傷人,這木材商人擔心百姓會去梁山告他,是以預先來找小弟,想說明情況!”
王倫聽了半天,沒聽出甚麽特別大的事情來,用得著杜興這般正式的匯報?想了想,道:“這事我知道了,我會叫孫安頭領派人去這幾個村子走訪一番,若是真沒傷人,就算了!”
杜興點點頭,又道:“這人指天發誓,絕沒有傷人,他就怕出甚麽事,所以很是克製,他來找小弟,一是澄清這事,二是想出錢買下這些大船的料子!”
王倫笑了笑,對商人出身的杜興道:“李俊兄弟這個決定事先報與我知曉了,他既然代表山寨把話說出口了,為點銀子就反悔,這筆買賣不劃算!那致仕的軍官要是真沒傷人,咱們也不去找他便是!”
杜興見狀望向李應,李應笑道:“哥哥,這點錢當然不在咱們眼裏。不過這人我也知道,他家裏有一片寶地,種著上百根白蠟樹,據我所知,都是十多年以上的樹齡,這人軍官出身,視若珍寶,誰求都不賣,我看山寨裏麵似林頭領這等大將,欲求一杆好白蠟杆而不得,所以就想趁這個機會,跟這人拉上關係!”
白蠟杆?
這事曾聽王進曾跟自己說過,王倫也叫扈成四處采買,但好的白蠟杆起碼要花十年以上的時間養成,其間費心費力,還不能讓它生蟲,是以市麵上較為罕見,既然這個人有,倒是可以一試。
“這事好辦,咱們山寨所需木材用量廣大,特別是船廠,這個事交給杜主管去談,隻要他肯割愛,咱們日後可以采購他家的木材!叫他眼光放長遠些,別老想著占小便宜!”(未完待續)
任原早憋了一肚子話,見終於扯到自己頭上,不由起身道。隻見他站起來時,比眾人高了一個頭都不止,倒是生了好一副身板。都說他是揭諦儀容,金剛貌相,看來此言不假。
任原這個人,算是這個時代的“職業運動員”,可惜在原本軌跡中被看熱鬧的李逵拿石板敲碎腦門。
說來這人除了喜歡口出狂言外,好像還真沒有大的劣跡。雖然其事先踩點,窺探潛在對手的虛實,倒也沒行騷擾之事。就是燕青在“賽”前遊玩順便進行反踩點時,被任原發現,也隻狂妄的放了一句狠話,兩廂並無實質上的接觸。後來兩人上台相鬥之時,中途也無甚出格之處,並沒出甚麽幺蛾子。
王倫當時叫燕青去泰安和這人掙跤,主要是考慮到此事造成影響夠大,正好借眾人聲口傳揚樂和的身份,倒還真沒有想過無意砸碎了這人的飯碗,見這金剛般的漢子掛著一臉委屈,很是滑稽,王倫起身道:“是我慮事不周!足下稍坐,當時到底是怎麽個情況,小乙哥,不妨說來我們大家聽聽!”
任原沒有想到王倫會承認自己失策。嘴巴張得天大,卻一句話也吐不出來。要知道此人乃是天下綠林扛鼎的人物,那比自己在大宋相撲界的地位還高無數倍,還能夠這般坦然,反倒讓任原覺得不可思議。要說法的念頭,頓時熄滅了。
燕青見王倫動問,莞爾一笑,當著眾人的麵,口齒伶俐的將事情經過娓娓道來。
原來當日燕青和“樂和”前去挑戰任原,一切水到渠成。大名府選手浪子燕青還是棋高一著,使出了絕技“鵓鴿旋”,將太原府選手擎天柱任原攛下獻台,這時任原的徒弟們見顛翻了他師父,生怕這許久白忙活了。先把山棚拽倒,亂搶了利物。維持次序的衙役們得了上官指令,亂喝打時,那二三十徒弟並不顧師父,反搶入獻台來,鬧得一發不可收拾。現場主持的官員大怒,點起兵丁先將任原和他的徒弟們都抓了,做主要把利物與燕青。
可燕青哪裏是為了這些利物而來。當著這文官的麵,特意點名了“樂和”與自己的身份,那文官大驚。第一反應是要捉人,但隨即想到這兩個人肯定不會是無備而來,心中後怕,又不敢動。
燕青見這官兒也不似奸邪之輩,還能維持次序,又要借他的口傳名。也不為難他,隻是把利物都賞給在場的百姓。頓時贏得震天價的謝聲,燕青心道任原身手不錯。又想他被貪財的徒弟所累,留在此地也不是出處,便把他帶出了泰安,任原最後無路可去,聽了燕青言語,上了梁山。
“既然砸了你的飯碗,賠你一個飯碗如何?”王倫聽燕青說完,不由感歎,望著任原道。
“敢是叫我在山寨擺擂,逗頭領們耍子?”任原楞道,“就是把再多利物,我任原也拿不走。先不說小乙哥,聽說打虎的英雄也在梁山落草,就是跟他硬碰硬,我怕也勝不得他!”
燕青聞言支了支任原,提醒道:“哥哥是正式邀請你上山!”
“叫我上梁山?”任原一愣,旋即大喜,道:“那這個飯碗,哥哥莫再給我砸了!”
“這個我可以保證,隻要你自己不砸,沒人會砸你飯碗!山寨的規矩,小乙須多跟他說些。我看鄧飛一個人在二龍山,也沒個照應,來日就叫任原調過來坐第二把交椅!”王倫出言道。
混江湖的人,能混到梁山上坐一把交椅,也算是奪了綠林道上的頭籌了,隻見任原大喜,道:“多謝哥哥提攜!”
王倫又問他有沒有家眷,取來沒有,燕青都代替他一一作答了,王倫看著這兩個前世中的對頭,如今反而成了朋友,也是唏噓。
大家說了一陣閑話,徐京年紀大了,有些熬不住了,王倫便叫焦挺帶大家下去歇息,許貫忠和燕青好久不見,便在寺外和燕青說著話,李應和杜興不知該走還是不該走,磨蹭到最後,見送客中的王倫忽朝他們點點頭,兩人都高興的留了下來,此時屋內不算親兵,隻剩王倫和這兩人,兩人也覺放得開了,隻聽王倫就開始和這兩人扯起來,從當初如何相識,到現在又如何成了一家人,類似於“不打不成交之類”之類的車軲轆話來迴說。
李應和杜興都是成精的人,王倫也不在乎和他們談甚麽內容,隻是表明自己的一個接納的態度足矣,並強調他們兩個職務是自己親自安排的,杜興的差事不會有變動了,扈成本來一個人就忙不過來,需要人手相幫,而杜興和扈成也算是老相識了,扈成為人又謙和,相信他們兩人的磨合期不會太長。
李應的情況又有些特殊了,他和柴進相比,名望差了很多,但武藝卻不可同日而語,出去獨當一麵也是綽綽有餘的,此時迎來送往的位置就是暫時安置他,王倫也直接跟他點明了,將來梁山管下的州府多了,勢必要分頭領把守,他是很看好李應的,讓他自己把握這個機會。
李應自然聽出王倫話裏的意思,這算是他無數想象中最好的結果了。當即表示要向死守二龍山的朱仝靠齊,對他來說,這也許是溺水中的他最後的機會,必定抓住了就不肯放鬆。
一席長談,賓主盡歡,這時許貫忠也迴來,首先給李應和杜興道了個歉,說是怠慢了兩人,李應知道,要說這位軍師算是山寨中跟王倫最親近的謀臣,由他對自己的態度,從側麵也可以映襯出王倫對自己的態度,故而許貫忠還沒說完,李應和杜興就把他道歉的言語打斷,直道言重了。
若幹年後杜興還會在腦海中浮現出這個場景,有時候他會想,或許這位軍師是有意避開了去,怕他在場,讓自己和莊主難堪。
四人又說了一陣,李應朝杜興使了個眼色,杜興會意,道:“原本這麽晚了,不該打攪哥哥休息,但是有件事,小弟覺得還是要跟哥哥稟告一下!”
王倫見說笑了笑,道:“有話但說無妨!”
“是這樣的,咱們山寨的水軍,前幾日不是在淄州北清河岸邊打撈沉船麽?聽說水軍的李俊頭領,拍板將這些船隻的殘骸無償交給當地百姓,任人自取……”杜興說到這裏,得到王倫的肯定,道:“是有這麽迴事!”
杜興又道:“小弟昔日在李家村主人府上做主管時,曾和淄州一個木材商人打過交道,此人軍官出身,後來致仕在家,便做起木材生意,不過中途好多年沒聯係了。前日突然找到山下,尋我說話。他就是為這幾十艘沉船而來,原來此人聽說這些船任取,他便召集了幾百人,帶著大車,過來搬運,哪知岸邊幾個村裏的百姓不依了,說是梁山泊許給百姓的,你縣裏來的人,過來三五個人,各取一些,倒是無事,哪能讓你帶著車子來裝?最後兩方衝突起來,好在沒有傷人,這木材商人擔心百姓會去梁山告他,是以預先來找小弟,想說明情況!”
王倫聽了半天,沒聽出甚麽特別大的事情來,用得著杜興這般正式的匯報?想了想,道:“這事我知道了,我會叫孫安頭領派人去這幾個村子走訪一番,若是真沒傷人,就算了!”
杜興點點頭,又道:“這人指天發誓,絕沒有傷人,他就怕出甚麽事,所以很是克製,他來找小弟,一是澄清這事,二是想出錢買下這些大船的料子!”
王倫笑了笑,對商人出身的杜興道:“李俊兄弟這個決定事先報與我知曉了,他既然代表山寨把話說出口了,為點銀子就反悔,這筆買賣不劃算!那致仕的軍官要是真沒傷人,咱們也不去找他便是!”
杜興見狀望向李應,李應笑道:“哥哥,這點錢當然不在咱們眼裏。不過這人我也知道,他家裏有一片寶地,種著上百根白蠟樹,據我所知,都是十多年以上的樹齡,這人軍官出身,視若珍寶,誰求都不賣,我看山寨裏麵似林頭領這等大將,欲求一杆好白蠟杆而不得,所以就想趁這個機會,跟這人拉上關係!”
白蠟杆?
這事曾聽王進曾跟自己說過,王倫也叫扈成四處采買,但好的白蠟杆起碼要花十年以上的時間養成,其間費心費力,還不能讓它生蟲,是以市麵上較為罕見,既然這個人有,倒是可以一試。
“這事好辦,咱們山寨所需木材用量廣大,特別是船廠,這個事交給杜主管去談,隻要他肯割愛,咱們日後可以采購他家的木材!叫他眼光放長遠些,別老想著占小便宜!”(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