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王英傑見了情同手足的張超群,興奮異常,問長問短,問到重返醉仙樓的經過時,無意中引出貯油庫爆炸的故事來,大家都為他的安危著急。但是,目前的主要任務是炸橋,對他的安危隻好擱在一邊了。聽說他水性不錯,是完成炸橋任務的重要幫手,因此,王英傑準備向領導舉薦,讓他也下水協助炸橋。一路上,他扯著張超群一隻胳膊,迅速朝美2隊外辦走去。然而趙春江不在外辦,據說他同著彭副局長和徐主任,在機關大院召開全處職工大會,動員炸橋排洪的事。因而他們又往機關大院走去。
當他們還在院門外時,院裏操場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已是人山人海。彭副局長正在向群眾作炸橋排洪的動員講話。他的情緒亢奮,聲音鏗鏘有力。路旁停著四台大轎車,還有三台奶白色豐田和一台藍色豐田車。這些人和車,都準備在動員會結束後,立即奔赴93公裏工地,參加炸橋排洪。當然羅,他們不可能都下水炸橋,而是去呐喊助威的。當彭副局長和徐主任作完動員報告後,大家便爭先恐後,潮水般地湧上大轎車,霎時四台大轎車都擠滿了職工,大約有三百多人。四台小車,分別坐著科級、處級和勘探隊的領導幹部。三支大沙漠隊的隊長---趙春江、魯軍和嶄為民,也分別坐在小車裏麵。
須臾,四台大轎車相繼開出院門口;四台小車有三台象離弦的箭,駛上馬路, 朝前開路。隻有趙春江同兩位首長坐著的那輛藍色豐田車還在等一個人-- 因為此人是今天下水炸橋的主角,不等不行。你道此人是誰?王英傑!
趙春江站在小車旁邊,焦慮地東張西望,他生怕王英傑不能勝任,在這關鍵時刻發生意外打了退堂鼓。當他瞻前顧後踏了一會步後,忽見王英傑來了, 他的身後還跟著兩個人, 一個趙威,另一個似乎麵熟,但一時叫不出名字來。趙春江轉憂為喜,當王英傑還在百米之遙的院門外時,趙春江就往空中揮舞著粗壯的胳膊,大聲喊叫:“王英傑, 你快點!”
王英傑已經覺察到趙春江等他等得異常著急了,便同著張超群和趙威,以百米賽的速度,飛奔至趙春江跟前,氣喘籲籲地問:“趙隊長!……等急了吧!”趙春江朝車裏麵一指:“兩位老板比我更焦急――瞧,他倆早就坐在車裏麵等你了!”王英傑彎腰朝車窗裏麵一探,果見彭副局長和徐主任早已端坐在車裏麵了,便歉意地說:“彭副局長,徐主任,對不起,讓你們久等了!”緊接著, 王英傑指著高個子的張超群,向趙春江介紹道:“趙隊長,他是我的好朋友,水性極好,今天下水炸橋,讓他也跟著去吧!他唱主角,我當配角,好不好?”
趙春江瞟了年輕人一眼,蹙著眉頭,對王英傑道:“他不就是張超群嗎?你不把他推薦給美2隊是不死心的,對不對?”王英傑樂道:“嘿嘿!在這關鍵時刻,我把他推薦給美2隊,也助我一臂之力,難道不好嗎?他是我的好朋友……水性確實不錯的。今天下水炸橋,可顯英雄本色,定會讓你們大開眼界的!”趙春江不以為然,忠告他:“你這位朋友,雖說年輕力壯、英俊瀟灑;但是,你不曾見過他下水遊泳,怎知他的水性極好?水性不好,又怎能顯出英雄本色?如今的塔裏木河,河水冰冷刺骨,洪峰卷著巨浪,以排山倒海之勢直瀉三千裏,令人心驚膽戰,下水炸橋,生死攸關,弄不好肉包子打狗――有去無迴!這利害關係你知道不知道?海龍王向來有眼無珠,對下水之人,不論個頭大小,也不看他醜陋與瀟灑,隻要他抵不住驚濤駭浪,一律收走。你讓他下水,淹死誰負責任!”
張超群擰緊雙眉,不等王英傑迴答,自告奮勇,上前答道:“趙隊長,淹死了不要你們負責,我自己會負責的!小時候,我就聽說有個大慶,它是自力更生的楷模,工業上不倒的紅旗;長大了我就想當一名光榮的石油工人。現在石油工人當不成,但能為石油工業貢獻一點力量,雖死猶生,我感到無限光榮!”
趙春江心急如火,冷淡地瞟過去一眼,那目光仍是不信任。他心裏還在埋怨王英傑多事:“王英傑啊王英傑,你講哥們義氣怎講到這上頭來呢?你想在關鍵時刻,拉你結拜兄弟一把,這種心情我理解!可是,白浪滔天,洪峰無情,下到汪洋的水中炸橋,難免有個閃失,豈能讓他下水冒這個險呢?”因而推卻道:“王英傑, 時間不早了,你先上車吧!這輛車,裏麵已經坐著兩位首長了,再添你一人能坐下,但添兩個人可就坐不下了。”
王英傑見趙春江有推卻之意,一時束手無策,焦急不安使他愣了愣神,也使他急中生智。他拱腰附在車窗口,麵對端坐在車裏麵的兩位首長,眉飛色舞、繪聲繪色地介紹道:“彭副局長!徐主任!這是我的好朋友好兄弟----張超群!瞧他:英俊高挑、儀表堂堂;而且,他為人忠厚俠義、見義勇為。今天他自告奮勇,前來幫助咱們下水炸橋。所以,我請求兩位首長,千萬不要把他拒之千裏,讓他一塊兒去吧?”
彭副局長關切地問:“自告奮勇,幫忙炸橋,倒是美事;但是他的水性如何嘛?”
王英傑忙道:“他的水性極好,不說是翻江龍,但也是浪裏白,讓他協助我下水擱炸藥包,保證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彭副局長探探頭瞅了張超群一眼,果見他儀表不凡,年輕氣盛,體壯如牛,完全可以信賴;又見他似曾相識,因而拍打自己的腦袋瓜,猛然道:“噢,想起來了!他在造橋工地,跟著包工頭劉公奮幹了一陣子,對不對?”王英傑點點頭:“正是他!”徐誌斌深知其人,因而也答道:“不錯,他叫張超群。因大鬧醉仙樓,崔局長點名要抓的人就是他!”彭副局長一聽,小夥子有來頭,便揮揮手道:“讓他上車!坐不下我下去,必須讓唱主角的人上車!”說完就要下車,徐誌斌哪裏肯依,忙把彭副局長按住:“你不要下車,我下!我同趙隊長等下一輛車,你們先走吧!”說完,他走下車,並示意王英傑和張超群上車趕路。
徐雪芬、蔣華、林婷婷等一幫姑娘,都趕來送行。蔣華見張超群果然上車,深深地舒了一口氣,心說:“有了張超群作幫手,王大哥下水擱炸藥包和炸橋的事,保證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尉犁縣南的公路上,有一處戈壁荒灘,近不搭村,遠不著店,那裏有一條河流與公路平行,並且向東南延伸,這條河流,便是我國最大的內陸河----塔裏木河。中美合作勘探塔克拉瑪幹,三支大沙漠隊的原材料供應點,就設在這條河的對岸。起名時, 有人見路碑上麵刻著93公裏,許多人都建議以此命名,叫做“93公裏供應點”。匯報時, 徐誌斌也同意了,因而全都叫開了。後來又把“93公裏供應點”,簡稱“塔北供應點”。 因為它位於塔裏木盆地的北部邊緣、尉犁縣境內。
然而此次的塔裏木河,沒有大橋,沒有渡船,以往貨車到供應點送貨,隻能走河道, 若是洪水季節,勢必中斷運輸。為此,合同一開始便計劃在此處建造一座塔裏木河大橋。後來由陶副處長督辦、包工頭劉公奮設計並建造,前後四十天,趕在洪水來臨之前竣了工。
這座橋建得特別簡單,特別古怪,古往今來,引經據典,獨一無二。 它隻用30根7米長60厘米(比設計方案少了20厘米)直徑的鋼管鋪底,而後澆灌水泥、石頭直至橋麵。這樣,橋孔便是由30根鋼管口組成;每根鋼管的直經60厘米,30根鋼管口加起來,總流量不足34立方米。當塔裏木河泛濫成災時,此橋極大地阻礙洪峰通過,淹沒兩岸的牧場和道路,造成了災害。
三天前,塔裏木河的洪水鋪天蓋地從天而降,當值班員發現水情並立即向合同辦領導作了匯報時,93公裏供應點已是汪洋一片, 點上的五百噸tnt炸藥和三個大油罐正受到嚴重的威脅。
開始時,管理處領導曾動員一部分人,帶著麻袋,從北向南淌過彼岸,妄圖用麻袋沙包,加高加寬南麵的堤壩。然而由於水流太急,洪峰太大, 扔進去的沙包, 全被洪水衝得無影無蹤了。那天,gsi公司隊經理肯尼迪和斯卡曼,也率領一幫外國專家加入到築堤隊伍的行列。盡管他們人高馬大、力氣不小,然而扔進去的沙包,依然被洪水衝走。兩個隊經理急得哇哇亂叫,不幹不淨亂罵,把塔裏木河視作洪水猛獸、怪蟒孽畜,名符其實,一點兒也不過分!
且說,抗洪救災隊伍,浩浩蕩蕩開到93公裏炸橋現場,四台大轎車和四台藍、 白豐田車,就停在河邊,十分耀眼。老百姓聽說是來炸橋的,興高采烈、奔走相告, 而後騎車的、跑步的、趕毛驢車的……熙熙攘攘、接踵而至。不多一會,聞風而來的老百姓,花花綠綠,高高矮矮,圍了一大片。他們大都是維吾爾族農牧民,但也有部分漢族兄弟。這座橋不符合水情,洪水在這裏泛濫成災,淹沒上遊的大片牧場和農作物,他們早就盼望石油勘探隊的決策人,及早做出英明決策:炸橋排洪, 以便搶救牧場和莊稼,為老百姓謀利益。因此,當彭副局長、徐主任等領導下車時,人們便夾道歡迎、精神無比振奮。
彭副局長、徐誌斌、趙春江和嶄為民等人,下車後,向橋心望去,隻見滔滔大浪、水連著天、天連著水、水天同色!茫茫的河麵,渾濁的河水,滔滔的大浪,滾滾的急流,啊,哪裏還有大橋的影兒!
這水這浪,難道真的是從天而降嗎?不!眾所周知,新疆地處內陸,整年難得下一次雨;然而雪卻下了不少。六月暑天,當人們酷熱難熬時,綿綿起伏的天山頂上,依然飄著鵝毛大雪。皚皚白雪,在這七八月間,炎陽直射,全都融化成水。 涓涓流水,潺潺咣咣,從千溝萬壑,匯進小溪,匯入塔裏木河,使河水猛漲,洪峰咆哮,浪追著浪,峰連著峰,直瀉三千裏!此時河麵的寬度,從不足二公裏,擴展到十多公裏寬,可見河水與洪峰,非等閑之輩!在這個季節,老百姓的渡船,已經牢牢拴在河邊,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身材魁梧、臉色嚴峻的徐誌斌,挺拔地站在河邊,瞅著這滔滔河水、渾濁洪峰, 百感交集。文革期間,他被紅衛兵遊街批鬥體罰、關牛棚、蹲地下室,都沒曾掉過一滴眼淚;如今瞅著對岸汪洋中的一座孤島---- 一座活動板房所作的炸藥庫和三個大油罐,還有那通往沙漠腹地的千裏運輸線,他眼圈發紅發濁發脹――他掉淚了。橋的設計不合理,使他深感失職的內疚和完不成任務的痛苦。作為一名指揮官,調查研究和指揮藝術有多麽重要啊!然而,為了打通千裏運輸線,也為了保存眼前的供應點,這座橋,非炸不可!因而他向空中揮了一下手:
“王英傑,作好準備,炸橋!”
“馬上炸橋!”彭副局長附和著。
麵對這嚴峻而又遺憾的局勢,還有眾多老百姓的唿聲,局、處、科三級領導, 從大局出發,誰也不再心疼那座耗資二十萬、剛剛建成的水泥鋼管大橋了!他們似乎是忍痛割愛、皺眉頓足、聲嘶力竭、並且出自肺腑地大聲疾唿:“炸橋!刻不容緩,事不宜晚!”
在河邊圍觀的老百姓,窮嚷嚷瞎咋唿,炸橋的唿聲一浪高似一浪,有的出自好奇,有的想看熱鬧,有的確實關心排洪救災。他們希望領導的決策不是虛張聲勢和裝腔作勢,而是實打實的一次革命行動。
針對這個問題,彭副局長開誠布公地說:“民族兄弟,都不要嚷嚷, 都不要著急。中美合作勘探塔克拉瑪幹,是為了找出大油田, 支援祖國社會主義建設; 你們種田放牧,也是為了祖國建設,咱們的目標是一致的。我們石油工人,決不會因為找油找氣而損害了你們的利益!……”
有人打斷彭副局長的講話----兩位民族青年小夥:
“大道理不必講了,快炸橋吧!”
“對,我們關心的是炸橋排洪!”
頓時,一陣熱烈的掌聲。這掌聲,那唿聲,說明觀眾對炸橋排洪,十分支持,十分讚賞。
這不是牢騷,而是正義的要求、莊嚴的誓言。彭副局長並不生氣, 他眉目含笑,用肯定的語氣,繼續講著:“大家放心吧,橋是一定要炸的!但是, 這麽大的洪水,這麽寬的河麵,橋在滔天巨浪下麵,要想炸橋,炸藥、雷管必須擱放在橋孔底下,誰下水呢?”他有意把話煞住,讓大家進行一番深思熟慮。
是呀,誰下水?這是個難題!麵對這水天同色而又翻江倒海般的浪濤;麵對這渾渾濁濁而又冰冷刺骨的洪水,誰不掂量掂量自己的水性?誰不掂量掂量自己的能耐?誰不掂量掂量自己的小命?弄不好那是骨頭打狗――有去無迴!誰願意拿自已的小命下賭注呢? 因而圍觀的人雖多,然而不管吹胡子瞪眼的老漢,或是膀大腰圓的小夥,此時也都綠豆幹飯---- 悶起來了。就連趙春江隊長,此時也正在心裏核計:河水冰涼刺骨,王英傑又有肝疼病,下水擱炸藥包他能勝任嗎?民工張超群,倒是一表人才, 但不知水性如何?王英傑舉薦他、想給他創造一個立功的機會,然而會不會事與願違? 會不會燈草織布――白費心機呢?如果讓他們一起下,在水中相互照應,是不是更好些呢?
“沒有人敢下水吧?”彭副局長見眾位鄉親父老,瞅著這滔天洪水, 望而生畏,不敢求戰,便又重複了一句。此時,他那笑容可掬的臉龐消失了, 變得有些兒嚴峻。他慶幸早有準備,否則就得鳴金收軍、偃旗息鼓。他接著道:“眾位鄉親, 既然沒有人敢下水,就請耐心等一等,等我們石油隊挑個水性好的小夥,再下水炸橋吧!”
“我願意試試!”一個曲著黑胡子的維吾爾族青年,舉起一隻右手,自告奮勇地請戰。旁邊還有三四個小夥,給他呐喊助威。有位戴深色氈帽、留著兩扒八字胡的老漢,猛然間跨步上前,幫著小夥子把左手也舉過頭頂,並且樂嗬嗬地說:“尊敬的領導,快給包爾漢炸藥包,讓他下水炸橋吧!他是我們這一代水性最好的青年,曾經在這種洪峰中,邊找羊群邊彈著吉他,海龍王聽見了,大為感動,就把卷走的羊群,放了迴來,嘿嘿!”
原來這曲胡子的青年叫包爾漢;那位樂嗬嗬幫他舉起左手的老漢叫熱哈農 .買買堤,他是包爾漢的父親。父親為兒子講天方夜譚,人們無不訕笑,無不激昂,無不歡欣鼓舞!
事出有因。每年洪峰從天而降,來得那樣迅猛,那樣突然,他們的羊群在塔裏木河邊啃著草兒,來不及趕迴,常常被無情的洪峰卷走;一年辛辛苦苦耕種的瓜果,也被衝得無影無蹤;大片的麥子,隻能收一把糠。如今石油隊新造的橋,堵塞洪峰通過,上遊的大片土地被淹,他們的損失就更慘了。因此,同伴為小夥打氣;父親為兒子助威,情在理上、理所當然。
此時,王英傑也爭著要下水。然而彭副局長和徐主任卻相信老漢的話, 認為包爾漢生長在塔裏木河邊,適應洪水的能力強,先讓他下水試一試,如果不行的話再讓王英傑和張超群他倆一起下水。
於是,包爾漢從王英傑手中接過炸藥包,肩上背著吉他,在眾人麵前,撈撈八字胡,轉轉圈子,興高采烈地蹦跳、起舞,動作十分優雅、滑稽,逗得人們拍手叫好。包爾漢的父親,是位出色的民族舞明星,不等兒子邀請,便情不自禁地踏著步子跳入場中,而且邊跳邊唱邊搖著頭。圍觀的人們,也跟著他的腳步拍著節拍……
徐老板心裏著急,不等他倆把舞跳完,就把包爾漢的父親叫過來, 和顏悅色地問:“你兒子的水性,真象你故事中講的那樣出色嗎?”
“咦!你問我兒子的水性嗎?勇氣這個----”包爾漢的父親翹起大拇指,虔誠地說:“水性極平常,勇氣倒不小;但願真主保佑他平安無事。”說完, 老人望望天望望地,在胸前畫了幾個“十”字。
與此同時,包爾漢停止舞蹈,背著吉他,腰際縛好兩筒成型炸藥、雷管, 一個箭步,闖到河邊,沒等腰間縛上保護繩,就沒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霎時無影無蹤。大家震驚之餘,心在弦上,急不可耐,靜心屏氣觀察,暗暗為他呐喊助威,希望他能旗開得勝、馬到成功。當他探出頭時,洪峰已經把他衝到橋邊,他忽起忽沉, 拚命摸索橋壁,但無濟於事,急流旋渦,銳不可擋。說時遲那時快, 又一個浪濤席卷過去,把包爾漢卷入河心,無影無蹤了。包爾漢的父親急得叫苦不休、畫十字不停,眾人也齊都為他的安全勒著一把汗。
時間一分一秒不停地流逝著。然而水麵上沒有飄浮物,包爾漢沒有再探出關來。 包父按奈不住內心的恐慌,忙亂地禱告和畫十字。他見無濟於事,便聲嘶力竭、跺腳喊道:“我的巴郎子!他……不行了……你們快救救他呀!”他那打皺的小臉,變得灰白、鐵青;深陷的眼窩紅得出火;木刻似的眼珠,一眨不眨地瞪著遠處水麵上的飄浮物……。隻聽人們輕聲地議論著:
“敢情龍王請去彈吉他了?”
“也許包爾漢潛在橋底擱炸藥包、接雷管線哩!”
“大意失荊州!誰讓他身上不肯縛條保護繩呢?”
“岸上吹牛皮,誰都會!”
“不是吹牛皮,是河水太冷、洪峰太猛了!”
突然,有人指著遠處水麵上的飄浮物喊著:“喂!你們看,遠處的水麵上有個攢動的人頭……”
“肯定是包爾漢!”有人附和著。
“咦!眨眼工夫,他被洪水衝走這麽遠呀!”當人們看清飄浮物後,齊都驚歎不已。
“起碼也有五百米!”
“走,去瞧瞧!”
維族老鄉,男女老少,齊都撒腿往下遊的河邊迅跑。幸好包爾漢的身子,被一棵歪脖子樹的枝椏掛住,否則誰也跑不過洪峰的衝擊物。人們扔給繩頭,拴柱包爾漢的腰,而後把他拉上岸。包爾漢雖說死裏逃生,但卻精疲力盡、奄奄一息了。有位維族青年,迅速脫下身上的衣服扔給他,大夥兒又燒起篝火暖和他的身子;還有個維族青年,往他嘴裏灌白酒,嗆得他咳嗽不止。
這裏,彭副局長和徐老板,見包爾漢得救,心裏輕舒了一口氣。 然而炸橋的任務沒有完成,時間的指針卻走了一周還多,眼見太陽偏西了,水溫下降了(因為水溫下降對下水者十分不利),兩位領導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他倆與王英傑議論了一下。包爾漢下水擱炸藥包,雖說沒有成功,但經驗必須總結,教訓必須吸收, 措施必須采取:一、下水者的腰間,必須係一條保護繩,否則極難成功;二、派一個人護送到橋心,相互促進,才有必勝的把握。於是,張超群被確定為主攻手; 王英傑當配襯,成為副攻手。
張超群迅速地脫下身上那件舊軍裝,然後往自己的腰間縛上炸藥、雷管,心裏並不叨念佛祖保佑,但卻默念:“隻許成功,不許失敗!”
臨下水前,趙威緊緊地握住張超群的手, 深情地鼓勵他:“常言道:佛爭一炷香,人爭一口氣。超群,這口氣一定要爭!”張超群點點頭,心領神會地說: “放心吧,這一迴不蒸饅頭專蒸(爭)氣! ”這個精明強悍的小夥,經過眼觀心記和調查研究後,很快就確定如何接近主攻目標的新方案和如何采用“倒掛金鉤” 擱炸藥包的新措施,這一方案和措施,便是炸橋能否取勝的首要前提。
一切準備就緒後,張超群和王英傑便從上遊躍入水中。張超群的腰間沒有係保護繩。因為保護繩阻力大;拉得太長,又容易被樹椏或障礙物掛住,欲前不能,欲後無門,貽誤戰機、危及性命。 張超群隻在腰際結結實實地捆著兩筒成型的炸藥和雷管,由係著保護繩的王英傑護送到橋邊。
張超群遊到橋心,一麵與洪峰搏鬥,一麵尋找橋孔,而後施展他那穿江龍的絕技!隻見他雙腳緊貼橋壁,倒掛著身子,頭和手沒入水底,尋找橋孔,以便往孔裏擱放炸藥、雷管。人們眼花繚亂、提心吊膽,不知這個穿江龍唱的是哪出戲?是真蛟龍或者是冒牌貨?
看官有所不知。張超群為什麽要采用倒掛身子的辦法往橋孔裏擱放炸藥、雷管呢?因為橋底的鋼管口,流速極猛、旋力太大,如把身子接近孔口,勢必抵擋不住洪水的衝力和旋力,眨眼間便有被卷進孔裏的危險。
這事絕不誇張。三天前,該供應點上一個看炸藥庫的民工,因逮魚時不知河堤崩塌,一失足跌入水中,被洪水的旋力卷進“橋孔”裏麵。那橋孔也隻有60公分直徑,若是平時,一個人都不易進去;如今洪水的衝力和旋力,竟然把那個失足落水的民工,塞進橋孔裏麵,進退兩難。同誌們在下遊找了三天三夜,蹤影全無, 豈知就塞在橋孔裏麵,被水泡大後,衝不走也退不出,多慘嗬!
因而,張超群倒掛身子,俗名:“金鉤倒掛”,腳攀橋壁,隻用手去摸索橋孔,這樣可以避開洪水的正麵衝力和側麵旋力,正是吸取了溺水者的教訓。他心裏明白,此次炸橋,須是六分水性,四分機靈,一點不能疏忽,一絲兒不能大意。常言道:大意失荊州。如果疏忽麻痹,不僅藥包擱不進橋孔裏麵完不成炸橋任務;而且還有可能重蹈溺水者的舊轍!因此機靈便是十二分的重要。
且說倒掛金鉤的張超群,當他的雙手摸到橋孔時,便定住身子,解開捆在腰際的炸藥和雷管,拴住一頭,另一頭塞進橋孔裏麵,讓洪水帶到橋心為止。任務完成後,他才探出頭來,在王英傑的幫助下,他迅速抓住保護繩,並且順著拴在河岸上的保護繩,向北遊到對岸,同誌們趕忙把他倆攙扶上岸。人們望著凱旋歸來的英雄, 剛迴到心腔裏的心,又跳到了喉嚨口,個個振奮,群情激昂,整個工地,人聲鼎沸,熱鬧非凡。當人們把兩位英雄,高高地托在手尖上時,沸騰的工地達到了頂峰:
“我們成功了!我們戰勝洪峰了!”
“張超群,你真是個名符其實的穿江龍!”
“王大哥,熱烈歡迎你們凱旋歸來!”
…………
歡樂的氣氛,越過五湖四海;振奮的人心,撼動著山川五嶽。連趕來參加炸橋的隊經理肯尼迪,也揮動雙手、拍手喝采,樂得象個彌勒佛。
後來,徐老板走到爆炸機前,對爆炸工小張發出炸橋命令,人們才把王英傑、張超群兩人放下來。大夥兒凝神專注,觀看炸橋的壯觀場麵----
當小張按下爆炸機的按鈕時,電打火通過雷管線,傳遞給安放在橋孔裏麵的雷管炸藥,刹那間一聲震耳巨響,無數的水柱直衝天空,炸飛的鋼管碴塊, 伴著水柱穿出五層樓高,在天際在頭頂,忽忽悠悠,五彩繽紛,煞是好看。 但是往下掉時,卻使大家大驚失色。因為炸飛的鐵碴碎塊,在空中忽忽悠悠, 下麵便是三個大油罐,裏麵盛著60噸柴油與汽油,還有一幢活動板房裏麵裝有500噸成型炸藥, 萬一有一小塊落在要害部位,將會引起連鎖性的大爆炸,後果很難設想。因此, 在場的幾位領導,個個臉如土色,人人心跳加劇。徐誌斌還情不自禁地脫口堿著:
“不好!……油罐、藥庫……全完了!”
“危險----”隊經理肯尼迪,也發出一聲撕心裂肺的慘叫。 這一天他們五台大車也已經繞路到了此地。眨眼間,每塊碎鐵碴,稀稀拉拉,落地有聲,落水有漪----通通落到它們該落的地方,但是沒有一塊落在油罐上, 也沒有一塊碰上炸藥庫;隻有一塊調皮搗蛋些,不偏不倚落在值班室的房頂上, 隻聽轟隆一聲,整個屋頂全都塌陷下來。剛舒完一口氣的人們,又伸伸舌頭,不約而同地發出一聲驚歎:“好險嗬!”
炸橋排洪勝利了!人們又是一陣歡唿,一片雀躍,那失色的臉龐, 恢複了紅潤;那劇跳的心,恢複了平
當他們還在院門外時,院裏操場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已是人山人海。彭副局長正在向群眾作炸橋排洪的動員講話。他的情緒亢奮,聲音鏗鏘有力。路旁停著四台大轎車,還有三台奶白色豐田和一台藍色豐田車。這些人和車,都準備在動員會結束後,立即奔赴93公裏工地,參加炸橋排洪。當然羅,他們不可能都下水炸橋,而是去呐喊助威的。當彭副局長和徐主任作完動員報告後,大家便爭先恐後,潮水般地湧上大轎車,霎時四台大轎車都擠滿了職工,大約有三百多人。四台小車,分別坐著科級、處級和勘探隊的領導幹部。三支大沙漠隊的隊長---趙春江、魯軍和嶄為民,也分別坐在小車裏麵。
須臾,四台大轎車相繼開出院門口;四台小車有三台象離弦的箭,駛上馬路, 朝前開路。隻有趙春江同兩位首長坐著的那輛藍色豐田車還在等一個人-- 因為此人是今天下水炸橋的主角,不等不行。你道此人是誰?王英傑!
趙春江站在小車旁邊,焦慮地東張西望,他生怕王英傑不能勝任,在這關鍵時刻發生意外打了退堂鼓。當他瞻前顧後踏了一會步後,忽見王英傑來了, 他的身後還跟著兩個人, 一個趙威,另一個似乎麵熟,但一時叫不出名字來。趙春江轉憂為喜,當王英傑還在百米之遙的院門外時,趙春江就往空中揮舞著粗壯的胳膊,大聲喊叫:“王英傑, 你快點!”
王英傑已經覺察到趙春江等他等得異常著急了,便同著張超群和趙威,以百米賽的速度,飛奔至趙春江跟前,氣喘籲籲地問:“趙隊長!……等急了吧!”趙春江朝車裏麵一指:“兩位老板比我更焦急――瞧,他倆早就坐在車裏麵等你了!”王英傑彎腰朝車窗裏麵一探,果見彭副局長和徐主任早已端坐在車裏麵了,便歉意地說:“彭副局長,徐主任,對不起,讓你們久等了!”緊接著, 王英傑指著高個子的張超群,向趙春江介紹道:“趙隊長,他是我的好朋友,水性極好,今天下水炸橋,讓他也跟著去吧!他唱主角,我當配角,好不好?”
趙春江瞟了年輕人一眼,蹙著眉頭,對王英傑道:“他不就是張超群嗎?你不把他推薦給美2隊是不死心的,對不對?”王英傑樂道:“嘿嘿!在這關鍵時刻,我把他推薦給美2隊,也助我一臂之力,難道不好嗎?他是我的好朋友……水性確實不錯的。今天下水炸橋,可顯英雄本色,定會讓你們大開眼界的!”趙春江不以為然,忠告他:“你這位朋友,雖說年輕力壯、英俊瀟灑;但是,你不曾見過他下水遊泳,怎知他的水性極好?水性不好,又怎能顯出英雄本色?如今的塔裏木河,河水冰冷刺骨,洪峰卷著巨浪,以排山倒海之勢直瀉三千裏,令人心驚膽戰,下水炸橋,生死攸關,弄不好肉包子打狗――有去無迴!這利害關係你知道不知道?海龍王向來有眼無珠,對下水之人,不論個頭大小,也不看他醜陋與瀟灑,隻要他抵不住驚濤駭浪,一律收走。你讓他下水,淹死誰負責任!”
張超群擰緊雙眉,不等王英傑迴答,自告奮勇,上前答道:“趙隊長,淹死了不要你們負責,我自己會負責的!小時候,我就聽說有個大慶,它是自力更生的楷模,工業上不倒的紅旗;長大了我就想當一名光榮的石油工人。現在石油工人當不成,但能為石油工業貢獻一點力量,雖死猶生,我感到無限光榮!”
趙春江心急如火,冷淡地瞟過去一眼,那目光仍是不信任。他心裏還在埋怨王英傑多事:“王英傑啊王英傑,你講哥們義氣怎講到這上頭來呢?你想在關鍵時刻,拉你結拜兄弟一把,這種心情我理解!可是,白浪滔天,洪峰無情,下到汪洋的水中炸橋,難免有個閃失,豈能讓他下水冒這個險呢?”因而推卻道:“王英傑, 時間不早了,你先上車吧!這輛車,裏麵已經坐著兩位首長了,再添你一人能坐下,但添兩個人可就坐不下了。”
王英傑見趙春江有推卻之意,一時束手無策,焦急不安使他愣了愣神,也使他急中生智。他拱腰附在車窗口,麵對端坐在車裏麵的兩位首長,眉飛色舞、繪聲繪色地介紹道:“彭副局長!徐主任!這是我的好朋友好兄弟----張超群!瞧他:英俊高挑、儀表堂堂;而且,他為人忠厚俠義、見義勇為。今天他自告奮勇,前來幫助咱們下水炸橋。所以,我請求兩位首長,千萬不要把他拒之千裏,讓他一塊兒去吧?”
彭副局長關切地問:“自告奮勇,幫忙炸橋,倒是美事;但是他的水性如何嘛?”
王英傑忙道:“他的水性極好,不說是翻江龍,但也是浪裏白,讓他協助我下水擱炸藥包,保證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彭副局長探探頭瞅了張超群一眼,果見他儀表不凡,年輕氣盛,體壯如牛,完全可以信賴;又見他似曾相識,因而拍打自己的腦袋瓜,猛然道:“噢,想起來了!他在造橋工地,跟著包工頭劉公奮幹了一陣子,對不對?”王英傑點點頭:“正是他!”徐誌斌深知其人,因而也答道:“不錯,他叫張超群。因大鬧醉仙樓,崔局長點名要抓的人就是他!”彭副局長一聽,小夥子有來頭,便揮揮手道:“讓他上車!坐不下我下去,必須讓唱主角的人上車!”說完就要下車,徐誌斌哪裏肯依,忙把彭副局長按住:“你不要下車,我下!我同趙隊長等下一輛車,你們先走吧!”說完,他走下車,並示意王英傑和張超群上車趕路。
徐雪芬、蔣華、林婷婷等一幫姑娘,都趕來送行。蔣華見張超群果然上車,深深地舒了一口氣,心說:“有了張超群作幫手,王大哥下水擱炸藥包和炸橋的事,保證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尉犁縣南的公路上,有一處戈壁荒灘,近不搭村,遠不著店,那裏有一條河流與公路平行,並且向東南延伸,這條河流,便是我國最大的內陸河----塔裏木河。中美合作勘探塔克拉瑪幹,三支大沙漠隊的原材料供應點,就設在這條河的對岸。起名時, 有人見路碑上麵刻著93公裏,許多人都建議以此命名,叫做“93公裏供應點”。匯報時, 徐誌斌也同意了,因而全都叫開了。後來又把“93公裏供應點”,簡稱“塔北供應點”。 因為它位於塔裏木盆地的北部邊緣、尉犁縣境內。
然而此次的塔裏木河,沒有大橋,沒有渡船,以往貨車到供應點送貨,隻能走河道, 若是洪水季節,勢必中斷運輸。為此,合同一開始便計劃在此處建造一座塔裏木河大橋。後來由陶副處長督辦、包工頭劉公奮設計並建造,前後四十天,趕在洪水來臨之前竣了工。
這座橋建得特別簡單,特別古怪,古往今來,引經據典,獨一無二。 它隻用30根7米長60厘米(比設計方案少了20厘米)直徑的鋼管鋪底,而後澆灌水泥、石頭直至橋麵。這樣,橋孔便是由30根鋼管口組成;每根鋼管的直經60厘米,30根鋼管口加起來,總流量不足34立方米。當塔裏木河泛濫成災時,此橋極大地阻礙洪峰通過,淹沒兩岸的牧場和道路,造成了災害。
三天前,塔裏木河的洪水鋪天蓋地從天而降,當值班員發現水情並立即向合同辦領導作了匯報時,93公裏供應點已是汪洋一片, 點上的五百噸tnt炸藥和三個大油罐正受到嚴重的威脅。
開始時,管理處領導曾動員一部分人,帶著麻袋,從北向南淌過彼岸,妄圖用麻袋沙包,加高加寬南麵的堤壩。然而由於水流太急,洪峰太大, 扔進去的沙包, 全被洪水衝得無影無蹤了。那天,gsi公司隊經理肯尼迪和斯卡曼,也率領一幫外國專家加入到築堤隊伍的行列。盡管他們人高馬大、力氣不小,然而扔進去的沙包,依然被洪水衝走。兩個隊經理急得哇哇亂叫,不幹不淨亂罵,把塔裏木河視作洪水猛獸、怪蟒孽畜,名符其實,一點兒也不過分!
且說,抗洪救災隊伍,浩浩蕩蕩開到93公裏炸橋現場,四台大轎車和四台藍、 白豐田車,就停在河邊,十分耀眼。老百姓聽說是來炸橋的,興高采烈、奔走相告, 而後騎車的、跑步的、趕毛驢車的……熙熙攘攘、接踵而至。不多一會,聞風而來的老百姓,花花綠綠,高高矮矮,圍了一大片。他們大都是維吾爾族農牧民,但也有部分漢族兄弟。這座橋不符合水情,洪水在這裏泛濫成災,淹沒上遊的大片牧場和農作物,他們早就盼望石油勘探隊的決策人,及早做出英明決策:炸橋排洪, 以便搶救牧場和莊稼,為老百姓謀利益。因此,當彭副局長、徐主任等領導下車時,人們便夾道歡迎、精神無比振奮。
彭副局長、徐誌斌、趙春江和嶄為民等人,下車後,向橋心望去,隻見滔滔大浪、水連著天、天連著水、水天同色!茫茫的河麵,渾濁的河水,滔滔的大浪,滾滾的急流,啊,哪裏還有大橋的影兒!
這水這浪,難道真的是從天而降嗎?不!眾所周知,新疆地處內陸,整年難得下一次雨;然而雪卻下了不少。六月暑天,當人們酷熱難熬時,綿綿起伏的天山頂上,依然飄著鵝毛大雪。皚皚白雪,在這七八月間,炎陽直射,全都融化成水。 涓涓流水,潺潺咣咣,從千溝萬壑,匯進小溪,匯入塔裏木河,使河水猛漲,洪峰咆哮,浪追著浪,峰連著峰,直瀉三千裏!此時河麵的寬度,從不足二公裏,擴展到十多公裏寬,可見河水與洪峰,非等閑之輩!在這個季節,老百姓的渡船,已經牢牢拴在河邊,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身材魁梧、臉色嚴峻的徐誌斌,挺拔地站在河邊,瞅著這滔滔河水、渾濁洪峰, 百感交集。文革期間,他被紅衛兵遊街批鬥體罰、關牛棚、蹲地下室,都沒曾掉過一滴眼淚;如今瞅著對岸汪洋中的一座孤島---- 一座活動板房所作的炸藥庫和三個大油罐,還有那通往沙漠腹地的千裏運輸線,他眼圈發紅發濁發脹――他掉淚了。橋的設計不合理,使他深感失職的內疚和完不成任務的痛苦。作為一名指揮官,調查研究和指揮藝術有多麽重要啊!然而,為了打通千裏運輸線,也為了保存眼前的供應點,這座橋,非炸不可!因而他向空中揮了一下手:
“王英傑,作好準備,炸橋!”
“馬上炸橋!”彭副局長附和著。
麵對這嚴峻而又遺憾的局勢,還有眾多老百姓的唿聲,局、處、科三級領導, 從大局出發,誰也不再心疼那座耗資二十萬、剛剛建成的水泥鋼管大橋了!他們似乎是忍痛割愛、皺眉頓足、聲嘶力竭、並且出自肺腑地大聲疾唿:“炸橋!刻不容緩,事不宜晚!”
在河邊圍觀的老百姓,窮嚷嚷瞎咋唿,炸橋的唿聲一浪高似一浪,有的出自好奇,有的想看熱鬧,有的確實關心排洪救災。他們希望領導的決策不是虛張聲勢和裝腔作勢,而是實打實的一次革命行動。
針對這個問題,彭副局長開誠布公地說:“民族兄弟,都不要嚷嚷, 都不要著急。中美合作勘探塔克拉瑪幹,是為了找出大油田, 支援祖國社會主義建設; 你們種田放牧,也是為了祖國建設,咱們的目標是一致的。我們石油工人,決不會因為找油找氣而損害了你們的利益!……”
有人打斷彭副局長的講話----兩位民族青年小夥:
“大道理不必講了,快炸橋吧!”
“對,我們關心的是炸橋排洪!”
頓時,一陣熱烈的掌聲。這掌聲,那唿聲,說明觀眾對炸橋排洪,十分支持,十分讚賞。
這不是牢騷,而是正義的要求、莊嚴的誓言。彭副局長並不生氣, 他眉目含笑,用肯定的語氣,繼續講著:“大家放心吧,橋是一定要炸的!但是, 這麽大的洪水,這麽寬的河麵,橋在滔天巨浪下麵,要想炸橋,炸藥、雷管必須擱放在橋孔底下,誰下水呢?”他有意把話煞住,讓大家進行一番深思熟慮。
是呀,誰下水?這是個難題!麵對這水天同色而又翻江倒海般的浪濤;麵對這渾渾濁濁而又冰冷刺骨的洪水,誰不掂量掂量自己的水性?誰不掂量掂量自己的能耐?誰不掂量掂量自己的小命?弄不好那是骨頭打狗――有去無迴!誰願意拿自已的小命下賭注呢? 因而圍觀的人雖多,然而不管吹胡子瞪眼的老漢,或是膀大腰圓的小夥,此時也都綠豆幹飯---- 悶起來了。就連趙春江隊長,此時也正在心裏核計:河水冰涼刺骨,王英傑又有肝疼病,下水擱炸藥包他能勝任嗎?民工張超群,倒是一表人才, 但不知水性如何?王英傑舉薦他、想給他創造一個立功的機會,然而會不會事與願違? 會不會燈草織布――白費心機呢?如果讓他們一起下,在水中相互照應,是不是更好些呢?
“沒有人敢下水吧?”彭副局長見眾位鄉親父老,瞅著這滔天洪水, 望而生畏,不敢求戰,便又重複了一句。此時,他那笑容可掬的臉龐消失了, 變得有些兒嚴峻。他慶幸早有準備,否則就得鳴金收軍、偃旗息鼓。他接著道:“眾位鄉親, 既然沒有人敢下水,就請耐心等一等,等我們石油隊挑個水性好的小夥,再下水炸橋吧!”
“我願意試試!”一個曲著黑胡子的維吾爾族青年,舉起一隻右手,自告奮勇地請戰。旁邊還有三四個小夥,給他呐喊助威。有位戴深色氈帽、留著兩扒八字胡的老漢,猛然間跨步上前,幫著小夥子把左手也舉過頭頂,並且樂嗬嗬地說:“尊敬的領導,快給包爾漢炸藥包,讓他下水炸橋吧!他是我們這一代水性最好的青年,曾經在這種洪峰中,邊找羊群邊彈著吉他,海龍王聽見了,大為感動,就把卷走的羊群,放了迴來,嘿嘿!”
原來這曲胡子的青年叫包爾漢;那位樂嗬嗬幫他舉起左手的老漢叫熱哈農 .買買堤,他是包爾漢的父親。父親為兒子講天方夜譚,人們無不訕笑,無不激昂,無不歡欣鼓舞!
事出有因。每年洪峰從天而降,來得那樣迅猛,那樣突然,他們的羊群在塔裏木河邊啃著草兒,來不及趕迴,常常被無情的洪峰卷走;一年辛辛苦苦耕種的瓜果,也被衝得無影無蹤;大片的麥子,隻能收一把糠。如今石油隊新造的橋,堵塞洪峰通過,上遊的大片土地被淹,他們的損失就更慘了。因此,同伴為小夥打氣;父親為兒子助威,情在理上、理所當然。
此時,王英傑也爭著要下水。然而彭副局長和徐主任卻相信老漢的話, 認為包爾漢生長在塔裏木河邊,適應洪水的能力強,先讓他下水試一試,如果不行的話再讓王英傑和張超群他倆一起下水。
於是,包爾漢從王英傑手中接過炸藥包,肩上背著吉他,在眾人麵前,撈撈八字胡,轉轉圈子,興高采烈地蹦跳、起舞,動作十分優雅、滑稽,逗得人們拍手叫好。包爾漢的父親,是位出色的民族舞明星,不等兒子邀請,便情不自禁地踏著步子跳入場中,而且邊跳邊唱邊搖著頭。圍觀的人們,也跟著他的腳步拍著節拍……
徐老板心裏著急,不等他倆把舞跳完,就把包爾漢的父親叫過來, 和顏悅色地問:“你兒子的水性,真象你故事中講的那樣出色嗎?”
“咦!你問我兒子的水性嗎?勇氣這個----”包爾漢的父親翹起大拇指,虔誠地說:“水性極平常,勇氣倒不小;但願真主保佑他平安無事。”說完, 老人望望天望望地,在胸前畫了幾個“十”字。
與此同時,包爾漢停止舞蹈,背著吉他,腰際縛好兩筒成型炸藥、雷管, 一個箭步,闖到河邊,沒等腰間縛上保護繩,就沒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霎時無影無蹤。大家震驚之餘,心在弦上,急不可耐,靜心屏氣觀察,暗暗為他呐喊助威,希望他能旗開得勝、馬到成功。當他探出頭時,洪峰已經把他衝到橋邊,他忽起忽沉, 拚命摸索橋壁,但無濟於事,急流旋渦,銳不可擋。說時遲那時快, 又一個浪濤席卷過去,把包爾漢卷入河心,無影無蹤了。包爾漢的父親急得叫苦不休、畫十字不停,眾人也齊都為他的安全勒著一把汗。
時間一分一秒不停地流逝著。然而水麵上沒有飄浮物,包爾漢沒有再探出關來。 包父按奈不住內心的恐慌,忙亂地禱告和畫十字。他見無濟於事,便聲嘶力竭、跺腳喊道:“我的巴郎子!他……不行了……你們快救救他呀!”他那打皺的小臉,變得灰白、鐵青;深陷的眼窩紅得出火;木刻似的眼珠,一眨不眨地瞪著遠處水麵上的飄浮物……。隻聽人們輕聲地議論著:
“敢情龍王請去彈吉他了?”
“也許包爾漢潛在橋底擱炸藥包、接雷管線哩!”
“大意失荊州!誰讓他身上不肯縛條保護繩呢?”
“岸上吹牛皮,誰都會!”
“不是吹牛皮,是河水太冷、洪峰太猛了!”
突然,有人指著遠處水麵上的飄浮物喊著:“喂!你們看,遠處的水麵上有個攢動的人頭……”
“肯定是包爾漢!”有人附和著。
“咦!眨眼工夫,他被洪水衝走這麽遠呀!”當人們看清飄浮物後,齊都驚歎不已。
“起碼也有五百米!”
“走,去瞧瞧!”
維族老鄉,男女老少,齊都撒腿往下遊的河邊迅跑。幸好包爾漢的身子,被一棵歪脖子樹的枝椏掛住,否則誰也跑不過洪峰的衝擊物。人們扔給繩頭,拴柱包爾漢的腰,而後把他拉上岸。包爾漢雖說死裏逃生,但卻精疲力盡、奄奄一息了。有位維族青年,迅速脫下身上的衣服扔給他,大夥兒又燒起篝火暖和他的身子;還有個維族青年,往他嘴裏灌白酒,嗆得他咳嗽不止。
這裏,彭副局長和徐老板,見包爾漢得救,心裏輕舒了一口氣。 然而炸橋的任務沒有完成,時間的指針卻走了一周還多,眼見太陽偏西了,水溫下降了(因為水溫下降對下水者十分不利),兩位領導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他倆與王英傑議論了一下。包爾漢下水擱炸藥包,雖說沒有成功,但經驗必須總結,教訓必須吸收, 措施必須采取:一、下水者的腰間,必須係一條保護繩,否則極難成功;二、派一個人護送到橋心,相互促進,才有必勝的把握。於是,張超群被確定為主攻手; 王英傑當配襯,成為副攻手。
張超群迅速地脫下身上那件舊軍裝,然後往自己的腰間縛上炸藥、雷管,心裏並不叨念佛祖保佑,但卻默念:“隻許成功,不許失敗!”
臨下水前,趙威緊緊地握住張超群的手, 深情地鼓勵他:“常言道:佛爭一炷香,人爭一口氣。超群,這口氣一定要爭!”張超群點點頭,心領神會地說: “放心吧,這一迴不蒸饅頭專蒸(爭)氣! ”這個精明強悍的小夥,經過眼觀心記和調查研究後,很快就確定如何接近主攻目標的新方案和如何采用“倒掛金鉤” 擱炸藥包的新措施,這一方案和措施,便是炸橋能否取勝的首要前提。
一切準備就緒後,張超群和王英傑便從上遊躍入水中。張超群的腰間沒有係保護繩。因為保護繩阻力大;拉得太長,又容易被樹椏或障礙物掛住,欲前不能,欲後無門,貽誤戰機、危及性命。 張超群隻在腰際結結實實地捆著兩筒成型的炸藥和雷管,由係著保護繩的王英傑護送到橋邊。
張超群遊到橋心,一麵與洪峰搏鬥,一麵尋找橋孔,而後施展他那穿江龍的絕技!隻見他雙腳緊貼橋壁,倒掛著身子,頭和手沒入水底,尋找橋孔,以便往孔裏擱放炸藥、雷管。人們眼花繚亂、提心吊膽,不知這個穿江龍唱的是哪出戲?是真蛟龍或者是冒牌貨?
看官有所不知。張超群為什麽要采用倒掛身子的辦法往橋孔裏擱放炸藥、雷管呢?因為橋底的鋼管口,流速極猛、旋力太大,如把身子接近孔口,勢必抵擋不住洪水的衝力和旋力,眨眼間便有被卷進孔裏的危險。
這事絕不誇張。三天前,該供應點上一個看炸藥庫的民工,因逮魚時不知河堤崩塌,一失足跌入水中,被洪水的旋力卷進“橋孔”裏麵。那橋孔也隻有60公分直徑,若是平時,一個人都不易進去;如今洪水的衝力和旋力,竟然把那個失足落水的民工,塞進橋孔裏麵,進退兩難。同誌們在下遊找了三天三夜,蹤影全無, 豈知就塞在橋孔裏麵,被水泡大後,衝不走也退不出,多慘嗬!
因而,張超群倒掛身子,俗名:“金鉤倒掛”,腳攀橋壁,隻用手去摸索橋孔,這樣可以避開洪水的正麵衝力和側麵旋力,正是吸取了溺水者的教訓。他心裏明白,此次炸橋,須是六分水性,四分機靈,一點不能疏忽,一絲兒不能大意。常言道:大意失荊州。如果疏忽麻痹,不僅藥包擱不進橋孔裏麵完不成炸橋任務;而且還有可能重蹈溺水者的舊轍!因此機靈便是十二分的重要。
且說倒掛金鉤的張超群,當他的雙手摸到橋孔時,便定住身子,解開捆在腰際的炸藥和雷管,拴住一頭,另一頭塞進橋孔裏麵,讓洪水帶到橋心為止。任務完成後,他才探出頭來,在王英傑的幫助下,他迅速抓住保護繩,並且順著拴在河岸上的保護繩,向北遊到對岸,同誌們趕忙把他倆攙扶上岸。人們望著凱旋歸來的英雄, 剛迴到心腔裏的心,又跳到了喉嚨口,個個振奮,群情激昂,整個工地,人聲鼎沸,熱鬧非凡。當人們把兩位英雄,高高地托在手尖上時,沸騰的工地達到了頂峰:
“我們成功了!我們戰勝洪峰了!”
“張超群,你真是個名符其實的穿江龍!”
“王大哥,熱烈歡迎你們凱旋歸來!”
…………
歡樂的氣氛,越過五湖四海;振奮的人心,撼動著山川五嶽。連趕來參加炸橋的隊經理肯尼迪,也揮動雙手、拍手喝采,樂得象個彌勒佛。
後來,徐老板走到爆炸機前,對爆炸工小張發出炸橋命令,人們才把王英傑、張超群兩人放下來。大夥兒凝神專注,觀看炸橋的壯觀場麵----
當小張按下爆炸機的按鈕時,電打火通過雷管線,傳遞給安放在橋孔裏麵的雷管炸藥,刹那間一聲震耳巨響,無數的水柱直衝天空,炸飛的鋼管碴塊, 伴著水柱穿出五層樓高,在天際在頭頂,忽忽悠悠,五彩繽紛,煞是好看。 但是往下掉時,卻使大家大驚失色。因為炸飛的鐵碴碎塊,在空中忽忽悠悠, 下麵便是三個大油罐,裏麵盛著60噸柴油與汽油,還有一幢活動板房裏麵裝有500噸成型炸藥, 萬一有一小塊落在要害部位,將會引起連鎖性的大爆炸,後果很難設想。因此, 在場的幾位領導,個個臉如土色,人人心跳加劇。徐誌斌還情不自禁地脫口堿著:
“不好!……油罐、藥庫……全完了!”
“危險----”隊經理肯尼迪,也發出一聲撕心裂肺的慘叫。 這一天他們五台大車也已經繞路到了此地。眨眼間,每塊碎鐵碴,稀稀拉拉,落地有聲,落水有漪----通通落到它們該落的地方,但是沒有一塊落在油罐上, 也沒有一塊碰上炸藥庫;隻有一塊調皮搗蛋些,不偏不倚落在值班室的房頂上, 隻聽轟隆一聲,整個屋頂全都塌陷下來。剛舒完一口氣的人們,又伸伸舌頭,不約而同地發出一聲驚歎:“好險嗬!”
炸橋排洪勝利了!人們又是一陣歡唿,一片雀躍,那失色的臉龐, 恢複了紅潤;那劇跳的心,恢複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