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微熹,當天邊浮起魚肚白時,早已洗漱完畢的唐僧快步來到隔壁房間。


    敲門喊起兩個睡眼惺忪的從者,唐僧幹勁十足道:“快些起來,我們早些趕路,也好早日取迴真經。”


    兩從者奉唐王之命負責護衛唐僧,如今見唐僧求經心切,他們也不好耽擱。


    當下匆匆打包了一些幹糧飲水,便辭別了鎮守邊境的總兵,繼續前行。


    又過了二日,待走到人跡罕至的崎嶇山路時,一股妖風平地驟起,卻是一夥妖魔將唐僧三人包括馬匹給擄了去。


    那領頭的妖魔分別是野牛精、熊精和虎精,三隻精怪抓了唐僧當日,便把護送他的兩個從者當麵給肢解分食了。


    唐僧哪見過這等陣仗?莫說妖魔,便是生食肉者,他也從未見過。


    看著三隻妖魔將兩個活生生的人給分食的一幹二淨,唐僧隻覺天旋地轉,整個麵無人色。


    都道取經難,取經難,卻不曾想才到大唐邊境,就折去了兩人。


    正當唐僧萬念俱灰時,天空中陡然響起雷鳴之音。


    仔細聽,似乎還有雨聲飄搖。


    洞府中,剛吃飽喝足,正準備互相告辭離去的三個妖魔同時抬起了頭。


    “好強的威勢!”


    穿著得體的野牛精戒備的看向洞頂。


    一旁,取出血色大刀的寅將軍皺眉道:“所行之處風隨雨助,雷鳴電掣,此應當是修煉有成的蛟龍路經此處。你我不必驚慌,且靜觀其變,等它在雲頭歇完腳,想必就會離去。”


    此時,雲頭之上。


    一條通體玉白的五爪白龍正盤旋在高空,目光好似燈籠火炬一般掃視著底下的山頭。


    他前兩日從鷹愁澗一路趕來,卻怎麽也尋不到取經人的身影,於是他就沿途變化,從長安城開始不停打聽取經人去向,期間他遇人變人,遇妖變妖,土地山神更是問了不知多少,這才在今日追蹤到了取經人的具體動向。


    感知著底下三個妖魔的方位,見他們離唐僧稍遠些時,敖烈張口現出一顆明珠,接著明珠之中綻放出一道刺眼白光,直直劈向妖魔所在山頭。


    白色電光一經觸碰山體,便發出了驚天的響動,整個山頭更是地動山搖,仿佛即將崩塌炸裂一般。


    臨時開辟出的洞府中,唐僧周身散發出金色微光,卻是隨行的護教伽藍、佛門揭諦為他擋下了落石。


    等動靜平息後,三個妖魔俱皆仰頭看向頭頂被洞穿的大洞。


    大洞之外,久違陽光的鋪灑落下。


    沐浴在陽光之中,三個小妖魔喉頭滾動,顯然是被唬到了。


    正在此時,洞頂的窟窿忽的一暗,一個碩大的白色龍頭出現在窟窿口。


    那龍還側了側頭,隻讓一隻眼睛對準洞內。


    威嚴、尊貴、一麵倒的血脈壓製!


    三個妖魔當數寅將軍反應最快,當下就扔了血色大刀,匍匐在地,恭敬的參見真龍。


    稍頃,敖烈收了神通,將身盤在山頭。


    不多時,有一老者從天而降,把唐僧從洞中帶了出去。


    “此處是雙叉嶺,這三個妖邪分別是野牛精、熊精和虎精,左右妖邪也盡是山精樹鬼、怪獸蒼狼,你之所以沒被他們分食,是因為你本性元明,所以吃不得你。”


    “多謝老公公,還未請教老公公,那龍...”


    側眸看了眼威猛霸氣的敖烈,唐僧目中亦有感激。


    “也罷,我便與你介紹一番。”


    說著,慈眉善目的老者伸手朝敖烈招了招手。


    敖烈飛身而來,待到近前搖身一變,化作個白袍俊兒郎,拱手對著老者和唐僧就是一禮。


    老者微微一笑,言道:“此乃西海龍王的三公子敖烈,曾因犯了天條被觀音菩薩救下,又特令其等候與你,給你做個伴當。”


    “等我?”唐僧不明所以。


    老者笑道:“你先前所騎馬匹隻是凡馬,哪能駝你到得西天?這路上的妖魔可不是尋常馬匹能經受的住的。”


    說著,老者伸手指向不遠處的大樹根,說道:“你的行李錫杖都在那裏,至於那匹凡馬,則早已被敖烈的龍威嚇死。”


    說道此處,老者轉首看向敖烈,說到:“萬事有因就有果,不管如何,總歸是你害死了唐長老的馬兒,既然如此,不若你就變為白馬,護送唐長老前去西天,以做償還。”


    敖烈聞言點頭應下,當即便來到老者身前,讓老者點化為馬。


    老者笑容微僵,解釋道:“再等等,再等等。”


    話音未落多久,老者眼眸一亮,抬眼看向遠空。


    “來了!”


    敖烈順著老者的目光看向遠邊,隻見一朵蓮台正極速馳來。


    蓮台之上,發絲未盤,法衣未穿,隻著了件居家薄裙的觀音菩薩匆匆而來。


    目光鬱結的看了眼唐僧和敖烈,觀音菩薩伸手拉了拉薄紗袖。


    透過袖子,隱約還可看見兩條白嫩如玉的手臂。


    從蓮台上走下,觀音對見禮的唐僧敖烈視若無物,隻給老者迴了一禮。


    此時觀音心中正在氣惱,先前他把敖烈安排在鷹愁澗,讓他靜等。


    結果這龍倒好,竟然直接來到長安邊境,尋到了取經人,並且還與唐僧接上了頭。


    若他晚來一步,怕是點化敖烈的事也要勞駕太白金星了。


    看著身前的老者,觀音菩薩緩了緩氣,道:“有勞金星了,接下來便交給貧僧吧。”


    轉過身,觀音菩薩終於忍不住傳音質問敖烈:“貧僧不是讓你在鷹愁澗好生待著麽?你怎獨自來尋取經人?”


    敖烈聞言心中微跳,強自鎮定道:“小龍自知有罪,便想盡早將功補過,是以才想早些見到取經人,化作白馬,護送他前往西天。”


    “今日也幸虧小龍來的及時,不然唐長老就被那窩妖魔給害了。”


    聽到敖烈說這些,觀音菩薩鼻息一滯,心情再度變差。


    這龍長沒長腦子,唐僧今日哪可能被害?你也不想想太白金星為何會無緣無故的出現在此地?


    心累的將目光轉移到唐僧身上,觀音菩薩目光緩和道:“這條龍,是我親啟玉帝,討得他來,為的就是給取經人做個腳力,如今你是取經人,他自然該為你所用。”


    說罷,觀音菩薩來到敖烈身前,先取了敖烈的項前明珠,接著將楊柳枝蘸出甘露,往他身上拂了一拂。


    拂畢,觀音菩薩唇口微張,往敖烈身上輕吹了口仙氣,喝道:“變!”


    等把敖烈變作白馬後,觀音淡淡道:“你需用心償還業障,等功成後超越凡龍,便可還你金身正果。”


    言罷,觀音菩薩告辭一聲,上了蓮台,匆匆離去。


    今日,他可是丟了醜了,竟隻穿了一身睡衣,鬆鬆垮垮的出了門,連鞋襪都未曾穿上。


    這敖烈,屬實讓佛氣惱!


    原處,太白金星捋了捋敖烈的鬃毛,笑道:“今後要好生護持取經人,莫要再衝動行事了。”


    轉首再看向唐僧,太白金星將敖烈牽引到他跟前,說道:“去將行李放到馬背上吧,今後山高路遠,還望長老多多珍重。”


    唐僧不勝感激,等取了行李,搭在馬背上後,他轉首欲要再次謝過,卻見那老者化作了白衣飄渺的老仙人,駕著朱頂白鶴,隨風而去。


    在空中,有一簡帖飄悠悠的蕩到唐僧身前。


    手忙腳亂的接住,隻見簡帖上寫著:


    ‘’吾乃西天太白星,特來搭救汝生靈。前行自有神徒助,莫為艱難報怨經。”


    看罷帖子,恍惚一整天的唐僧瞬間脈動迴來,當下重整旗鼓道:‘白龍馬,我們一路向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西遊奶孩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滿花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滿花開並收藏我在西遊奶孩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