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又叩了首,方才起身。
許是終於將心願托付給絕對會說到做到的人,少女執念消解不少,以致身上魔氣都變淡了些。
撥開淩亂的頭發,她那隻漆黑眼瞳也稍稍變淺,依稀能看出生前姿容。
她說小丫頭那麽小,其實她也沒多大。
本該是個正值花齡的姑娘。
寂歸問:“此間事了,你可願往生?”
少女點頭。
早在寂歸進入荀家的那一刻,她就知道,她之所以會等這麽久,等的便是今天。
最該死的人已命喪她手,餘下則由寂歸上人接手。唯一不放心的小丫頭如今也已托付好,她再沒什麽不甘心的了。
她能做的,該做的,都已經做完了。
她此生無憾。
看少女身影越發淺淡,淡到再維持不住形態,化為鬼氣迴了湖底,寂歸道:“無沉。”
“上人。”
“就由你來送這位施主往生吧。”
“是,弟子領命。”
便因此言,無沉終於收迴外借的心蓮。
然心蓮是收迴了,靈力的輸送卻沒中斷,玉晚隻好跟著無沉換位置,來到少女生前被拋屍的那處護欄前。
現在差不多是五更天的時候,天仍黑著。因魔氣消減,寒意也隨著鬼氣退卻,月光恢複原先皎潔,映得冰麵一派瑩瑩生輝。
好在這光輝並不刺眼,甚而讓人覺出一種淡淡溫柔。
便在這片溫柔間,無沉單手結印,化出一盞燈。
夜色深重,燈火婉約。
他微微垂首,提一盞青燈,低聲念誦往生咒,送怨魂上路。
玉晚在他身旁坐著,托腮看向湖麵。
隨著無沉的念誦,湖麵冰層消解,水波輕輕蕩漾,黑色的魔氣從中分離而出,輕煙一樣飄向夜空。
越飄越高,越高越淡。
淡到不能更淡之時,便徹底消失在世間,此地再尋不到魔氣的蹤跡。
那少女離開了。
無沉卻沒停。
他仍在念往生咒,玉晚知道,他是想念夠二十一遍。
於是安靜地聽著,等著,直至他念完最後一遍,欲將青燈收迴時,玉晚才開口。
她問:“這燈叫什麽名字?”
無沉說:“沒有名字。”
玉晚道:“我能給它取個名嗎?”
無沉說能。
玉晚便開始想。
然想了很久,她搖頭:“還是不取了。”
有沒有名字,很重要嗎?
隻是一盞燈而已。
能照亮路便好。
第12章 魔子
無沉收起青燈。
直到這時,靈力的傳送終於停止,那朵心蓮亦迴歸本尊。
感知到心蓮的離開,玉晚立刻收迴望向湖麵的目光,轉身看無沉。
雖不太明顯,但玉晚仍看出他麵色有些微的泛白,他心蓮收得太晚了。
玉晚一下就心疼了。
她很小聲地嘟囔:“讓你收,你偏不收,這下好了吧,本來不用難受的。”
她本在自言自語,豈料無沉全聽見了。
他便道:“嗯,怪我。”
沒想到他會接話,玉晚一瞬閉嘴。
但閉了半息,就忍不住了,半是無奈半是氣惱地說:“誰怪你了。”
明明該怪她自己,怎麽耳根子就那麽軟,他說不用找鏡子就真的沒去找,不然哪裏會用得到他的心蓮。
以後可不能再這樣。
玉晚想,就他這隻知道顧別人,完全不顧自己的性子,保不準以後還要做出多少次類似的舉動。
雖說修士的體質比凡人要強上許多倍,但隻要沒有飛升成仙,就終歸還屬於人的範疇,是人就會受傷,就會流血,就會死亡。
他不愛惜他自己的身體,她愛惜。
他要一直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才好。
於是在須彌戒裏一通翻找,找出梅七蕊給備的一種靈丹,玉晚舉著遞到無沉嘴邊:“張嘴。”
無沉自然沒張嘴。
不僅如此,他還身體後仰,避免碰到玉晚。
看他這動作,玉晚這才驚覺她氣過頭,沒留意有點越線了。
她暗自懊惱。
明明她心裏清楚,哪怕再想靠近,也絕不可以越線!
像他這樣的人,她要是越線了……
無法言說的悶氣一下消失無蹤,玉晚收迴靈丹,改口道:“手伸出來。”
無沉看著她,慢慢攤開手掌。
玉晚將靈丹放入他掌心。
她很小心地沒碰到他。
然懸在腕下的那一圈佛珠裏,有一粒隨著動作不經意挨過他指尖,一觸即離。
他指尖好似輕輕動了下。
“趕緊吃,”玉晚皺著眉說,“不要加重傷勢。”
無沉看著手裏的靈丹。
他一眼便看出,這靈丹專用治療根基受損,正適合現在的他用。
他道了聲多謝。
玉晚道:“謝什麽,我還沒謝你把心蓮借我用。”說完又催,“快點療傷。”
無沉說好。
玉晚便盯著他服下靈丹。
眼看他閉目開始療傷,她這才拍拍裙子起身,出水榭去看師父打算怎麽處置荀夫人一家。
畢竟荀少爺害的人實在太多,這其中不僅絕大部分經了荀夫人的手,荀家其他人也或多或少都沾了人命,這樣天大的事,絕非荀少爺一個人死就能解決得了的。
果然,毫不避諱荀夫人在,寂歸取出張傳音符。
寥寥幾句將荀家的事簡單說清,寂歸指尖一點,靈符霎時變作隻小紙鶴,扇著翅膀飛向城主府。
——像這種說著是凡人城鎮,實則修士占數並不算少的城池,不比那些凡世王朝裏有專門的官署來負責城內大小事,而是一並由城主府來進行料理,也就是說,荀家的事,注定要被外人所知。
荀夫人顯然也明白這點。
眼看紙鶴深入夜色,她整個人驀然癱軟在地,摟著屍體的手都沒力氣了。
不多時,新的紙鶴從城主府的方向飛來,停在寂歸麵前。點開紙鶴,竟是城主親自迴信,說已經知曉,馬上就到。
聽見最後四字,荀夫人徹底不動了。
她喃喃道:“完了,全完了。”
很快,荀家大門被敲響,城主府來人。
不知是通過傳音鏡看到水榭這裏發生的事,還是因為有人守門,總之這敲門聲讓剛剛還安靜的荀家立刻躁動了起來。
腳步聲、說話聲、唿喊聲等接連不斷地從各方傳來,細聽還有到處奔走喊夫人和少爺的。寂歸便同荀夫人道:“夫人,還請與我前去迎接城主。”
荀夫人不吭聲。
她呆呆坐著,眼裏沒有半分神采。
寂歸隻好道了聲失禮,隨即以靈力令荀夫人起身,荀少爺的屍體同樣帶上。
因無沉還未醒,寂歸便讓玉晚在此等候,等無沉醒了再去正堂找他。
玉晚應好。
目送寂歸帶那母子倆離開,玉晚轉頭問和她一樣留下的人:“你不去嗎?”
荀蜚說:“不去。”
玉晚說:“你就不怕你不在場,她又亂說話,把你也拉下水?”
許是終於將心願托付給絕對會說到做到的人,少女執念消解不少,以致身上魔氣都變淡了些。
撥開淩亂的頭發,她那隻漆黑眼瞳也稍稍變淺,依稀能看出生前姿容。
她說小丫頭那麽小,其實她也沒多大。
本該是個正值花齡的姑娘。
寂歸問:“此間事了,你可願往生?”
少女點頭。
早在寂歸進入荀家的那一刻,她就知道,她之所以會等這麽久,等的便是今天。
最該死的人已命喪她手,餘下則由寂歸上人接手。唯一不放心的小丫頭如今也已托付好,她再沒什麽不甘心的了。
她能做的,該做的,都已經做完了。
她此生無憾。
看少女身影越發淺淡,淡到再維持不住形態,化為鬼氣迴了湖底,寂歸道:“無沉。”
“上人。”
“就由你來送這位施主往生吧。”
“是,弟子領命。”
便因此言,無沉終於收迴外借的心蓮。
然心蓮是收迴了,靈力的輸送卻沒中斷,玉晚隻好跟著無沉換位置,來到少女生前被拋屍的那處護欄前。
現在差不多是五更天的時候,天仍黑著。因魔氣消減,寒意也隨著鬼氣退卻,月光恢複原先皎潔,映得冰麵一派瑩瑩生輝。
好在這光輝並不刺眼,甚而讓人覺出一種淡淡溫柔。
便在這片溫柔間,無沉單手結印,化出一盞燈。
夜色深重,燈火婉約。
他微微垂首,提一盞青燈,低聲念誦往生咒,送怨魂上路。
玉晚在他身旁坐著,托腮看向湖麵。
隨著無沉的念誦,湖麵冰層消解,水波輕輕蕩漾,黑色的魔氣從中分離而出,輕煙一樣飄向夜空。
越飄越高,越高越淡。
淡到不能更淡之時,便徹底消失在世間,此地再尋不到魔氣的蹤跡。
那少女離開了。
無沉卻沒停。
他仍在念往生咒,玉晚知道,他是想念夠二十一遍。
於是安靜地聽著,等著,直至他念完最後一遍,欲將青燈收迴時,玉晚才開口。
她問:“這燈叫什麽名字?”
無沉說:“沒有名字。”
玉晚道:“我能給它取個名嗎?”
無沉說能。
玉晚便開始想。
然想了很久,她搖頭:“還是不取了。”
有沒有名字,很重要嗎?
隻是一盞燈而已。
能照亮路便好。
第12章 魔子
無沉收起青燈。
直到這時,靈力的傳送終於停止,那朵心蓮亦迴歸本尊。
感知到心蓮的離開,玉晚立刻收迴望向湖麵的目光,轉身看無沉。
雖不太明顯,但玉晚仍看出他麵色有些微的泛白,他心蓮收得太晚了。
玉晚一下就心疼了。
她很小聲地嘟囔:“讓你收,你偏不收,這下好了吧,本來不用難受的。”
她本在自言自語,豈料無沉全聽見了。
他便道:“嗯,怪我。”
沒想到他會接話,玉晚一瞬閉嘴。
但閉了半息,就忍不住了,半是無奈半是氣惱地說:“誰怪你了。”
明明該怪她自己,怎麽耳根子就那麽軟,他說不用找鏡子就真的沒去找,不然哪裏會用得到他的心蓮。
以後可不能再這樣。
玉晚想,就他這隻知道顧別人,完全不顧自己的性子,保不準以後還要做出多少次類似的舉動。
雖說修士的體質比凡人要強上許多倍,但隻要沒有飛升成仙,就終歸還屬於人的範疇,是人就會受傷,就會流血,就會死亡。
他不愛惜他自己的身體,她愛惜。
他要一直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才好。
於是在須彌戒裏一通翻找,找出梅七蕊給備的一種靈丹,玉晚舉著遞到無沉嘴邊:“張嘴。”
無沉自然沒張嘴。
不僅如此,他還身體後仰,避免碰到玉晚。
看他這動作,玉晚這才驚覺她氣過頭,沒留意有點越線了。
她暗自懊惱。
明明她心裏清楚,哪怕再想靠近,也絕不可以越線!
像他這樣的人,她要是越線了……
無法言說的悶氣一下消失無蹤,玉晚收迴靈丹,改口道:“手伸出來。”
無沉看著她,慢慢攤開手掌。
玉晚將靈丹放入他掌心。
她很小心地沒碰到他。
然懸在腕下的那一圈佛珠裏,有一粒隨著動作不經意挨過他指尖,一觸即離。
他指尖好似輕輕動了下。
“趕緊吃,”玉晚皺著眉說,“不要加重傷勢。”
無沉看著手裏的靈丹。
他一眼便看出,這靈丹專用治療根基受損,正適合現在的他用。
他道了聲多謝。
玉晚道:“謝什麽,我還沒謝你把心蓮借我用。”說完又催,“快點療傷。”
無沉說好。
玉晚便盯著他服下靈丹。
眼看他閉目開始療傷,她這才拍拍裙子起身,出水榭去看師父打算怎麽處置荀夫人一家。
畢竟荀少爺害的人實在太多,這其中不僅絕大部分經了荀夫人的手,荀家其他人也或多或少都沾了人命,這樣天大的事,絕非荀少爺一個人死就能解決得了的。
果然,毫不避諱荀夫人在,寂歸取出張傳音符。
寥寥幾句將荀家的事簡單說清,寂歸指尖一點,靈符霎時變作隻小紙鶴,扇著翅膀飛向城主府。
——像這種說著是凡人城鎮,實則修士占數並不算少的城池,不比那些凡世王朝裏有專門的官署來負責城內大小事,而是一並由城主府來進行料理,也就是說,荀家的事,注定要被外人所知。
荀夫人顯然也明白這點。
眼看紙鶴深入夜色,她整個人驀然癱軟在地,摟著屍體的手都沒力氣了。
不多時,新的紙鶴從城主府的方向飛來,停在寂歸麵前。點開紙鶴,竟是城主親自迴信,說已經知曉,馬上就到。
聽見最後四字,荀夫人徹底不動了。
她喃喃道:“完了,全完了。”
很快,荀家大門被敲響,城主府來人。
不知是通過傳音鏡看到水榭這裏發生的事,還是因為有人守門,總之這敲門聲讓剛剛還安靜的荀家立刻躁動了起來。
腳步聲、說話聲、唿喊聲等接連不斷地從各方傳來,細聽還有到處奔走喊夫人和少爺的。寂歸便同荀夫人道:“夫人,還請與我前去迎接城主。”
荀夫人不吭聲。
她呆呆坐著,眼裏沒有半分神采。
寂歸隻好道了聲失禮,隨即以靈力令荀夫人起身,荀少爺的屍體同樣帶上。
因無沉還未醒,寂歸便讓玉晚在此等候,等無沉醒了再去正堂找他。
玉晚應好。
目送寂歸帶那母子倆離開,玉晚轉頭問和她一樣留下的人:“你不去嗎?”
荀蜚說:“不去。”
玉晚說:“你就不怕你不在場,她又亂說話,把你也拉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