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也隨聲附和,讓周隨安多帶幾桶水……聽說寂州那地方總鬧旱災,楚夫人這麽白嫩,恐怕一年也洗不上幾次澡了!
若不是楚琳琅在馬車裏一直擰著周隨安的胳膊,周大人又要從馬車裏撲下來,跟張顯扭打在一處。
從連州城門裏出來的時候,周隨安氣得已經哭出眼淚,他紅著眼,哽咽指著連州城門的方向狠狠發誓:“總有一日,我要叫爾等鼠輩刮目相看!”
而趙氏則坐在另一輛馬車裏生楚琳琅的氣。她從知府夫人那聽說了,這次調任本有斡旋餘地,可楚氏卻勸得兒子接受了調任。
那些連州的官眷都搖頭歎氣,說周大人有些想不開呢。而趙氏這才知道,兒子的調任居然有楚琳琅從中作梗。
這個毒婦!難道是記恨她背著給兒子納了妾,便拿隨安的前程泄憤?
所以這幾日來,她不知罵了楚琳琅多少迴。但楚琳琅向來是滾刀肉的高手,就算婆婆再怎麽酸臉罵人,她也是假裝風大聽不見,從不頂嘴。
如此以來,趙氏也罵乏了,隻是躺在馬車裏默默流淚,終日說不上幾句話。
胡氏小娘一直在趙氏的馬車裏服侍,偶爾也會挪到楚琳琅的馬車裏坐坐,順便告知她婆婆的情況。
聽胡小娘說,婆婆中午喝了一整碗的雞湯,楚琳琅就放心了。
這麽能吃,還不暈車,應該是無大礙。眼看著就要到寂州了,就不知到了那裏,六殿下會不會想著人安排他們的住處。
看桂娘將剩下的半砂鍋雞湯端給她,楚琳琅搖了搖頭:“你喝吧。”
胡氏自是謝過大娘子。她入門之初,也很忐忑,畢竟楚琳琅惡名在外,是有名的河東獅。
可沒想到,真正相處起來,這位大娘子卻是個利落的幹脆人,在她麵前的規矩,竟然比在老夫人趙氏麵前還要少些。
這一路來,胡氏寧願在楚琳琅的馬車上多呆一會,也免了聽趙氏絮絮叨叨,怨東怨西的。
琳琅並不想做個和順大度的娘子。雖然立誌要做個通家好掌櫃,可善妒這件事上,她一輩子都改不掉的,連帶著跟胡氏小娘也不可能交心成為姐妹。
她離開連州時,將剛剛買下的酒樓以人情作價便宜賣給了知府夫人的堂叔。
就是讓那姓張的一家幹瞪眼,也占不到便宜。
可這樣一來,又是虧了一大筆。楚琳琅在算計銀子這點上,倒是像極了她爹楚淮勝,如此內傷,需得緩緩,哪裏還有心情應對胡氏的奉承?
偏偏胡小娘就是短了眼色,隻覺得大娘子好說話,卻沒察覺大娘子壓根不想說話,隻一味講著她鄉裏七姑八姨的趣事,鬧得耳朵嗡嗡響。
趁著等船的功夫,楚琳琅借口吃飯漲肚,便帶著夏荷沿著驛站旁的河道略走了走,終於躲了清淨。
就在不遠處,有個渡口,來往船隻都是趁著河水解凍,春水上漲的時候往寂州這個地方運動貨物。若是換了旱季,水路也走不通,運輸大件的貨物就不方便了。
她們之所以停留在這,就是在等船。周家滿府的家當都是用船運來的。
算算日子,應該是今天到。楚琳琅要親眼點數數目,看著東西裝上車,再一起前往寂州。
此時春意漸暖,楚琳琅幹脆坐在一旁的茶攤上,要了一壺花草,配著自己帶的油果子吃。
剛喝了一口,就聽撲通一聲,似乎什麽東西落水,然後一艘要靠岸的船上傳來了女子怒吼:“司徒晟,你欺人太甚!”
楚琳琅聽到這名字,便覺得脖子一緊,結果那有些發幹的油果渣正好卡住,噎得她不上不下。
一旁的夏荷還沒有反應過來,一隻大掌已經伸過來拿起桌子上的茶,遞給了楚琳琅。
第21章 護送夫人
楚琳琅喝了一大口,總算緩過氣來。
她抬頭這麽一看,隻見遞茶的居然是久未見到的司徒先生。
他依然穿著那身洗得泛白的衫,帶著股說不出的灑脫氣韻,目光沉靜立在她的桌旁,衝著她抱了抱拳道:“楚夫人,別來無恙。”
楚琳琅咽了咽,連忙起來給司徒大人還禮。這一低頭,便看見了這位的下衣擺和鞋子竟然濕噠噠的。
看這光景,他應該從那艘還沒停穩的船上跳下來,淌著水上的岸。
這就有些厲害了!
楚琳琅好奇地越過他的肩膀往後一看,隻見一個穿著彩綢長裙,細眉大眼的明豔少女正氣唿唿地從船上追攆下來。
她腳程甚快,後麵的丫鬟婆子都有些跟不上。
這位小姐看見司徒晟丟下自己跳水下船,還跑到茶攤前跟個容貌明豔的女子還禮相談,立刻追過來,臉色不善道:“她是何人?”
楚琳琅也很好奇,能把司徒大人逼得跳船的是哪位巾幗英豪?
司徒晟並不介意別人撞見他落湯雞的窘狀,雖然下擺滴著水,卻依舊沉穩優雅地做著介紹。
原來這位看起來有些跋扈的少女,名叫謝悠然,乃是朝中五品將軍謝勝的小女,還是六皇子的小姨子。
六殿下的小姨子此番隨著母親一起來看望姐姐,正好在京城與來寂州公幹的司徒晟同行。
至於方才發生了什麽,逼得司徒晟跳船,這兩位從京城來的貴人似乎都沒有想要解釋的意思。
謝小姐聽到楚琳琅原來已經成婚嫁人,而且是六殿下調任官員的官眷時,麵色微微緩和了些,可依舊帶了些不屑,衝著楚琳琅流於表麵地客氣一笑。
楚琳琅偷眼看了看司徒晟的胳膊,看著他從容負手,似乎傷勢已經大好。
那次城外土路相遇,是他二人心照不宣的秘密。
所以這場合,她隻是客氣寒暄了一番後,便尋了借口,先迴到馬車駐紮的路旁。
周隨安剛剛在馬車上睡了一覺,聽聞司徒晟也來了寂州,連忙整理了衣衫去見司徒晟。
司徒晟倒是很得閑,他也換了身幹爽的衣服,先是跟周隨安寒暄了一會,先目送了謝夫人和謝悠然上馬車入城。
然後,他讓自己的幾個隨從幫襯著周家卸船。
不過看到那個跟在趙氏身後,梳著發髻的胡氏時,司徒晟似乎有意無意地瞟了楚琳琅一眼。
卸船的功夫,周隨安帶著楚琳琅與司徒晟坐在茶攤,共飲茶水。
男人相見,總是會往國事民生上聊。
聊了一會寂州本地的風土之後,周隨安很自然地便聊起了前些日子鬧得沸沸揚揚的連環命案。
“說來也是巧了,在連城受重傷的員外,他的兒子正好也在寂州為官。聽說這幾個月裏,先後有五位退隱的官員被殺,他們還都曾在連州負責輜重運轉,管理地方軍務。說起來也巧,我前些日子,還尋訪過曾跟他們共事的官吏,這兇手究竟與他們何愁何怨,竟然千裏行兇,挨個殺人呢!”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正在低頭飲茶的楚琳琅真是要強自按壓下一口冷氣,慢慢地用杯子遮住了自己震驚的臉。
她當初為了幫襯夫君,費心搜集了連州之前幾年的官吏名冊,還找了熟悉舊事的小吏,以供夫君參考。
這些日子竟然死了這麽多人,而那些死者,竟然跟她給夫君的名冊如此雷同!
要知道,她當初也將這一份名冊,原封不動地給了司徒晟……
想到這,她趁著飲茶的功夫,沿著杯沿,不動聲色地半抬起頭,瞥向坐在對麵的司徒晟。
不湊巧,司徒晟也在飲茶,在單手扣著的杯盞間露出了一雙犀利冷意的鳳眸,也正緊盯著她……
四目相撞,楚琳琅落得下風,不敢與他對視太久,立刻低頭去吃果盤子。
不一會,貨物卸完了,茶攤的茶水也涼了,於是眾人紛紛上馬車,浩蕩往寂州城趕去。
六殿下看起來別來無恙,還是那麽瘦弱而不怒自威。
眼看著周大人與司徒晟同來,少不得要擺一擺宴席,款待英才。
除了諸位大人,寂州的官眷也都來了,順便也算是給六王妃的胞妹接風洗塵了。
一時間大廳熱鬧非凡,眾人推杯換盞,熱鬧非凡。
能被派來寂州的,不是官場傾軋的敗將,就是些不善攀爬的老實頭。此地的官風與連州那種軍事要地截然不同,帶著寂州特有的淳樸。
諸位大人們彼此說話也不用暗藏玄機,需得加著萬分小心。
周隨安隻跟這些同僚打了個照麵,就覺得舒心順氣多了。
諸位官眷夫人們都不太擅打扮,看到謝悠然滿身的時興花樣子都紛紛咋舌,誇讚京城裏的小姐會穿搭。
而連州來的楚夫人也不錯,雖則不見名貴布料,可容貌如此昳麗,也叫人忍不住上下打量。
謝小姐儀態端莊地坐在姐姐謝王妃身旁,看著這些冒著土氣的官眷們,隻是客套勾勾嘴角,並無攀談結交的意願。
她的目光掃視,看著這滿滿一屋子的男人——在一群矮粗老胖的番薯裏,隻有司徒晟仿若輝月星辰,叫人忽視不得。
除此之外,便都是一群庸物了……哦,那個叫什麽周的大人也勉強能入得人眼,聽說他老家是水鄉江口,南方公子如玉,倒是另一種溫潤氣質。
想到今日那司徒晟為了避開自己,竟然跳下船去,謝悠然一直心中有氣,趁著空閑跟身邊的姐姐抱怨:“司徒晟實在可惡,姐姐要讓六殿下狠很罰他!”
六王妃謝東籬也聽聞了些妹妹與司徒大人的恩怨,對於妹妹的心思盡是了然,忍不住輕聲提醒:“你也老大不小,再不是小孩子。司徒大人雖然是六殿下的少師,但也是外男,不能不避嫌。你戲弄人本不應該,人家司徒大人躲你有什麽錯?”
謝悠然見姐姐不願幫襯,氣得又是臉兒微鼓。
此處人多,姐妹也無法傾心相談,不過六王妃覺得好好說說自己的妹妹了。
妹妹的那點心思,讓人一目了然,無非就是看上了容貌出眾的司徒晟。
可是人家司徒晟都沒等謝家開口,就早早在六殿下那封了口,隻說他母親年前剛剛過世,他要為母守孝三年,這期間,他不想考慮成家之事。
若這麽算,等他守孝完,謝悠然就是快二十歲的老姑娘,可耽誤不起。
更何況父親早有思量,想要將她許配給禦史台王禦史的三子。
如今朝中,太子儲君與泰王扶持的四皇子暗鬥得厲害,目光長遠些的官吏都不敢站隊,圖個左右逢源。
謝勝將軍更是個中翹楚。他當初肯將大女兒謝東籬許配給劉淩,圖的就是無功無過,女兒太太平平。
別人嫌棄的冷門皇子,卻是安穩太平一輩子的去處。
而王禦史身為清流,更是為人秉正,謝大人很看好王家,便有意結一下親家。
可惜這麽好的人家,謝悠然就是不願,直說王家的三兒子醜得如池中泥蟾蜍,她死都不會嫁!
那位三公子其實就是臉扁了些,身材肥壯了些,嘴大了些,臉上長了些紅疙瘩,除此之外哪有那麽不堪!
再說王公子要是好看,又哪輪得到謝家?
想到這,六王妃也是搖頭歎氣,不想再跟氣包子妹妹多言,反而拉著楚琳琅說起話來。
一場酒席下來,楚琳琅與六王妃相談甚歡,儼然結成了閨中密友。
謝悠然一邊酌酒,挑著細眉笑道:“楚夫人可真會哄人,我姐姐是慢熱性子,從沒見過她跟誰一見如故,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才是姐姐的嫡親妹妹!”
楚琳琅覺得這話酸得衝鼻子,她摸不準這位謝二小姐的脈,也不好接話,隻是笑著替兩位夾菜。
可是謝悠然的臉又臭了起來,夾槍帶棒,擠兌了楚琳琅好幾句。
好在楚琳琅天賦異稟,直覺耳旁邪風唿唿作響,至於謝二小姐說什麽,她全不放在心上。
宴席過後,謝王妃跟楚琳琅表達了歉意。
若不是楚琳琅在馬車裏一直擰著周隨安的胳膊,周大人又要從馬車裏撲下來,跟張顯扭打在一處。
從連州城門裏出來的時候,周隨安氣得已經哭出眼淚,他紅著眼,哽咽指著連州城門的方向狠狠發誓:“總有一日,我要叫爾等鼠輩刮目相看!”
而趙氏則坐在另一輛馬車裏生楚琳琅的氣。她從知府夫人那聽說了,這次調任本有斡旋餘地,可楚氏卻勸得兒子接受了調任。
那些連州的官眷都搖頭歎氣,說周大人有些想不開呢。而趙氏這才知道,兒子的調任居然有楚琳琅從中作梗。
這個毒婦!難道是記恨她背著給兒子納了妾,便拿隨安的前程泄憤?
所以這幾日來,她不知罵了楚琳琅多少迴。但楚琳琅向來是滾刀肉的高手,就算婆婆再怎麽酸臉罵人,她也是假裝風大聽不見,從不頂嘴。
如此以來,趙氏也罵乏了,隻是躺在馬車裏默默流淚,終日說不上幾句話。
胡氏小娘一直在趙氏的馬車裏服侍,偶爾也會挪到楚琳琅的馬車裏坐坐,順便告知她婆婆的情況。
聽胡小娘說,婆婆中午喝了一整碗的雞湯,楚琳琅就放心了。
這麽能吃,還不暈車,應該是無大礙。眼看著就要到寂州了,就不知到了那裏,六殿下會不會想著人安排他們的住處。
看桂娘將剩下的半砂鍋雞湯端給她,楚琳琅搖了搖頭:“你喝吧。”
胡氏自是謝過大娘子。她入門之初,也很忐忑,畢竟楚琳琅惡名在外,是有名的河東獅。
可沒想到,真正相處起來,這位大娘子卻是個利落的幹脆人,在她麵前的規矩,竟然比在老夫人趙氏麵前還要少些。
這一路來,胡氏寧願在楚琳琅的馬車上多呆一會,也免了聽趙氏絮絮叨叨,怨東怨西的。
琳琅並不想做個和順大度的娘子。雖然立誌要做個通家好掌櫃,可善妒這件事上,她一輩子都改不掉的,連帶著跟胡氏小娘也不可能交心成為姐妹。
她離開連州時,將剛剛買下的酒樓以人情作價便宜賣給了知府夫人的堂叔。
就是讓那姓張的一家幹瞪眼,也占不到便宜。
可這樣一來,又是虧了一大筆。楚琳琅在算計銀子這點上,倒是像極了她爹楚淮勝,如此內傷,需得緩緩,哪裏還有心情應對胡氏的奉承?
偏偏胡小娘就是短了眼色,隻覺得大娘子好說話,卻沒察覺大娘子壓根不想說話,隻一味講著她鄉裏七姑八姨的趣事,鬧得耳朵嗡嗡響。
趁著等船的功夫,楚琳琅借口吃飯漲肚,便帶著夏荷沿著驛站旁的河道略走了走,終於躲了清淨。
就在不遠處,有個渡口,來往船隻都是趁著河水解凍,春水上漲的時候往寂州這個地方運動貨物。若是換了旱季,水路也走不通,運輸大件的貨物就不方便了。
她們之所以停留在這,就是在等船。周家滿府的家當都是用船運來的。
算算日子,應該是今天到。楚琳琅要親眼點數數目,看著東西裝上車,再一起前往寂州。
此時春意漸暖,楚琳琅幹脆坐在一旁的茶攤上,要了一壺花草,配著自己帶的油果子吃。
剛喝了一口,就聽撲通一聲,似乎什麽東西落水,然後一艘要靠岸的船上傳來了女子怒吼:“司徒晟,你欺人太甚!”
楚琳琅聽到這名字,便覺得脖子一緊,結果那有些發幹的油果渣正好卡住,噎得她不上不下。
一旁的夏荷還沒有反應過來,一隻大掌已經伸過來拿起桌子上的茶,遞給了楚琳琅。
第21章 護送夫人
楚琳琅喝了一大口,總算緩過氣來。
她抬頭這麽一看,隻見遞茶的居然是久未見到的司徒先生。
他依然穿著那身洗得泛白的衫,帶著股說不出的灑脫氣韻,目光沉靜立在她的桌旁,衝著她抱了抱拳道:“楚夫人,別來無恙。”
楚琳琅咽了咽,連忙起來給司徒大人還禮。這一低頭,便看見了這位的下衣擺和鞋子竟然濕噠噠的。
看這光景,他應該從那艘還沒停穩的船上跳下來,淌著水上的岸。
這就有些厲害了!
楚琳琅好奇地越過他的肩膀往後一看,隻見一個穿著彩綢長裙,細眉大眼的明豔少女正氣唿唿地從船上追攆下來。
她腳程甚快,後麵的丫鬟婆子都有些跟不上。
這位小姐看見司徒晟丟下自己跳水下船,還跑到茶攤前跟個容貌明豔的女子還禮相談,立刻追過來,臉色不善道:“她是何人?”
楚琳琅也很好奇,能把司徒大人逼得跳船的是哪位巾幗英豪?
司徒晟並不介意別人撞見他落湯雞的窘狀,雖然下擺滴著水,卻依舊沉穩優雅地做著介紹。
原來這位看起來有些跋扈的少女,名叫謝悠然,乃是朝中五品將軍謝勝的小女,還是六皇子的小姨子。
六殿下的小姨子此番隨著母親一起來看望姐姐,正好在京城與來寂州公幹的司徒晟同行。
至於方才發生了什麽,逼得司徒晟跳船,這兩位從京城來的貴人似乎都沒有想要解釋的意思。
謝小姐聽到楚琳琅原來已經成婚嫁人,而且是六殿下調任官員的官眷時,麵色微微緩和了些,可依舊帶了些不屑,衝著楚琳琅流於表麵地客氣一笑。
楚琳琅偷眼看了看司徒晟的胳膊,看著他從容負手,似乎傷勢已經大好。
那次城外土路相遇,是他二人心照不宣的秘密。
所以這場合,她隻是客氣寒暄了一番後,便尋了借口,先迴到馬車駐紮的路旁。
周隨安剛剛在馬車上睡了一覺,聽聞司徒晟也來了寂州,連忙整理了衣衫去見司徒晟。
司徒晟倒是很得閑,他也換了身幹爽的衣服,先是跟周隨安寒暄了一會,先目送了謝夫人和謝悠然上馬車入城。
然後,他讓自己的幾個隨從幫襯著周家卸船。
不過看到那個跟在趙氏身後,梳著發髻的胡氏時,司徒晟似乎有意無意地瞟了楚琳琅一眼。
卸船的功夫,周隨安帶著楚琳琅與司徒晟坐在茶攤,共飲茶水。
男人相見,總是會往國事民生上聊。
聊了一會寂州本地的風土之後,周隨安很自然地便聊起了前些日子鬧得沸沸揚揚的連環命案。
“說來也是巧了,在連城受重傷的員外,他的兒子正好也在寂州為官。聽說這幾個月裏,先後有五位退隱的官員被殺,他們還都曾在連州負責輜重運轉,管理地方軍務。說起來也巧,我前些日子,還尋訪過曾跟他們共事的官吏,這兇手究竟與他們何愁何怨,竟然千裏行兇,挨個殺人呢!”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正在低頭飲茶的楚琳琅真是要強自按壓下一口冷氣,慢慢地用杯子遮住了自己震驚的臉。
她當初為了幫襯夫君,費心搜集了連州之前幾年的官吏名冊,還找了熟悉舊事的小吏,以供夫君參考。
這些日子竟然死了這麽多人,而那些死者,竟然跟她給夫君的名冊如此雷同!
要知道,她當初也將這一份名冊,原封不動地給了司徒晟……
想到這,她趁著飲茶的功夫,沿著杯沿,不動聲色地半抬起頭,瞥向坐在對麵的司徒晟。
不湊巧,司徒晟也在飲茶,在單手扣著的杯盞間露出了一雙犀利冷意的鳳眸,也正緊盯著她……
四目相撞,楚琳琅落得下風,不敢與他對視太久,立刻低頭去吃果盤子。
不一會,貨物卸完了,茶攤的茶水也涼了,於是眾人紛紛上馬車,浩蕩往寂州城趕去。
六殿下看起來別來無恙,還是那麽瘦弱而不怒自威。
眼看著周大人與司徒晟同來,少不得要擺一擺宴席,款待英才。
除了諸位大人,寂州的官眷也都來了,順便也算是給六王妃的胞妹接風洗塵了。
一時間大廳熱鬧非凡,眾人推杯換盞,熱鬧非凡。
能被派來寂州的,不是官場傾軋的敗將,就是些不善攀爬的老實頭。此地的官風與連州那種軍事要地截然不同,帶著寂州特有的淳樸。
諸位大人們彼此說話也不用暗藏玄機,需得加著萬分小心。
周隨安隻跟這些同僚打了個照麵,就覺得舒心順氣多了。
諸位官眷夫人們都不太擅打扮,看到謝悠然滿身的時興花樣子都紛紛咋舌,誇讚京城裏的小姐會穿搭。
而連州來的楚夫人也不錯,雖則不見名貴布料,可容貌如此昳麗,也叫人忍不住上下打量。
謝小姐儀態端莊地坐在姐姐謝王妃身旁,看著這些冒著土氣的官眷們,隻是客套勾勾嘴角,並無攀談結交的意願。
她的目光掃視,看著這滿滿一屋子的男人——在一群矮粗老胖的番薯裏,隻有司徒晟仿若輝月星辰,叫人忽視不得。
除此之外,便都是一群庸物了……哦,那個叫什麽周的大人也勉強能入得人眼,聽說他老家是水鄉江口,南方公子如玉,倒是另一種溫潤氣質。
想到今日那司徒晟為了避開自己,竟然跳下船去,謝悠然一直心中有氣,趁著空閑跟身邊的姐姐抱怨:“司徒晟實在可惡,姐姐要讓六殿下狠很罰他!”
六王妃謝東籬也聽聞了些妹妹與司徒大人的恩怨,對於妹妹的心思盡是了然,忍不住輕聲提醒:“你也老大不小,再不是小孩子。司徒大人雖然是六殿下的少師,但也是外男,不能不避嫌。你戲弄人本不應該,人家司徒大人躲你有什麽錯?”
謝悠然見姐姐不願幫襯,氣得又是臉兒微鼓。
此處人多,姐妹也無法傾心相談,不過六王妃覺得好好說說自己的妹妹了。
妹妹的那點心思,讓人一目了然,無非就是看上了容貌出眾的司徒晟。
可是人家司徒晟都沒等謝家開口,就早早在六殿下那封了口,隻說他母親年前剛剛過世,他要為母守孝三年,這期間,他不想考慮成家之事。
若這麽算,等他守孝完,謝悠然就是快二十歲的老姑娘,可耽誤不起。
更何況父親早有思量,想要將她許配給禦史台王禦史的三子。
如今朝中,太子儲君與泰王扶持的四皇子暗鬥得厲害,目光長遠些的官吏都不敢站隊,圖個左右逢源。
謝勝將軍更是個中翹楚。他當初肯將大女兒謝東籬許配給劉淩,圖的就是無功無過,女兒太太平平。
別人嫌棄的冷門皇子,卻是安穩太平一輩子的去處。
而王禦史身為清流,更是為人秉正,謝大人很看好王家,便有意結一下親家。
可惜這麽好的人家,謝悠然就是不願,直說王家的三兒子醜得如池中泥蟾蜍,她死都不會嫁!
那位三公子其實就是臉扁了些,身材肥壯了些,嘴大了些,臉上長了些紅疙瘩,除此之外哪有那麽不堪!
再說王公子要是好看,又哪輪得到謝家?
想到這,六王妃也是搖頭歎氣,不想再跟氣包子妹妹多言,反而拉著楚琳琅說起話來。
一場酒席下來,楚琳琅與六王妃相談甚歡,儼然結成了閨中密友。
謝悠然一邊酌酒,挑著細眉笑道:“楚夫人可真會哄人,我姐姐是慢熱性子,從沒見過她跟誰一見如故,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才是姐姐的嫡親妹妹!”
楚琳琅覺得這話酸得衝鼻子,她摸不準這位謝二小姐的脈,也不好接話,隻是笑著替兩位夾菜。
可是謝悠然的臉又臭了起來,夾槍帶棒,擠兌了楚琳琅好幾句。
好在楚琳琅天賦異稟,直覺耳旁邪風唿唿作響,至於謝二小姐說什麽,她全不放在心上。
宴席過後,謝王妃跟楚琳琅表達了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