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鳴合道人再次離開,王玄拉過宣錦,壓低了聲音皺眉道。


    “宣姑娘,看你也不是冒失之人,怎得如此便應下來了。這老道說是什麽可以掩藏我等氣息,可那百鬼之宴上群魔亂舞,哪是那麽好闖的。若是出來什麽差錯,隻怕你我都要交代在這了!”


    “王公子放心!”宣錦眼睛轉了一下,露出些許神秘微笑道。


    “這所謂天師嘛,的確是有些許問題。不過王公子,你若是信我的話,盡管往這百鬼之宴走上一遭。起碼在你我出城之前,那老道士拚了命,也會護下你我周全的!”


    王玄眼色中還是有些懷疑,隻是既然宣錦說的如此篤定,他倒也不好再多言,畢竟已是身處鬼城之內,再壞,也壞不到哪裏去了,還不如聽她所言。


    半個時辰後,王玄與宣錦二人走在一條小道之上,周遭的灰霧肉眼可見的開始散去,淡淡的月色自天空落下來。王玄故意稍稍落在後麵,脖頸上的銀色小劍已然握在掌心。心中法訣默默催動,手中微涼之下王玄能感覺到浮光劍內的月華之光漸漸充盈。


    此時鬼霧散去之下,一縷不自然的白氣在二人麵龐之上縈繞。這便是服下鳴合道人所給氤氣珠後,生人氣息被氤氣所覆蓋,再加上鳴合道人給二人施了一層鬼氣,現在看來倒與這鬼城內的鬼物無甚區別了。


    二人一時無話,隻是快步在這小道之上行走。按鳴合道人所言,那百鬼宴席月中即開,月落即散,如今鬼宴已經開席,須得抓緊時間了。


    好在行不多時,一陣有些飄忽的鬼樂聲就遠遠傳來,依稀還可見到前方白幔飄揚,眾多黑影遊移不定。


    “王公子,看來鬼宴之地就在前方了!”宣錦迴頭朝著王玄說道。


    王玄此時已將浮光劍重新係迴頸上,抬頭看了一下前方,麵色有些凝重的說道,


    “宣姑娘,這百鬼之宴,無異於龍潭虎穴,你我都要小心了!”


    “那是自然!”宣錦點了點頭。


    再往前走一截,已經能清楚的看到前方鬼霧散幹幹淨淨。一片空地之上,擺了起碼有數百張桌椅,數不清的黑白鬼影就在這些桌椅間來迴穿移。分列左右還各有一隊數十人的身披白色喪衣之人,舉著嗩呐敲著銅鑼,有些刺耳的鬼樂便悠悠傳出。而在桌椅圍住的中心處,隱約還可見一座大紅色的高台搭起,一大片慘白色的燈籠懸在高台之上,大紅大白交織之下,一股莫名的詭異感便撲麵而來。


    王玄二人走至鬼宴邊上,倒也沒人注意到他們。而且除了一些奇形怪狀的鬼物之外,也有一些除了蒼白些外,與常人也無異的鬼物在走動,二人行在期間倒也無大礙。


    入得鬼宴,二人擇了一個偏僻些的角落,步入宴席之中。王玄的餘光落在一旁的的黑色木桌之上,隻見那些擺著的碗碟中,赫然盛著各種各種心肝脾腎,血淋淋的還冒著熱氣。即便有熟的,卻是個被蒸得蒼白無比,皮肉泛著油光的完整人頭。人頭上一雙被蒸熟的翳白眼睛死不瞑目,白色的嘴唇也大張著,可見臨死前的痛苦一直被保持著。


    王玄掃了幾眼,隻覺腹中有些翻滾作嘔,尤其是看到一個肚大腰圓的丈許高頭生雙角的鬼霧,抓著一半撕裂的人肢,血唿啦的啃咬,王玄隻覺快要壓不住反胃之感。好在這時一旁的宣錦拉了拉他,指了指一個方向。


    王玄順著宣錦指的方向看去,隻見前方大紅高台之下,兩個數人合抱粗的大酒缸放置在地上,而在酒缸之上,各懸浮著一個漆黑色的骷髏頭。黑骷髏頭滿是獠牙的嘴巴大張,一道細細的透明清泉就自骷髏嘴裏流入下方的酒缸。此時酒缸之內透明液體已經盛了大半,即便王玄二人站得還有數十丈遠,也能聞見那飄過來的清澈酒香。


    “月陰鬼酒!”


    二人互望一眼,都明白前麵的那幾口大缸便是此行目的所在了。隻是,在兩口大缸的邊上,還站著一隻弓著身子,巨爪幾乎垂到地上,足有小半層樓高,渾身上下都倒生著漆黑獠刺的狗狀鬼物。


    “鬼犬!”


    王玄心中一凜。


    鬼犬這種東西,以前隨先生去豐縣外的荒墳野塚時,經常能遇見。此鬼物雖名字帶了個犬字,其實依舊是死人所化。化作鬼犬之人,須得死前便是生性殘暴,喜好殺戮的毫無良知之人,死後受陰氣所染,變得更加嗜好殺伐,三日不見血腥就極為焦躁狂暴。


    隻是鬼犬雖見得多,可這等如樓房般高大的鬼犬,王玄可是聞所未聞。先不說它道行如何,光是看這鬼犬四周,起碼十丈範圍沒有鬼物近身。即便有神智未全的鬼物四處遊蕩,一近這鬼犬周圍,便好似被氣勢所攝,忙不迭的逃出好遠去。


    有這鬼犬在前,這月陰鬼酒,如何弄得到手,王玄心中有些憂急。


    這時,好大一聲唿嘯響起。隨之籠罩天際的雲層也全部散去,滿城的鬼霧也好似不存在一般半點不剩,若從高處望去,整座連舞城此時好似恢複了未被鬼霧侵襲時的模樣。高樓殿宇,街道馬龍,邊上散集的小村,隻是都顯得有些荒涼,不見人煙。


    而雲層散盡,鬼霧退去之後,圓盤似的皎月懸於天穹,淡銀色的月光毫無遮攔的散落在這座城池,大地鋪上了一層銀霜。


    鬼宴之上,原本有些喧鬧的鬼物們都安靜了下來,吹吹打打的喪樂隊伍也放下了手中器物,四周或站或爬或飛或飄的各類鬼物都停下了手中動作,看向了前方那座懸著大白燈籠,空空蕩蕩的紅色高台。


    高台已立,隻待好戲登場!


    “今夜如此好的月景,能與諸位在此同賞,當幸事也!”


    一聲清朗高昂的男子聲音自高台上傳來,隨後一陣青霧流動至台上,一名身著青衫,容貌俊朗的青年男子隨著青霧出現在高台之上。


    王玄抬目望去,隻見此人約莫二十多歲年級,頭戴雲冠,簡單地束著一根白色長巾。一身白衣,白衣外還罩著一籠青絲雲衫,高鼻星目,劍眉紅唇,容貌俊朗。如此人物立於這高台之上,哪裏像是身處幽暗鬼城之地,倒更是頗具幾分出塵仙姿。


    眼見高台上這名青衣男子背負雙手,麵帶淺笑的看著台下眾鬼。


    “諸位,這宴席,可還好?”


    台下眾鬼此時齊聲高喊道,


    “多謝公子款待,席宴極好!”


    “哈哈!”青衣男子一聲爽朗高笑,又說道,


    “這宴席酒肉雖好,卻不夠盡興。想來諸位聽這鬼樂也聽夠了。今日,倒是給諸位帶來了一場好戲,盡可看個痛快!”


    “好!”“好””台下眾鬼一齊叫好。


    “辟奴,帶上來!”


    青衣公子迴頭朝著高台之後一聲吩咐,隨後幾聲拖拽重物的聲音傳來。王玄好奇之下稍微往前湊了點。


    隻見高台之上,兩隻身形矮小的青麵鬼一人拽著一隻黑鐵長鏈,鐵鏈後麵則是尺許長的鐵鉤,深深的鎖後麵死狗一般的男子琵琶骨上。兩隻青麵鬼有些費力的拖拽之下,那男子垂著頭,身子後麵流淌出兩條長長的血印,即使在這紅色高台之上也清晰可見。


    這還未完,這兩隻青麵鬼將男子拖到台前之後,便安靜的立於青衣男子身後。接著又是鐵鏈拖動聲音,兩隻青麵鬼又將一人拖至台前,同樣的血跡淋漓。緊接著又是一人,如此足足拖了七八人到台上,才不見鐵鏈響聲。


    “這幾位,便是這連舞城中原先有名的幾位修道人士了!”青衣男子臉上掛著好似春風拂麵般的笑容。十多隻小鬼老老實實的站在他身後,隻是猩紅色的眼睛都不懷好意的盯著前方攤著的數人。


    “前些日子,我父王大人聖臨此城,這幾人倒也識趣,未待鬼霧入體便跪服在父王麵前。看他們如此老實,父王也沒有為難他們,施了奴心咒後並未化去他們神智。”


    說著,青衣男子將一柄斷成兩節的木劍丟在地上。說來也怪,王玄在台下明明看到,這兩截分明是木劍,落在台上卻發出金鐵交擊之聲。


    “好一柄除魔寶劍,也不知原先被供奉在這城裏多少年了!”青衣男子感歎一聲,


    “若不是不知為何,這除魔寶劍內多年積攢的除魔正氣突然少了幾分。否則真讓這幾人偷偷趁著父王元神不在,刺入父王寶骨內,說不得真折損在這幾人手裏了!”


    青衣男子看向地上幾人,素白的右手虛空微抬,為首的一名男子頭被無形力量托起。


    “幾位不但如此能隱忍,還能不顧奴咒蝕心之痛,也要滅殺我父王。如此想要保下這城的決心,青某倒是有些佩服!”


    那被虛空托起的男子滿是血汙的臉上原是眼睛的位置卻隻有兩個黑漆漆的空洞,留著兩行血淚,看上去頗為駭人。


    “區區鬼物,妄...妄想染指人間,呸,不自量力!”那血汙滿麵的男子有些費力的吐出話來,說話間還有滴滴血跡落在身下的紅台之上。“待得天師歸來,定殺...殺盡爾等!”


    “哈哈!天師?天師道?!”青衣男子仰天長笑一聲,


    “我認得你,朱道人罷!雖稱一句道人,可怎不見你有道門法碟在身啊?莫不是道玄山看不上你這等小道?”


    那被稱為朱道人的男子“啐”了一口,不再說話。


    “還想指望天師道?哈哈,倒也不怕告訴你,莫說你這小小一個連舞城,便是整個六境三海之間,所有天下正門都已是自顧不暇了!”


    這時,青衣男子也不再理朱道人。手一擺,朱道人便重重摔在地麵,又是一聲悶哼。


    “今日本是父王所賜寶酒。同諸位共品之日。隻是,酒諸位喝的雖多,這混雜了修道之人陽血的陽合鬼酒,還都沒有飲過罷!”


    青衣男子轉身看向台下眾鬼,笑意盈盈說道。“這混了靈氣寶血的陽合鬼酒,可是大補增進修為之物啊。父王他老人家這月陰氣已經煉足,便將這幾人賜了下來,讓本公子與諸位同賞!”


    “多謝鬼王!!!多謝公子!!!”


    台下眾鬼一同歡唿不止。


    王玄在下自然也看個明明白白,想來台上那幾位便是連舞城原本供奉的修道人,卻不想落得一個如此下場。


    此時台上的眾多青麵小鬼已是有些歡唿的抬上來一個巨大的刀架,琳琅滿目的掛了大大小小幾十把各類刀具,眼看就要將台上眾人剝皮抽骨,開膛破肚。王玄不忍再看,轉過頭去,卻見宣錦若有所思的站在自己身後,不知在想些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且乘風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灰燼鳳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灰燼鳳凰並收藏且乘風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