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女單名一個朦字,從她被二皇子培養到如今,也算是京城當中叱詫風雲的人物。就算是身處權貴的身邊,有人能夠做到左右逢源。
在之前她隻見過兩個人,在遇見他時沒有半點興趣。一個是商學,而另一個就是此刻坐在她身邊一手托腮,看著桌子上的佳肴正在思考該如何下口的諸葛塵。
然而這兩者也有大不同,商學更多的是對於朦的戒備,他可不希望真的介入大商的皇子爭儲當中。冷眼旁觀,看著這座京城愈發混亂,才是上策。但諸葛塵卻是直接無視掉了朦,單純的不想為自己招惹麻煩罷了。
其實類似於打情罵俏這樣的事,諸葛塵做了也無所謂。隻不過要是讓張勻雅知道了這一切,朦的性命,也就到這裏就是終點了。不管怎麽說,她終究都是一個舞女。張勻雅這個嫉妒心極強的女子允許諸葛塵與任何女子待在一起,唯獨那些本身就是上不了台麵的,絕對不行。
女子二字,當真奇怪。
諸葛塵在心底歎出一口氣,轉而在一盤牛肉上下起了工夫。隻不過與之前在醉仙居裏吃的不太一樣,大概是因為二皇子特意叫來了宮裏的廚子,為故友重逢做了這麽一頓飯。
諸葛塵這邊始終沒什麽動靜,反觀王大雪的周圍則熱鬧非凡。二皇子與王大雪天南地北的聊著,不時爆發出爽朗的笑聲。至於其他隨同而來的二皇子的身邊人,都與諸葛塵一樣,低頭吃飯,隻有寥寥幾位能夠插上嘴。
諸葛塵的另一邊坐著一位年輕人,對方冷笑一聲,開口說道:“世風日下,堂堂皇子,不去思考如何讓大衍的百姓如何過得更好,反而處心積慮的結交世家子弟,為自己日後的前進鋪平道路。”
諸葛塵覺得有趣,便停下了抬起的嘴杯,扭頭與那年輕人說道:“那既然你看不慣,為何還會出現在此地?不會也是心中想著,卻手中不做的那一類人吧?”
年輕人喝多了酒,已經是醉眼朦朧,連抬起頭時的動作都有些許凝滯。等他看清楚諸葛塵的樣子時,便開口說道:“胡言亂語,我來此地是為了吃飯喝酒,與他狗屁二皇子有什麽關係?大丈夫能屈能伸,我今時所吃的苦,隻為了日後能夠大展宏圖。出身寒門,入仕卻不得途,靠的就隻能是一個熬字訣。”
他瞧了一眼諸葛塵搭在椅子上的雪白狐裘,便知道眼前這位俊朗的不像話的青年肯定是京城哪個世家的富貴公子哥,眼神當中的鄙夷自然也就多了:“不是我吹,若是我能有你一樣的身世,一定比你做的更好。何止一千倍?應該說是一萬倍才更貼切。”
諸葛塵看著穿著有些落魄的年輕人,本來並未有多注意,止於閑聊而已。然而這一句話,倒是讓他有了繼續說下去的興致。
“這麽有自信?”諸葛塵開口說道:“但本公子可不在乎什麽廟堂登高,江湖之遠,才真正有吸引力。”
“我一直認為修行人身處於這座天下,便是最大的悖論。憑什麽有些人一輩子都是凡夫俗子,而那些修行人隻因為從娘胎裏帶來的天資便能夠鑄造起修行路,一騎絕塵而去?”年輕人緩緩說道:“倘若此世之上沒有修行人,會不會更好?當然會了。大勢不會因為修行人而改變,曆史的進程隻會循序漸進。如果普天之下全部都是對於修行契而不舍的人,那這四國,也就形同虛設了。”
諸葛塵恰到好處的問了一句:“為什麽?”
年輕人繼續說道,闡述這自己的道理:“修行人總喜歡從內心深處告訴自己,所謂規則,就是一定得去打破的東西。然而這個天下能夠建立起來,發展到如今四國鼎立的局麵。百姓能夠安居樂業,不必向神靈祈禱也能夠風調雨順,所離不開的,也是規則二字。不知道有多少修行人喜歡讓自己周圍的環境變為無序,反正他們高高在上,就算再混亂,他們也能夠自保無虞。倘若世道真的在哪一天混亂到了這等地步,你覺得誰後受益?當然是那些如今過街人人喊打的惡人,至於那些有權有勢的,也不會過的比從前差多少。如此想來,隻有我們這些沒有背景的寒門百姓,生活的才會更加艱難。這便是所謂的修行人,難道非要我說因為他們的存在,我就會過的更好?當然不會,而且正好相反。”
諸葛塵歎出一口氣,沉聲說道:“原來如此。”
如今能夠想到此處的自然是不多了,三教當中,佛門講究普度眾生去往自己的蓮花世界。道家清淨無為,追求自己與自己有關的便已經甚是疲憊。至於儒家,倒是喜歡談論這些話題,約束的也大多是修行人。可既然有這樣的身份,能不為自己牟利?
連那聖人都對霸王圍追堵截,而且隻是因為人妖殊途的理由,還有心情去管腳下凡人的身死?
“當然了,我也就是說說而已。”年輕人輕聲說道:“我叫李明真,謝謝你能聽我說這麽多,如果你不是世家子弟的話,沒準咱們真該做朋友。”
他本來迷離的雙眼愈發澄澈,若是日後真有廟堂登高的時候還不改初心的話,或許他真的會成為百姓心中的“救世主”。又或許他不被世人理解,在世的時候背上了奸臣二字,等死後百年才得以洗脫。
諸葛塵笑著說道:“怎麽對於權貴這麽抵觸?看不慣歸看不慣,但要說連朋友也做不得,未免太苛刻了吧。”
李明真堅定的搖了搖頭,其中苦楚他不願去說,甚至不想提及。
在李明真還年少的時候,家境雖然清貧,但樂得自在。他還有一個百般疼愛的妹妹,出落的雖然不算漂亮,卻也亭亭玉立。在他的家鄉,家家如此,就隻有鎮子上的鎮主一家,家底極厚。
而不湊巧的,鎮主的兒子,看上了李明真的妹妹。就像這座天下許多故事一樣,李明真的妹妹很快便被虜獲芳心,不顧家人的阻止與鎮主的兒子走在了一起,又被狠狠的拋棄。
最後的最後,李明真的妹妹死了,因為受不了旁人異樣的眼光,和自己心中滋生的抑鬱。
從那之後,李明真的父母也因為喪女愈發沉悶,在染上一場重病後撒手人寰。而李明真在這之後也背井離鄉,來到了這座整個大衍最富麗堂皇的京城,做著不算喜歡的事情。
這一係列悲慘的事情隻發生在短短的四年時間,李明真一家家破人亡,而據說鎮主之子活的仍舊快活。不僅如此,還娶了另一位妻子,他們門當戶對,獲得了不少人的祝福。
最讓李明真難以釋懷的,就是鎮主之子當眾提及了因為遭到他的拋棄而慘死的自己的妹妹,而且麵色滿是得意。他並沒有像那一刻一樣,想要將一個人碎屍萬段。可當他隨手拿起一把斧頭闖出門外的時候,他突然停下了。因為要是這麽去的話,恐怕他還沒走進鎮主兒子的宅子大門,便被那些惡奴給打的半死。
等到難得冷靜下來的李明真思考過後,他才明白一個無情的事實。身為百姓的李明真就算再憤怒,既改變不了事實,也報不了仇。把自己的性命搭進去,恐怕到了黃泉那邊,也無顏麵對自己的父母與妹妹。隻有當他掌握足夠的權力後,才能讓自己的一家人不至於死不瞑目。可這條路,何其難也?
但為了自己最疼愛的妹妹,他不畏懼。但現實還是給了他迎頭重擊,明明他幹得更好,可更高出的位置卻被一個世家子弟輕而易舉的奪走。明明他更有才華,可寫出的文章卻被人篡改,寫上了別人的名字。
心灰意冷之下,他仍舊沒有同流合汙,可最初的那個幼稚想法還是變了。這一世,就這麽混混僵僵的度過吧,當個糊塗人,做做白日夢。那個他希望的天下當中人人平等,而現實則等級分明。
諸葛塵喝了一口酒,隨手將酒杯放在桌子上。見眼前酒壺沒了餘酒,便站起身來,從別人手中奪來一壺。那人起初沒認出諸葛塵來,剛想唿喊是何人有這麽大的膽子。便見一抹白色,自覺的閉上了嘴巴。
諸葛塵輕輕一笑,道了聲謝,重新坐迴自己的座位上,開口說道:“誰跟你說我是世家子弟的,我叫諸葛塵,你應該聽說過了。”
他拍著胸膛,笑著說道:“是正兒八經的江湖人。”
李明真當然知道諸葛塵的名字,可他怎麽看麵前的青年怎麽不像,到最後千言萬語匯做一句讓諸葛塵不知道該如何迴答的話:“我不信,除非你能證明自己。”
諸葛塵無奈扶額,輕聲說道:“我就是我,這該怎樣證明?也不需要去證明。你就當咱們兩人萍水相逢,酒桌之上是酒友,言談無忌。至少在今時今地,你想說什麽都好,誰都不能阻止你。”
“果然是修行人的做派,連二皇子都不看在眼裏。”李明真玩笑說道。
諸葛塵挺直腰板,隨後又如平常一樣慵懶的靠在椅子上,壓低聲音說道:“二皇子算個屁。”
李明真聽後哈哈大笑,不僅吸引了二皇子的目光,讓他閉起了才去張開的嘴,還招惹來了站在旁邊的侍衛。在座的人心裏都清楚,這一頓飯的主角就是王大雪與諸葛塵,當然作為主人的二皇子也算在其中。其餘的陪客雖然非富即貴,要麽就是京城中極為出名的人,可與這三位相比還是不夠地位。做好自己的本分,該笑就笑,該沉默下來連吃飯喝酒都不能出聲。
然而李明真本就是來混飯吃的,卻如此顯眼,便是大錯特錯了。
侍衛伸出手按在李明真的肩膀上,一用力便將瘦弱的年輕人從椅子上提起,旋即低下頭去恭敬的與二皇子說道:“皇子殿下,這人該怎麽處置?”
二皇子眯起眼睛,仔細迴想一番還是不認識此人,便與身旁的人說道:“這是誰帶來的人?怎麽事前沒有告誡,不知道自己在酒桌上該做些什麽嗎?”
片刻後,有一人站起身來開口說道:“皇子殿下請別動怒,此人是我府中的一位賓客。今日想著帶他出來見見世麵,沒想到這麽不守規矩。我這就讓他滾出去,日後都別想再進我府中的大門!”
說罷那人走上前來,與身邊二皇子的侍衛討要了一把短刃,就要刺入李明真的大腿上,嘴裏還惡狠狠的說道:“我當初是多麽眼拙,才會花錢像你一樣的廢物!既然你吃下去的我那些飯已經吐不出來了,就用這一條腿來抵債吧!”
此時的二皇子隻是冷眼旁觀,與身邊的王大雪說道:“大雪擾你興致了。”
“淳元你這是哪裏話?都是自家兄弟,不必這麽客套。”王大雪輕聲說道,也不將李明真的那條腿放在眼中。
說到底他也是涼薄之人,與自己無關的人死了就死了。心生同情,自然不可能。而且也是那人不對在先,他的主子想做什麽,自己也無權幹涉。就算可以,他也沒有想要去做的念頭。
在短刃在落下的一瞬間,那人的手臂便被諸葛塵給抓住。諸葛塵抬起頭來,注視著對方的眼睛,開口說道:“誰給你的權利,想要別人的一條腿就要了?”
“你是誰?”那人冷聲問道。
結果迴應他的隻是一巴掌,諸葛塵眯起眼睛,開口說道:“按照你的邏輯,我是不是也能取走你的性命?”他奪過那把短刃拋向空中,又以另一隻手接住。整個過程寒光掃在每一個人的臉上,而恐懼也浮現在他們的心頭。
在場的很多人都不認識諸葛塵,自然不知道在如此重要的宴席上會混進這麽一位肆無忌憚的青年。但他那笑容,卻讓他們不敢阻止。至於侍衛,由於見過諸葛塵的緣故,更不敢去阻攔。
那個最開始揚言要廢掉李明真一條腿的人本來就無關大局,就算他真的死在了這裏,而為自己的主子二皇子迎得了諸葛塵這麽一個助力,是任誰都知道該如何抉擇的事情。
“你是誰,膽敢有這麽大的口氣?”那人還始終不相信諸葛塵的手中短刃能夠落下:“這可是二皇子親自設下的宴席,你要是這麽做的話,是想要跟二皇子作對嗎?”
諸葛塵突然笑了:“雖說打狗也得看主人,可你這麽條連瘋狗都算不上的野狗,我就算真殺了,也不會有什麽事情吧?”
他扭過頭去,看著二皇子,似乎是在征求意見。但還是將手中短刃落下,力度掌握的剛好,撕破了對方身上穿著的衣服,還留下了一道雖然猙獰,卻並不致命的傷口。
然而在這過程當中,二皇子始終沒有說話。
他隻是看著那個狂妄的身影而默然不語,他甚至生出了一種懷疑,對方真能夠歸順到自己身邊嗎?會不會弄巧成拙,就像他的太子兄長一樣?
如果當真如此,他損失的隻會更多。因為如果諸葛塵真的對他產生厭惡的話,沒準連王大雪也會不在乎從前的情麵。說到底都是小時候的交情,做不得數,他能夠在見到自己的時候那般熱情,二皇子也頗為意外。
沒有幾個人能夠當一輩子的朋友。
“我叫諸葛塵,你來說說,我敢與不敢?”諸葛塵的聲音在這醉仙居中迴蕩。
在場眾人這才明白過來,究竟誰才是這宴席上的主角。他們當然不知道白衣會是朝廷供奉,可能夠力壓商學這一點,難道還不夠?
而李明真那因為往事糾纏而被壓抑的內心,也在此刻忍不住大喊一聲幹得漂亮。原來修行人不止隻喜歡站在高處冷眼看人間,更喜歡行走於世,連帶著唿吸也滿是煙火氣。
李明真並沒有因為諸葛塵相救與他而心生感激,感到因為天下修行人中出了一位能夠認真去聽無名小卒所說的話而感到激動。更何況站在他眼前的這位修行人,未來必定會登上那群山之巔。
諸葛塵輕蔑一笑,與那人說道:“我不殺你,知道為什麽嗎?本公子怕髒了手啊!”
旋即他又看向二皇子,與他開口說道:“一時沒忍住,抱歉了皇子殿下。”
雖然毫無誠意,但二皇子還是點頭道了一聲沒事。
“王大雪,你給老子出來。”諸葛塵咬牙切齒的聲音傳入正在喝酒的王大雪的耳中,他也不知道究竟是什麽事,但還是放下酒杯,乖乖的與諸葛塵走出醉仙居。
“王大雪你真的可以,從前我知道你的性子比較冷淡,但真沒想到跟那些自視甚高的權貴一樣,喜歡去冷眼旁觀一個本不該死人的身死。”諸葛塵輕聲說道:“家主曾經與我說過,他行走江湖的時候,最看不得的就是那些地主豪紳欺淩百姓。怎麽到了你這,一切都這麽自然?”
王大雪剛想說話,卻被諸葛塵打斷:“我不想現在就聽你說些什麽,捫心自問,你做的對嗎?”
在之前她隻見過兩個人,在遇見他時沒有半點興趣。一個是商學,而另一個就是此刻坐在她身邊一手托腮,看著桌子上的佳肴正在思考該如何下口的諸葛塵。
然而這兩者也有大不同,商學更多的是對於朦的戒備,他可不希望真的介入大商的皇子爭儲當中。冷眼旁觀,看著這座京城愈發混亂,才是上策。但諸葛塵卻是直接無視掉了朦,單純的不想為自己招惹麻煩罷了。
其實類似於打情罵俏這樣的事,諸葛塵做了也無所謂。隻不過要是讓張勻雅知道了這一切,朦的性命,也就到這裏就是終點了。不管怎麽說,她終究都是一個舞女。張勻雅這個嫉妒心極強的女子允許諸葛塵與任何女子待在一起,唯獨那些本身就是上不了台麵的,絕對不行。
女子二字,當真奇怪。
諸葛塵在心底歎出一口氣,轉而在一盤牛肉上下起了工夫。隻不過與之前在醉仙居裏吃的不太一樣,大概是因為二皇子特意叫來了宮裏的廚子,為故友重逢做了這麽一頓飯。
諸葛塵這邊始終沒什麽動靜,反觀王大雪的周圍則熱鬧非凡。二皇子與王大雪天南地北的聊著,不時爆發出爽朗的笑聲。至於其他隨同而來的二皇子的身邊人,都與諸葛塵一樣,低頭吃飯,隻有寥寥幾位能夠插上嘴。
諸葛塵的另一邊坐著一位年輕人,對方冷笑一聲,開口說道:“世風日下,堂堂皇子,不去思考如何讓大衍的百姓如何過得更好,反而處心積慮的結交世家子弟,為自己日後的前進鋪平道路。”
諸葛塵覺得有趣,便停下了抬起的嘴杯,扭頭與那年輕人說道:“那既然你看不慣,為何還會出現在此地?不會也是心中想著,卻手中不做的那一類人吧?”
年輕人喝多了酒,已經是醉眼朦朧,連抬起頭時的動作都有些許凝滯。等他看清楚諸葛塵的樣子時,便開口說道:“胡言亂語,我來此地是為了吃飯喝酒,與他狗屁二皇子有什麽關係?大丈夫能屈能伸,我今時所吃的苦,隻為了日後能夠大展宏圖。出身寒門,入仕卻不得途,靠的就隻能是一個熬字訣。”
他瞧了一眼諸葛塵搭在椅子上的雪白狐裘,便知道眼前這位俊朗的不像話的青年肯定是京城哪個世家的富貴公子哥,眼神當中的鄙夷自然也就多了:“不是我吹,若是我能有你一樣的身世,一定比你做的更好。何止一千倍?應該說是一萬倍才更貼切。”
諸葛塵看著穿著有些落魄的年輕人,本來並未有多注意,止於閑聊而已。然而這一句話,倒是讓他有了繼續說下去的興致。
“這麽有自信?”諸葛塵開口說道:“但本公子可不在乎什麽廟堂登高,江湖之遠,才真正有吸引力。”
“我一直認為修行人身處於這座天下,便是最大的悖論。憑什麽有些人一輩子都是凡夫俗子,而那些修行人隻因為從娘胎裏帶來的天資便能夠鑄造起修行路,一騎絕塵而去?”年輕人緩緩說道:“倘若此世之上沒有修行人,會不會更好?當然會了。大勢不會因為修行人而改變,曆史的進程隻會循序漸進。如果普天之下全部都是對於修行契而不舍的人,那這四國,也就形同虛設了。”
諸葛塵恰到好處的問了一句:“為什麽?”
年輕人繼續說道,闡述這自己的道理:“修行人總喜歡從內心深處告訴自己,所謂規則,就是一定得去打破的東西。然而這個天下能夠建立起來,發展到如今四國鼎立的局麵。百姓能夠安居樂業,不必向神靈祈禱也能夠風調雨順,所離不開的,也是規則二字。不知道有多少修行人喜歡讓自己周圍的環境變為無序,反正他們高高在上,就算再混亂,他們也能夠自保無虞。倘若世道真的在哪一天混亂到了這等地步,你覺得誰後受益?當然是那些如今過街人人喊打的惡人,至於那些有權有勢的,也不會過的比從前差多少。如此想來,隻有我們這些沒有背景的寒門百姓,生活的才會更加艱難。這便是所謂的修行人,難道非要我說因為他們的存在,我就會過的更好?當然不會,而且正好相反。”
諸葛塵歎出一口氣,沉聲說道:“原來如此。”
如今能夠想到此處的自然是不多了,三教當中,佛門講究普度眾生去往自己的蓮花世界。道家清淨無為,追求自己與自己有關的便已經甚是疲憊。至於儒家,倒是喜歡談論這些話題,約束的也大多是修行人。可既然有這樣的身份,能不為自己牟利?
連那聖人都對霸王圍追堵截,而且隻是因為人妖殊途的理由,還有心情去管腳下凡人的身死?
“當然了,我也就是說說而已。”年輕人輕聲說道:“我叫李明真,謝謝你能聽我說這麽多,如果你不是世家子弟的話,沒準咱們真該做朋友。”
他本來迷離的雙眼愈發澄澈,若是日後真有廟堂登高的時候還不改初心的話,或許他真的會成為百姓心中的“救世主”。又或許他不被世人理解,在世的時候背上了奸臣二字,等死後百年才得以洗脫。
諸葛塵笑著說道:“怎麽對於權貴這麽抵觸?看不慣歸看不慣,但要說連朋友也做不得,未免太苛刻了吧。”
李明真堅定的搖了搖頭,其中苦楚他不願去說,甚至不想提及。
在李明真還年少的時候,家境雖然清貧,但樂得自在。他還有一個百般疼愛的妹妹,出落的雖然不算漂亮,卻也亭亭玉立。在他的家鄉,家家如此,就隻有鎮子上的鎮主一家,家底極厚。
而不湊巧的,鎮主的兒子,看上了李明真的妹妹。就像這座天下許多故事一樣,李明真的妹妹很快便被虜獲芳心,不顧家人的阻止與鎮主的兒子走在了一起,又被狠狠的拋棄。
最後的最後,李明真的妹妹死了,因為受不了旁人異樣的眼光,和自己心中滋生的抑鬱。
從那之後,李明真的父母也因為喪女愈發沉悶,在染上一場重病後撒手人寰。而李明真在這之後也背井離鄉,來到了這座整個大衍最富麗堂皇的京城,做著不算喜歡的事情。
這一係列悲慘的事情隻發生在短短的四年時間,李明真一家家破人亡,而據說鎮主之子活的仍舊快活。不僅如此,還娶了另一位妻子,他們門當戶對,獲得了不少人的祝福。
最讓李明真難以釋懷的,就是鎮主之子當眾提及了因為遭到他的拋棄而慘死的自己的妹妹,而且麵色滿是得意。他並沒有像那一刻一樣,想要將一個人碎屍萬段。可當他隨手拿起一把斧頭闖出門外的時候,他突然停下了。因為要是這麽去的話,恐怕他還沒走進鎮主兒子的宅子大門,便被那些惡奴給打的半死。
等到難得冷靜下來的李明真思考過後,他才明白一個無情的事實。身為百姓的李明真就算再憤怒,既改變不了事實,也報不了仇。把自己的性命搭進去,恐怕到了黃泉那邊,也無顏麵對自己的父母與妹妹。隻有當他掌握足夠的權力後,才能讓自己的一家人不至於死不瞑目。可這條路,何其難也?
但為了自己最疼愛的妹妹,他不畏懼。但現實還是給了他迎頭重擊,明明他幹得更好,可更高出的位置卻被一個世家子弟輕而易舉的奪走。明明他更有才華,可寫出的文章卻被人篡改,寫上了別人的名字。
心灰意冷之下,他仍舊沒有同流合汙,可最初的那個幼稚想法還是變了。這一世,就這麽混混僵僵的度過吧,當個糊塗人,做做白日夢。那個他希望的天下當中人人平等,而現實則等級分明。
諸葛塵喝了一口酒,隨手將酒杯放在桌子上。見眼前酒壺沒了餘酒,便站起身來,從別人手中奪來一壺。那人起初沒認出諸葛塵來,剛想唿喊是何人有這麽大的膽子。便見一抹白色,自覺的閉上了嘴巴。
諸葛塵輕輕一笑,道了聲謝,重新坐迴自己的座位上,開口說道:“誰跟你說我是世家子弟的,我叫諸葛塵,你應該聽說過了。”
他拍著胸膛,笑著說道:“是正兒八經的江湖人。”
李明真當然知道諸葛塵的名字,可他怎麽看麵前的青年怎麽不像,到最後千言萬語匯做一句讓諸葛塵不知道該如何迴答的話:“我不信,除非你能證明自己。”
諸葛塵無奈扶額,輕聲說道:“我就是我,這該怎樣證明?也不需要去證明。你就當咱們兩人萍水相逢,酒桌之上是酒友,言談無忌。至少在今時今地,你想說什麽都好,誰都不能阻止你。”
“果然是修行人的做派,連二皇子都不看在眼裏。”李明真玩笑說道。
諸葛塵挺直腰板,隨後又如平常一樣慵懶的靠在椅子上,壓低聲音說道:“二皇子算個屁。”
李明真聽後哈哈大笑,不僅吸引了二皇子的目光,讓他閉起了才去張開的嘴,還招惹來了站在旁邊的侍衛。在座的人心裏都清楚,這一頓飯的主角就是王大雪與諸葛塵,當然作為主人的二皇子也算在其中。其餘的陪客雖然非富即貴,要麽就是京城中極為出名的人,可與這三位相比還是不夠地位。做好自己的本分,該笑就笑,該沉默下來連吃飯喝酒都不能出聲。
然而李明真本就是來混飯吃的,卻如此顯眼,便是大錯特錯了。
侍衛伸出手按在李明真的肩膀上,一用力便將瘦弱的年輕人從椅子上提起,旋即低下頭去恭敬的與二皇子說道:“皇子殿下,這人該怎麽處置?”
二皇子眯起眼睛,仔細迴想一番還是不認識此人,便與身旁的人說道:“這是誰帶來的人?怎麽事前沒有告誡,不知道自己在酒桌上該做些什麽嗎?”
片刻後,有一人站起身來開口說道:“皇子殿下請別動怒,此人是我府中的一位賓客。今日想著帶他出來見見世麵,沒想到這麽不守規矩。我這就讓他滾出去,日後都別想再進我府中的大門!”
說罷那人走上前來,與身邊二皇子的侍衛討要了一把短刃,就要刺入李明真的大腿上,嘴裏還惡狠狠的說道:“我當初是多麽眼拙,才會花錢像你一樣的廢物!既然你吃下去的我那些飯已經吐不出來了,就用這一條腿來抵債吧!”
此時的二皇子隻是冷眼旁觀,與身邊的王大雪說道:“大雪擾你興致了。”
“淳元你這是哪裏話?都是自家兄弟,不必這麽客套。”王大雪輕聲說道,也不將李明真的那條腿放在眼中。
說到底他也是涼薄之人,與自己無關的人死了就死了。心生同情,自然不可能。而且也是那人不對在先,他的主子想做什麽,自己也無權幹涉。就算可以,他也沒有想要去做的念頭。
在短刃在落下的一瞬間,那人的手臂便被諸葛塵給抓住。諸葛塵抬起頭來,注視著對方的眼睛,開口說道:“誰給你的權利,想要別人的一條腿就要了?”
“你是誰?”那人冷聲問道。
結果迴應他的隻是一巴掌,諸葛塵眯起眼睛,開口說道:“按照你的邏輯,我是不是也能取走你的性命?”他奪過那把短刃拋向空中,又以另一隻手接住。整個過程寒光掃在每一個人的臉上,而恐懼也浮現在他們的心頭。
在場的很多人都不認識諸葛塵,自然不知道在如此重要的宴席上會混進這麽一位肆無忌憚的青年。但他那笑容,卻讓他們不敢阻止。至於侍衛,由於見過諸葛塵的緣故,更不敢去阻攔。
那個最開始揚言要廢掉李明真一條腿的人本來就無關大局,就算他真的死在了這裏,而為自己的主子二皇子迎得了諸葛塵這麽一個助力,是任誰都知道該如何抉擇的事情。
“你是誰,膽敢有這麽大的口氣?”那人還始終不相信諸葛塵的手中短刃能夠落下:“這可是二皇子親自設下的宴席,你要是這麽做的話,是想要跟二皇子作對嗎?”
諸葛塵突然笑了:“雖說打狗也得看主人,可你這麽條連瘋狗都算不上的野狗,我就算真殺了,也不會有什麽事情吧?”
他扭過頭去,看著二皇子,似乎是在征求意見。但還是將手中短刃落下,力度掌握的剛好,撕破了對方身上穿著的衣服,還留下了一道雖然猙獰,卻並不致命的傷口。
然而在這過程當中,二皇子始終沒有說話。
他隻是看著那個狂妄的身影而默然不語,他甚至生出了一種懷疑,對方真能夠歸順到自己身邊嗎?會不會弄巧成拙,就像他的太子兄長一樣?
如果當真如此,他損失的隻會更多。因為如果諸葛塵真的對他產生厭惡的話,沒準連王大雪也會不在乎從前的情麵。說到底都是小時候的交情,做不得數,他能夠在見到自己的時候那般熱情,二皇子也頗為意外。
沒有幾個人能夠當一輩子的朋友。
“我叫諸葛塵,你來說說,我敢與不敢?”諸葛塵的聲音在這醉仙居中迴蕩。
在場眾人這才明白過來,究竟誰才是這宴席上的主角。他們當然不知道白衣會是朝廷供奉,可能夠力壓商學這一點,難道還不夠?
而李明真那因為往事糾纏而被壓抑的內心,也在此刻忍不住大喊一聲幹得漂亮。原來修行人不止隻喜歡站在高處冷眼看人間,更喜歡行走於世,連帶著唿吸也滿是煙火氣。
李明真並沒有因為諸葛塵相救與他而心生感激,感到因為天下修行人中出了一位能夠認真去聽無名小卒所說的話而感到激動。更何況站在他眼前的這位修行人,未來必定會登上那群山之巔。
諸葛塵輕蔑一笑,與那人說道:“我不殺你,知道為什麽嗎?本公子怕髒了手啊!”
旋即他又看向二皇子,與他開口說道:“一時沒忍住,抱歉了皇子殿下。”
雖然毫無誠意,但二皇子還是點頭道了一聲沒事。
“王大雪,你給老子出來。”諸葛塵咬牙切齒的聲音傳入正在喝酒的王大雪的耳中,他也不知道究竟是什麽事,但還是放下酒杯,乖乖的與諸葛塵走出醉仙居。
“王大雪你真的可以,從前我知道你的性子比較冷淡,但真沒想到跟那些自視甚高的權貴一樣,喜歡去冷眼旁觀一個本不該死人的身死。”諸葛塵輕聲說道:“家主曾經與我說過,他行走江湖的時候,最看不得的就是那些地主豪紳欺淩百姓。怎麽到了你這,一切都這麽自然?”
王大雪剛想說話,卻被諸葛塵打斷:“我不想現在就聽你說些什麽,捫心自問,你做的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