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火蔓延開來的最深處,有一張麵孔浮現而出。
作為珍惜難得的一種天地靈物,心魔道火本就是應運而生。曾有一位儒家聖人為了弄清道火的由來,差一點就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可最後結果仍舊慘烈,境界下跌,終生不得重新入聖。
好在他最終得知了道火所成,才不枉跌境至大臻道。
心魔道火起於心魔,而且僅僅是來自道教修行人。他們的駁雜心思於修行路上結成,又心思於心魔之上,才結下渺小火種。而億萬個火種揉煉在一起,才誕生出這能夠煉化聖人的道火。
因為是道教修行人念頭的緣由,道火天生有靈,甚至可以踏上修行路。隻是攀登之路不為世人所容,才變為了如今一火難尋的地步。可換句話說,道火越少,那僅存的便越有機會號令萬火。
而諸葛塵所擁有的這一團道火,則是整個中土之中的唯一一朵。為了它,諸葛塵跋山涉水,才在最終采摘到手。而且不惜以神王體打造囚籠,被迫讓其在其中休養生息。等到它脫困之時,必能夠借助諸葛塵死後留下的氣機一步登天。
可謂一榮俱榮,一損絕不俱損。
這樣的小算盤,諸葛塵豈會不知?但是當時得悟起火觀長安的諸葛塵急切需要在自己構建的長安城當中注入一枚火種,而且火種還是充當了最為關鍵的作用。此招高低與否,可全在火種選用上。
除去那些連聖人都會忌憚的火種之外,就隻有兩枚火種可得。一為這心魔道火,其二,便是焚天。後者不可求,就隻好選擇第一種。哪怕有可能反噬自身,也沒有半點選擇。
正如此時,諸葛塵獨自一人,站在由火種化型變為的人影麵前。兩人容貌相同,甚至連氣質也如出一轍。想必它真的殺了諸葛塵,也能夠冒充白衣身份,瀟灑度日。
諸葛塵站定,冷聲說道:“本來每一位一朵火種能夠把我逼到如此絕境,沒想到還是我低估了。看來我要還能將你抓迴囚籠當中,一定抹去你的靈智。九段千百年後你還能重迴如今的樣子,也不能再有如今的局麵。要是我沒猜錯的話,你早就能夠脫出囚籠了吧?一直隱忍,就是為了找一個合適的機會?今日天狗食月,至少在這須彌城中,唯有你道火能夠長明不滅,所以才感到悲哀?”
另外一個諸葛塵牽起嘴角,做了白衣絕不會做的事情。它從自己的嘴中吐出一把劍鋒,劍身平淡無奇,可其上卻有著浩蕩星辰,閃爍著耀眼光芒。
“膠柱劍獨屬於你,我爭不過。可這把劍道人所留三辰似乎與你有二心,我不過用了一點手段,便拿在了自己手中。”它哈哈大笑,難掩自己的激動。今日之後,它注定變為和從前一般無二的無主之火,為了成聖絕不是癡心妄想。而諸葛塵再無敵,也隻是它的養料。
其實早在它被捕獲囚禁於諸葛塵所打造的囚籠當中時,它便已經生出了這樣的念頭。隻是那時麵對神王諸葛塵,這一切都是遙遙無期。萬沒想到,對方自斬神王體後又跌境,這要還不是上天賜予它的好運,那還是什麽?
如今它利於火場當中,以諸葛塵如今的境界當然斬殺不絕。單憑一個耗字,就該它日後風光無限。可那樣的勝利太容易拿到,它實在不屑。哪裏比得上殺掉諸葛塵,再將其煉為自己的火奴?
隻是當它看向泰然自若的諸葛塵時,還是有些心驚膽戰。當初他收服自己場麵就好似發生在昨天,曆曆在目。要麽臣服,要麽被抹殺靈智。當初的白衣是何等霸氣,哪比得上現在,連它都為之可憐。
“諸葛塵,你還真是不好命。若你還是那個神王,我會起反心。或許會,但也不敢表現出來。還有啊,你心腸太軟,一切有可能成為自己威脅的事物,第一想法都是放任不管。太過自信,可不是好事。你的前車之鑒,我一定會記在心中,絕不會忘。若再給你一次選擇的機會,你還會放任我嗎?”道火輕聲問道,而周圍火焰卻鋪天蓋地的向著此地湧來。
諸葛塵卻鬆了一口氣,這下好了,至少不會威脅到下方須彌城的百姓。等一會放開手腳,道火自顧不暇,更不能拚死毀掉城池,以求在諸葛塵的心中結下心魔種子。
他將目光放在道火一直握在手中的那把三辰劍上,歎出一口氣,卻並未說什麽。以劍氣在火海當中生生劈斬開一條道路,而他踏在其上,緩緩走向道火。
兩人之間的交戰,其實隻在一線之間。隻不過互相忌憚,才一直沒有動手。現在諸葛塵對百姓的後顧之憂沒有了,出劍自然順暢半分。若是不能在這裏將道火的靈智抹除,後患無窮不說,日後自己的起火觀長安的威力也會大打折扣。這一殺招的更會直接影響到諸葛塵的殺力,除非他能重尋一枚不弱於心魔道火的火種。可這天下之大,哪有如此火種?
兩座山峰浮現,諸葛塵站在峰頂之上,壓著泰山昆侖向下而去。這也是無奈之舉,在這火場當中,處處都是道火占據地利優勢。所以得先從破局入手,小天地用處不大。道火對於諸葛塵知根知底,自然不可能中招,被強行拖入小天地當中。
由此以來,諸葛塵隻能以昆侖劍所化雙峰為媒,隔絕大火,獨立巔峰。
他向下看去,火焰如江潮一般,通過而來。火浪逐漸抬高,隱隱可見有一條蛟龍隱藏在其中。
諸葛塵恍然大悟,原來自己的心頭惡蛟竟然脫胎於此。心魔道火略施手段,引出諸葛塵的心魔。為了避免被察覺,它才放人惡蛟長成當時的模樣。也怪諸葛塵沒有多想,不然按理來說,以他的性子,本就不該有心魔環繞。
至少在自己憑借神王體踏足過的境界,不會出現如此情況。
青色蛟龍在這一刻在諸葛塵的腳下盤旋而起,與火龍搏殺在一起。它們嘶吼,隻餘下迴音傳蕩。在這期間,諸葛塵一直也沒出手,靜觀其變,再加上要分出心神去尋找道火真身。
就在這時,有譏諷聲音傳來:“別費心思了,在這大火當中,處處都是我,也處處都不是我。想要殺我,就隻能將火焰全部熄滅。你諸葛塵捫心自問,做得到嗎?”
諸葛塵輕輕一笑道:“總得試試才行。”
人影重新凝聚,諸葛塵算準時間,劍氣洞穿了“自己”的眉心。然而隨著一道誇張笑意,火海非但沒有退散,反而更加濃鬱。看來真是如道火所說,為了這一機會,它已經謀劃許久。
可諸葛塵也真不覺得自己一定會葬身於此,火海看似天衣無縫,可絕不會是真的無解。倘若當真如此,道火又何必謀劃許久,在此時出手。
說不通。
可諸葛塵也想不通,為何道火身處火海,經能夠做到不死。
他不斷的以膠柱劍在此地劈斬,劍氣縱橫間,他隱約可見火海之外終於重新顯現的月光。在這之間,他的身上早就已經傷痕累累。有的是被三辰劍鋒所傷,還有的是被道火所灼。因為聚精會神,所以他才沒有感覺到疼痛。
再次從火海當中辦法脫身而出,方才他真切的感覺到了足夠讓自己身死道消的殺機。若非退去了那一步,那衝天而起的火柱就能要了他的性命。
歎息之間,諸葛塵深深的看了一眼手中的膠柱劍。其間一直隱藏著股不知從何而來的神秘氣機,他隻用過一次,差點迷失自我。正巧,那一次與如今相同,都是生死關頭。
諸葛塵深唿吸一口氣,看著迎麵走來的道火,突然一笑,開口說道:“不管了,先殺了你,再說其他。”
隨著他話音剛落,一股血腥氣便彌漫開來。
半空當中,一口血棺,橫亙在諸葛塵的背後。現如今他笑起來的樣子,好似邪魔之首。
與上一次截然不同,沒有神聖,盡事黑暗。雜念橫生,比之火海與劍氣還要更勝一籌。屍骨從那口最大血棺之後源源不斷的爬出,每一個都猙獰無比。它們匍匐前進,每次抬頭,都會散發出難耐惡臭。
現在的諸葛塵,恐怕已經不能完全算是他自己了。舉手投足,沒了劍修的瀟灑風度,取而代之的是一股狠辣。就算無數仙人在前,也會滅盡一切,縱然自己身死。
他一聲令下,火海竟然暗淡了幾分。
言出法隨,可不是境界如何能夠達到的,得觸及到一定層麵才行。而這樣的人,在古史當中也未必能夠找到。
諸葛塵不知從何處抓來一件黑色大氅披在身上,嘿嘿冷笑道:“無盡歲月,我終於重嚐這裏的氣息,不錯,還是那個味道。似乎此世沒有那等境界的人,如此甚好。這份軀體,你這個叫諸葛塵的就先幫我留著,事成之後,天下雖大,我也分你一半!”
作為珍惜難得的一種天地靈物,心魔道火本就是應運而生。曾有一位儒家聖人為了弄清道火的由來,差一點就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可最後結果仍舊慘烈,境界下跌,終生不得重新入聖。
好在他最終得知了道火所成,才不枉跌境至大臻道。
心魔道火起於心魔,而且僅僅是來自道教修行人。他們的駁雜心思於修行路上結成,又心思於心魔之上,才結下渺小火種。而億萬個火種揉煉在一起,才誕生出這能夠煉化聖人的道火。
因為是道教修行人念頭的緣由,道火天生有靈,甚至可以踏上修行路。隻是攀登之路不為世人所容,才變為了如今一火難尋的地步。可換句話說,道火越少,那僅存的便越有機會號令萬火。
而諸葛塵所擁有的這一團道火,則是整個中土之中的唯一一朵。為了它,諸葛塵跋山涉水,才在最終采摘到手。而且不惜以神王體打造囚籠,被迫讓其在其中休養生息。等到它脫困之時,必能夠借助諸葛塵死後留下的氣機一步登天。
可謂一榮俱榮,一損絕不俱損。
這樣的小算盤,諸葛塵豈會不知?但是當時得悟起火觀長安的諸葛塵急切需要在自己構建的長安城當中注入一枚火種,而且火種還是充當了最為關鍵的作用。此招高低與否,可全在火種選用上。
除去那些連聖人都會忌憚的火種之外,就隻有兩枚火種可得。一為這心魔道火,其二,便是焚天。後者不可求,就隻好選擇第一種。哪怕有可能反噬自身,也沒有半點選擇。
正如此時,諸葛塵獨自一人,站在由火種化型變為的人影麵前。兩人容貌相同,甚至連氣質也如出一轍。想必它真的殺了諸葛塵,也能夠冒充白衣身份,瀟灑度日。
諸葛塵站定,冷聲說道:“本來每一位一朵火種能夠把我逼到如此絕境,沒想到還是我低估了。看來我要還能將你抓迴囚籠當中,一定抹去你的靈智。九段千百年後你還能重迴如今的樣子,也不能再有如今的局麵。要是我沒猜錯的話,你早就能夠脫出囚籠了吧?一直隱忍,就是為了找一個合適的機會?今日天狗食月,至少在這須彌城中,唯有你道火能夠長明不滅,所以才感到悲哀?”
另外一個諸葛塵牽起嘴角,做了白衣絕不會做的事情。它從自己的嘴中吐出一把劍鋒,劍身平淡無奇,可其上卻有著浩蕩星辰,閃爍著耀眼光芒。
“膠柱劍獨屬於你,我爭不過。可這把劍道人所留三辰似乎與你有二心,我不過用了一點手段,便拿在了自己手中。”它哈哈大笑,難掩自己的激動。今日之後,它注定變為和從前一般無二的無主之火,為了成聖絕不是癡心妄想。而諸葛塵再無敵,也隻是它的養料。
其實早在它被捕獲囚禁於諸葛塵所打造的囚籠當中時,它便已經生出了這樣的念頭。隻是那時麵對神王諸葛塵,這一切都是遙遙無期。萬沒想到,對方自斬神王體後又跌境,這要還不是上天賜予它的好運,那還是什麽?
如今它利於火場當中,以諸葛塵如今的境界當然斬殺不絕。單憑一個耗字,就該它日後風光無限。可那樣的勝利太容易拿到,它實在不屑。哪裏比得上殺掉諸葛塵,再將其煉為自己的火奴?
隻是當它看向泰然自若的諸葛塵時,還是有些心驚膽戰。當初他收服自己場麵就好似發生在昨天,曆曆在目。要麽臣服,要麽被抹殺靈智。當初的白衣是何等霸氣,哪比得上現在,連它都為之可憐。
“諸葛塵,你還真是不好命。若你還是那個神王,我會起反心。或許會,但也不敢表現出來。還有啊,你心腸太軟,一切有可能成為自己威脅的事物,第一想法都是放任不管。太過自信,可不是好事。你的前車之鑒,我一定會記在心中,絕不會忘。若再給你一次選擇的機會,你還會放任我嗎?”道火輕聲問道,而周圍火焰卻鋪天蓋地的向著此地湧來。
諸葛塵卻鬆了一口氣,這下好了,至少不會威脅到下方須彌城的百姓。等一會放開手腳,道火自顧不暇,更不能拚死毀掉城池,以求在諸葛塵的心中結下心魔種子。
他將目光放在道火一直握在手中的那把三辰劍上,歎出一口氣,卻並未說什麽。以劍氣在火海當中生生劈斬開一條道路,而他踏在其上,緩緩走向道火。
兩人之間的交戰,其實隻在一線之間。隻不過互相忌憚,才一直沒有動手。現在諸葛塵對百姓的後顧之憂沒有了,出劍自然順暢半分。若是不能在這裏將道火的靈智抹除,後患無窮不說,日後自己的起火觀長安的威力也會大打折扣。這一殺招的更會直接影響到諸葛塵的殺力,除非他能重尋一枚不弱於心魔道火的火種。可這天下之大,哪有如此火種?
兩座山峰浮現,諸葛塵站在峰頂之上,壓著泰山昆侖向下而去。這也是無奈之舉,在這火場當中,處處都是道火占據地利優勢。所以得先從破局入手,小天地用處不大。道火對於諸葛塵知根知底,自然不可能中招,被強行拖入小天地當中。
由此以來,諸葛塵隻能以昆侖劍所化雙峰為媒,隔絕大火,獨立巔峰。
他向下看去,火焰如江潮一般,通過而來。火浪逐漸抬高,隱隱可見有一條蛟龍隱藏在其中。
諸葛塵恍然大悟,原來自己的心頭惡蛟竟然脫胎於此。心魔道火略施手段,引出諸葛塵的心魔。為了避免被察覺,它才放人惡蛟長成當時的模樣。也怪諸葛塵沒有多想,不然按理來說,以他的性子,本就不該有心魔環繞。
至少在自己憑借神王體踏足過的境界,不會出現如此情況。
青色蛟龍在這一刻在諸葛塵的腳下盤旋而起,與火龍搏殺在一起。它們嘶吼,隻餘下迴音傳蕩。在這期間,諸葛塵一直也沒出手,靜觀其變,再加上要分出心神去尋找道火真身。
就在這時,有譏諷聲音傳來:“別費心思了,在這大火當中,處處都是我,也處處都不是我。想要殺我,就隻能將火焰全部熄滅。你諸葛塵捫心自問,做得到嗎?”
諸葛塵輕輕一笑道:“總得試試才行。”
人影重新凝聚,諸葛塵算準時間,劍氣洞穿了“自己”的眉心。然而隨著一道誇張笑意,火海非但沒有退散,反而更加濃鬱。看來真是如道火所說,為了這一機會,它已經謀劃許久。
可諸葛塵也真不覺得自己一定會葬身於此,火海看似天衣無縫,可絕不會是真的無解。倘若當真如此,道火又何必謀劃許久,在此時出手。
說不通。
可諸葛塵也想不通,為何道火身處火海,經能夠做到不死。
他不斷的以膠柱劍在此地劈斬,劍氣縱橫間,他隱約可見火海之外終於重新顯現的月光。在這之間,他的身上早就已經傷痕累累。有的是被三辰劍鋒所傷,還有的是被道火所灼。因為聚精會神,所以他才沒有感覺到疼痛。
再次從火海當中辦法脫身而出,方才他真切的感覺到了足夠讓自己身死道消的殺機。若非退去了那一步,那衝天而起的火柱就能要了他的性命。
歎息之間,諸葛塵深深的看了一眼手中的膠柱劍。其間一直隱藏著股不知從何而來的神秘氣機,他隻用過一次,差點迷失自我。正巧,那一次與如今相同,都是生死關頭。
諸葛塵深唿吸一口氣,看著迎麵走來的道火,突然一笑,開口說道:“不管了,先殺了你,再說其他。”
隨著他話音剛落,一股血腥氣便彌漫開來。
半空當中,一口血棺,橫亙在諸葛塵的背後。現如今他笑起來的樣子,好似邪魔之首。
與上一次截然不同,沒有神聖,盡事黑暗。雜念橫生,比之火海與劍氣還要更勝一籌。屍骨從那口最大血棺之後源源不斷的爬出,每一個都猙獰無比。它們匍匐前進,每次抬頭,都會散發出難耐惡臭。
現在的諸葛塵,恐怕已經不能完全算是他自己了。舉手投足,沒了劍修的瀟灑風度,取而代之的是一股狠辣。就算無數仙人在前,也會滅盡一切,縱然自己身死。
他一聲令下,火海竟然暗淡了幾分。
言出法隨,可不是境界如何能夠達到的,得觸及到一定層麵才行。而這樣的人,在古史當中也未必能夠找到。
諸葛塵不知從何處抓來一件黑色大氅披在身上,嘿嘿冷笑道:“無盡歲月,我終於重嚐這裏的氣息,不錯,還是那個味道。似乎此世沒有那等境界的人,如此甚好。這份軀體,你這個叫諸葛塵的就先幫我留著,事成之後,天下雖大,我也分你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