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有些吃驚於白衣少年的魄力,本來還想勸一勸,可仔細想想恐怕自己的隻言片語也做不到讓對方放棄,便繼續說道。
自那之後,兩人便如同神仙眷侶一般遊山玩水。一路風景名勝見的不少,兩人的關係也愈發緊密,按照霸王自己的說法就叫如膠似漆。
在這期間,霸王的修為也一路高歌。心魔破碎後便沒了阻礙,哪怕是竹籃打水的險象環生都被他踩在腳下。步入臻道,似乎隻是水到渠成。
差不多十載江湖行,兩人結識了不少江湖俠客。其中真正對胃口的江湖人也簇擁在他的身邊,而他霸王的稱號便是在這時候傳來的。
從始至終,太乙神朝的追殺從未斷絕。隻是天高皇帝遠,神朝的勢力蔓延不到這裏,隻要聖人不動,兩人便沒有真正的危險。
步入臻道後霸王的修行速度便放緩了下來,隻不過同常人相比仍舊算得上一日千裏。可對於他這麽個被追殺的人來說仍舊不夠,畢竟他身後不僅站著最愛的女子,還有一眾兄弟。隻要他這棟大廈坍塌,等著其他人的隻有一個死字。
所以他開始不要命的修行,重擔壓在他的肩上甚至讓他喘不過氣。
欲戴皇冠,則必承其重。
甚至連女子都無數次的默默流淚,痛心於自己的男人活的這般不痛快。立身臻道,明明已經算得上在天上天登堂入室,可人就不得解脫。
畢竟臻道威懾不住太乙神朝,倘若沒有實力,隻要兩人那不為世人所容的情愛傳出去,仍舊是百口莫辯。
唯有霸王成就聖人,才能夠保住兩人的性命,真正逍遙世外,過上不羨鴛鴦不羨仙的日子。
可天底下哪有不透風的牆?
終於兩人這段禁斷之戀被儒家所察覺,一夜之間,牽一發而動全身,儒家甚至出動了一位聖人向他們這夥人的隱居之地而來。而太乙神朝也終於狠下心,一不做二不休,同樣派出一位聖人。
雙聖聯袂而至,對於此刻才突破臻道不過半聖的霸王來說便是天災人禍齊齊降臨!
要戰是必輸無疑,他們這夥百人隻好慌亂應戰。隻求為霸王多爭取些時間來成就聖人。可半聖與真正的聖人間差了足足兩個境界,莫說這等修為差之毫厘便是繆以千裏,單單想要成就聖人該是何等癡人說夢?
他的修行路本就是戰字當先,想要成就聖人唯有以殺入道一條路可以走。可殺聖本就因為殺力太過可怖不為天道所容,想要短時間突破無疑是全無可能。再加上一夥人明知都不過自然不可能招惹是非,讓得霸王無戰可打,修為攀爬的極為緩慢,甚至可以說是停滯不前。
生死關頭便可看出人情冷暖,在這日夜奔波中,有的悄然離去,有的也道過別。霸王不怪他們,把命搭在他的身上屬實不值。他也曾無數次勸過那些死活不願離去的兄弟,可他們非但不聽,反而喝著酒跟他開著玩笑。
人生本就是生老病死,難能得意,如今早些死了又有什麽可以畏懼的?
那時候的他覺得,所謂看不夠的江湖俠義,大概便是如此了吧!
轉念一想,能跟心愛之人與投緣兄弟死在一起,這輩子過的不虧。隻不過臨死之前他一定要在儒家與太乙神朝的身上留下傷疤,總不能容著他們來去自如,言笑晏晏才對。
抱著這樣的想法,他們同前來追殺的兩方勢力開始了前後足有百次的生死交鋒。起初他們自然無往不利,可隨著對方修為的逐漸提高,便沒有那麽容易得手了。直到兩位聖人加入戰局,他們就隻有抱頭鼠竄的份。
這中間雙方死了不少人,對於儒家與太乙神朝來說是九牛一毛,可霸王這邊每死一個兄弟,眾人便要心如刀絞數日。
可麵對聖人,他們無力迴天,可能僅僅一個照麵的功夫對方就能要了他們的命。
霸王思前想後,不願再折損哪怕一位兄弟,便改變了想法,帶著還活著的五十幾人坐上渡船橫渡烏江。過了烏江便是四大家族的勢力範圍,在這裏太乙神朝的聲音極其微弱。而且這裏魚龍混雜,勢力縱橫交錯,單憑一個儒家沒辦法抓住他們。
可就是在烏江之上,他們被團團圍住。而他們麵前的大船上,一立一臥的便是那兩位聖人。
儒家本就擅長布局謀劃,應該早就算出了他們會橫渡烏江,想要逃出生天。便早早埋伏在此地,想要來個一網打盡。
雙方沒什麽說的,滿腔怒火的霸王一馬當先,殺向堵在前麵的刺客。
雙方死亡的人數越積越多,連烏江清澈的江水都被染紅。這裏就仿佛一座修羅煉獄,吞噬著無數修行人的性命。
就在這時,可能霸王意識到了自己的生還無望便高聲喊道:“放了他們,而我......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聽見這句話的女子已經泣不成聲,而那些仍舊在浴血奮戰的兄弟也收起刀劍,目露哀色。
可那位負手而立的儒家聖人不過麵無表情的說道:“我不管你的生死,但那頭金鯉必須得死!”
“不可能!”霸王大吼道:“你想殺她,我便要先殺了你!”
說罷,他騰空而起,手中大刀閃著寒光自上而下狠狠劈來。怎奈何兩人差距太過懸殊,儒家聖人不過輕輕叩指便將霸王擊倒在地,幾次想要試著爬起都做不到。
儒家聖人足尖輕點烏江,如同飛鴻踏雪般飛掠而出,就要奪走女子的性命。
一眾兄弟見狀哪怕明知來者不可阻擋,可仍舊將自家大嫂擋在身後。
儒家聖人不斷叩指,便不斷有屍體飛出。可霸王看著他們死去時的臉上盡是滿足,這才最讓他心痛。眼睜睜的看著自己兄弟慷慨赴死,自己卻無能為力。甚至被那個太乙神朝的聖人踩在腳底,受盡屈辱!
終於,儒家聖人殺光了所有人來到了女子麵前。指間向前輕輕點去,斷絕了她的生機。
霸王聽見了女子最後的那句話,肝腸寸斷。
“若有來生,我不再為妖,做你妻子可好?”
她笑靨如桃花,一如昔年初見時。
霸王痛哭流涕,像極了一個孩子。憤怒化作氣機再次湧入他的身體,他強撐著一位聖人的威壓站了起來。
這等場麵不是奇跡,可勝似奇跡。因為他竟然連跳兩境,從半聖直接來到了聖人境界!
他是以殺入道,哪怕初入聖人殺力便比之烏江上的其餘兩位高出不止一籌。可這無數人求之不得的修為他寧可不要,隻要可以換迴她的性命。
霸王痛心不已,甚至到了肝腸寸斷的地步。他雙目血紅,似乎迷失在怒火中。此刻的他便如同隻知殺戮的惡魔,咆哮著衝向在他身邊的那名來自太乙神朝的聖人。
那聖人自知不可力敵,隻好高聲唿喊道:“儒家的聖人,幫忙掠陣,共同斬殺此人!”
誰知儒家聖人搖了搖頭:“我此行隻為斬殺這尊妖物,如今使命完成我便不會插手其他的事情。”說罷,便事了拂衣走,飄然離去。
神朝聖人聽了這話臉色便如生吞黃蓮,難看極了。他萬沒想到對方會在這關鍵的當口過河拆橋,哪怕出手助他脫離也好,怎就棄他一人於不顧?
霸王望著儒家聖人離去的時候背影,默默發誓此生一定要殺了他,便同神朝聖人戰在一起。
兩人足足打了兩天兩夜,霸王才終於手刃了神朝聖人。而在當時掀起大波瀾的烏江戰役也落下帷幕,千百年來,聖人一直高坐雲端無人膽敢觸怒。而今死了一位聖人,烏江之上異象橫起,霸王的威名也在整座天上天傳開,甚至一度躋身那最強十人的行列。
世人本覺太乙神朝肯定不會放過霸王,自家聖人肯定會傾巢而出。不過讓他們想不到的是,太乙神朝竟然同儒家撕破臉皮。
隨後的天上天便動蕩不安,而當初那位在烏江上殺了女子的那位儒家聖人也慘死於霸王手下。本該是名聲大振,正是開宗立派的時候,霸王卻消失不見。反而孤身來到這座天下為情所困,畫地為牢。
......
故事講完了,可諸葛塵仍舊沉浸在其中,久久不語。
哪怕隻是聽了霸王的隻言片語,諸葛塵也覺得自己經曆了這一切。更何況霸王在最後甚至用上了大道之音,讓這一切對於諸葛塵來說變的異常真實。仿佛自己就是當初那個痛不欲生的霸王,一戰過後愛情友情雙失。隻剩下複仇的火苗燃在心間,可哪怕大仇得報,也如同一具行屍走肉。
這場問心之局便是霸王一手促成,現在看來平靜無奇,可其實風波暗湧。在恰到好處,諸葛塵的情緒漲滿了自己的心湖之時,霸王拋出了最後一問:“大仇得報,該當如何?”
諸葛塵好似沒有聽見,反而起身拔劍四顧茫然。於這漆黑一片的小天地間,他緩慢舞劍,一招一式恍若天上仙人般不沾凡塵。
霸王坐在那裏靜靜的望著他,不出一言。
這一問的迴答,他等多久都心甘情願,隻要對方能夠說出口。連聖人都過去的關隘旁人豈能輕鬆闖過?更何況此問問心,真要因此被擾亂了心性,恐怕一生都難以重迴正軌。
眼看著白衣少年舞劍的速度越來越快,愈發癲狂,霸王終於按捺不住,想要開口強行讓對方停下。雖然可能會造成傷害,可總比最後沉淪要好。
他剛想開口,白衣少年卻停下了舞劍,而且雙眸神采奕奕。
“如果是我的話。”諸葛塵慢慢說道:“待繁華落盡時,仗劍行天涯!”
自那之後,兩人便如同神仙眷侶一般遊山玩水。一路風景名勝見的不少,兩人的關係也愈發緊密,按照霸王自己的說法就叫如膠似漆。
在這期間,霸王的修為也一路高歌。心魔破碎後便沒了阻礙,哪怕是竹籃打水的險象環生都被他踩在腳下。步入臻道,似乎隻是水到渠成。
差不多十載江湖行,兩人結識了不少江湖俠客。其中真正對胃口的江湖人也簇擁在他的身邊,而他霸王的稱號便是在這時候傳來的。
從始至終,太乙神朝的追殺從未斷絕。隻是天高皇帝遠,神朝的勢力蔓延不到這裏,隻要聖人不動,兩人便沒有真正的危險。
步入臻道後霸王的修行速度便放緩了下來,隻不過同常人相比仍舊算得上一日千裏。可對於他這麽個被追殺的人來說仍舊不夠,畢竟他身後不僅站著最愛的女子,還有一眾兄弟。隻要他這棟大廈坍塌,等著其他人的隻有一個死字。
所以他開始不要命的修行,重擔壓在他的肩上甚至讓他喘不過氣。
欲戴皇冠,則必承其重。
甚至連女子都無數次的默默流淚,痛心於自己的男人活的這般不痛快。立身臻道,明明已經算得上在天上天登堂入室,可人就不得解脫。
畢竟臻道威懾不住太乙神朝,倘若沒有實力,隻要兩人那不為世人所容的情愛傳出去,仍舊是百口莫辯。
唯有霸王成就聖人,才能夠保住兩人的性命,真正逍遙世外,過上不羨鴛鴦不羨仙的日子。
可天底下哪有不透風的牆?
終於兩人這段禁斷之戀被儒家所察覺,一夜之間,牽一發而動全身,儒家甚至出動了一位聖人向他們這夥人的隱居之地而來。而太乙神朝也終於狠下心,一不做二不休,同樣派出一位聖人。
雙聖聯袂而至,對於此刻才突破臻道不過半聖的霸王來說便是天災人禍齊齊降臨!
要戰是必輸無疑,他們這夥百人隻好慌亂應戰。隻求為霸王多爭取些時間來成就聖人。可半聖與真正的聖人間差了足足兩個境界,莫說這等修為差之毫厘便是繆以千裏,單單想要成就聖人該是何等癡人說夢?
他的修行路本就是戰字當先,想要成就聖人唯有以殺入道一條路可以走。可殺聖本就因為殺力太過可怖不為天道所容,想要短時間突破無疑是全無可能。再加上一夥人明知都不過自然不可能招惹是非,讓得霸王無戰可打,修為攀爬的極為緩慢,甚至可以說是停滯不前。
生死關頭便可看出人情冷暖,在這日夜奔波中,有的悄然離去,有的也道過別。霸王不怪他們,把命搭在他的身上屬實不值。他也曾無數次勸過那些死活不願離去的兄弟,可他們非但不聽,反而喝著酒跟他開著玩笑。
人生本就是生老病死,難能得意,如今早些死了又有什麽可以畏懼的?
那時候的他覺得,所謂看不夠的江湖俠義,大概便是如此了吧!
轉念一想,能跟心愛之人與投緣兄弟死在一起,這輩子過的不虧。隻不過臨死之前他一定要在儒家與太乙神朝的身上留下傷疤,總不能容著他們來去自如,言笑晏晏才對。
抱著這樣的想法,他們同前來追殺的兩方勢力開始了前後足有百次的生死交鋒。起初他們自然無往不利,可隨著對方修為的逐漸提高,便沒有那麽容易得手了。直到兩位聖人加入戰局,他們就隻有抱頭鼠竄的份。
這中間雙方死了不少人,對於儒家與太乙神朝來說是九牛一毛,可霸王這邊每死一個兄弟,眾人便要心如刀絞數日。
可麵對聖人,他們無力迴天,可能僅僅一個照麵的功夫對方就能要了他們的命。
霸王思前想後,不願再折損哪怕一位兄弟,便改變了想法,帶著還活著的五十幾人坐上渡船橫渡烏江。過了烏江便是四大家族的勢力範圍,在這裏太乙神朝的聲音極其微弱。而且這裏魚龍混雜,勢力縱橫交錯,單憑一個儒家沒辦法抓住他們。
可就是在烏江之上,他們被團團圍住。而他們麵前的大船上,一立一臥的便是那兩位聖人。
儒家本就擅長布局謀劃,應該早就算出了他們會橫渡烏江,想要逃出生天。便早早埋伏在此地,想要來個一網打盡。
雙方沒什麽說的,滿腔怒火的霸王一馬當先,殺向堵在前麵的刺客。
雙方死亡的人數越積越多,連烏江清澈的江水都被染紅。這裏就仿佛一座修羅煉獄,吞噬著無數修行人的性命。
就在這時,可能霸王意識到了自己的生還無望便高聲喊道:“放了他們,而我......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聽見這句話的女子已經泣不成聲,而那些仍舊在浴血奮戰的兄弟也收起刀劍,目露哀色。
可那位負手而立的儒家聖人不過麵無表情的說道:“我不管你的生死,但那頭金鯉必須得死!”
“不可能!”霸王大吼道:“你想殺她,我便要先殺了你!”
說罷,他騰空而起,手中大刀閃著寒光自上而下狠狠劈來。怎奈何兩人差距太過懸殊,儒家聖人不過輕輕叩指便將霸王擊倒在地,幾次想要試著爬起都做不到。
儒家聖人足尖輕點烏江,如同飛鴻踏雪般飛掠而出,就要奪走女子的性命。
一眾兄弟見狀哪怕明知來者不可阻擋,可仍舊將自家大嫂擋在身後。
儒家聖人不斷叩指,便不斷有屍體飛出。可霸王看著他們死去時的臉上盡是滿足,這才最讓他心痛。眼睜睜的看著自己兄弟慷慨赴死,自己卻無能為力。甚至被那個太乙神朝的聖人踩在腳底,受盡屈辱!
終於,儒家聖人殺光了所有人來到了女子麵前。指間向前輕輕點去,斷絕了她的生機。
霸王聽見了女子最後的那句話,肝腸寸斷。
“若有來生,我不再為妖,做你妻子可好?”
她笑靨如桃花,一如昔年初見時。
霸王痛哭流涕,像極了一個孩子。憤怒化作氣機再次湧入他的身體,他強撐著一位聖人的威壓站了起來。
這等場麵不是奇跡,可勝似奇跡。因為他竟然連跳兩境,從半聖直接來到了聖人境界!
他是以殺入道,哪怕初入聖人殺力便比之烏江上的其餘兩位高出不止一籌。可這無數人求之不得的修為他寧可不要,隻要可以換迴她的性命。
霸王痛心不已,甚至到了肝腸寸斷的地步。他雙目血紅,似乎迷失在怒火中。此刻的他便如同隻知殺戮的惡魔,咆哮著衝向在他身邊的那名來自太乙神朝的聖人。
那聖人自知不可力敵,隻好高聲唿喊道:“儒家的聖人,幫忙掠陣,共同斬殺此人!”
誰知儒家聖人搖了搖頭:“我此行隻為斬殺這尊妖物,如今使命完成我便不會插手其他的事情。”說罷,便事了拂衣走,飄然離去。
神朝聖人聽了這話臉色便如生吞黃蓮,難看極了。他萬沒想到對方會在這關鍵的當口過河拆橋,哪怕出手助他脫離也好,怎就棄他一人於不顧?
霸王望著儒家聖人離去的時候背影,默默發誓此生一定要殺了他,便同神朝聖人戰在一起。
兩人足足打了兩天兩夜,霸王才終於手刃了神朝聖人。而在當時掀起大波瀾的烏江戰役也落下帷幕,千百年來,聖人一直高坐雲端無人膽敢觸怒。而今死了一位聖人,烏江之上異象橫起,霸王的威名也在整座天上天傳開,甚至一度躋身那最強十人的行列。
世人本覺太乙神朝肯定不會放過霸王,自家聖人肯定會傾巢而出。不過讓他們想不到的是,太乙神朝竟然同儒家撕破臉皮。
隨後的天上天便動蕩不安,而當初那位在烏江上殺了女子的那位儒家聖人也慘死於霸王手下。本該是名聲大振,正是開宗立派的時候,霸王卻消失不見。反而孤身來到這座天下為情所困,畫地為牢。
......
故事講完了,可諸葛塵仍舊沉浸在其中,久久不語。
哪怕隻是聽了霸王的隻言片語,諸葛塵也覺得自己經曆了這一切。更何況霸王在最後甚至用上了大道之音,讓這一切對於諸葛塵來說變的異常真實。仿佛自己就是當初那個痛不欲生的霸王,一戰過後愛情友情雙失。隻剩下複仇的火苗燃在心間,可哪怕大仇得報,也如同一具行屍走肉。
這場問心之局便是霸王一手促成,現在看來平靜無奇,可其實風波暗湧。在恰到好處,諸葛塵的情緒漲滿了自己的心湖之時,霸王拋出了最後一問:“大仇得報,該當如何?”
諸葛塵好似沒有聽見,反而起身拔劍四顧茫然。於這漆黑一片的小天地間,他緩慢舞劍,一招一式恍若天上仙人般不沾凡塵。
霸王坐在那裏靜靜的望著他,不出一言。
這一問的迴答,他等多久都心甘情願,隻要對方能夠說出口。連聖人都過去的關隘旁人豈能輕鬆闖過?更何況此問問心,真要因此被擾亂了心性,恐怕一生都難以重迴正軌。
眼看著白衣少年舞劍的速度越來越快,愈發癲狂,霸王終於按捺不住,想要開口強行讓對方停下。雖然可能會造成傷害,可總比最後沉淪要好。
他剛想開口,白衣少年卻停下了舞劍,而且雙眸神采奕奕。
“如果是我的話。”諸葛塵慢慢說道:“待繁華落盡時,仗劍行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