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義手中長.槍一甩, 將準備趁他不備偷襲而來的匈國將士右肩刺穿, 手掌順著槍柄自然地一滑, 將對方徹底拋了出去。
他現在隻有右手還能使勁,左手臂膀因為韌帶受損,根本提不起來一點力氣。
“西營城的援兵走到哪了?”他側頭迴望, 朝著身邊的斥候問了句。
戰場上的狀況俞漸不利, 本還以為撐得到下半夜。現在來看, 能抵得住黃昏就算是不錯了。
隻能寄希望於援兵早一些到。
斥候聽見石義將軍這樣問, 麵臨難色。
“說!”石義嚴聲喝下,將斥候聽得身形一怔。
“報告大將軍。”斥候低著身子,快聲說:“方圓十裏之內, 未見西營城的援兵。”
石義眉毛怒起:“怎的這麽慢?”
這不應該,按照西營城的腳力,就算援兵還未完全抵達也應該有先鋒部隊前來應援。
斥候答不上來,隻好再次登上山崖高點,眺望遠處的局勢, 可惜仍然是一籌莫展。
石義略微思索了下。不應該借不到兵, 畢竟是他的副將親自前往, 還攜帶著他的令牌, 就算西營城不肯鼎力相助,五千精銳還是借得出的。
應該是哪裏出了差錯,石義冷眼望向敵軍,手中的長.槍舞出一朵紅跡。
此時除了堅持以外,也別無它法。
“大將軍……你麾下的義寧軍,似乎已經快要到極限了。”說話的人是雁陽關的鎮關將領,他的兵已經十不存一,義寧軍……同樣也沒好到哪裏去。
石義迴頭朝著義寧軍陣列看了眼。
一襲紅甲至少有一半入了土,另一半還零零散散地組成隊列,把守在雁陽關城門下,沒有後退半步。
義寧軍將士們感受到了大將軍的目光,紛紛將視線迎了過來。
石義掃過一雙雙布滿血絲的眼睛,他們雖然滿臉帶著疲憊和虛脫,但卻眼神剛毅、硬朗。
這和目光近乎渙散的雁陽關鎮關將士之間產生明顯的差別。
他們迴望石義將軍,感受到對方眼中的情緒,此起彼伏地嘶吼道:“誓死不渝、殞身不恤!!”
他們的大將軍還在前方,豈容他們後退。
石義問先前發話的鎮關將領:“你剛剛說誰到極限了?”
鎮關將領啞口無言,他不明白僅僅不過是一個眼神交換,為何卻能重新激昂起將士的鬥氣。
石義將軍的率兵要領,他雖有聽聞,但親眼所見還是難免震撼。
“他們沒有一個是孬種。”石義跨步上前,大聲地嘶喊了出來:“誓、死、不、渝!!殞、身、不、恤!!”
他喊得脖頸紫黑,讓本就黝黑的皮膚烏得發亮,聲音響徹整座雁陽關,在峽穀中迴蕩。
為首的匈國將士握著利刃的手臂不自覺地抖動了幾分,腳下後退了兩步。
不過轉瞬之間,士氣便發生了變化。
-
耷拉著臂膀,隻手持槍的大將軍浴血奮戰。他原以為率先等來的會是後方援軍相助的捷報,卻不料等來的,是一封帶有皇子血印的求和書。
“求和書到——”
一匹快馬駕到戰場前方,馬嘶聲讓交戰的雙方暫時停歇了下來。
“因貫匈將士兇悍勇猛,吾軍自知不敵。為惜將安民,吾劃地蟠龍城、雁陽關,即時之起,歸宿於貫匈國。望捷戰休矣!”
傳遞戰報的將佐冰冷地宣讀完最後一句:“原蟠龍主者,皇子白宸。”
聽到這封求和書,貫匈將士臉上全是喜悅之色,這意味著大勢已去,他們可以不必再僵持下去了。
白宸皇子終於簽下了求和書,他們麵前的雁陽關將會不攻自破,再也不用為此拋灑鮮血。
石義怔在原地,眼皮半天沒抬一下。
“報——”一名將士連滾帶爬地蹲在石義的腳邊。
“大將軍,大事不好了。”那將士抬頭看向麵無表情的石義道:“西營城援軍步至前營,便已悉數撤迴。”
“他們說……他們說……”將士口齒有些不清:“他們說永寧既然已經割地求和,那自然也不必再行無畏紛爭。”
言下之意,援軍不來了。
“石義將軍,”馬背上的將佐冷眼看向石義,“既然你的主子已經妥協了,三日之日,必定完璧歸趙。你……自然也沒有繼續堅守的必要了,起開吧。”
他的那道眼神,像在看一條狗。
一條落敗的狗。
將佐神色飛揚,他一想到那戰無不勝的石義即將敗在他的手下,就乘興不已。現在看來,誰才是無往而不勝。
石義一言不發。
那將佐再次譏諷道:“怎麽還魔怔了,石義大將軍,你是耳聾了還是沒聽清?要不要我再讀一遍給你聽啊!”
石義鼻孔微張,嘴角顫抖,他舉起長.槍如風貫至刺穿對方那單薄的身軀。
“你——”將佐難以置信地瞪大著眼睛,抖顫著舉起手中的求和書,口中血跡流淌。他怎麽也沒料到,石義竟敢行如此之徑。
石義沒有跟對方廢話,側身一甩將對方連人帶馬給撂翻在地上。
他轉過身子,將一直藏得很好的後背露給敵方,行徑坦坦蕩蕩。
他麵向那僅剩十餘人的義寧軍將士。
義寧將士麵麵相覷,感受到了大將軍心中的不甘。
他們是可以撤退,但割地之恥、國民流離的負罪感將會把他們生吞了。
他們又將如何對得起因堅守雁陽關而沒入黃土的戰友。
石義覺得自己像是個笑話。好一個輕飄飄的‘惜將安民’,不過是幾個字,就將雁陽關給舍棄了。皇室之人,可真是會為自己的懦弱而找借口。
他血灑雁陽關所奮戰的一切,在這求和書送達之時,都化為了徒勞。
戰死的義寧精銳和鎮關將士,還有那被血跡染紅了的雁陽山穀,此刻看上去都可笑至極。
一箭弓羽破空而來,精準地貫穿石義的小腿。
“將軍!”“將軍!”
驚唿聲從殘存的義寧軍將士中響起,石義腳步略微一個頓挫。
他紅著眼與義寧將士們對視著,血性與不甘在將士間蔓延。他們本就做好視死如歸的覺悟,同袍已經戰死沙場,他們也沒有活著迴去的打算。
“什麽貫匈將士兇悍勇猛?有本事你們再朝著本大爺來啊!”
“惜將安民?真是笑話,誰要他個懦夫惜?”
“想要跨進永寧國土,沒門!”
石義佝僂著腰身將小腿上的箭羽掰斷,他轉過身子重新迎敵。
抬起長.槍重重在地上一杵。
“義寧將士聽令!”
“雁陽關乃境土要塞,絕不容他方覬覦,隨我殺陣殺敵,殞、身、不、恤!”
“衝啊——”
短兵接戰、破釜沉舟。
石義整個人跟瘋了似的,他被卷入敵軍陣列,全身像是個血人。
他一臂被廢、一腳瘸腿跛。卻仍是沒人能抵擋住他的槍法,身上大大小小的傷口往外滲著血,澆灑在黃土,滾燙無比。
直至力竭、氣終。
他的步伐越來越沉重,舉起長.槍的手臂再也抬不起來。他仿佛在用自身的血液宣泄著僅有的不甘,直至刀刃、箭羽將他貫穿。
他艱難抬頭,望向雁陽關那已經被徹底開啟的城門,身不由己。爭先恐後地貫匈將士湧入其中,貪婪地掀翻百姓的攤鋪,全然一副燒殺搶掠的架勢。
他閉眼不再去看。
他在想,如若有來生的話,他不願再做一名武將。或許當一名書生該有多好,會不會活得更加隨心所欲。
說來也是笑話。石義他為官這些年,最討厭的就是隻會耍嘴皮子的言官。而到了瀕死垂暮,他卻又是有幾分羨慕——
石義的身軀轟然倒下。
貫匈將士試探性地刺了幾下,確定對方是真的死透了才鬆了口氣。隨後欣然奔向將領處,準備去領賞。誰能知這尊殺神,最終還是倒在了他這位無名小將的刃下。
-
從雁陽關被貫匈將士踏入之日起,這裏已不再是永寧國境。
石義的軀體倒在萬人堆裏,幾乎分辨不出。無論生前多麽勇略驍悍,成為冰涼的屍體時,也不會再有人多看一眼。
黃土飛沙之下,雁陽關的盛況不再。石義屍體就像被遺忘在此,整日被烈日所暴曬,直至腐爛穢臭。
貫匈國果然遵守諾言。三日之後,被俘虜的皇子完璧歸趙。
白宸皇子乘騎駿馬錦轎,在一眾將領的護送下迴了永寧皇城。
大將軍橫屍暴斃雁陽關口,終日與禿鷲鬣狗為伴,腐臭千年。
一紅一白,不盡相同,讓人唏噓。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8-16 16:45:43~2022-08-18 18:02:11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阮阮 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86章 雁陽關
白文姍記起了石義將軍的生平, 記起了他的一片赤誠忠心。她記得對方曾經的英勇驍戰,腳踏雁陽關口,一步不肯退後。
在聽聞石義將軍殞歿的消息傳迴時, 白文姍瞬時的反應,就是一個字也沒信。她不相信譬如戰勝的大將軍會倒在雁陽關,在她的印象中, 沒人能敵得過對方。
他現在隻有右手還能使勁,左手臂膀因為韌帶受損,根本提不起來一點力氣。
“西營城的援兵走到哪了?”他側頭迴望, 朝著身邊的斥候問了句。
戰場上的狀況俞漸不利, 本還以為撐得到下半夜。現在來看, 能抵得住黃昏就算是不錯了。
隻能寄希望於援兵早一些到。
斥候聽見石義將軍這樣問, 麵臨難色。
“說!”石義嚴聲喝下,將斥候聽得身形一怔。
“報告大將軍。”斥候低著身子,快聲說:“方圓十裏之內, 未見西營城的援兵。”
石義眉毛怒起:“怎的這麽慢?”
這不應該,按照西營城的腳力,就算援兵還未完全抵達也應該有先鋒部隊前來應援。
斥候答不上來,隻好再次登上山崖高點,眺望遠處的局勢, 可惜仍然是一籌莫展。
石義略微思索了下。不應該借不到兵, 畢竟是他的副將親自前往, 還攜帶著他的令牌, 就算西營城不肯鼎力相助,五千精銳還是借得出的。
應該是哪裏出了差錯,石義冷眼望向敵軍,手中的長.槍舞出一朵紅跡。
此時除了堅持以外,也別無它法。
“大將軍……你麾下的義寧軍,似乎已經快要到極限了。”說話的人是雁陽關的鎮關將領,他的兵已經十不存一,義寧軍……同樣也沒好到哪裏去。
石義迴頭朝著義寧軍陣列看了眼。
一襲紅甲至少有一半入了土,另一半還零零散散地組成隊列,把守在雁陽關城門下,沒有後退半步。
義寧軍將士們感受到了大將軍的目光,紛紛將視線迎了過來。
石義掃過一雙雙布滿血絲的眼睛,他們雖然滿臉帶著疲憊和虛脫,但卻眼神剛毅、硬朗。
這和目光近乎渙散的雁陽關鎮關將士之間產生明顯的差別。
他們迴望石義將軍,感受到對方眼中的情緒,此起彼伏地嘶吼道:“誓死不渝、殞身不恤!!”
他們的大將軍還在前方,豈容他們後退。
石義問先前發話的鎮關將領:“你剛剛說誰到極限了?”
鎮關將領啞口無言,他不明白僅僅不過是一個眼神交換,為何卻能重新激昂起將士的鬥氣。
石義將軍的率兵要領,他雖有聽聞,但親眼所見還是難免震撼。
“他們沒有一個是孬種。”石義跨步上前,大聲地嘶喊了出來:“誓、死、不、渝!!殞、身、不、恤!!”
他喊得脖頸紫黑,讓本就黝黑的皮膚烏得發亮,聲音響徹整座雁陽關,在峽穀中迴蕩。
為首的匈國將士握著利刃的手臂不自覺地抖動了幾分,腳下後退了兩步。
不過轉瞬之間,士氣便發生了變化。
-
耷拉著臂膀,隻手持槍的大將軍浴血奮戰。他原以為率先等來的會是後方援軍相助的捷報,卻不料等來的,是一封帶有皇子血印的求和書。
“求和書到——”
一匹快馬駕到戰場前方,馬嘶聲讓交戰的雙方暫時停歇了下來。
“因貫匈將士兇悍勇猛,吾軍自知不敵。為惜將安民,吾劃地蟠龍城、雁陽關,即時之起,歸宿於貫匈國。望捷戰休矣!”
傳遞戰報的將佐冰冷地宣讀完最後一句:“原蟠龍主者,皇子白宸。”
聽到這封求和書,貫匈將士臉上全是喜悅之色,這意味著大勢已去,他們可以不必再僵持下去了。
白宸皇子終於簽下了求和書,他們麵前的雁陽關將會不攻自破,再也不用為此拋灑鮮血。
石義怔在原地,眼皮半天沒抬一下。
“報——”一名將士連滾帶爬地蹲在石義的腳邊。
“大將軍,大事不好了。”那將士抬頭看向麵無表情的石義道:“西營城援軍步至前營,便已悉數撤迴。”
“他們說……他們說……”將士口齒有些不清:“他們說永寧既然已經割地求和,那自然也不必再行無畏紛爭。”
言下之意,援軍不來了。
“石義將軍,”馬背上的將佐冷眼看向石義,“既然你的主子已經妥協了,三日之日,必定完璧歸趙。你……自然也沒有繼續堅守的必要了,起開吧。”
他的那道眼神,像在看一條狗。
一條落敗的狗。
將佐神色飛揚,他一想到那戰無不勝的石義即將敗在他的手下,就乘興不已。現在看來,誰才是無往而不勝。
石義一言不發。
那將佐再次譏諷道:“怎麽還魔怔了,石義大將軍,你是耳聾了還是沒聽清?要不要我再讀一遍給你聽啊!”
石義鼻孔微張,嘴角顫抖,他舉起長.槍如風貫至刺穿對方那單薄的身軀。
“你——”將佐難以置信地瞪大著眼睛,抖顫著舉起手中的求和書,口中血跡流淌。他怎麽也沒料到,石義竟敢行如此之徑。
石義沒有跟對方廢話,側身一甩將對方連人帶馬給撂翻在地上。
他轉過身子,將一直藏得很好的後背露給敵方,行徑坦坦蕩蕩。
他麵向那僅剩十餘人的義寧軍將士。
義寧將士麵麵相覷,感受到了大將軍心中的不甘。
他們是可以撤退,但割地之恥、國民流離的負罪感將會把他們生吞了。
他們又將如何對得起因堅守雁陽關而沒入黃土的戰友。
石義覺得自己像是個笑話。好一個輕飄飄的‘惜將安民’,不過是幾個字,就將雁陽關給舍棄了。皇室之人,可真是會為自己的懦弱而找借口。
他血灑雁陽關所奮戰的一切,在這求和書送達之時,都化為了徒勞。
戰死的義寧精銳和鎮關將士,還有那被血跡染紅了的雁陽山穀,此刻看上去都可笑至極。
一箭弓羽破空而來,精準地貫穿石義的小腿。
“將軍!”“將軍!”
驚唿聲從殘存的義寧軍將士中響起,石義腳步略微一個頓挫。
他紅著眼與義寧將士們對視著,血性與不甘在將士間蔓延。他們本就做好視死如歸的覺悟,同袍已經戰死沙場,他們也沒有活著迴去的打算。
“什麽貫匈將士兇悍勇猛?有本事你們再朝著本大爺來啊!”
“惜將安民?真是笑話,誰要他個懦夫惜?”
“想要跨進永寧國土,沒門!”
石義佝僂著腰身將小腿上的箭羽掰斷,他轉過身子重新迎敵。
抬起長.槍重重在地上一杵。
“義寧將士聽令!”
“雁陽關乃境土要塞,絕不容他方覬覦,隨我殺陣殺敵,殞、身、不、恤!”
“衝啊——”
短兵接戰、破釜沉舟。
石義整個人跟瘋了似的,他被卷入敵軍陣列,全身像是個血人。
他一臂被廢、一腳瘸腿跛。卻仍是沒人能抵擋住他的槍法,身上大大小小的傷口往外滲著血,澆灑在黃土,滾燙無比。
直至力竭、氣終。
他的步伐越來越沉重,舉起長.槍的手臂再也抬不起來。他仿佛在用自身的血液宣泄著僅有的不甘,直至刀刃、箭羽將他貫穿。
他艱難抬頭,望向雁陽關那已經被徹底開啟的城門,身不由己。爭先恐後地貫匈將士湧入其中,貪婪地掀翻百姓的攤鋪,全然一副燒殺搶掠的架勢。
他閉眼不再去看。
他在想,如若有來生的話,他不願再做一名武將。或許當一名書生該有多好,會不會活得更加隨心所欲。
說來也是笑話。石義他為官這些年,最討厭的就是隻會耍嘴皮子的言官。而到了瀕死垂暮,他卻又是有幾分羨慕——
石義的身軀轟然倒下。
貫匈將士試探性地刺了幾下,確定對方是真的死透了才鬆了口氣。隨後欣然奔向將領處,準備去領賞。誰能知這尊殺神,最終還是倒在了他這位無名小將的刃下。
-
從雁陽關被貫匈將士踏入之日起,這裏已不再是永寧國境。
石義的軀體倒在萬人堆裏,幾乎分辨不出。無論生前多麽勇略驍悍,成為冰涼的屍體時,也不會再有人多看一眼。
黃土飛沙之下,雁陽關的盛況不再。石義屍體就像被遺忘在此,整日被烈日所暴曬,直至腐爛穢臭。
貫匈國果然遵守諾言。三日之後,被俘虜的皇子完璧歸趙。
白宸皇子乘騎駿馬錦轎,在一眾將領的護送下迴了永寧皇城。
大將軍橫屍暴斃雁陽關口,終日與禿鷲鬣狗為伴,腐臭千年。
一紅一白,不盡相同,讓人唏噓。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8-16 16:45:43~2022-08-18 18:02:11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阮阮 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86章 雁陽關
白文姍記起了石義將軍的生平, 記起了他的一片赤誠忠心。她記得對方曾經的英勇驍戰,腳踏雁陽關口,一步不肯退後。
在聽聞石義將軍殞歿的消息傳迴時, 白文姍瞬時的反應,就是一個字也沒信。她不相信譬如戰勝的大將軍會倒在雁陽關,在她的印象中, 沒人能敵得過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