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去集市那邊吧,那裏最繁華,價錢公道,東西全。”
陳靜宜欣然答允:“好!”
到了集市,陳靜宜像是一隻放飛的小鳥般,左看看,右瞧瞧,隻見過現代街市的她對古代的集市好奇心滿滿。
問了片刻,她大概知道這個時代的物價。
白麵二十二文一斤,玉米麵、蕎麥麵、豆麵十二文一斤,白米二十五文一斤,碎米二十文一斤,糙米十五文一斤,米糠最便宜,僅有十文一斤。
另還有綠豆,小米,紅豆之類的糧食,價格比白麵和白米便宜一些,差不多二十文一斤,
一斤肥肉三十文,一斤板油四十文,一斤瘦肉二十二文,一斤骨頭十文。
雞蛋一個三文錢,一斤就要二十四文。
前世小說裏經常免費的豬下水也需要八文一斤,最便宜,奈何……她從沒做過,不太敢嚐試。
這裏的物價這麽貴,明顯有些通貨膨脹,心裏好奇,便悄悄地問邵寧遠:
“朝廷是不是印了大量的錢幣或者奢侈靡費?”
“你怎麽知道?”邵寧遠詫然地看向她,旋即意識到是在街上,忙拉著她走到一旁的巷子裏。
“你別緊張,我知道輕重,隻是好奇而已。”
這兩日,她一直在熟悉並適應古代的規矩,不可妄議皇族朝廷便是其一,隻是,她並不想做睜眼瞎,朝廷方方麵麵的決定都關乎老百姓的生計,很多事,還需要心裏有數。
“那你怎麽知道的?”
“物價高啊!”見他一臉迷惑,也不知怎麽解釋,她也不是專業的:“你看街市上東西都很貴,這樣百姓掙得少,花的多,生活肯定不好,當然,有錢人還是相當有錢,我說的是普通的百姓,農戶人家,而能影響物價的一定是朝廷。”
邵寧遠已維持不住平靜地麵容,心中泛起驚濤駭浪,他的妻子,竟有如此見地?
他心裏突然冒出值得匪夷所思又膽大包天的想法。
不,他不能這麽武斷就認定她不是陳靜宜,必須調查一下,如果她不是陳靜宜,她又是誰?
思緒百轉千迴,麵色卻不顯,有意無意地向陳靜宜介紹現在朝廷的情況。
原來,大魏近幾十年,四方邊境不穩,時有戰爭發生,朝廷不思利民定國之策,窮奢極欲,大肆修建行宮,算上當今,三代皇帝共修建六處堪比皇宮的行宮,修建運河,修建防護城,近幾代皇帝皆是奢靡腐化,荒淫無度,昏庸無能之輩。
當今更是好大喜功,窮征暴斂,百姓賦稅一年高過一年,苦役一年多過一年,百姓苦不堪言,皇族世家,朱門繡戶,卻不受影響,自然也就造成了這種局麵。
陳靜宜聽完之後,覺得腦子嗡嗡的,剛剛還慶幸有一個好的父母官,轉眼告訴她皇帝老兒是個昏的……
父母官昏庸頂多所轄百姓受苦,欺負到她頭上,她總有可能想到法子反擊。
皇帝昏庸,那是天下受苦,按照她上了多年的曆史課的經驗,莫不是要改朝換代?
拜托那是亂世哎……一不小心就家破人亡傾家蕩產……
真夠刺激!
還有她這位夫君提起朝廷的語氣裏盡是不屑鄙夷與憤怒,她小心肝突然抖三抖……
照便宜相公這個情緒,若有人揭竿而起,他是不是去喊喊口號?
不要嚇她,她膽小……
祈求老天,天下太平,讓她安生過幾年日子行不?
畢竟和諧社會待久了,沒見過戰爭,她心裏還是怕的。
哎,隻能安慰自己,至少現在沒亂,她過好現在就行。
有些怏怏地往外走,邵寧遠沉默地跟在後麵。
直到兩人開始買東西,陳靜宜心情才漸漸好起來,果然,逛街是最好的發泄手段。
她買了三斤板油,這個時候人都吃豬油,沒有菜油豆油之類的,都是買了板油迴家自己熬。
又買了三斤大骨頭,迴去給眾人補補,
玉米麵豆麵蕎麥麵她各買了五斤,買了五斤白麵,十斤碎米,沒有買米糠,糙米,小孩子吃了不好。
買了一斤鹽,醬油和醋比較貴,就暫時沒買,又去香料店買了二兩的花椒八角,她琢磨著迴去去水塘看看,能不能抓到魚,到時好去腥。
吃的買得差不多了,邵寧遠領著她走進一家名為清繡坊的店裏。
掌櫃很是熱情,並沒因為陳靜宜穿戴寒酸而有半分輕視,讓陳靜宜頗為好感。
“掌櫃的,我們想買布,結實耐寒最好,再買一批細布。”
“夫人真是來對了地方,我們店的布最耐用,北麵不少布商都在我們這進貨呢,您看看,葛布,麻布都耐磨,農戶人家幹活穿最好,價錢也不貴,一匹三百文,大概能做六七身衣裳,你看看您要多少。”
陳靜宜默默算了算,道:“先來三匹葛布,一匹選擇青色,另外兩匹一匹玄色,一匹灰色。您再給我看看細棉布。”
“細棉布要貴一些,一匹要一兩半銀子,粗棉布稍微便宜一些,要一兩二百文,不過,冬日裏穿著比葛布暖和。”
這價錢貴的令陳靜宜作舌,她記得因為北麵不產棉花,冬季又寒冷,導致棉花價格居高不下。
她以後要試試能不能自己種棉花,買不起!
最後,陳靜宜買了半匹的細棉布和一匹粗棉布。
棉花一百文一斤,陳靜宜眼睛一閉,牙一咬,買了二十斤。
一共花了她四兩八百文,掌櫃見她買的多,額外又送給她一塊染了色賣不掉的粗棉布,差不多能做一套衣裳。
陳靜宜想到張氏與崔氏,還有幾個女孩子,便問掌櫃可有活計。
掌櫃苦笑著臉搖頭道:“咱們繡坊裏都有專業的繡娘,很少從外麵收,當然,若是繡技好,我們這也收。”
言外之意,鄉下婦人基本不會刺繡,做個鞋,縫個衣服還行,隻是這些他們不收。
陳靜宜早有預料,並不失望,笑著道:“那掌櫃可有不要的碎布。”
“這個有。”掌櫃聞言,笑著道:“最近的碎布還沒賣出去,再晚幾日,我可能就扔了。”
碎布隻有窮的揭不開鍋的人家會買迴去做被子,一點都不保暖,平日裏很少有人買,大部分都扔了。
“這裏還有七八麻袋,一袋子十文錢,夫人在我這都買這麽多東西了,就送給夫人,隻是你們能拿得了嗎?”
看他們樣子應該是窮苦人家,男人扛著一個大袋子,進店之後也不說話,隨意地在店裏打量,這模樣不像是趕著車來的。
他們繡坊並不送貨,所以,他才有此疑問。
陳靜宜欣然答允:“好!”
到了集市,陳靜宜像是一隻放飛的小鳥般,左看看,右瞧瞧,隻見過現代街市的她對古代的集市好奇心滿滿。
問了片刻,她大概知道這個時代的物價。
白麵二十二文一斤,玉米麵、蕎麥麵、豆麵十二文一斤,白米二十五文一斤,碎米二十文一斤,糙米十五文一斤,米糠最便宜,僅有十文一斤。
另還有綠豆,小米,紅豆之類的糧食,價格比白麵和白米便宜一些,差不多二十文一斤,
一斤肥肉三十文,一斤板油四十文,一斤瘦肉二十二文,一斤骨頭十文。
雞蛋一個三文錢,一斤就要二十四文。
前世小說裏經常免費的豬下水也需要八文一斤,最便宜,奈何……她從沒做過,不太敢嚐試。
這裏的物價這麽貴,明顯有些通貨膨脹,心裏好奇,便悄悄地問邵寧遠:
“朝廷是不是印了大量的錢幣或者奢侈靡費?”
“你怎麽知道?”邵寧遠詫然地看向她,旋即意識到是在街上,忙拉著她走到一旁的巷子裏。
“你別緊張,我知道輕重,隻是好奇而已。”
這兩日,她一直在熟悉並適應古代的規矩,不可妄議皇族朝廷便是其一,隻是,她並不想做睜眼瞎,朝廷方方麵麵的決定都關乎老百姓的生計,很多事,還需要心裏有數。
“那你怎麽知道的?”
“物價高啊!”見他一臉迷惑,也不知怎麽解釋,她也不是專業的:“你看街市上東西都很貴,這樣百姓掙得少,花的多,生活肯定不好,當然,有錢人還是相當有錢,我說的是普通的百姓,農戶人家,而能影響物價的一定是朝廷。”
邵寧遠已維持不住平靜地麵容,心中泛起驚濤駭浪,他的妻子,竟有如此見地?
他心裏突然冒出值得匪夷所思又膽大包天的想法。
不,他不能這麽武斷就認定她不是陳靜宜,必須調查一下,如果她不是陳靜宜,她又是誰?
思緒百轉千迴,麵色卻不顯,有意無意地向陳靜宜介紹現在朝廷的情況。
原來,大魏近幾十年,四方邊境不穩,時有戰爭發生,朝廷不思利民定國之策,窮奢極欲,大肆修建行宮,算上當今,三代皇帝共修建六處堪比皇宮的行宮,修建運河,修建防護城,近幾代皇帝皆是奢靡腐化,荒淫無度,昏庸無能之輩。
當今更是好大喜功,窮征暴斂,百姓賦稅一年高過一年,苦役一年多過一年,百姓苦不堪言,皇族世家,朱門繡戶,卻不受影響,自然也就造成了這種局麵。
陳靜宜聽完之後,覺得腦子嗡嗡的,剛剛還慶幸有一個好的父母官,轉眼告訴她皇帝老兒是個昏的……
父母官昏庸頂多所轄百姓受苦,欺負到她頭上,她總有可能想到法子反擊。
皇帝昏庸,那是天下受苦,按照她上了多年的曆史課的經驗,莫不是要改朝換代?
拜托那是亂世哎……一不小心就家破人亡傾家蕩產……
真夠刺激!
還有她這位夫君提起朝廷的語氣裏盡是不屑鄙夷與憤怒,她小心肝突然抖三抖……
照便宜相公這個情緒,若有人揭竿而起,他是不是去喊喊口號?
不要嚇她,她膽小……
祈求老天,天下太平,讓她安生過幾年日子行不?
畢竟和諧社會待久了,沒見過戰爭,她心裏還是怕的。
哎,隻能安慰自己,至少現在沒亂,她過好現在就行。
有些怏怏地往外走,邵寧遠沉默地跟在後麵。
直到兩人開始買東西,陳靜宜心情才漸漸好起來,果然,逛街是最好的發泄手段。
她買了三斤板油,這個時候人都吃豬油,沒有菜油豆油之類的,都是買了板油迴家自己熬。
又買了三斤大骨頭,迴去給眾人補補,
玉米麵豆麵蕎麥麵她各買了五斤,買了五斤白麵,十斤碎米,沒有買米糠,糙米,小孩子吃了不好。
買了一斤鹽,醬油和醋比較貴,就暫時沒買,又去香料店買了二兩的花椒八角,她琢磨著迴去去水塘看看,能不能抓到魚,到時好去腥。
吃的買得差不多了,邵寧遠領著她走進一家名為清繡坊的店裏。
掌櫃很是熱情,並沒因為陳靜宜穿戴寒酸而有半分輕視,讓陳靜宜頗為好感。
“掌櫃的,我們想買布,結實耐寒最好,再買一批細布。”
“夫人真是來對了地方,我們店的布最耐用,北麵不少布商都在我們這進貨呢,您看看,葛布,麻布都耐磨,農戶人家幹活穿最好,價錢也不貴,一匹三百文,大概能做六七身衣裳,你看看您要多少。”
陳靜宜默默算了算,道:“先來三匹葛布,一匹選擇青色,另外兩匹一匹玄色,一匹灰色。您再給我看看細棉布。”
“細棉布要貴一些,一匹要一兩半銀子,粗棉布稍微便宜一些,要一兩二百文,不過,冬日裏穿著比葛布暖和。”
這價錢貴的令陳靜宜作舌,她記得因為北麵不產棉花,冬季又寒冷,導致棉花價格居高不下。
她以後要試試能不能自己種棉花,買不起!
最後,陳靜宜買了半匹的細棉布和一匹粗棉布。
棉花一百文一斤,陳靜宜眼睛一閉,牙一咬,買了二十斤。
一共花了她四兩八百文,掌櫃見她買的多,額外又送給她一塊染了色賣不掉的粗棉布,差不多能做一套衣裳。
陳靜宜想到張氏與崔氏,還有幾個女孩子,便問掌櫃可有活計。
掌櫃苦笑著臉搖頭道:“咱們繡坊裏都有專業的繡娘,很少從外麵收,當然,若是繡技好,我們這也收。”
言外之意,鄉下婦人基本不會刺繡,做個鞋,縫個衣服還行,隻是這些他們不收。
陳靜宜早有預料,並不失望,笑著道:“那掌櫃可有不要的碎布。”
“這個有。”掌櫃聞言,笑著道:“最近的碎布還沒賣出去,再晚幾日,我可能就扔了。”
碎布隻有窮的揭不開鍋的人家會買迴去做被子,一點都不保暖,平日裏很少有人買,大部分都扔了。
“這裏還有七八麻袋,一袋子十文錢,夫人在我這都買這麽多東西了,就送給夫人,隻是你們能拿得了嗎?”
看他們樣子應該是窮苦人家,男人扛著一個大袋子,進店之後也不說話,隨意地在店裏打量,這模樣不像是趕著車來的。
他們繡坊並不送貨,所以,他才有此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