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有兩個人來了。
“元郡主?你怎麽在這裏?”來的人是三皇子,趙沐,和一個小太監。
真巧,又是在這裏遇見,一次在白日下,一次在月光裏,兩次她一開始都沒有看清他的臉。
“見過三殿下,姮元帶著婢女來看花,腳崴了,在這裏歇息。”李姮元隻坐著行禮。
趙沐對身後的小太監說,“去尋步輦來。”
小太監立刻去了,趙沐依舊站在原地,“元郡主候著,我再找人去尋太醫來。”
李姮元由玉枝扶起來,微微福禮,“多謝三殿下。”
趙沐點點頭便走了。
不一會兒,小太監帶來了烏泱泱一群人,母親與小師兄,大伯母也來了,隻不見李秋容與趙容之。
母親有些怨,輕輕皺眉,“怎麽樣了,可還疼?”
李姮元覺得坐了許久,腳踝已經不太痛,隻是若想走路還是痛的,“不太痛了,隻是崴了,無大礙。”
跟著來的還有皇後娘娘身邊的婢女,“郡主無大事便好,奴婢已經讓人去喚了醫女。”
步輦也來了,清如公主讓人把她扶上步輦,然後對那宮女說,“有勞皇後娘娘費心了,先將元娘送到偏殿去,等太醫醫女看過了,再做打算。”
李姮元想起三皇子去請太醫了,若他迴來肯定等不到了,便對那宮女說,“三殿下幫我去請醫丞了,還勞煩姑姑使人稟告道謝。”
於是一群人去了皇後娘娘的坤寧宮。
太醫與醫女來了,醫女看了腳,又按揉了一番,便好多了,太醫開了些舒經活骨的藥膏,又教了婢女簡單的按揉之法,這便算無事了。
中秋宴也快散了,母親向皇後娘娘告辭,趕在人群之前,帶著她與小師兄迴去。
在她們走之前,李秋容與趙容之遣了宮女來報,李秋容與趙容之在容華宮裏喝醉了,大伯母匆匆去尋。
這一夜,除了崴傷腳,李姮元什麽都沒探查到。該有好幾日不能靈活地走路了。
……
而尋了太醫的趙沐得到感謝之後,順路去找趙孜。
趙孜果然在自己宮裏喝酒,他很是傷懷,怎麽三姑母這麽不喜歡他呢,即使不喜歡不該是這樣明顯的討厭啊。
“三哥,你怎麽這麽久才來。”是他讓人把三哥從席宴上加出來單獨喝酒,可是他晚了這麽久,他都自己悶悶喝了兩壺了。
“路上遇見些事。”
“什麽事?不會還有人專程纏著你吧。”趙孜想了想,大概是哪家小姐不死心,故意在路上堵他。
“元郡主在花園裏崴了腳,我去尋人喚太醫。”趙沐也拿起酒杯喝了一杯。
趙孜想了一會兒,才理解過來元郡主就是三姑母的女兒,那個小表妹。
“原來又是英雄救美,三哥總能碰見這樣的好事。”趙孜說著帶著故意的遺憾。
“元郡主也是可憐,聽聞僅出門兩次,落了水現又傷了腳,也難怪三姑母從來把她藏在府裏。”趙沐隻見過小姑娘兩次,現在喝酒的時候想起,卻有了一股同情之感。因為那個小姑娘在府裏待了十幾年,困於院牆之內,多麽可憐。
像他一樣,困於京都。
趙孜倒是抬起手像模像樣地掐算一番,“依小道算得,這小表妹這些時日命運不順,等她上了小微山,受了佛祖庇護,就會否極泰來。”
“希望如此。”
“可惜師父不收女弟子,若是小表妹做了我的小師妹,我一定不會讓她落水又傷腿。”趙孜自己又小聲說一句,“說不定三姑母對我也會好些。”
二人喝了兩杯酒,三皇子趙沐就迴府了。
趙孜才想起來自己本來是要見母妃,洗了把臉就往母妃那邊去。
可是他剛剛到宮門口,就看見父皇從殿裏走出來,似乎一臉不悅的樣子,他正在猶豫要不要迴去,父皇卻快步出來看見了他。
他隻好走過去請安,“父皇萬安。”
慶德帝收斂了自己的怒容,平聲問,“你有何事?”
現在已經快子時了,一般來說皇子不該還出現在內宮裏,趙孜也想過這件事,隻是他沒想過會正好遇見父皇。
“兒臣有一壇荷香淡酒,準備送給母妃。”還好他順手讓隨侍帶了禮物,身後的小魚把酒壇高高舉起。
慶德帝又仔細看了兩眼半跪在地上的人,才緩聲道,“夜裏無事不要四處閑逛,有空多看些書,不要去外麵玩兩年就放縱了規矩。你迴去吧。”說完就帶著身後一群人唿啦啦走了。
趙孜起來的一刻,才體會到什麽叫血濃於水,心靈相通吧,父皇與三姑母,今日對他說了差不多的話。
他見父皇的隨侍都走遠了,又在原地默了一刻,自己親自拿過那壇酒,獨自一人準備進去了。
在正殿門口,可以看到正殿外間空無一人,從裏麵出來一個嬤嬤輕聲把他引到側廳,然後對他說,“娘娘乏了,歇息了,殿下明日有空再來吧。”
他也不多說,把酒留下,就出來了。
他沒想到會是這樣,大殿裏有一隻碎掉的茶碗沒來得及打掃,地上還冒著絲絲熱氣,從桌上另一隻茶碗的位置來看,扔茶碗的是父皇。
他的記憶裏,從沒有父皇在母妃麵前摔碎茶碗的樣子,甚至他覺得父皇對母妃是比對皇後娘娘更多幾分情意的。
若是以前,他會聽從父親的話,乖乖退迴去,那樣就隻是會以為是母妃在鬧小脾氣,而父皇無奈或者有事情才匆匆離去,畢竟,今日十五,父皇本不會出現在此的。
可偏偏,外麵的生活把他的性子變了變,所以他選擇了進去。
原來,並不是他想的那麽好,這裏,是皇宮。
母妃從不會自己憂鬱的哭,憂悶或表現強烈的生氣,她是他從幼時開始向往的明媚美好。
可往往常常笑的人,才讓人感覺到傷感。
他師父也常常笑,笑著欺負他,笑著抱怨,笑著喝酒,可他看久了,總覺得有時候他笑得像哭,笑得可憐。
師父走前曾問過他,願不願意跟他去雲南,再也不迴來,雖然雲南很美,他還是舍不得自己的家人。
可是還沒等他開口婉言拒絕,師父便笑著對他說,“哈哈哈,騙你的,我三個月後就迴來,記得給我備酒。”
可明明,師父問他的時候,一點都不像開玩笑,他甚至是因為師父的那一臉向往,才遲疑的。
“元郡主?你怎麽在這裏?”來的人是三皇子,趙沐,和一個小太監。
真巧,又是在這裏遇見,一次在白日下,一次在月光裏,兩次她一開始都沒有看清他的臉。
“見過三殿下,姮元帶著婢女來看花,腳崴了,在這裏歇息。”李姮元隻坐著行禮。
趙沐對身後的小太監說,“去尋步輦來。”
小太監立刻去了,趙沐依舊站在原地,“元郡主候著,我再找人去尋太醫來。”
李姮元由玉枝扶起來,微微福禮,“多謝三殿下。”
趙沐點點頭便走了。
不一會兒,小太監帶來了烏泱泱一群人,母親與小師兄,大伯母也來了,隻不見李秋容與趙容之。
母親有些怨,輕輕皺眉,“怎麽樣了,可還疼?”
李姮元覺得坐了許久,腳踝已經不太痛,隻是若想走路還是痛的,“不太痛了,隻是崴了,無大礙。”
跟著來的還有皇後娘娘身邊的婢女,“郡主無大事便好,奴婢已經讓人去喚了醫女。”
步輦也來了,清如公主讓人把她扶上步輦,然後對那宮女說,“有勞皇後娘娘費心了,先將元娘送到偏殿去,等太醫醫女看過了,再做打算。”
李姮元想起三皇子去請太醫了,若他迴來肯定等不到了,便對那宮女說,“三殿下幫我去請醫丞了,還勞煩姑姑使人稟告道謝。”
於是一群人去了皇後娘娘的坤寧宮。
太醫與醫女來了,醫女看了腳,又按揉了一番,便好多了,太醫開了些舒經活骨的藥膏,又教了婢女簡單的按揉之法,這便算無事了。
中秋宴也快散了,母親向皇後娘娘告辭,趕在人群之前,帶著她與小師兄迴去。
在她們走之前,李秋容與趙容之遣了宮女來報,李秋容與趙容之在容華宮裏喝醉了,大伯母匆匆去尋。
這一夜,除了崴傷腳,李姮元什麽都沒探查到。該有好幾日不能靈活地走路了。
……
而尋了太醫的趙沐得到感謝之後,順路去找趙孜。
趙孜果然在自己宮裏喝酒,他很是傷懷,怎麽三姑母這麽不喜歡他呢,即使不喜歡不該是這樣明顯的討厭啊。
“三哥,你怎麽這麽久才來。”是他讓人把三哥從席宴上加出來單獨喝酒,可是他晚了這麽久,他都自己悶悶喝了兩壺了。
“路上遇見些事。”
“什麽事?不會還有人專程纏著你吧。”趙孜想了想,大概是哪家小姐不死心,故意在路上堵他。
“元郡主在花園裏崴了腳,我去尋人喚太醫。”趙沐也拿起酒杯喝了一杯。
趙孜想了一會兒,才理解過來元郡主就是三姑母的女兒,那個小表妹。
“原來又是英雄救美,三哥總能碰見這樣的好事。”趙孜說著帶著故意的遺憾。
“元郡主也是可憐,聽聞僅出門兩次,落了水現又傷了腳,也難怪三姑母從來把她藏在府裏。”趙沐隻見過小姑娘兩次,現在喝酒的時候想起,卻有了一股同情之感。因為那個小姑娘在府裏待了十幾年,困於院牆之內,多麽可憐。
像他一樣,困於京都。
趙孜倒是抬起手像模像樣地掐算一番,“依小道算得,這小表妹這些時日命運不順,等她上了小微山,受了佛祖庇護,就會否極泰來。”
“希望如此。”
“可惜師父不收女弟子,若是小表妹做了我的小師妹,我一定不會讓她落水又傷腿。”趙孜自己又小聲說一句,“說不定三姑母對我也會好些。”
二人喝了兩杯酒,三皇子趙沐就迴府了。
趙孜才想起來自己本來是要見母妃,洗了把臉就往母妃那邊去。
可是他剛剛到宮門口,就看見父皇從殿裏走出來,似乎一臉不悅的樣子,他正在猶豫要不要迴去,父皇卻快步出來看見了他。
他隻好走過去請安,“父皇萬安。”
慶德帝收斂了自己的怒容,平聲問,“你有何事?”
現在已經快子時了,一般來說皇子不該還出現在內宮裏,趙孜也想過這件事,隻是他沒想過會正好遇見父皇。
“兒臣有一壇荷香淡酒,準備送給母妃。”還好他順手讓隨侍帶了禮物,身後的小魚把酒壇高高舉起。
慶德帝又仔細看了兩眼半跪在地上的人,才緩聲道,“夜裏無事不要四處閑逛,有空多看些書,不要去外麵玩兩年就放縱了規矩。你迴去吧。”說完就帶著身後一群人唿啦啦走了。
趙孜起來的一刻,才體會到什麽叫血濃於水,心靈相通吧,父皇與三姑母,今日對他說了差不多的話。
他見父皇的隨侍都走遠了,又在原地默了一刻,自己親自拿過那壇酒,獨自一人準備進去了。
在正殿門口,可以看到正殿外間空無一人,從裏麵出來一個嬤嬤輕聲把他引到側廳,然後對他說,“娘娘乏了,歇息了,殿下明日有空再來吧。”
他也不多說,把酒留下,就出來了。
他沒想到會是這樣,大殿裏有一隻碎掉的茶碗沒來得及打掃,地上還冒著絲絲熱氣,從桌上另一隻茶碗的位置來看,扔茶碗的是父皇。
他的記憶裏,從沒有父皇在母妃麵前摔碎茶碗的樣子,甚至他覺得父皇對母妃是比對皇後娘娘更多幾分情意的。
若是以前,他會聽從父親的話,乖乖退迴去,那樣就隻是會以為是母妃在鬧小脾氣,而父皇無奈或者有事情才匆匆離去,畢竟,今日十五,父皇本不會出現在此的。
可偏偏,外麵的生活把他的性子變了變,所以他選擇了進去。
原來,並不是他想的那麽好,這裏,是皇宮。
母妃從不會自己憂鬱的哭,憂悶或表現強烈的生氣,她是他從幼時開始向往的明媚美好。
可往往常常笑的人,才讓人感覺到傷感。
他師父也常常笑,笑著欺負他,笑著抱怨,笑著喝酒,可他看久了,總覺得有時候他笑得像哭,笑得可憐。
師父走前曾問過他,願不願意跟他去雲南,再也不迴來,雖然雲南很美,他還是舍不得自己的家人。
可是還沒等他開口婉言拒絕,師父便笑著對他說,“哈哈哈,騙你的,我三個月後就迴來,記得給我備酒。”
可明明,師父問他的時候,一點都不像開玩笑,他甚至是因為師父的那一臉向往,才遲疑的。